無農業,不轉型:冀康控股與它的「中國農業矽谷」理想

2020-12-13 方塘智庫

文丨方塘智庫區域戰略研究中心

很顯然,無論是從中國農業自身產業轉型的角度來看,還是從中國整體的經濟轉型升級來看,還是從包括城鄉融合、鄉村振興、區域協調、創新驅動等一系列國家戰略的務實推進來看,甚至是從整體性的國家變革來看,中國都進入了一個需要重新認識和思考現代農業發展的階段。

正是基於這一系列新的多元化背景,給中國農業新一輪發展所帶來的直接和間接影響,不僅表現為國家治理層面的制度鬆綁和政策鼓勵,而且表現為現代農業及相關領域的發展,正在成為技術投入、資本運營、企業轉型、創新創業甚至社會治理等商業行動和社會行動的主戰場,越來越多的資本、技術、人才和團隊開始以新的邏輯和狀態投入到現代農業發展中來,這些又在客觀上進一步推動了現代農業板塊更快速地成為最具想像空間的商業模式創新、投資價值溢價和社會價值重塑的板塊——「無農業,不轉型」,正在成為很多企業(尤其是大型企業和平臺型企業)和地方政府(尤其是農業屬性比較明顯的地方政府,以及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任務比較繁重的地區)的普遍共識。

當然,隨著越來越多的大企業、大平臺、大資本的介入,在快速提升該領域的發展水平的同時,也讓該領域的商業競爭門檻變得越來越高。

作為中能昊龍投資控股集團旗下高端農業品牌的冀康控股集團,正是在這樣的時代背景、產業基礎和市場邏輯下誕生並逐步發展起來的。以承德冀康國際物流總部基地、冀康現代農業產業園、隆化肉牛加工產業園為主營業務板塊,冀康控股立足京津冀、面向全國,致力於打造具有全國乃至全球品牌影響力、市場輻射力和資源配置能力的高端農業品牌。

截止到目前,冀康控股已經形成了集高科技農業產業園區、全球電商運營平臺、健康旅遊產業開發、大物流產業地產、農副產品及養殖加工於一體的綜合性投資、開發、運營業務模塊,在各模塊的協調運營中,越來越體現出大農業、全產業鏈、國際化、數位化和品牌化的運營邏輯,並開始由之前的單點突破進入系統性競爭、規模化擴張、平臺化賦能和高附加值變現的階段,並在多個項目運營和整體集團發展中越來越綜合呈現出商業價值和社會價值協同成長和互相促進的特點。

變革已至,未來已來。無論是從既有的存量項目來看,還是從新一輪的戰略規劃、項目布局來看,冀康控股都不僅直接分享了現代農業轉型發展的時代紅利,也讓其致力於打造具有全國乃至全球影響力的「中國農業矽谷」的目標更加接近現實,在客觀上也為中國企業務實而前瞻性地踐行國家在現代農業及相關領域的戰略布局提供了很好的樣本和案例。

1、冀康現代農業產業園的多元探索

按照冀康控股官方提供的數據,截止到目前,集團擁有河北3萬畝黑小麥種植、研發、生產基地,內蒙古2萬畝沙稻種植研發基地、1萬畝航天玉米種植基地。

其中,作為集團的重點項目之一,也是充分體現冀康控股多元化農業產業化思路的項目之一,冀康現代農業產業園成立於2016年,是從事種植、養殖、觀光於一體的休閒觀光農業園區,是無公害標準化種植業、養殖業和觀光農業三大特色產業相結合的現代農業生產基地。

該項目位於河北省高碑店市肖官營鎮政府北1000米,京白路西側,北距北京70公裡、南臨雄安新區20公裡,東南接天津130公裡,地理位置優越。規劃面積1.2萬畝,計劃總投資11億元。

