鳥的天堂 島城溼地保護專家繪出觀鳥地圖(圖)

2020-12-11 青島新聞網

    每年春秋季節有數以百萬計的候鳥從島城遷徙過境,是亞太地區候鳥遷徙的重要「驛站」。隨著喜歡觀鳥、愛鳥、護鳥的人群越來越壯大,為讓更多市民欣賞到島城周邊的鳥類資源,昨日,市林業局野生動植物保護站高級工程師、島城溼地保護專家王希明專門推薦了島城觀鳥的十大溼地。

    繪出溼地「觀鳥地圖」

    由於地處山東半島南部的特殊地理位置和複雜的地貌,每年春秋季節有數以百萬計的候鳥從島城遷徙過境。在沿海面積較大的海灣,是眾多沿太平洋西岸遷徙線路和東北亞內陸遷徙線路的涉禽長途遷飛候鳥集中停歇地和中轉站。近海的島嶼則是許多珍稀海鳥的集群繁殖地。

    「這些鳥類資源中,森林鳥類和山頭鳥類由於體型較小,出沒的區域有密林遮擋,因此市民不容易觀察到。」王希明說,相對於森林鳥類來說,溼地灘涂鳥類就比較容易觀賞,並且還往往能看到珍稀鳥類。隨著島城周邊出現的鳥類日益增多,喜歡觀賞鳥類的市民也越來越多。為了讓更多市民欣賞到島城周邊的鳥類資源,王希明推薦了白沙河與墨水河交匯處、羅家營溼地、女姑口溼地、棘洪灘水庫、膠州少海國家級溼地公園、膠州洋河河口溼地、黃島風河河口、嶗山東瀛灣、萊西姜山溼地、平度淄陽水庫等島城十處溼地觀鳥區。

    島城溼地有5類16型

    「溼地是指天然或人工形成的沼澤地等帶有靜止或流動水體的成片淺水區,還包括在低潮時水深不超過6米的水域。」王希明說,根據2012-2014年青島市第二次溼地資源調查統計,島城境內符合國際溼地規定的溼地類型有5類16型。

    「海岸溼地類包括淺海水域和潮間灘涂兩類,包含潮間沼澤、礫石海岸、泥沙海岸等5型,丁字灣、岙山灣、膠州灣、琅琊灣,近海的大公島、大管島、靈山島、潮連島這些區域都屬於這一類。」王希明介紹說,河口海灣溼地類包括海灣和河口海灣2型,其中,膠州灣大沽河河口海灣溼地為島城面積最大的河口海灣型溼地。河流溼地類則包括永久性和季節性河流2型,島城境內流域面積較大的河流是大沽河和膠萊河。

    另外,湖泊溼地類包括永久性和季節性淡水湖泊2型,主要是水庫和池塘,例如萊西湖、棘洪灘水庫等。沼澤和草甸溼地類包括草本沼澤、鹽沼、溼草甸、地熱等4型,在膠州灣大橋北側的高新區有小部分。

    8公頃以上溼地有534個斑塊

    從2012年3月開始,上百名基層林業工作者手持GPS等工具,按照溼地斑塊分布圖的指引,奔赴大小湖泊、河流溼地,調查結果將全部錄入資料庫。「此次調查比以往更精確更細緻。」王希明介紹,以往多是調查面積在10公頃以上的溼地,而根據省裡的要求,溼地資源調查涵蓋面積8公頃以上的近海和海岸溼地、湖泊溼地、沼澤溼地、人工溼地以及寬度10米以上、長度5000米以上的河流溼地。像黃島靈山島自然保護區、膠州灣溼地自然保護區,大公島自然保護區和青島文昌魚自然保護區,被列入了山東省重點調查溼地名錄。「我們還調查了溼地裡的動物。」王希明說,重點調查溼地內重要陸生和水生脊椎動物以及在該溼地佔優勢或數量很大的無脊椎動物。根據溼地資源調查數據,全市面積8公頃以上溼地共有534個斑塊,總面積比上一次普查有所減少。

