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數據2萬多種,首張全球蜜蜂類昆蟲多樣性分布圖問世

2020-12-09 騰訊網

對於生活在沙漠中的動物來說,沒有什麼比一場大雨更令它們開心了。植物在短短幾天能就能發芽開花,吸引著數百公裡外的動物前來覓食。蜜蜂便是最早感知到這一變化的動物之一,因此,乾旱地區的蜜蜂數量比熱帶地區還要多。

這是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及合作單位最近的一項研究,作者通過對2萬多種蜜蜂的數據分析,繪製出了首張全球蜜蜂類昆蟲多樣性分布圖。

該成果於2020年11月20日在線發表於《當代生物學》。

蜜蜂物種分布數據缺失

蜜蜂類昆蟲在全球有著超過2萬個物種,是給包括農作物在內的有花植物授粉的主力軍。近年來,隨著氣候變化、棲息地被破壞等影響,蜜蜂物種多樣性和部分物種種群數量在不斷減少。

本文的合作者、新加坡國立大學生物科學教授John Ascher說:「提起蜜蜂類昆蟲,人們或許知道蜜蜂、熊蜂等,事實上,蜜蜂類昆蟲的物種比鳥類和哺乳動物的總和還多。」而對於研究者和公眾來說,目前並沒有足夠系統全面的數據可供參考。

1.地蜂屬

「此前的物種數據較為零散,而且主要集中在少數幾個開展了大規模研究的國家。不少發展中國家的記錄和數據都很有限。」本文的另一合作者、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副研究員Alice C Hughes說。

目前中國統計已知蜜蜂類昆蟲1400餘種,「相關數據主要來自標本館館藏定名物種,信息分布也不均衡。要研究中國蜜蜂,有必要先了解全球多樣性及分布格局。」本文的通訊作者之一、中科院動物所研究員朱朝東說。

2.條蜂屬

建立全球蜜蜂豐度模型

「我們希望儘可能多地收集數據,只有將分布範圍搞清楚,才能有針對性地研究保護措施。」本文的第一作者、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博士後Michael C. Orr告訴《中國科學報》。

在過去20年裡,John Ascher專注於建立蜜蜂分布圖,每發現一處新的分布地區,他都會將其更新在生物多樣性門戶網站DiscoverLife上。目前,他已記錄了2萬多種蜜蜂的分布信息。

3.熊蜂屬

基於這些數據,加上全球生物多樣性信息網絡(GBIF)等5個資料庫信息、iNaturalist等在線資料庫資源中的580萬條自然觀察蜜蜂記錄,研究人員進行了核實比較和統計分析,利用MaxEnt等軟體,最終建立了全球蜜蜂豐度模型。「許多蜜蜂標本的分布、種類等信息都已缺失,需要分類學專家重新鑑定、核實錄入,這也是研究過程中最大的困難。」Michael C. Orr說。

不按常理「安家」的蜜蜂

對於許多動植物來說,多樣性隨著維度的降低而增加,熱帶地區的物種最豐富。這被稱為「緯度梯度」。研究人員發現,蜜蜂類昆蟲是一個例外,其遠離極點的物種更多,而靠近赤道的物種更少,遵循著「雙峰緯度梯度」模式。

4.雙黃斑蜂屬

「樹木給蜜蜂提供的食物有限。當沙漠下雨時,會出現不可預知的大規模開花,可以覆蓋整個區域。所以森林和叢林中的物種比乾旱的沙漠環境中少得多。」Michael C. Orr說,由於沙漠中氣候、環境變換頻繁,每年的資源分布都不相同,可能會有更多的新物種。

據了解,此前已有研究提出過蜜蜂「雙峰緯度梯度」假設,但由於相關數據的缺失,很難被驗證。而本項研究利用蜜蜂類昆蟲的全球本底數據,證實了這一假設。

Michael C. Orr告訴《中國科學報》,「未來希望建立更高解析度的蜜蜂物種豐度模型。這有利於研究蜜蜂類傳粉昆蟲保護問題,包括可能面臨的人類活動壓力、評估當前保護區的有效性,甚至是氣候變化將會給不同地區的傳粉昆蟲造成哪些具體影響。」

相關論文信息:

