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困難時,你會求人還是求己,或者是求神佛保佑

2020-12-12 閒居匠

人生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有的人靠別人,動員人脈喊幫忙;有的人靠自己,艱辛萬苦不鬆口;有的人心中沒神,卻去求神,有的人心中有神,也去求神。

人活在世上,難免會有困難的時候,幫做個文檔、幫打個熱水、幫借點閒錢、幫照顧老人……不管大忙小忙,總是遇到個這些。

有些人心思活絡,朋友甚多,總是有人幫扶打下手;有些人沉默寡言,不善交際,總是親力親為無怨言;有些人心力交瘁,逼到絕路,總是逢廟必進常磕頭。不管是求人?求己?還是求神佛?都有各自的苦楚和難處。

「誰還能不遇到個事?誰還能沒有個坎?今天你幫我,明天我幫你」

人總是嚮往大城市生活,不僅是有完善的服務設施和更多的機遇機會,還因為那裡生活著更多的人,能夠豐富我們的交際圈,讓我們有機會認識更多的人,有機會參與更多的事。

人群在哪集聚,哪裡就有紛爭,宛如江湖一般。有些人重義氣講豪氣,奉承遇到困難我幫你一把,難免下次我遇到困難沒人幫我,今天我幫你,明天你幫我,這一啄一飲,方為為人處世之道。

「有什麼事我自己扛,自己的事情自己幹,不求人的日子總是過得那麼舒坦」

有些人就是不喜求人,或許他們有朋友,但遇到事情還是習慣自己幹,在難在無能為力也會埋頭苦幹,想以一己之力解決,求人幫忙還要看別人臉色,還要欠別人人情。

所謂人情債最難還,今天你有能力幫了我,對自己的影響微乎其微;明天你有事要我幫你,可能我就需要侵家蕩產才能還。這樣的人情欠不得,即使對方沒想著自己能幫到忙,但是自己心裡可能心安?

自己的事情自己幹,雖然會辛苦些,但是也不用擔心如果別人幫忙這個人情還不上。人生於世中,只為求個心安理得,如此便好。

「自己辦不成,朋友幫不了,以到絕境,無能為力,求神佛,略求心安罷了」

正因為世間太多不知道求己、努力而迷茫的人,所以才有今天的寺院神佛,不知道求己,又沒有人相幫,就只能退而求其次求神佛了,至少希望還在。

神佛的存在,就是給人以希望,在任何時候,你求神佛,他都會站在你這邊,聆聽你的酸甜苦辣,並用他的方式開解眾人心中的哀愁,分享快樂。否則,當眾生迷茫的時候,看不到希望的時候,又沒有人可以理解的時候,很容易走上絕路。

神佛是否有用呢?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吧。

我覺得世間就是靈山,眾生就是神佛,何來無用一說?明心、見性、堅韌不拔等所有美德被人們從心中喚醒,眾生皆佛,那才是盛世。

有困難是,求己,求人都是能耐。求神佛亦是無奈之舉,但重要的是能給與人希望和光明,也是一種自我告慰的方法吧!