按照規劃,項目內有冀康生態酒店,酒店1.4萬平方米,可同時招待用餐1000人,住宿300人,百人會議室2個,千人會議室1個;木屋別墅10座,膠囊房13座26間;酒店北側有40000平米草坪婚禮廣場一個,可實現直升飛機婚禮降落;西側有大型滑雪基地、民俗民風展示基地、觀光騎射基地、足球、籃球訓練基地、軍事訓練拓展基地;酒店南側有4000平米VR科普長廊供遊客學習天文地理知識;園區中部30000平米大型花海,供遊客遊覽拍照。

尤其值得提出的是,項目內有4座以色列主題溫室,除享受熱帶植物視覺衝擊外,科技館的航天育種、無土栽培蔬菜,全部採用自動化操作。與常見的以純粹溫室栽培和相對高端的有機農業栽培功能定位的大棚不同的是,在這些主題溫室內,規劃了綠野仙蹤、原始部落、南國花卉、農業科技四個大型景觀,通過現代的溫室科技及栽培技術,將種植展示與景觀設計有機的融為一體。而且,在參觀動線的設計上,充分考慮了遊客遊覽習慣,尤其是親子類和科普類遊客的參觀需求,進行了很好的項目體驗設計,從而實現了溫室栽培、科技育種、兒童研學、有機採摘、遠程配送等多功能的融合發展,一個空間,多元利用,一個大棚,多元變現,並與產業園其它項目形成了很好的互動。

此外,園區優質土壤農田5078畝,可按無公害栽培模式種植各種農作物;四季溫室大棚20座、春秋大棚65座,可種植各種無公害蔬菜。園區道路兩側全部採用果樹綠化,果樹品種達15個。園區已實現春賞花、夏賞果、秋品嘗、冬採摘的四季賞花嘗果體驗。

「隨著規劃項目的持續落地運營和優化淘汰,以及一系列落地活動的舉辦,尤其是考慮到很多綠化和果園種植的持續生長,整個產業園的綜合景觀效果將更加豐富,環境將更好,使得整個產業園將具有更大的空間進行更豐富項目和功能的導入,進而讓整個產業園的休閒、度假、運動等體驗更豐富。」產業園有關負責人介紹稱。

從2016年成立以來的運營效果來看,哪怕是在沒有進行大規模的宣傳推廣的情況下,周末和一些小型節慶期間,也出現了客流飽滿的情況,尤其是4000平米VR科普長廊和貨櫃酒店,更是受到孩子和家長們的喜愛,這也充分體現了京津冀地區強大的市場潛力和類似產品的稀缺。

當然,雖然該項目的現場消費獲得了較好的收益,但無論是從產業園最初的產業定位來看,還是從冀康控股整體的產業布局出發,休閒度假、親子旅遊、現場採摘、遊學研學等場景化收益都是該項目商業模式的一部分,甚至可以說不是最重要的收益構成。

冀康控股北京物流配送中心成立於2015年9月,地址北京市海澱區溫泉鎮楊家莊村,現有蔬菜專用配送車輛4臺、配送專員10名、配送司機4名。

冀康控股與北京首鋼飲食有限責任公司、保定保諾集團、天津旭東商貿等企業合作進行蔬菜配送,並與北京菜籃子工程、央企聯盟籤訂了戰略合作夥伴關係。

集團旗下的愛鮮達平臺定位於提供品質生活,品牌農業電商平臺,融合了B2C(企業零售)模式、F2C(農場直供)模式、C2B(消費者定製)模式、C2F(訂單農業)模式、O2O(線上線下)模式、 CSA(社區支持農業)模式,重點打造了以「農品、農趣、農籌、跨境為核心的四大業務板塊。」

據項目方介紹,除了從一開始在該項目內就充分考慮了科技研發的定位,希望通過科技為包括該產業園在內的冀康控股旗下更多的產業園項目的發展賦能,提供強大的科技支撐,另外,基於該產業園的產品,還進行了一系列加工展示、冷鏈物流、定點配送、開放電商和平臺電商的建設運營,從而為整個冀康控股前置性探索品牌農業電商的發展道路、面向現代農業全產業鏈化的發展邏輯以及構建完整的現代農業產業生態的發展模式,這不僅彰顯和強化了冀康控股致力於成為科技農業、網際網路農業、智慧農業、綠色農業的初心,而且,還將為下一步更多現代農業產業園的建設運營提供直接的科技和平臺支撐。