    部分觀鳥區域

    膠州灣沿岸河口

    包括白沙河與墨水河交匯處、羅家營溼地、女姑口溼地、膠州少海國家級溼地公園、膠州洋河河口溼地。大批反嘴鷸、野鴨、鴴類、大勺鷸等遷徙的候鳥在膠州灣入海口溼地覓食。一級保護鳥類有丹頂鶴、白鶴、東方白鸛等8種,二級保護水鳥有大天鵝、灰鶴、蓑羽鶴、鴛鴦、小勺鷸等13種。膠州灣是目前青島地區面積最大的河口海灣型溼地,也是中國沿海重要的鳥區(遷徙停落區、越冬區、繁殖區)和亞太地區遷徙候鳥的線路上十分重要的必經「驛站」。

    姜山溼地

    姜山溼地位於萊西市南部、姜山鎮駐地西北五沽河支流上。膠東半島最大的內陸生態系統姜山溼地進入候鳥繁殖期時,蘆葦中候鳥成群,蒼鷺野鴨畫中飛。

    唐島灣溼地

    唐島灣溼地處於我國三大候鳥遷徙路線的東線主幹線上,是遷徙候鳥的重要停歇驛站。在唐島灣溼地能看到白尾海雕等8種一級重點保護動物,還有黃嘴白鷺等16種二級重點保護動物。

    溼地被稱為地球之腎

    島城資深觀鳥人、中國海洋大學水產學院教授曾曉起表示,姜山溼地的湖泊、沼澤、植被豐富,形成了一條豐富的食物鏈,再加上自然環境好,所以成為了野生鳥類自然繁衍的棲息地。現在有些地方的溼地已被人為破壞了,很多鳥類也就遷徙到別的地方去了,溼地被稱為地球之腎,是鳥類的天堂,保護好溼地就等於保護好鳥類,也是保護人類本身。

    「越拍心裡越難受,溼地開發離我們越來越近,溼地的面積正在逐年縮小。」觀鳥志願者薛琳說,鳥類等野生動物選擇的棲息地是生態的一個風向標。「通過這幾年的拍攝,不管是白沙河,還是墨水河,鳥類最喜歡的地方已經從大片的溼地轉移到了灘涂。」薛琳認為,這是因為很多大片溼地已經被開發,溼地被硬化。「被硬化的溼地,已經不再適合鳥類的棲息,也不再適合很多野生動物生存。」薛琳說,是人類佔據了鳥的棲息地,把它們驅趕到了河道,現在白沙河入海口的灘涂小多了,也就是以前的四分之一,大部分的灘涂都被開發了。「從當初喜歡拍鳥,到現在主動愛鳥、護鳥,這是我這麼多年來最大的收穫。」薛琳說。

    最大的破壞是無序開發

    「青島周邊及渤海灣是候鳥遷徙的主要路徑,溼地是地球之腎,但現在這個腎正在被蠶食。」曾曉起說,姜山溼地是生態環境優良的溼地公園,是許多候鳥的重要繁殖地,別小看蘆葦,鳥都躲在這裡面孵化,灘涂、淤泥是散發著臭味,但貝殼、蛤蜊都是從這裡面生長出來的,如果都改造成光滑滑的石頭壩或水泥壩,從景觀的角度是很好看,但小蝦、小蟹沒地方躲藏,生物鏈就斷了。

    薛琳說,近年來,墨水河的野生鳥類數量明顯減少,生長貝類的環境被破壞了,鳥兒找不到吃的,就會選擇離開那個地方,對於溼地最大的破壞就是無序開發。「我們正在籌建青島自己的觀鳥、愛鳥、護鳥志願者組織——青島野鳥會,希望能將島城愛鳥的人群集中起來,通過舉辦攝影展、科普講座、志願服務等一系列活動,讓更多的青島人看看身邊美麗的風景和漂亮的水鳥,提高大家愛鳥護鳥的意識。」薛琳說,看到成群的鳥兒飛起來,是一種享受。他們希望的和努力的,就是讓鳥兒更自由地飛。