相關焦點

  • 菩薩拜觀音,求人不如求己!
    觀音菩薩答道:因為我也遇到了一些困難之事,不過我知道,求人不如求己。感悟:生活中,我們往往選擇崇拜別人、羨慕別人為能事,把「求人」看作是成就自己的重要砝碼。殊不知,「求人不如求己」,很多時候,人生的成功,源於個人的身體力行、自信的意念和奮鬥的毅力。
  • 求人不如求己,佛不渡人人自渡
    求人不如求己,靠誰不如靠己,與其放下臉面,討好別人,不如努力改變,活好自己,當你成功了,就無懼風雨,當你強大了,就不怕人欺。無論精神,還是物質,都不要太依賴別人,別人能給你的,就一定能拿走,只有自己的,才真的是自己的。
  • 求人不如求己,你拜過觀音菩薩嗎?
    可現實中,那些有求不應的例子卻非常多,看了這個小故事再去拜菩薩,或許好運將不請而自來。曾有一位佛教信徒,他跑到寺廟去拜觀音菩薩,當他在觀音菩薩像前拜菩薩時,剛好看到身邊一個人,也在拜觀音菩薩,而那個人的長相與觀音菩薩一模一樣。後來那位佛教信徒去問身邊人:你怎麼跟菩薩長得一樣呢?
  • 求人不如求己:你比你自己想像的還要強大
    當我們習慣於藉助外力支持,依賴於藉助他人支撐,以至惰於、懈怠於主動積極地迎接挑戰,這種過度依賴性就會變成我們前進的阻力、問題的擋箭牌、消極孱弱的藉口,或者走捷徑、走錯路的契機。」佛印禪師答:「求人不如求己。」人們拜觀音菩薩,是求諸於外;而觀音菩薩念觀音菩薩,是求諸於內。求人一般具有通俗性的社會學意義,求己則具有更為深刻的人文內涵。
  • 求人不如求己 為什麼八字身旺比身強好?
    相傳,宋孝宗有一次去靈隱寺,見觀音菩薩手拿佛珠,非常好奇,就問僧人是為什麼菩薩還需要念佛,僧人答覆宋孝宗六個字:「求人不如求己」。求人不如求己,這真是一句至理名言,任何人都可能辜負自己,唯獨自己不會辜負自己,只有自強才是真的強。(題圖來源於網絡)
  • 普通人求錢財姻緣,那麼菩薩求什麼?
    有很多人說,求人不如求己,這是事實呀,哪有什麼其他的深意?確實,我們生存的條件,其中最主要的就是要努力奮鬥,無論遇到什麼困難,都不要退縮,要積極進取。但是,很多時候,當我們很為難的時候,如果有人幫那麼一把,能讓自己的境況發生很大的改觀。但是,「求人不如求己」這句話裡面,卻帶著菩薩本身的意思在裡面。
  • 危難時人們念道:菩薩保佑!菩薩危難時念什麼
    危難時人們念道:菩薩保佑!菩薩危難時念什麼 | 文 三隻眼讀史菩薩是「菩提薩埵」之略稱,意思是求道求大覺的人,菩薩是佛弟子,語意如菩提樹枝繁葉茂。菩提代表覺、智、道之意;薩埵代表眾生、有情之意。觀音菩薩是佛教中慈悲和智慧的象徵,無論在大乘佛教還是在民間信仰中,都具有極其重要的地位。以觀音菩薩為主導的大慈悲精神,被視為大乘佛教的根本。觀音菩薩具有平等無私的廣大悲願,誓願為眾生擋住任何的困難和苦痛。古典文學名著《西遊記》中,就充分體現了觀世音菩薩救苦救難的慈悲心腸。觀世音常常化為千手千眼的觀音造像,千手遍護眾生,千眼遍觀世間象。
  • 「求人不如求己」的上句?鄭板橋僅用6個字,說透成功的真相
    比如我們都知道的這句「求人不如求己」。很多人會用於勸人獨立、自強等。這是對的,但也不全對。這句話,其實出自清代詩人鄭板橋的一首詩,題為《籬竹》。鄭板橋《竹石圖》。那就是,做人要如墨竹,「求人不如求己」,用「咬定青山不放鬆」的堅毅,換取「千磨萬擊還堅勁」的真正強大。
  • 求人不如求己 臺灣寄希望於美國幫助靠譜嗎?
    臺灣護漁 求人不如求己 圖片來源:臺灣《中國時報》         凡事問美國、遇事求美國,臺灣將美國當成最大的庇護傘,然而,卻忘記美日同盟關係,美國是否會為了一個蠅頭大小的臺灣利益去充當「和事佬」。 求人不如求己,掐滅媚日的不安因素,少點媚日的人上躥下跳,臺灣的權益自然固若金湯。
  • 俗話說:「求人不如求己」,如果經常麻煩別人,會討人喜歡嗎?
    在日常生活中,你會厚著臉皮去找對方幫忙嗎?哪怕這件事,微不足道。值得一提的是,有很多人都開不了求別人幫忙的口,甚至找別人幫忙這個想法,只存在腦海一秒,下一秒就自己去解決了。
  • 仙緣弟子必修:拜廟,求神佛