2、2020年項目拓展加速外延

張家口張北蘑菇加工廠位於河北省張家口市張北縣腦包窪行政村的郝家營鄉東部,緊鄰207國道,距鄉2公裡,距縣城25公裡。佔地4700平米主要以加工當地野生口蘑為主,同時對張家口地區地方特色農產品小雜糧及野菜進行加工生產。

張家口口蘑作為該項目的主要加工產品,加工工藝採用烘乾加工和速凍兩種加工方式。同時加工異地高端蘑菇品種,如:羊肚菌、肉蘑、草蘑、松蘑、香杏菇、紅蘑、茶樹菇、雞腿菇等。輔助產品加工當地野生苦菜、蒲公英、黃花、蕨菜、沙蔥、金蓮花等當地野菜。同時對當地特產雜糧進行包裝生產,如:胡麻油、豌豆、紅豆、綠豆、藜麥、大麥、苦蕎、蠶豆等。

壩上野生蘑菇歷史悠久,屬於純天然綠色食品,需求量可觀,貨源供不應求,市場前景廣闊。該項目正在緊張建設中,計劃2020年8月底進行全面投產,項目運行正常後,年產值可達1億元。

為了進一步完善產業鏈結構,中能昊龍集團於2020年6月收購石門集團。石家莊石門製造酒店管理集團是「全國餐飲百強企業」,成立於2010年4月,註冊資本5000萬元,主要從事酒店投資與餐飲管理,是一家以餐飲業為主,集餐飲、酒店、培訓、健身、農業等為一體的綜合性酒店管理集團。該集團目前下轄石家莊市燕春飯店管理有限公司、石家莊市海星餐飲有限公司、石家莊市湘君府餐飲有限公司、石家莊市新喜朵餐飲有限公司、河北星星點點餐飲有限公司、石家莊燕春中體倍力健身俱樂部有限公司、河北澤潤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等十餘家控股子公司。實行「雙品牌」戰略,自主知名品牌與全國知名品牌共同發展,錯位經營,目前擁有湘君府、兀媽媽菜、漁筷生活、湘粵情、天府酒家、西域食府等6個自主知名品牌,擁有全聚德、東來順、皇城老媽、綠茵閣、富驛時尚酒店、中體倍力等6個全國知名品牌的經營權。

3、致力於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中國農業矽谷」

中能昊龍集團是以北京中能昊龍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為核心,由昊龍置業、昊龍建築、冀康控股、智能科技四大板塊組成的綜合性企業集團。經營領域以京津冀為中心,輻射至全國。旗下擁有冀康控股集團、建築產業集團、京北產業集團、京南產業集團、邯鄲產業集團、衡水產業集團、通遼產業集團、長江三角洲產業集團和海南三亞產業集團十大區域總部和60家分、子公司,業務覆蓋城市運營的全生命周期。

成立27年的中能昊龍集團,利用在產研、開發、融資、建造、產業招商和經營管理等方面的優勢,實現產城融合,為推動中國城鎮化做出應有貢獻。隨著集團康養、農旅、科創、物業、能源、傳媒等產業化運營的落地以及位於保定、衡水、邯鄲、承德、通遼、蚌埠等城市的多個項目開展,中能昊龍的產業運營模式正在加速變成現實。

按照最新的戰略規劃和布局,中能昊龍集團秉持「四位一體」核心戰略,以地產為核心,以現代農業、建築工程、智能科技為助力,利用自身和社會資源,發揮集團能力和優勢,多產聯動,創新驅動產業運營,打造全產業運營服務的生態鏈條,實現健康可持續發展。

