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鄉農民工:有人坐60小時硬座回家過年,還有人一床被褥帶10年

2020-12-12 九頭鳥自媒體

2019年春運從1月21日正式開始,在外務工的人員陸續踏上了回家的旅程。在返鄉的人群中,農民工兄弟都會引起我們的注意,特別是他們隨身攜帶的「特殊行李」!

今天同小編一起去認識幾個返鄉的農民工和他們的「特殊行李」:

返鄉農民工:有人坐60小時硬座回家過年,還有人一床被褥帶10年

鏡頭1:一床被褥帶10年

1月19日,西安火車站,來自河北的3位大叔正準備坐火車回家過春節,他們最重的行李就是被褥。其中一人說,自己的被褥已經用了10年了,是老婆親手做的,每次背出來打工用髒了,再背回去洗。

問掙錢沒?大叔笑著說掙了。

鏡頭2:坐60小時硬座回家過年

1月19日,貴陽火車站,東北的範顯明大叔在車站補損壞的行李袋。他買的60小時的硬座票回家過年,想節省一點錢。他說自己有一個在讀研的孩子,在他看來,對孩子永遠有操不完的心。

據了解,範顯明是哈爾濱人。在貴州這邊打工,這次過年回家,為了省路費特地買了硬座。範大叔從貴陽到長春後,還要轉車才能回家。從貴州到老家,全程一共要60多個小時。

鏡頭3:1個編織袋背4年,帶著鍋回家

1月19日,陝西西安火車站,51歲的姚學奇正在火車站外候車,身旁是他的大編織袋和一口大鍋。他說這個編織袋是老婆自己縫的,比外面買的結實,已經用了三四年,自己出門都會帶上鍋,因為在外面吃飯貴。

當問到收入時,他說:「今年掙了10多萬...」

春運的時候,在每一個火車站,都有農民工的身影。而識別農民工最簡單的方式,就是看他們的行李。因為他們的行李普遍又大又重,棉被、水桶臉盆、紡織袋等是他們必備的!還有一點就是,他們只「喜歡」座硬座,無座對於他們來說也是家常便飯。

看到農民工回家的場景,網友也被他們的樸實所感動,下面是網友的評論:

「主要是捨不得扔,老一輩的人節儉慣了,什麼菜刀衣架水桶臉盆之類的,能帶走的都會帶走。」

「上了20來年學了,我爸媽也一直很辛苦很節儉,一直覺得說著等我畢業賺錢了,他們就能輕鬆點。普通人家的父母都是這樣淳樸善良」

「我上次坐了38個小時的硬座,已經遭不住了,大叔辛苦了」

「希望他孩子看得到父親的視頻。千萬別糟蹋了那份付出」

「子女最好的『備胎』,永遠是父母!我相信99%的人會贊同!愛人再好,也比不了自己的親生爹媽!」

「有些黑心的工頭連工資都不給結,一年拖一年,拖著拖著就不給了,所以他們比咱們辛苦多了。」

……

農民工,是一個龐大的群體,也許你的父母親就是其中的一員。每年春節回家,是他這一年最快樂的時光,也是他們辛苦一年的動力!過年了,農民工的臉上都洋溢著迫切的心情,他們帶著一年滿載的收穫返回家鄉。

他們不捨得花錢,把賺得的每一分錢攢下來,哪怕給自己的娃買一個本子,也是值得的事情。常年在外幹活兒的他們,不捨得給自己添置一件像樣的衣服,他們總會說:「我幹的是髒活兒衣服會髒,不需要好衣服,好的留給娃穿吧!」他們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給自己孩子營造更好的條件,讓他們過得更好。

希望勤勞的人民都能過個好年。如果你在火車站及火車上,看到拿著笨重的行李、穿著有些土的衣服,甚至是站在列車的過道上,請不要嫌棄他們,他們是一群值得尊敬的人!如果有可能,請給予他們適當的幫忙……

對於農民工,你有什麼想說的呢?歡迎交流分享!

