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七十古來稀,看14億人口年齡大數據,你預測能活到多少歲?

2020-12-11 高陽基金保險說

人生七十古來稀」意思是:從古至今能活到70歲的數量很少,古稀,自古以來都稀少。這一句話放到今天這個時代,是完全不適用了

用2010年我國第六次人口普查數據:全國13.4億人口,0-14歲人口2.2億,15-65歲人口9.99億,60歲以上人口1.18億,其中65-69歲人口5千多萬。粗劣計算,2010年的時候全國就有5千萬人口年齡超過70歲。如此龐大的數量怎麼也不能用稀少來形容了。其中年齡超過100歲的有27086人,「生年不滿百,常懷千歲憂」這首古詩過20年估計也不適用了

為了更簡潔地反映人口結構,引入了撫養比這個概念。非勞動力人口與勞動力人口之比;非動力人口是指0-14歲和65歲以上人口之和,勞動力人口為15-65歲人口。

計算得出我國2010年總人口撫養比為34.5%,也就是10個勞動力人口撫養3.4個非勞動人口。其中2010年老年人口撫養比為11.9%,2005年為10.7%,2000年為9.9%,可以看出我國的老年人口數量佔比越來越多,到2020年現在,這個比例只會比以前更大。未來勞動力人口的比例會越來越少,養老會成為一個很嚴峻的社會問題,誰來養沒有工作的老人?

目前全球人口趨向老齡化,歐洲國家、亞洲的日本韓國等發達國家,出生率越來越低,人口老齡化日趨嚴重。隨著科技進步,人的壽命趨向長壽。根據聯合國測算,2000年,全球年齡超過80歲人口有7億,預計2020年規模會達到16.1億,目前數據看來,可以肯定人的壽命會越來越長。

據聯合國發布的《世界衛生報告》中,幾乎所有國家女性平均壽命都高於男性。平均壽命最長的國家日本,女性平均年齡比男性高7歲,美國高出5歲,差距更大的是俄羅斯女性比男性高13歲。全球範圍看,60歲以上人口中男女比例為82:100,而80歲以上人口男女比為:55:100。有此可見,女性遠遠比男性長壽

長壽是福,中國人祝壽常說:福如東海,壽比南山。現在的普通人壽命也有80、90甚至更是長命百歲。長壽的問題解決了,又出現了新的問題,如何養老,老年收入減少,如何安穩幸福地度過人生後40年?穩穩的幸福怎麼握住?