    保護生態「讓候鳥飛」

    連日來,青島早報推出了「讓候鳥飛」系列報導,通過採訪林業部門、專家學者、觀鳥人、護鳥志願者等各個愛鳥群體,用文字和圖片展示出島城候鳥遷徙時的壯觀景象。記者採訪中也發現,島城不少溼地周邊正在進行施工建設,湖邊、路旁已經建成部分觀光設施。如何保護與開發這片天然的大溼地,成了眾多愛鳥人共同關心的問題。對此,王希明認為,保護就是最好的「開發」,只有保護好珍貴的溼地,才能讓更多鳥兒來溼地「安家落戶」。島城資深觀鳥志願者薛琳也表示,他們希望通過各種各樣的科普教育和志願活動,發動更多的市民愛鳥、觀鳥。愛鳥、護鳥其實就是愛護生態、保護生態;關注水鳥,更是關注自己的家園。

相關焦點

  • 鳥棲枝頭說道真 2019全國觀鳥拍鳥勝地百佳榜在北京發布
    2019全國觀鳥拍鳥勝地百佳榜專家評價課題組負責人、深圳市候鳥院執行院長王合成研究員介紹,候鳥以生態之靈和自然之道啟迪人類的綠色未來,引領人類康養回歸自然。逃離大都市,鳥知道答案。未來我們應該在哪裡生活?當下應該有著怎樣的生活環境和生活方式?
  • 杭州灣國家溼地公園開闢觀鳥路線 十分鐘領略鷺鳥天堂
    這裡被譽為「亞洲鳥類天堂」,鳥類資源豐富,已發現記錄的種類就有220餘種,包括羅紋鴨、黑尾塍鷸、白腰杓鷸、大杓鷸等瀕危鳥種。為了更好地保護鳥兒在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寧波杭州灣國家溼地公園目前向公眾開放的不足二十分之一。
  • 南沙溼地公園萬鳥齊飛!還有這些觀鳥勝地
    秋冬時節,正是觀鳥好季節12月20日的廣州南沙溼地鳥歡草美、萬鳥飛翔廣東省首批十佳觀鳥勝地名單在這裡正式出爐廣州南沙溼地公園成功入選同時,保護區還是廣東省的重要鳥區之一。據調查,保護區鳥類達194種,國家二級保護的32種,列入中日、中澳保護候鳥協定的分別為117種和39種。觀鳥指南:區內除了眾多的鷗形目、雀形目等留鳥外,每年秋冬季,有大量的候鳥(包括鶴類、鸛類、鷺類、猛禽類等)從日本、西伯利亞或中國北方飛往澳大利亞的途中在保護區停留。
  • 除了北大港溼地,濱海這些地方也是「觀鳥天堂」
    在新區,除了北大港溼地之外,其實還有不少「觀鳥天堂」。大家熟悉的臨港溼地公園,不僅環境優美,每年也會吸引大批候鳥聚集。 遊林觀景、賞魚逗鳥、科普宣教……目前,兼具中西園林之美的大型生態溼地公園——臨港溼地公園二期工程現已基本完成排鹽及土方工程,正陸續開展土建施工,預計該項目將於明年
  • 鳥的天堂|重返失樂園
    天馬人立刻開展了小鳥天堂旅遊區的建設。聘請成都市設計院、華南理工大學、珠海市設計院等單位的專家到現場考察,指定規劃方案。並籌備150萬元,在古榕樹北面挖了長280多米,寬30多米的人工河,並修建了20畝的小島,島上新種植500多株榕樹。景區北面,建成現代農業成果產業化示範基地,即如今的新會農業基地。
  • 中國溼地博物館發布《杭州西溪溼地百鳥圖》