    我是一個「遇觀則進,遇廟則拜」的人,每個月都會抽出時間去寺廟或者道觀走一走,去拜一拜,讓我保持這一點的並不是有所求,反而是無所求。我常和身邊修行的朋友說,「沒事多去拜拜廟,有助於自身的修行。」但是總有朋友會提出來,「為什麼拜廟會提升自身的修行?」接下來,我就說一說我自己的見解。我見過很多人及修行之人,在現實生活中遇見問題或者希望達成什麼願望亦或者想接緣分接東西的時候,「臨時抱佛腳」去拜神佛,祈求神佛幫助及贈與,以便達成自己的目的。以上這些種種,其實在我看來,你拜的不是「神佛」,而是你內心的「欲望」。
  • 求人不如求己
    如果這個算命師(就叫命理師吧)形象良好,又能讀出你的心事,還有自己的獨到見解,你肯定會一直支持生意的。3、解決事情人這輩子有很多自己能解決的,也有很多未知的無能為力的,算命或者類似的事情也是能幫助我們處理未知的事。
  • ,佛印答「求人不如求己!」
    ,佛印答「求人不如求己呀!」北宋才子蘇軾,自號東坡居士。年二十一進士及第,但仕途並不順利,先後受到貶謫不斷,可是愈是受到挫折,他愈看得開。後來潛心修佛,常和鎮江金山寺佛印禪師問禪論道,讓他產生許多的心靈火花。一日,蘇軾與佛印禪師二人,一同去參拜一間廟宇。
  • 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我們是自己最好的醫生,求人不如求己
    觀世音菩薩說:「我在雨裡,你在屋簷下,而屋簷下無雨,你無需我度啊。」書生立刻走出屋簷,站在雨中說:「現在我也在雨中,該度我了吧?」觀世音菩薩說:「你在雨中,我也在雨中,我不被淋雨,是因為我有傘,你被雨淋是因為你沒有傘。所以不是我度你,是傘度你。你若想得度,請找傘去!」說要觀世音菩薩便走了。第二天,書生又遇到了難事,便去廟裡求菩薩。
  • 你有沒有一瞬間,真正的認命?當命運不公,求神拜佛會有用嗎?
    比如考上了好的大學、比如山區被旅遊開發、比如遇到了生命中的貴人、比如某天醒來全村的房子上都寫了大大的「拆」字。這些特別的例子經常出現在我們身邊,飯後閒談身邊總會有一個「百事通」向你提起這些打擊你這個普通奮鬥者的玻璃心。先不說這些,從一個側面看生存層級的關係:孩子教育。
  • 南懷瑾的點醒:學會自己保佑自己,菩薩才會保佑你
    心中有什麼難事,就去求求菩薩,供點香火,希望菩薩能夠保佑自己,修行不通了,也去求菩薩,希望菩薩能夠讓自己覺悟。有這樣想法的人,註定一事無成,因為想要佛替自己解決難題是不可能的,否則這世上就沒有誰是不能解脫的了。
  • 旅行青蛙求神保佑怎麼獲得 不同稱號獲得攻略
    旅行青蛙求神保佑怎麼獲得 不同稱號獲得攻略?  在遊戲中,我們的小青蛙可以有不同的稱號。其中有一個稱號是求神保佑,求神保佑這個稱號要怎麼獲得呢?  有很多寶寶都想要觸發求神保佑這個稱號。小編了解了一下,求神保佑這個稱號的獲得並不容易,網上有小夥伴說。
  • 求人不如求己,跌倒時牢記這件事,與其自怨自艾,不如自性自渡
    這世上,沒有不帶傷的人,但無論到什麼時候,你都要相信,真正能夠治癒你的,只有你自己;真正能幫你重新站起來的,也只有你自己。人間皆苦,唯有自渡!人活一世,求人不如求己,跌倒時牢記這件事,與其自怨自艾,不如自性自渡。
  • 客廳LED燈壞了,求人不如求己,最後還是自己修好了
    客廳LED燈壞了,求人不如求己,最後還是自己修好了自己動手修led燈的經歷:去年5月份,客廳裡這個led燈用了兩年半不到就壞了,吸頂式卸下來很麻煩。現在家電維修店本來不多,修led燈的附近沒有。還是覺得自己動手能弄好該多省事啊!於是再次將燈卸下來,我將閃爍的一半電源給斷開,這樣燈就可以正常亮了,只不過亮的是半邊燈而已,沒關係啊,夏天到了,客廳可以不要那麼亮,先用過夏天再說。後來天氣轉涼,夏天過完了,客廳的這個燈真的不亮了,看來徹底壞了。
  • 菩薩是佛祖的弟子,為何平時都求菩薩保佑,沒人求佛祖保佑?
    國人求菩薩拜佛的由來不過,國人求神拜佛,一般都是急用現拜。雖然有時會找無所不能、無所不管的觀音菩薩非有千手千眼不可,或者媽祖,但有時候也喜歡找專家,就像有什麼病找什麼科的醫生一樣。這一點,佛教就不敵道教了。道教的廟宇,但凡有點規模的,都有眾多的殿堂,眾多的神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