遲子建的小說《候鳥的勇敢》與她寫的其他小說一樣,也是以自己家鄉——東北小縣城為背景。描寫了一個候鳥棲息的小縣城(甕城)的社會現狀和人情世故,反應了當今社會普遍存在的問題:人際關係的複雜、貧富差距造成人們心理錯位,以及生態環境惡化。
小說中人物不是臉譜化的——好人完美無暇,壞人十惡不赦,而是像現實生活中的人,有的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使我們很容易聯想到身邊的某個人。
《候鳥的勇敢》就像一面鏡子,照出了現實中芸芸眾生的形象,引人深思。
01
主人公張黑臉木訥順從,誰都可以對他發號施令,給人感覺很傻愣。其實他正直,不畏世俗和權勢。
他發現籠子裡有野鴨毛,猜到是管護站長周鐵牙捕殺了野鴨。於是當著局長的面,質問周鐵牙。周鐵牙極力岔開話題,蔣局長也故意打哈哈。張黑臉卻不理會他們這一套,狠狠教訓了周鐵牙一頓。
張黑臉敬畏大自然,真心愛鳥兒。周鐵牙就截然相反。他溜須拍馬,貪汙腐敗,對大自然和候鳥沒有絲毫的愛,經常偷偷撲殺候鳥,不是進貢給上級領導,就是賣給餐館賺錢。
有句話說:「人在做,天在看。」周鐵牙前一天把捕殺的候鳥送到林業局長家和餐館,第二天局長父親和城裡最有錢的人就住院了。醫生診斷疑似禽流感。瓦城進入禽流感戰鬥狀態。
人與動物、人與大自然原本需要和諧相處。然而現實情況卻截然相反。人類自以為是地認為自己是大自然的主宰,殺害野生動物,造成許多野生動物滅絕;砍伐樹木和開採礦藏,造成水土流失,環境惡化。
02
森林檢查站的老葛聽到禽流感的消息後,嚇得魂飛魄散。因為他經常收周鐵牙的小恩小惠,對周鐵牙開車帶野鴨進城開綠燈。但最近為了給女兒找工作,計劃要挾周鐵牙,所以前幾天周鐵牙經過時,他上車偷偷給野鴨拍了視頻後才放行的。
與野鴨有過密切接觸,老葛認為自己感染了禽流感,非常恐懼。全家人就靠他微薄的工資生活,所以為了省錢,他不去醫院,偷偷胡亂買藥吃。
面對死亡,老葛回望人生,十分悲哀,覺得自己是個窩囊廢,半生沒有掙下任何家產,留給家人。
老葛無權無勢,日子過得很艱難,本應該同情,但他的行為卻讓人憎惡。
相對老葛,林業局長是瓦城上層人士。他快退休了,熱衷攝影愛好,工作上應付差事。他明知周鐵牙是捕殺候鳥的兇手,但礙於周鐵牙外甥女是副局長,是上級領導的紅人,就故意裝作不知道。
有權有錢的他早在大城市買了兩套房,打算退休後去那裡享受生活。所以他十分害怕染上禽流感,美夢化成泡影,於是就把自己關在一間小屋子裡,拒絕與外界接觸。
老葛利用職務之便,獲取小恩小惠;林業局長貪汙腐敗,佔著位子不作為。在現實生活中,也有像他倆這樣的人,為了私利,不擇手段,令人不恥。
03
省城大學老師石秉德,為人隨和勤快,工作認真負責。然而,他的同事曹浪卻偏偏視而不見他的努力,反而說他命好,會投胎,家庭背景好。曹浪工作敷衍了事,總是找各種理由去城裡消磨時間,而且喜歡抱怨。
曹浪這樣的人,自己不努力,卻抱怨自己出身不好、命運不公。其實,這樣做不能改變現狀不說,還讓自己充滿了負能量。
羅曼·羅蘭說:「只有把抱怨環境的心情,化為上進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證。」
我們無法選擇自己的出身,但是卻可以選擇努力做事,來改變自己的命運。
《候鳥的勇敢》封面上寫著「紅塵拂面,寒暑來去,所有的翅膀都渴望著飛翔。」
是的,我們每一個人的內心都渴望自己能勇敢自由的生活,可也許又由於種種原因,比如迫於世俗,迫於名利,……我們沒能過上勇敢自由的生活。
小說中,主人公看到候鳥的勇敢,靈魂上得到了啟示和救贖。願我們也從中得到啟迪,像候鳥一樣勇敢地追求自己的嚮往,追求自由美好的生活。
(圖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