在出生率越來越低、老齡化日益嚴重的今天,我們在年輕的時候不得不開始考慮了。

相關焦點

  • 人生七十古來稀,並非說70歲就老了,其實還有半句,很多人誤讀了
    人的衰老,主要體現在年齡上。年齡越大,人越老。多少歲算老呢?不同的人,心裡有不同的標準。有些人可能認為50歲就算老了,有些人可能認為60歲才算老。但無論什麼人,肯定都會認為70歲算老了,畢竟「人生七十古來稀」。但大家可能不知道的是,人生七十古來稀,這句話可不是說人到了70歲就老了的意思,很多人都誤會了。
  • 人生七十古來稀,活到70多歲算不算長壽?堅持十步走,有助於長壽
    越缺什麼,人們就越想擁有什麼,為了追求長壽,很多人會通過吃保健品等各種方式來延長壽命。人人都希望長壽,但活到多少歲算長壽?古人說「人生七十古來稀」,七十已經是古稀之年,活到70多歲,算不算長壽?人活到多少歲算長壽?
  • 老話「人生七十古來稀」,其實上一句怕教壞後人,一直不願被提起
    春秋時期的孔子,可以說活得很長壽了,所以才有了「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隨心所欲,不逾矩」了。我們常聽到一句老話,就是「人生七十古來稀」,這句話的意思是說,畢竟有史以來,能活到七十歲的人少之又少,寓意人生能活多久,充滿了感慨和無奈。
  • 都知道「人生七十古來稀」,卻不知上一句更灑脫,讀懂才算活明白
    過了70,身體雖大不如前,但人生的境界卻該是最高的,看透人情冷暖,遵從己心,畢竟又有句話叫做「人生七十古來稀」。 「人生七十古來稀」,這句話世人皆知,但不少人都不知上一句有多苦,可謂字字都是淚,但真的讀懂了才算是活明白了。
  • 「人生七十古來稀」常被提起,上半句卻鮮為人知,年輕人還知道嗎
    但有意思的是,七十歲卻並不是「從心之年」,而是叫做古稀之年,所謂「古稀之年」與孔子的這段話沒有關係。而是出自於詩聖杜甫的一首詩《曲江二首》,其中的「人生七十古來稀」時常被人們提起,意思就是說能夠活到七十歲以上的人,從古至今都很稀少,寫這句詩的杜甫本人也只活到58歲。
  • 人們說:「人生七十古來稀」,上半句鮮有人知,年輕人還知道嗎?
    人們說:「人生七十古來稀」,上半句鮮有人知,年輕人還知道嗎?社會一直在進步,人們的思想觀念也有了巨大的轉變。可以說每一個時代都有它獨到的部分,隨著時間的不斷流逝,有些文明已經被埋沒了,也有些文明被人們一代一代傳承了下來。
  • 古人講「人生七十古來稀」,上句被後人遺忘,怕教壞小孩不被提及
    當浮華落幕人生已至暮年,最令人渴望的就是健康和長壽。據數據調查顯示,現代人平均壽命可以高達75—90歲。如果按照人活百年的說法來看,基本上就要實現這個目標了。但是生活在古代社會的老百姓,能夠活到50歲就已經是幸運。
  • 鄉土社會經典老話「人生七十古來稀」,上半句怕教壞孩子沒人說
    主題:鄉土社會經典老話「人生七十古來稀」,上半句怕教壞孩子沒人說自從盤古開天闢地,人類就有生有死,這是一個永恆不變的規律。可是從古至今,不知道有多少人,都希望自己能夠長生不老,可是能夠長命百歲的人卻都很少。
  • 古人講「人生七十古來稀」,其實還有上句,怕教壞後人而不被提起
    因為人能活到七十歲,從古至今也都是一件十分少見的事情。明代文人高明,也曾在《琵琶記·牛氏規奴》中寫道:「道是:人生七十古來稀,不去嫁人待何時?」。這句話中所表達的意思,其實也是對生命的感嘆。除了男性還是女性能夠活到70歲,其實都應該感謝上蒼的賜予。
  • 杜甫說「人生七十古來稀」,上半句鮮有人知,怕教壞小孩不被提及
    在古代社會由於醫療、自然條件落後,所以人們的壽命一般都比較短,能夠活到70歲就已經是人生奢望了。常言道「人生七十古來稀」,自古以來能夠活到70歲的人並不多見,但是對於現代人而言70歲卻只是一個平均年齡而已。
  • 同樣是勸人惜時,為何人們只曉得「人生七十古來稀」,而不知上句
    下面筆者就帶著大家漲漲知識,揭曉常被世人掛在嘴邊的「人生七十古來稀」前一句的玄奧之處。01在百姓安居樂業的今天,男女平均年齡早已超過了70歲,以至於人們似乎感受不到人生七十的稀有感了。回溯到寫出這句詩的唐朝詩聖杜甫所經歷的年代,他所經歷的古代應當至少在唐代之前。