就現代農業業務板塊而言,在國家對「三農」問題的大力扶持以及現代農業領域越來越表現出的巨大的產業發展和資本運營空間的綜合背景下,再加上中能昊龍創始人李文明對扶貧、鄉村振興、社會公益的獨特感情,於是,中能昊龍立足農業成立了冀康控股集團,以冀康現代農業產業園、隆化肉牛加工產業園為主營業務板塊,將現代農業、文化旅遊整合運營,不僅為現代農業發展找到了一個新模式,而且,還通過企業的投資、建設和運營,直接促進了區域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並為當地的脫貧攻堅、農民就業、鄉村振興提供了可持續的支撐,無論是對中能昊龍和冀康控股而言,還是對地方政府而言,都實現了經濟價值和社會價值的雙重突破。

比如,中能昊龍集團在河北省隆化投資建成的10萬頭肉牛加工產業園,是將當地擁有傳統美譽的「隆先牛肉」進行品牌深化,將當地農戶散養的肉牛,通過產業化運營,增加其養殖附加值。發揮其地域養殖肉牛的優勢,通過現代養殖技術培育、產品加工、市場渠道等完善的產業鏈條,增加農業經濟效益在區域經濟發展中的比重,推動隆化肉牛產業的發展。

在此之前,由於農戶單獨養殖的局限性,養殖成本、育肥技術、存欄的肉牛出售等是打擊養殖積極性的重要原因,為推動隆化肉牛產業化發展,中能昊龍集團牽頭成立養殖合作總社,與貧困戶建立連接機制,帶動貧困戶養牛,以規模養殖促進產業發展。

具體的做法包括:企業投入330萬資金與技術,以隆化10個深度貧困村為試點,幫助所有農戶排除養殖障礙,重點幫扶115戶貧困農戶,與其籤訂肉牛養殖戶貧困協議,確保養殖戶有長期穩定收入,實現脫貧致富;企業為有養牛意願的貧困戶提供貸款擔保,負責定期免費技術培訓及講座,提供專業飼料配方並墊付精飼料費用,對所有貧困戶出欄肉牛進行上門收購(2019年累計收購5萬頭,解決農戶飼養肉牛銷售的後顧之憂)。

「冀康控股集團將會緊隨國家農業政策,充分利用各項目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及資源稟賦,立足京津冀,面向全國,致力於在全國建設500家冀康現代農業產業園、大型物流產業園、農產品生產加工基地等,服務京津冀及全國主要都市圈人群,打造集農業產業、農業科技、農業文化、農業旅遊、生態觀光、健康養老、農業電商等服務集一體的具有全國乃至全球影響力的『中國農業矽谷』品牌。」中能昊龍集團有關負責人表示。

