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西都市報2019-03-30 02:19:02.0要聞
出籠後,呆萌小熊貓蹦躂著回歸山林。
29日,被放歸自然的野生動物。
猴面鷹(學名草鴞xiāo)被放歸山林。
看本文視頻掃二維碼
重回自然此次放歸的動物,包括小熊貓、獼猴、臧酋猴等8種18隻救護的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以及白頸鴉、白頂溪鴝(qú)、珠頸斑鳩等數十隻國家「三有」保護野生動物。
越冬水鳥據2019年初開展的第三輪成都平原越冬水鳥同步調查,共記錄到越冬水鳥58種20649隻,在上一年度51種的基礎上增加了黑腹濱鷸(yù)、灰林銀鷗等7個鳥類記錄。
數據刷新 成都市野生鳥類種類2018年至2019年新增記錄3種,總數達488種,新增鳥類記錄為鵲色鸝、綠胸八色鶇(dōng)和紫寬嘴鶇。
3月29日,都江堰市龍溪-虹口自然保護區內春意融融。藍天白雲之下,一批「新房客」正式入住:小黑熊撒腿奔跑,貓頭鷹怯生生振翅遠飛,鼬獾從籠子裡伸出頭,左右「偵察」一番後迅速跑開……
這是2019年成都首次野化放歸活動現場。一批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及國家「三有」保護野生動物,經過救護後重新恢復健康,被放歸山林。同時,今年四川省暨成都市第38屆「愛鳥周」活動啟動儀式也在此舉行。
與往年不同的是,在現場,一隻呆萌的小熊貓引起了在場所有人的注意。這隻小熊貓看起來脾氣有點「暴躁」,只要有人靠近,就會作出攻擊行為。當天,這隻小熊貓被救助15個月後,終於重回大自然的懷抱。這也是大成都範圍內,首次放歸救助野生小熊貓。
啟動儀式上,成都市野保部門公布了成都平原越冬水鳥最新同步調查數據:成都市野生鳥類種類2018年至2019年新增記錄3種,總數達488種,極危鳥類青頭潛鴨依然在成都地區有越冬記錄,鷗嘴噪鷗、灰雁等在成都地區溼地中出沒。
「它是2017年12月20日被救助的。」說起這隻小熊貓,都江堰凱達救護中心工作人員小朱印象非常深刻,「當時它跑進了青城山的一個高爾夫球場,趴在杆子上不下來,當地村民看到後報了警。」在派出所待了沒多久,小熊貓被送到了凱達救護中心。經過檢查,它當時大約5歲,已經成年,是個「小夥子」。然而,讓救助人員擔心的是,它的精神狀態不太好,做完各項「體檢」後,被診斷出患有寄生蟲和腸道炎症。
於是,這隻野生小熊貓就在凱達救護中心住了下來。2018年11月,當年最後一次放歸活動時,凱達救護中心原計劃將它放歸山林,但經過評測,這隻小熊貓一系列身體指標,並沒有達到令人滿意的程度。
29日在放歸現場,記者看到這隻待在籠子裡的呆萌小熊貓展示了足夠的警惕性和野性,只要有人靠近就會哈氣、呲牙,作出攻擊行為。這也證明,它已經具備重回野外的基礎。
在被人類救助15個月後,已滿6歲的小熊貓蹦噠出籠,回到了廣闊的天地中去。
經救助已能適應本地生存
本應在去年11月放歸,但「留級」到了如今的,還有一隻小黑熊。
小黑熊的情況和小熊貓類似。當時它已經到了放歸場所,但由於年齡太小,在最後一次評測時被專家們「攔下」。專家認為,小黑熊放歸後生存有風險,它隨後被送到了成都傳薪臨時野生動物救助中心繼續救助。
29日,隨著籠門打開,小黑熊有些驚慌,但很快就找到了回家的路。在這個3月末的早晨,養了一個冬天膘的它,終於重返自然家園。
此次放歸的動物,包括小熊貓、獼猴、臧酋猴、黑熊、普通鵟、貓頭鷹等8種18隻獲得救護的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以及白頸鴉、相思鳥、白頭鵯、喜鵲、白頂溪鴝(qú)、珠頸斑鳩、紅尾水鴝等數十隻國家「三有」保護野生動物。它們經過救護恢復健康後,經成都市野生動物救護中心評估判斷已能適應本地生存,經四川省林草局批准,正式放歸自然,復壯野外種源。
成都市野生鳥類種類總數新紀錄:488種
在鳥類保護方面,無論是全省還是成都市,這些年都收穫了喜人的數據。
近年來,四川鳥類保護成效不斷顯現,觀鳥新記錄不斷刷新。在成都新記錄到的慄尾姬鶲為中國鳥類新記錄,在雅安記錄到的蒙古沙雀、廣元記錄到的海南鳽、攀枝花記錄到的黑翅鳶等為四川鳥類新記錄。川西北高原溼地的國家一級保護鳥類黑頸鶴種群穩定,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瀕危物種紅色名錄極危鳥類——青頭潛鴨有較為穩定的種群在四川省河湖溼地越冬。
2006年以來,成都市林業行政主管部門組織成都觀鳥會、成都市溼地保護中心、各區縣林業行政主管部門、成都動物園、大熊貓基地、市植物園、各自然保護區、溼地公園等單位,連續十三年在成都市範圍內展開鳥類多樣性調查,陸續觀察並記錄到大量成都市野生鳥類新的記錄,基本掌握了成都市域內野生鳥類種類與分布狀況和變化情況。
據2019年初開展的第三輪成都平原越冬水鳥同步調查,共記錄到越冬水鳥58種20649隻,在上一年度51種的基礎上增加了黑腹濱鷸(yù)、灰林銀鷗、䴉嘴鷸、鴛鴦、赤嘴潛鴨、綠鷺、金斑鴴(héng)等7個鳥類記錄。
綜合調查監測的數據和觀鳥愛好者日常觀鳥記錄,成都市野生鳥類種類2018年至2019年新增記錄3種,總數達488種,新增鳥類記錄為鵲色鸝、綠胸八色鶇(dōng)和紫寬嘴鶇。此外,極危鳥類青頭潛鴨依然在成都地區有越冬記錄,鷗嘴噪鷗、灰雁等在成都地區溼地中出沒。從鳥類種類和統計數量以及棲居情況來看,隨著美麗宜居公園城市建設穩步推進,成都地區生態環境總體向好,成效逐步顯現。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楊雪攝影何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