相關焦點

  • 大件行李寄回家 過年返鄉變得更輕鬆
    這幾天,到郵局郵寄包裹的新生代農民工很多。  下周將迎來春運返鄉高潮時段。在返鄉的大軍中,不少是在滬打工的新生代農民工。曾經,他們的父輩肩扛大袋小袋的蛇皮袋;如今,他們拉著拉杆箱、拎著小坤包回家。
  • 還有兩個月才過年,為何很多農民工已經返鄉了,提前回家過年嗎?
    今天是農曆十月的最後一天,再過兩個月就要過年了,雖然年關將近,但是按照往年來看,距離農民工「返鄉潮」應該還有一段時間,因為年底一些工地需要趕工期,工廠需要趕貨,所以年底這一段時間,相對來說應該是比較忙的。
  • 春運開始售票1個月後過年,農民工開始返鄉,年輕農民工卻怕回家
    若喜歡,點擊右上方關注哦,本期話題 春運開始售票1個月後過年,農民工開始返鄉,年輕農民工卻怕回家春運售票已經開始了每當春運開始售票,我們就知道,農民工要返鄉了,多少農民工掐著手指算著時間,其實不用算,還有1個多月,就過年了。
  • 農民工代表:能否將綠皮車硬座提升為軟座
    原標題:能否將綠皮車硬座提升為軟座   每年春運,各個大城市的火車站都擠滿了背著大包小包回鄉過年的農民工。辛苦了一年,回家一趟,能否也能回得舒心,成為更多進城務工者關心的事。
  • 農民工攜現金回家過年:匯錢麻煩 手續費高
    《新聞1+1》2014年1月22日完成臺本——不踏實的回家路!(節目導視)解說:熙熙攘攘的人群,大大小小的行李,春運第七天過年回家。旅客A:特別激動,高興。旅客B:一年都沒見孩子了,挺想他們的。解說:有人高高興興,也有人路遇麻煩。
  • 李克強為過年返鄉農民工衝泡麵 鼓勵回家鄉創業
    李克強為過年返鄉農民工衝泡麵   探訪貴州省黎平縣中潮服務區返鄉農民工服務站,鼓勵進城務工人員回家鄉就業創業   據中新社電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14日來到貴州省黎平縣中潮服務區返鄉農民工服務站,專程看望過年返鄉途中的農民工。其間,他親手為一位農民工衝泡了一碗方便麵。
  • 農民工返鄉獨寵蛇皮袋和塑膠桶,不愛用行李箱,看完嘆農民智慧!
    今天已經是春運的第三天,各個城市的火車站上早已經人滿為患,這些旅客中,除了在外求學的學子、出差在外的人以外,更多的是在外打工的農民工開始返鄉。在火車站等著坐車回家的人中,可以一眼就能看出誰是農民工,因為農民工的行李很特殊,每個人背著蛇皮袋,拎著橡膠桶,其他的旅客則是帶著行李箱,那麼為何農民工不用行李箱,而是用蛇皮袋和橡膠桶呢?近幾年由於農村的生活壓力越來越大,單靠在家務農已經不能滿足人們的日常所需,所以有越來越多的農民進城打工成為農民工。
  • 農民工回家,大多拿著編織袋塑料桶,裡面裝的啥?大部分人想不到
    現在已經臨近年底,馬上就要迎接2019年的春節了,在前一段時間,已經有很多的民工陸續返鄉。春運也一直在如火如荼的進行著,每年春運的客流量是非常的大,其中農民工就佔了很大的一部分。我們在火車上經常能看到一些農民工,拎著很大的針織袋和一些塑料桶,有很多人或許會很好奇,他們的塑料桶裡面裝的到底是什麼呢?農民工回家,大多拿著編織袋塑料桶,裡面裝的啥?大部分人想不到其實有很多人都能想到編織袋裡面裝的一般,都是一些衣服被褥的東西。
  • 還有兩個多月才過年,為什麼農民工都返鄉了?主要有這四個原因
    雖然2020年馬上就要過完了,但是距離闔家團圓的春節還有兩個多月,現今在車站就能看見不少農民工,拎著行李陸陸續續的開始回家了。這和往年春節前幾天或是前一天才回家的景象,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有媒體採訪準備搭車返鄉的農民工,他們表示:其實還有比他們更早就回家的人,有人已在家休息一個星期了,言語中透露著心酸和無奈。不少人看到這一現象非常不解:為什麼今年大家都回去得那麼早呢?
  • 飛機火車不願坐,偏要騎摩託車回家過年,農民工大哥的話透出無奈
    家是每個人心靈歸依的港灣,常年外出的打工者更加明白這個道理。即使在外面有了新家,每到春節時也要回老家看看。如今距離春節只剩下短短的半個多月了,在外工作的人陸續準備開始返鄉之路。為了回家團聚,許多人要跋涉上千公裡的路途。
  • 還有3個月過年,為什麼農民工都返鄉了?主要是這四個原因