https://doi.org/10.1016/j.cub.2020.10.053

相關焦點

  • 《當代生物學》:首張全球蜜蜂類昆蟲多樣性分布圖問世
    蜜蜂便是最早感知到這一變化的動物之一,因此,乾旱地區的蜜蜂數量比熱帶地區還要多。這是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及合作單位最近的一項研究,作者通過對2萬多種蜜蜂的數據分析,繪製出了首張全球蜜蜂類昆蟲多樣性分布圖。該成果於2020年11月20日在線發表於《當代生物學》。
  • 蜜蜂喜歡在哪兒安家?——全球首張蜜蜂類昆蟲多樣性分布圖繪製完成
    蜜蜂便是最早感知到這一變化的動物之一,因此乾旱地區的蜜蜂數量比熱帶地區還要多。 這是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以下簡稱中科院動物所)及合作單位最近的一項研究成果,研究人員通過對2萬多種蜜蜂的數據分析,繪製出了全球首張蜜蜂類昆蟲多樣性分布圖。11月20日,相關論文在線發表於《當代生物學》。
  • 國科大博士生導師朱朝東研究組發布全球蜜蜂類昆蟲物種分布圖
    6百萬個公共記錄數據,創製了一個蜜蜂類昆蟲多樣性地圖。Ascher博士編制了超過2萬個物種的大規模清單,該數據可以通過生物多樣性門戶網站DiscoverLife.org在線訪問。交叉引用互補覆蓋的多個數據集獲得了更清晰的地圖,以展示許多蜜蜂物種是如何分布在不同的地理區域。
  • 全球首張「蜜蜂地圖」出爐!非洲、中東大量蜜蜂種類未被發現
    全球首張「蜜蜂地圖」出爐!自然資源保護主義者起草了第一張全球蜜蜂多樣性地圖,以幫助追蹤這種重要授粉者的種群分布。地球上生活著大約2萬種蜜蜂,但是關於它們分布的精確的、彙編的數據一直缺乏。
  • 全球海洋生物多樣性分布圖完成
    目前,海洋生物多樣性分布圖已經繪製完成,全部研究報告將在10月4日公布。從陸續披露的結果看,海洋中的生物多樣性令人驚嘆,而生物多樣性的逐漸減少又令人擔心。  最新公布的物種多樣性數據中,澳大利亞、日本、中國和地中海海域擁有的物種數量分別排在前4位,緊隨其後的是墨西哥灣。澳大利亞和日本兩個海域各自有約3.3萬種已知物種,而墨西哥灣海域生活著1.5萬多種海洋生物,平均每平方千米就有10種不同種類的生物。生物多樣性較高的區域還包括印度尼西亞、馬達加斯加和阿拉伯海地區海域。
  • 最全面全球植物物種分布圖問世
    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消息:美國聖地牙哥加州大學和德國波恩大學的生物學家繪製了一份最新的反映全球植物物種多樣性的地圖,涵蓋數十萬個物種,是迄今最全面的地球植物物種分布圖。據美國每日科學網站報導,這份地圖連同一份研究報告刊登在近日出版的美國《國家科學院學報》網絡版上。
  • 西媒:世界上第一幅「蜜蜂版圖」出爐
    參考消息網11月20日報導 據埃菲社華盛頓11月19日報導,一個研究團隊繪製了第一幅全球2萬多種蜜蜂分布情況的地圖,這是理解和保護食物來源和生態系統所依賴的授粉媒介領域的一大突破。報導稱,該團隊19日在《當代生物學》雜誌上發表了研究成果,這一地圖是根據近600萬張世界各地蜜蜂公開記錄繪製成的。
  • 衛星發回首張全球二氧化碳分布圖,南美南非濃度最高
    近日,美國航天局的軌道碳觀測2號衛星向地球發回了第一張地球二氧化碳的釋放和吸收分布圖。今年7月,NASA發射了這顆軌道碳監測2號衛星,它是第一個專門監測二氧化碳的衛星,它精確地記錄下了地球表面的二氧化碳排放及吸收數據。這不僅可以幫助科學家更好地理解人類活動對氣候變化所產生的影響,同時,也將為今後評測籤署過碳減排的國家提供數據依據。
  • Immunity:首張人體T細胞分布圖
    哥倫比亞大學醫學中心CUMC的研究人員通過分析器官捐贈者的組織,建立了首張人體T細胞分布圖。這項研究為人們提供了獨特的視野,有助於進一步了解T淋巴細胞在健康人體內的分布和功能,也為疫苗開發和免疫療法提供了新思路。文章發表在Cell旗下的Immunity雜誌上。
  • 淺析菸鹼類殺蟲劑
    新菸鹼類殺蟲劑具有獨特新穎的作用方式、良好的根部內吸性、低哺乳動物毒性、高效、廣譜和對環境相容性好等特點,尤其是對同翅目蚜蟲和半翅目飛蝨具有非常好的防治效果。一經問世便成為市場成長最快、銷售最成功、活性最出色的殺蟲劑品種之一。  本文主要談談佔據新菸鹼類殺蟲劑原藥登記前三名的產品:吡蟲啉、啶蟲脒和噻蟲嗪。其中,吡蟲啉和噻蟲嗪的市場份額應該說在伯仲之間,在全球農藥市場也是出類拔萃的。
  • 保護野生蜜蜂了解一下
