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到關西日本老街,大家第一個總是想起京都。大阪總給人熱鬧、僅次於東京的第二大城市的印象,但其實在大阪也有著特色老街。
去過了環球影城、水遊館; 逛過心齋橋,登過大阪城,不曉得大阪行程如何規劃了嗎?
今天就帶大家到大阪老街走走,欣賞大阪不同的面貌。
小知識
大阪舊名稱為大坂,坂在日文的意思為坡道。河流眾多的大阪為衝積平原,因地勢有明顯的高低,因此被稱為大坂。
但又因為坂的漢字可以被拆成土和反,被人們認為有不吉祥含意,再加上有"士反" (武士叛亂)的意思,故在江戶時代被改成大阪。
隱藏市中心老街-道頓堀 法善寺橫丁
日文」橫丁」-在中文意思為小街道。法善寺橫丁顧名思義為在法善寺的小街道。
法善寺建於公元1637年,在公元1828年以及第二次世界大戰(1945年)時曾經遭到摧毀,經由後人重建,才將現況保存下來。
法善寺主要參拜不動明王。別於一般參拜方式,在這裡需要將神像前水勺拿起,將水淋在神像上,象徵除去病痛、煩惱,以及實現願望。 也因此這裡的不動明王身上穿了一身綠色的青苔外衣。
法善寺並沒有限制參拜時間,24小時開放,因此推薦天色暗了再來訪。夜間來到法善寺橫丁,映入眼帘的紅色燈籠,空氣中瀰漫著從法善寺飄出的香火味,腳底下踩著百年前的石板小路,讓人彷佛置身百年前的大阪。
除此之外法善寺橫丁也是日本昭和時期著名小說家織田作之助的著名作品「夫妻善哉」的景點。
俗話說不識織田,遊法善寺橫丁,味如嚼蠟。建議您可以到街上著名百年店-夫妻善哉,除了能夠品嘗美味的紅豆湯,更能深入了解法善寺橫丁文化。
【地址】大阪府大阪市中央區難波1-2-16
【交通方式】搭乘地鐵御堂筋線至難波站難波站」下車,再步行5分鐘即可抵達
穿越時空江戶老街- 富田林寺內町
富田林市內町位於大阪府,此地區起源於戰國時代,是一個以寺廟(興正寺)為中心,向外興建的自治城市。
江戶時期,因位於前往和歌山的交通要塞,故發展成了繁榮的商業地區,不僅有釀酒家、米商、還有木材的交易…等,也因此興蓋了許多在當時豪華的房屋。
以前因為戰爭頻繁,所以街道上有許多特殊的防範設計,例如為了防止敵人輕易入侵,某些街道非呈現筆直狀,還有當防範火災的消防水道。在富田林市內町除了欣賞古色古香的建築,還能從中學習古人的智慧。
老屋林立並且保存完善的富田林寺內町,被票選為日本街道百選之一。在這裡也有多處建築被列為國家重要文化遺產。雖然非生在江戶時代,無法親眼見證當時繁榮盛況,但留下來的美景讓我們能漫步其中,暫離城市喧囂。
【地址】大阪府富田林市富田林町【交通方式】搭乘近鐵長野線至「富田林站」下車,再步行7分鐘即可抵達
文青老街-中崎町
這裡位於梅田步行約只需要20分鐘,從高樓林立、年輕人及觀光客聚集的地區散步到這裡,彷佛搭乘時光機進入了另一個世代。除了有歷史百年老屋,在中崎町還有許多古著店、雜貨店,現在更成了老屋咖啡廳的兵家之地。這裡就像是躲著時光小偷,雖然範圍不大,但是逛著逛著一個下午就過了。
【地址】大阪府大阪市北區中崎町
【交通方式】搭乘地鐵谷町線至「中崎町」下車即可抵達
特色老街-新世界通天閣商店街
位於浪速區的通天閣建於1912年(明治45年),是仿造巴黎艾菲爾鐵塔建造的。因當時為亞洲地區最高的建築物,因此以」直通天空的閣樓」命名為通天閣。然而在二戰期間為了供應軍事的鐵材需求,通天閣曾一度被拆解。戰後因應人民的期望,1943年(昭和31年)完成重建,並且在2007年登陸為有形文化財產。
重建後的通天閣,可以根據上方亮燈顏色不同得知當天天氣狀況,白色為晴天,橘色代表陰天,藍色為雨天,若是下雪會亮粉紅色的燈。
通天閣周邊-新世界在二戰之前為繁華的庶民小街,除了餐館林立,更有遊樂場、及劇場。
其中」鏘鏘小街」更是日本知名料理-串炸的發源地。會稱做鏘鏘小街是因為店家會在外頭彈奏三味線、太鼓吸引客人上桌,鏘鏘的琴聲也就成了鏘鏘小街名稱由來。然而戰後的新世界曾沒落一段時期,直到90年代才以」昭和時代遺蹟」逐漸復甦成新的觀光地區。新世界地區的古老建築物上掛著琳琅滿目的招牌,到了晚上,七彩霓虹的招牌會讓人忘了這個地區已經超越百年歷史,但這也是大阪獨有的特色。
【地址】大阪市浪速區惠美須東
【交通方式】搭乘地鐵堺筋線至「惠美須町站」下車,再步行約3分鐘即可抵達
在大阪除了有保存完善的古色古香老街,還有隨著歷史發展出的特色老街,別再說老街體驗只能到京都了,下次來大阪不妨到以上景點,感受不一樣的老街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