    有一天,開車送一位老友回家,經過上海火車站時,發現沿途還有許多返鄉的農民工,他們提著編織袋正向火車站走去。於是我上去問,農民工說,受疫情的影響,今年找不到工作,也賺不到什麼錢,現在怕後邊會有更多的人提前回家過年,所以提前回家,和家人團聚,同時,看看2021年怎麼賺錢。
  • 春運回家過年,農民工3大標配:蛇皮袋、塑膠桶,還有一個是啥?
    春運回家過年,農民工三大標配:蛇皮袋、塑膠桶,還有一個是啥?文/農夫也瘋狂2019年春運已經開始有幾天了,從臘月十六日一直要持續到2019年正月二十五日,期間整整有40天。每年春運期間,就有無數的農民工兄弟姐妹在返鄉的時候,基本上「統一」都背著蛇皮袋,提著塑膠桶,這幾乎已經成為了農民工春運返鄉的「標配」。其實,農民工回家的三大標配,除了蛇皮袋子、塑膠桶以外,還有一樣,你知道是什麼嗎?有些人也很好奇,既然每年都要出來打工,為什麼農民工兄弟姐妹不買一個行李箱,這樣直接拖著不是更方便嗎?是不是捨不得花錢呢?
  • 農民工返鄉,人人都是編織袋塑料桶,城裡人不解:咋不用行李箱?
    當然,今年的情況跟往年有些不同,年後很多人不得不延長假期,等到四五月份才正式復工。現在到了年底,離春節還有一個月,但返鄉潮已經提前開始了。特別是近來各地陸續建議打工者就地過年,一些想回家的人,更是趁著現在還能回家,紛紛提前大半個月就往家裡趕。  因此,這幾天,一些農民工集中的大城市,在火車站、汽車站都能見到不少行色匆匆的農民工,背著大包小包的行李,在排隊等著坐車返回家鄉。
  • 動車現結構性車票緊張:硬座一票難求軟臥空跑
    動車現結構性車票緊張:硬座一票難求軟臥空跑  排隊20多個小時,把上海至成都的每趟K車都問遍,得到的回答是「有軟臥、無硬座」,36歲的農民工蔣建連在售票窗口前「怔住」了,後面排隊的人催促著:「買不買?不買快讓開!」
  • 買不到返鄉票,十堰一家4口繞路回家過年 回堰路上站8小時
    他上一次回家,是去年5月份,當時是一位親屬過世。今年春節回家,是華福洲小兒子出生以來,一家人首次一同回家過年。按照既定的回家路線,華福洲一家人要先從阜寧到鄭州,再從鄭州回十堰。「阜寧到鄭州的火車只剩無座票了,帶著小孩,很不方便。」無奈之下,華福洲只好繞路連雲港到鄭州,再回十堰。「幸運的是,阜寧到連雲港的高鐵票還有座位。」
  • 過年還能回家嗎?院士給出建議,農民工的處境「讓人心疼」
    過年還能回家嗎?院士給出建議,農民工的處境"讓人心疼"艱難的一年終於快要過去,我們每個人對這一年的印象想必都十分的深刻,尤其是對於農民工而言。本身今年外出務工的時間就相對較晚了,而且"返鄉潮"比往年來得更早了一些。所以過年還能回家嗎?
  • 年關將至,農民工返鄉,為啥寧願提著塗料桶不用行李箱?答案來了
    今天分享的主題:年關將至,農民工返鄉,為啥寧願提著塗料桶不用行李箱?答案來了!時間過的真快,一年又過完了,2021的牛年春節馬上快到了,春節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是一年中與家人團聚的美好節日,很多在外打工的人開始準備收拾行李,等到工廠放假就可以立馬乘車返鄉過年,放假之前的最後幾天,想必很多人的心情和筆者一樣,每天掰著手指頭算倒計時,盼望著早點回到家與家人團聚。
  • 千裡走鐵騎,摩託大軍返鄉過年,不僅壯觀,還有心酸!
    廣東省是全國農民工聚集最多的省份之一,每一年的春節前夕,由此來自全國各地的農民工都會選擇騎摩託車回家過年!也成為了每年春節前夕備受關注的「百萬摩託大軍返鄉過年」這一盛景!場面不僅壯觀,更多的還有心酸!摩託大軍2019年的春節即將到來,在外務工人員也開始陸續返鄉,今年也不例外,農民工千裡走單騎這一盛景還會上演!仍然有數以萬計的農民工騎摩託車回家過年。
  • 7位傈僳族農民工的春運:咬牙坐飛機遇大延誤,明年還坐火車
    不過,長年的辛勞似乎並不影響她的樂觀開朗。她是一行七人中最不怕生的一個,說話時沒有普通中年農民工常有的小心翼翼,而是面帶笑容,聲音響亮,常常一邊說話一邊比劃,甚至偶爾會手舞足蹈。在與她握手的時候,澎湃新聞記者感覺到她的手心很暖和。
  • 農民工日薪幾百,返鄉時一個個提塑料桶扛編織袋,原來有「私心」
    導讀:農村「打工人」返鄉,為何都提著塑料桶,扛著編織袋,是標配嗎? 文/農夫也瘋狂 2020年就快要劃上尾聲了,距離新的一年還有20幾天的時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