相關焦點

  • 無農業,不轉型:冀康控股與它的「中國農業矽谷」理想
    文丨方塘智庫區域戰略研究中心很顯然,無論是從中國農業自身產業轉型的角度來看,還是從中國整體的經濟轉型升級來看,還是從包括城鄉融合、鄉村振興、區域協調、創新驅動等一系列國家戰略的務實推進來看,甚至是從整體性的國家變革來看,中國都進入了一個需要重新認識和思考現代農業發展的階段。
  • 解碼承德冀康國際物流總部基地:構建全國性產地和銷地市場的大流通...
    在蒙古高原向華北平原過渡的地帶,滿、藏、蒙、漢、回五個民族的文化在這裡完成了匯聚,農業文明和遊牧文明在這裡產生了交流和碰撞。 時至今日,這裡依然保留著悠久的農業文化傳統——華北地區最大的食用菌生產基地,中國北方地區重要的中藥材生產基地,等等。
  • 解碼承德冀康國際物流總部基地:構建全國性產銷地市場大流通格局
    它是由中能昊龍與承德市政府聯手打造「1+3戰略合作」的樣板項目,按照規劃,中能昊龍投資控股集團投資80億元,依託承德市及灤平縣區位優勢及資源條件,致力於打造中國北方及東北亞市場最大的農副產品物流產業園區及國際農副產品電商交易平臺
  • 慈谿正大農業矽谷重磅籤約,按下未來發展加速鍵
    2020 年7月3日,「智創前灣 農業矽谷」慈谿正大農業矽谷首批產業項目籤約大會隆重舉行,寧波杭州灣新區管委會主任、黨工委書記、慈谿市委書記楊勇,慈谿市委副書記、市長盛悠,正大集團副董事長羅家順、正大集團地產企業中國區執行長曹建華等共同參加。
  • 轉型進行時丨山西農谷 打造現代農業「矽谷」(下)
    路徑規劃後只需要3個人就可以同時操作十幾臺拖拉機進行農業生產,並且可以實現全天候全地形的運作,生產效率可以提高10倍以上,目前這個科技成果已經落戶農谷,不久的將來就能在田間地頭看見它的身影。 養魚不換水、種菜不施肥、植物生長靠的是大腦……這些都是科技帶來的改變,山西農谷管委會主任李成海介紹說,山西農谷自組建以來,始終秉持樓陽生書記提出的「山西農谷要打造創新高地」,高舉農業科技和農村改革兩面旗幟,在工作中一直圍繞農業科技創新,在土壤修復技術、節水灌溉技術、種苗培育技術、智能農機技術等四大方面有不小進步。例如農谷的藜麥基因庫是全球最大的藜麥基因庫。
  • 河北高碑店文化大廟會 約定冀康現代休閒農莊
    冀康現代休閒農莊給您不一樣的春節假日。9999個紅燈籠寓意長長久久走進冀康現代休閒農莊,一進門便被火紅的燈籠給燃了起來,一條紅色燈籠長廊赫然入目,滿目的中國紅。新春之際,走一通燈籠長廊,沾一沾好彩頭預示著全年過得紅紅火火,給家人給朋友許下一個美好的祝願。
  • 【轉型進行時】山西農谷 打造現代農業「矽谷」(中)
    從山西農谷戰略的誕生,再到晉中國家農高區落地,農谷建設始終緊扣鄉村振興發展脈搏,刻印著深化轉型綜改、實施創新驅動的烙印。而農高區的設立,更是為立足有機旱作高端產業技術、引領推動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供了重大戰略機遇。
  • 太谷:向山西「農業矽谷」大步邁進
    正在建設中的山西「農谷」立足山西,面向全國,依託農大,集全省之力集聚支撐現代農業發展的優勢人才、前沿技術和多元資本等要素,圍繞現代農業需求,突出山西特色優勢產業,形成一批可借鑑、可示範、可推廣的新技術、新品種、新裝備、新模式,為農業產業鏈提供全要素社會化服務,形成帶動全省現代農業轉型升級的新引擎。
  • 用大數據云計算等信息技術 京津冀打造中國農業矽谷
    由中國農業大學牽頭,聯合北京農林科學院、北京農學院、天津市農業科學院、河北省農林科學院、河北農業大學、首農集團、 大北農( 行情 002385,買入)集團等單位,以中國農業大學涿州基地為載體,於5月7日發起成立了京津冀現代農業協同創新研究院,為國家農業現代化提供技術支撐,打造「中國農業矽谷」。
  • 火爆旅發大會的「冀康」農旅產品IP創意全解析!
    (一)定思路,明確品牌發展方向邀請中國人民大學商標研究院、浙江大學農業品牌研究中心等全國知名品牌研究機構,對「冀康」品牌進行聯合研討,找準發展路徑,編制目標明確、步驟清晰的「冀康引入母子商標聯動運營機制,爭取農業經營主體支持,合力打造「冀康」母品牌。依託中國國際農產品交易會、旅發大會等各類展會,組織專題展示 宣傳活動,積極向冬奧會推薦「冀康」農產品,在央視等媒體增強投放力量,開展微信等新媒介傳播,集中宣傳「冀康」品牌。
  • 河北矽谷肥業張鴻君:功能肥料普惠農業
