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
二仙橋發展總慢一些;
有人說,
二仙橋是陳舊「城中村」;
還有人說,
二仙橋藏著滿滿童年回憶。
尋一個城市的工業記憶
成都土著都曉得,二仙橋是成都重要的倉儲中心,一個擁有著工業遺珠的「老成都」。
作為老工業基地,從上世紀50年代起,這裡便擁有著大量的物流,以及倉儲公司和鐵路幹線。
如今的二仙橋,仍有很多過去遺留下的痕跡。原來這裡不僅蘊藏著我們童年的回憶,也見證了城市的快速發展。
周圍的大廈全都拔地而起,以往的工廠也早就失去高漲的人氣。只有這些老建築和遺蹟,在默默著訴說著這裡的歷史。
以101貨運市場、102倉庫、103成商集團倉庫、107倉庫為典型代表的八裡莊 —— 二仙橋片區的物流倉儲企業,已夷為一片廢墟,現在只剩下107倉庫待拆遷中。
107倉庫的四周已被圍欄緊緊包圍,布滿著些許鏽跡的欄杆,冬日枯黃的野草,牆角堆起的建築殘渣,還有呼嘯的寒風。
整座倉庫都靜謐至極,連風聲都能清楚聽到。而曾幾何時,這裡也是人身鼎沸,工廠夜以繼日的開工。
2008年建成的巨型水泥罐子帶著濃厚的工業感,得天獨厚的鐵運優勢,是西南地區最大的商品混凝土生產企業。而如今隨著老東站的改遷,已停止了生產。
二仙橋,沉寂了整座城市的工業記憶。
井然有序的紅磚廠房、火車停靠的警示牌,以及粗壯的梧桐樹都是老成都工廠的縮影。
而如今,已成為年輕人拍攝工業風大片的絕佳元素。也好,這恰好證明了這裡是不可替代的。
時光好似遺忘了這裡,
它仍有老成都的味道。
走在二仙橋街道的時候,仿佛回到過去。這裡仍是以前的模樣,路邊隨處可見的小商販,還有樓道口縫補只需2元錢的老奶奶縫紉店。
這共4層的老式樓房,卻比30多層的電梯公寓熱鬧溫暖多了。特別是小時候在院子裡和小朋友瘋玩,還有去各戶奶奶家串門的時候。
在這裡,感受不到當今時代裡,讓人喘不過氣的高壓生活。只有和好閨蜜坐在長椅上,你一句我一句絮叨一下午的慢日子。
城區的報刊亭早就被一家家連鎖書店代替,而這裡還能找到青春時代愛看的《讀者》、《意林》...
沒有城區裝潢精美的鮮花工作室,只有淳樸自然,毫無雕琢的原始花草批發商。
沒有辦會員卡打9折的活動,只有為感謝客人光臨附贈的新鮮花朵一支。
當我們習慣將手機列為無所不能的「百寶箱」時,是不是都忘記上一次抬起左手看表的時光了。
而習慣戴表的朋友們,是不是也忘記上一次在「這樣的店」裡修表的時間了。但你一定記得,小時候爸爸送你的那塊表在這裡被修好的那一刻開心。
你瞧,二仙橋連飯館的名字都不是網紅的「xx有限公司」,只有樸實的「面」和「炒飯」,一目了然的便知道他家的招牌類型。
至於好不好吃,只有這剛煮出來的熱氣和人頭攢動的人氣,還有死死盯著鍋裡的小泰迪,能告訴大家。
7號線的二仙橋站,宛如一個連接時代的傳送門。燈火輝煌的成都CBD,被遺忘的成都老生活,都取決於你是否在這站下車。
你以為的「城中村」,
正在飛速奔跑。
相比四周其他區域的發展,或是對比同是國營老廠的二十四城片區,二仙橋確實「慢」了些。
但是,近幾年的二仙橋一直是好消息不斷。
置身公園的人居環境
和谷公園、秀塘公園、頤灣公園等綠地綠道建設,將被一一實現。未來的二仙橋居民,將置身公園中。
去年開園的二仙橋公園,得到了不少人的喜愛。來此拍照的朋友也不計其數,重要的原因之一便是這裡的鐵路遺址,工業風大片讓你Slay全場!
20分鐘交通圈搭建
曾經被鐵軌環繞的二仙橋,將迎來全新的地鐵時代,構建成華20分鐘交通圈。
就連曾經讓人 「 聽之色變 」的五岔路口,如今也是改頭換面,不再讓你兜著圈子繞不停。
落戶於此的優質教育和公共設施
二仙橋未來還將引進幼兒園、小學到中學一站式的名校。成都自然博物館、成華理工大體育館等大型公共設施也在周邊陸續建立。
你看,你回憶裡的「城中村」,早就不是當初的模樣了。
我相信不論是現在的二仙橋
還是以後的它
只要有一份獨屬於你和這裡的美好回憶
那就夠了
來源:成都潮生活
▍免責聲明: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