    蜜蜂類昆蟲外形差別不大,但是卻有著完全不同的社會等級和分工。有的蜜蜂一生只能做苦工,有的屬於「貴族」階層,地位尊貴靠工蜂侍奉。蜜蜂類昆蟲是大自然的保護者。它們造福與人類的作用無可替代,同時也面臨著滅絕的危險。 蜜蜂是膜翅目昆蟲中最著名的物種。全球共有九個蜜蜂種類,除此之外還有3萬個野蜂品種。它們每天最多可採1000朵花的花粉。產蜜的蜜蜂每天大約採300朵花的花粉。
  • 英國首張土壤細菌分布圖繪製完成
    本報訊據美國每日科學網4月20日報導,英國的一個聯合研究小組日前宣布,他們成功繪製了英國首張土壤細菌分布圖,該圖對英國土壤中的微生物進行了迄今為止最為全面和詳盡的測定。相關論文發表在當日出版的《環境微生物學》雜誌上。
  • 德國飛行昆蟲已下降了80%!昆蟲100年內將滅絕,這場自然大災難讓...
    不久前,來自澳大利亞的桑切斯-巴約(Francisco Sanchez-Bayo)和懷克胡伊斯(Kris Wyckhuys)兩位教授從73篇有關昆蟲減少的論文入手進行分析,得出結論:過去30年內,全球昆蟲數目以每年2.5%的幅度持續減少,在10年後將減少1/4,100年後更會完全絕種。
  • 繪製全球浮遊植物分布圖
    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研究人員首次繪製了世界海洋浮遊植物的分布圖,並調查了影響這種分布的環境因素。他們得出的結論是,浮遊生物多樣性只是部分地與以前關於赤道和兩極之間海洋生物多樣性的理論相一致。世界海洋中大約有10000到20000種不同的物種,浮遊植物的多樣性極其豐富。
  • 三年級優秀《昆蟲備忘錄》賞析:蜜蜂、蝴蝶、螳螂、蜻蜓……
    備忘錄可以採用三種形式來書寫:1、以文字的形式:敘述昆蟲的別名、身體特徵,以及發生在他們身上的故事。2、以表格的形式:畫出一個表格,詳細分為幾行幾列,分別填入昆蟲名稱、別名、身體特徵等多項內容。3、以圖片加文字說明的形式:拍一張照片或者在網上找一張相應昆蟲的圖片,根據圖片,寫出合適的內容,包括昆蟲的名稱、身體特徵等多種情況二、下面讓我們來看看三年級的學生是怎樣用文字的形式來描寫他們喜愛的昆蟲:昆蟲備忘錄
  • 【中國科學報】我國科學家首發最新全球30米解析度森林覆蓋分布圖
    【中國科學報】我國科學家首發最新全球30米解析度森林覆蓋分布圖 2019-11-21 中國科學報 丁佳   該研究團隊長期致力於衛星遙感數據即得即用產品的研發,經過近三年的科技攻關,基於Landsat系列衛星數據和國產高解析度衛星數據,構建了全球高精度森林和非森林樣本庫,利用機器學習和大數據分析技術實現全球森林覆蓋高精度自動化提取,在國際上率先獲得2018年全球30米解析度森林覆蓋產品。
  • 科學網—蜜蜂種類多果實更甜美
    圖片來源:Judy Gallagher/Wikimedia Commons 全球有2500多種蜜蜂物種給植物授粉,研究表明擁有各種各樣的授粉蜜蜂能夠提高莊稼產量 然而,在很多農場環境中卻僅能發現一種蜜蜂:歐洲蜜蜂意蜂。數千年的馴養讓這種昆蟲可以在各種各樣的情況下授粉,但本土野生蜜蜂(如圖所示蜜蜂)需要本土的棲息地,而在農業環境中這樣的棲息地通常不夠。 根據2月19日在美國科學促進會上報告的一項新成果,農民可以通過讓田野裡的莊稼多樣化吸引種類更多的蜜蜂物種。
  • 《牛津大學終極昆蟲圖鑑》:把昆蟲放大數千倍後你看到的世界
    昆蟲在我們的生活中隨處可見,你總能在暖暖的日子裡見到勤勞的蜜蜂,也一定見過不知疲倦在覓食的螞蟻……然而它們過著的生活卻總被我們忽視。
  • 活植物13000多種 在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發現生物多樣性之美
    12月5日,在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以下簡稱版納植物園)裡,版納植物園環境教育中心科普專家劉光裕正在向「雲南生物多樣性保護集中採訪」媒體團介紹一種神奇的生物「昆蟲皇后」——蘭花螳螂。(蘭花螳螂)版納植物園位於雲南省勐臘縣勐侖鎮,是集科學研究、物種保存和科普教育為一體的綜合性研究機構,佔地面積約1125公頃,收集活植物13000多種,建有38個植物專類區,保存有一片面積約250公頃的原始熱帶雨林
  • 動物專題郵票盤點:爬行類、魚類、昆蟲類、史前類
    同時也佔新中國動物郵票品種的大部分,其他登上過我國方寸的動物類別還有爬行類,魚類,昆蟲類,以及史前動物。這幾類郵票不是很多,今天圈兒哥就把它們一起盤點一下,作為動物專題盤點的收官之作。 脊椎動物(亞門)主要有魚類、兩棲類、爬行類、鳥類、哺乳類五大類。其中只有兩棲類未登上過新中國郵票(註:2013年發行的《小蝌蚪找媽媽》屬於動畫故事類,不計在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