    2019年是不平凡的一年,農資市場在加速整合,尤其是產品向高、優、特發展,這是受中國農業種植結構所致。農業從高速增長到高質量發展,作物需要養護,作物需要保健,所以,具有功能性的肥料迎來了發展廣闊的發展機遇。去年,河北矽谷銷量收入同比增長,實現了企業在市場疲軟形勢的高位運營。成績的取得得益於我們有一款高科技的產品,有一支能打硬仗、善打硬仗的營銷鐵軍。
  • 【轉型進行時】山西農谷 打造現代農業「矽谷」(下)
    就是通過技術創新推動農業現代化,讓山西現代農業在這裡振翅高飛,進而引領山西農業實現高質量轉型發展。  智匯農谷 給農業插上科技翅膀  超級拖拉機1號,是我國首臺自主研發的純電動無人駕駛拖拉機,可以實現高精度的路徑規劃和360度的障礙物檢測。
  • 山西農谷 打造現代農業「矽谷」(上)
    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副教授範永茂說:「矽谷的主要模式是在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過程中更好地做好產學研以及市場化,這種成熟的矽谷模式就是如何把高校的現實科技轉化為產業和生產力,讓他們實現有效優勢互補,真正使科技成為第一生產力。」
  • 中國農業科學院高級研究員朱立志:海南農業亟待生態轉型
    12月18日,在2020海南自貿港與熱帶農業峰會上,中國農業科學院高級研究員、博導,農業農村部農業環境汙染諮詢委員會委員朱立志發表「自貿港背景下海南農業生態轉型方略」主旨演講,為海南農業的生態轉型建言獻策。海南農業生態轉型非常必要「海南農產品要讓人們越吃越健康,同時海南環境也要變得越來越友好。」
  • 中國信通院李敏:農業數位化轉型發展研究
    2 農業數位化轉型基礎進一步堅實2.1 網絡基礎設施基本覆蓋2013年,「寬帶中國」上升為國家戰略,寬帶作為國家戰略性公共基礎設施開始被大力推廣,其中尤其注重推動寬帶在農村的覆蓋。工業和信息化部於2015年啟動電信普遍服務,進一步推動寬帶在偏遠地區和農村地區的建設工作,促進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持續提升農村信息化和經濟社會發展水平。
  • 「網際網路+農業」助力傳統農業轉型升級
    「網際網路+農業」助力傳統農業轉型升級 2020-12-02 16:4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山西農谷 打造現代農業「矽谷」(中)
    從山西農谷戰略的誕生,再到晉中國家農高區落地,農谷建設始終緊扣鄉村振興發展脈搏,刻印著深化轉型綜改、實施創新驅動的烙印。而農高區的設立,更是為立足有機旱作高端產業技術、引領推動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供了重大戰略機遇。
  • 王丕街道:打造現代農業「矽谷」
    眼下,她和另外8位村民正忙著給南澳綠亨莊園打工,每天在芹菜、辣椒、西瓜育種室裡澆澆水、施施肥,日工資80元,借著街道農業產業化發展的東風和自己的勤勞雙手,李大姐不僅擺脫了貧困,還踏入了小康家庭的行列。  王丕堅持因地制宜、借勢發展和整體推進原則,盤活傳統農業資源,緊抓機遇乘勢而上,以市場為導向著力推動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打造打造現代農業「矽谷」。
  • 多維生態農業培訓中心成立 引領中國農業高效轉型
    近日,中國技術市場協會多維生態農業培訓中心成立儀式暨開學典禮在安徽黃山學院舉行。中國技術市場協會副會長楊素榮在致辭中表示,成立「多維生態農業培訓中心」,旨在通過以多維生態農業模式系統解決方案為核心,以人工智慧+生物技術為突破,結合政策法律、市場運營、金融投資、綠色食品、人工智慧等「農業+多產」 融合的方式,通過新型農業模式培訓為推進農業生態文明和美好鄉村建設提供複合型人才支撐和智力支持。
  • 第八屆中國農業經營創新(泰山)論壇召開——華通控股集團與山東名鎮聯誼會籤約
    為活躍山東省鎮域經濟,推動鄉村振興,11月6日—7日,第八屆中國農業經營創新(泰山)論壇暨山東鎮域發展大會在泰安舉行。華通控股集團作為近年來全省鄉村振興創新發展的典型在活動中做推介發言,並與山東名鎮聯誼會籤訂合作意向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