    中國溼地博物館發布《杭州西溪溼地百鳥圖》,並聯合西湖傳媒中心、西溪國家溼地公園邀請浙江野鳥會會長童雪峰通過直播「雲」觀鳥的形式,面向中小學生開展了一堂特殊的「識鳥愛鳥護鳥,保護自然生態」自然課。生態環境好不好,鳥最有「發言權」《杭州西溪溼地百鳥圖》裡,100種鳥的照片,都是鳥類攝影愛好者老俞拍到的。
  • 2019廣州觀鳥勝地——南沙溼地公園(圖)
    昨日下4時許,遊船穿行在南沙溼地港汊河道,當各種鳥兒出現時,有觀鳥專家立即說出鳥的名字,並指導大家觀察、拍攝。據介紹,目前正是觀鳥好季節,大批候鳥飛臨南沙溼地。廣州市自然觀察協會副會長甄軍告訴記者,他們一幫會員昨天觀察到了40餘種鳥類,其中包括21隻黑臉琵鷺。
  • 40名觀鳥大咖新繪南京鳥「家譜」
    昨天,南京城市觀鳥大賽在紫金山、六合溼地、魚嘴公園等地開展。南報融媒體記者 張華攝本報訊(融媒體記者李子俊通訊員陳園園)今年「震旦杯」南京城市觀鳥大賽於4月17日—18日開展,全國40名頂尖觀鳥大咖新繪了南京的鳥類「家譜」,共觀測到140種鳥,鵲鷂、半蹼鷸被首次記錄。
  • 聆聽春天最美的聲音,河北觀鳥地圖新鮮出爐!
    這裡曾經出現過多達14700多隻的鳥群;一年之中,能見到四百多種鳥,佔我國可見鳥類的40%。每年春秋季節,國內外的鳥類專家和愛好者在鴿子窩一帶觀鳥。1999年,在北戴河還舉辦了國際觀鳥大賽。島上灌木叢生,鮮花野果散發出淡淡幽香,幾近封閉的自然環境鮮有人為的幹擾和破壞,生態景觀保留了原始狀態。幾百種鳥兒成千上萬在這裡棲息、繁殖。海鷗在藍天飛翔,野鴨在水面信步,白戶雕目空一切振翼而飛,白鸛、黑鸛悠閒自得,真是「萬頃碧波澄澈,百鳥飛翔謳歌,芳草野花接疏林,小橋曲徑連木閣」。
  • 守護「鳥的天堂」 荊州區馬山鎮保護溼地退漁還湖
    在小學課本上,我們都讀過作家巴金的文章《鳥的天堂》,裡面描寫的人與鳥兒和諧相處的狀態令人心馳神往,如今鳥的天堂已經聞名中外,深受遊客讚譽。其實在荊州區的馬山鎮,也有著這樣一片屬於鳥兒的原生態的溼地,它就是北湖。
  • 呵護「鳥天堂」 蘇州將繪製首份「綠地圖」
    下月,蘇州將啟動第36屆「愛鳥周」系列活動,喊你一起來數一數, 做觀鳥達人,並共同繪製蘇州首份「綠地圖」。 今年,蘇州將首次招募2018愛鳥周「蘇州綠地圖聯盟」,讓更多愛鳥市民加入聯盟,做野生鳥類監測的「眼睛」。  招募方蘇州溼地自然學校老師周敏軍介紹,從整體氛圍來說,蘇州對鳥類的保護意識在不斷加強。希望通過這個活動號召志願者走到小區或是學校周邊去觀察野生鳥類,然後相關人員會指導大家共同製作一個觀鳥「綠地圖」。
  • 江門市第二屆森林文化周在新會小鳥天堂國家溼地公園落幕
    「小鳥天堂不光在課本上,更在身邊,保護溼地資源,從現在開始。」活動現場一位市民群眾發出這樣一條微信朋友圈。11月28日,江門市第二屆森林文化周閉幕式暨新會葵鄉溼地觀鳥節在新會小鳥天堂國家溼地公園順利舉行,活動設置鳥類知識科普講堂,專業設備觀鳥體驗、遊船實地觀鳥和分享交流等環節,現場打造一個流動的自然教育課堂,吸引了青少年學生代表以及眾多市民群眾觀鳥愛好者參加。