  • 「人生七十古來稀」出自杜甫的詩,前面還有一句,道盡人生的艱辛
    中國歷史悠久,在漫長的歲月中,古人用自己的智慧以及人生經歷,為我們留下來了不少經典的作品,比如「人生七十古來稀」便是其中之一。很多人都聽說過這句話,但是卻不知道,這句話的作者是大名鼎鼎的杜甫。酒債尋常行處有,人生七十古來稀。穿花蛺蝶深深見,點水蜻蜓款款飛。傳語風光共流轉,暫時相賞莫相違。
  • 世人只知道「人生七十古來稀」,卻不知上一句有多苦,字字都是淚
    有人認為是上有老下有小的壯年時,也就是40不惑時,但我卻認為最難的是「七十而從心所欲」。過了70,身體雖大不如前,但人生的境界卻該是最高的,看透人情冷暖,遵從己心,畢竟又有句話叫做「人生七十古來稀」。「人生七十古來稀」,這句話世人皆知,但不少人都不知上一句有多苦,可謂字字都是淚,但真的讀懂了才算是活明白了。
  • 杜甫嘆息,「人生七十古來稀」,上一句卻鮮為人知
    不止如此,少陵野老其實在少年時就學會了飲酒,十幾歲時不僅出遊翰墨場,而且「性豪業嗜酒,嫉惡懷剛腸。」杜甫甚至還與李白一起攜手日同行,然後又醉眠秋共被,那種經歷估計一輩子都難以忘記。下面這首詩也是家喻戶曉,杜甫嘆息,「人生七十古來稀」,上一句卻鮮為人知。
  • 古語:「人生七十古來稀」,這句話的上半句,為何無人提起?
    人生在世,每個人當然都想自己沒有傷病,並且能夠長命百歲。但真正能夠活到100歲的那些人,可以說是鳳毛麟角。在古代就有秦始皇想永久稱霸世界,而去尋找長生不老藥,不惜耗費一切人力物力去煉就仙丹,但是最終都毫無收穫,最後依然駕崩。
  • 「人生七十古來稀」,出自杜甫的這首詩,很少有人知道
    「人生七十古來稀」,古人的壽命普遍不長,活到七十歲的人不多見。人生苦短,如白駒過隙,轉瞬即逝。這短暫的人生旅途,應該如何度過?大詩人杜甫告訴我們,快樂一天是一天,不快樂一天也是一天。酒債尋常行處有,人生七十古來稀。穿花蛺蝶深深見,點水蜻蜓款款飛。傳語風光共流轉,暫時相賞莫相違。註:曲江:在西安城南,為遊覽勝地。
  • 「人生七十古來稀」的上一句,其實很多人都不知道
    現在我們正常生活到70歲以上,但古代的平均預期壽命只有30或40歲。因為長壽的人很少,所以人們更加渴望。在古代,有許多與年齡有關的俗語。例如,孔子曾經說過:"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這是說:"當一個人活到七十歲時 ,這意味著您已經生活了很長時間。這是很不容易的,現在只要您不違反規定,就可以按照自己的意願"。
  • 未來學家預測人到底能活多少年 300歲? 長生不老?
    新華社華盛頓7月20日電 俗話說:人生七十古來稀。但一些未來學家預測,隨著科學的進步,終有一天會實現人活百年的美夢。 近日在美國舊金山舉行了世界未來學會年會,會上美國蒙特克萊州立大學教授、未來學家麥可·澤伊稱,人類已經在敲擊長生不老的大門了。
  • 「人生七十古來稀」:人到七十一定要見這四種人,每種都令人落淚
    點擊右上角關注我,帶你看清人情世故!人生七十古來稀。古來稀,意思是自古以來都很稀少,這是一種很自豪、很豪邁的說法,雖然現在隨著生活醫療水平提升,七十已經不是「古來稀」,但是到了這個年齡,已經是到了從心所欲,不逾矩的年齡。這個時候的我們經歷過人生百態世間冷暖,已經可以遵從我們的想法,隨心所欲,想做什麼就做什麼,不會越過規矩。
  • 古人常說:「人生七十古來稀」,什麼意思?為何上半句無人提及?
    它不僅影射了一個時代的人文風情,也蘊含著眾人的價值追求,比如今天所說的這句詩:「人生七十古來稀」,眾人對這句話耳熟能詳,但它的上半句卻鮮有人知。上半句是什麼?為何無人願意提及?「人生七十古來稀」上句是「酒債尋常行處有」,這句話給人一種及時行樂的感覺,封建時期生產力低下、生活水平較差,一些人飲酒作樂、借酒消愁,過著醉生夢死的生活。唐朝的詩人大多喜歡喝小酒、吟小詩,酒不僅能帶給他們「止疼消愁」的作用,還能幫打發充斥著無奈的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