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七十古來稀」意思是:從古至今能活到70歲的數量很少,古稀,自古以來都稀少。這一句話放到今天這個時代,是完全不適用了。
用2010年我國第六次人口普查數據:全國13.4億人口,0-14歲人口2.2億,15-65歲人口9.99億,60歲以上人口1.18億,其中65-69歲人口5千多萬。粗劣計算,2010年的時候全國就有5千萬人口年齡超過70歲。如此龐大的數量怎麼也不能用稀少來形容了。其中年齡超過100歲的有27086人,「生年不滿百,常懷千歲憂」這首古詩過20年估計也不適用了。
為了更簡潔地反映人口結構,引入了撫養比這個概念。非勞動力人口與勞動力人口之比;非動力人口是指0-14歲和65歲以上人口之和,勞動力人口為15-65歲人口。
計算得出我國2010年總人口撫養比為34.5%,也就是10個勞動力人口撫養3.4個非勞動人口。其中2010年老年人口撫養比為11.9%,2005年為10.7%,2000年為9.9%,可以看出我國的老年人口數量佔比越來越多,到2020年現在,這個比例只會比以前更大。未來勞動力人口的比例會越來越少,養老會成為一個很嚴峻的社會問題,誰來養沒有工作的老人?
目前全球人口趨向老齡化,歐洲國家、亞洲的日本韓國等發達國家,出生率越來越低,人口老齡化日趨嚴重。隨著科技進步,人的壽命趨向長壽。根據聯合國測算,2000年,全球年齡超過80歲人口有7億,預計2020年規模會達到16.1億,目前數據看來,可以肯定人的壽命會越來越長。
據聯合國發布的《世界衛生報告》中,幾乎所有國家女性平均壽命都高於男性。平均壽命最長的國家日本,女性平均年齡比男性高7歲,美國高出5歲,差距更大的是俄羅斯女性比男性高13歲。全球範圍看,60歲以上人口中男女比例為82:100,而80歲以上人口男女比為:55:100。有此可見,女性遠遠比男性長壽。
長壽是福,中國人祝壽常說:福如東海,壽比南山。現在的普通人壽命也有80、90甚至更是長命百歲。長壽的問題解決了,又出現了新的問題,如何養老,老年收入減少,如何安穩幸福地度過人生後40年?穩穩的幸福怎麼握住?
在出生率越來越低、老齡化日益嚴重的今天,我們在年輕的時候不得不開始考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