  • 溼地觀鳥: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妙畫卷
    碧水藍天、鳥語花香、安居樂業,描繪出美好滻灞的生動圖景。在這其中,數量持續增加的鳥類成為最靈動的存在。目前,已有上萬隻鳥兒「定居」或將西安滻灞生態區作為遷徙中轉站。與之相伴的是,觀鳥這項小眾戶外活動逐漸為大家所熟知,「溼地觀鳥」成為滻灞新八景之一。
  • 又有小可愛光臨深圳華僑城溼地?專家確定原來它是……
    據了解,這是華僑城溼地公園工作人員近日整理園區布設的幾個紅外線相機記錄的圖片資料時的一個意外發現,經相關專家鑑定,初步判斷這是一隻首次被華僑城溼地記錄的鳥種——虎斑地鶇12 月 11 日,經深圳市觀鳥協會鳥類專家鑑定,最終認定這隻"不速之客
  • 香港觀鳥:米埔自然保護區,是鳥的天堂
    香港的雀鳥,已經習慣與人共處,並樂意在高樓林立的鬧市棲息。雖然香港公園和九龍公園四周大廈林立,但這裡樹木繁盛,加之公園適當的管理,鳥雀依然以這裡為自由自在的家,一年四季都在此安居。包括珍貴的小葵花鳳頭鸚鵡在內的50多種鳥,以鋼筋水泥間的綠茵作為安樂窩。更多的雀鳥把香港當作「驛站」,米埔自然保護區和相連的后海灣,是它們常來常往的地方。
  • 廣州觀鳥去哪裡?秋冬季廣州十大觀鳥好去處推薦(圖)
    廣州觀鳥去哪裡?秋冬季廣州十大觀鳥好去處推薦(圖)  當北方雪花紛飛時,南方已是候鳥歡聚、齊聲合唱的熱鬧景象。目前,廣州漸入觀鳥佳境。小編採訪發現,不僅流花湖公園、南沙溼地、流溪河公園這些傳統遷徙點,就是海珠湖、大學城灣咀頭溼地、白雲湖公園這些新晉遷徙點,全都成了候鳥的天堂。
  • 懷氏虎鶇首次現身華僑城溼地
    董江天 攝 深圳晚報訊 (記者 李晶川 徐婭) 12月10日,華僑城溼地正式對外發布首次在溼地鷺島上記錄到虎斑地鶇的消息。據了解,這是華僑城溼地公園工作人員近日整理園區布設的幾個紅外線相機記錄的圖片資料時的一個意外發現,經相關專家鑑定,初步判斷這是一隻首次被華僑城溼地記錄的鳥種——虎斑地鶇。
  • 國際溼地城 人鳥喜相逢
    觀鳥愛好者在東寨港觀鳥節上拍攝鳥類 「與往年相比,總體感覺東寨港地區鳥的數量增多了,鳥的種類相對平穩。」符瑞祺說。 據了解,此次比賽區域為下塘水田和東寨港保護區管理站周邊,各隊可在規定的賽區自選路線,不可超越賽區。在規定的賽區和規定的時間內聽到或看到的野生鳥類,經核定後記錄在海南觀鳥節小程序來確定比賽的結果。比賽評委評審參賽隊伍記錄的鳥種,確認各隊成績,並評定出相關獎項。
  • 百人觀鳥團走進北大港溼地:萬鳥齊鳴 聲動濱海
    被戲稱為「鳥人」的護鳥志願者和鳥類專家常說:這裡是一處世外桃源,可以隨時追逐最純淨的美好,也能靜靜地享受最難得的原生態。昨天7:00,前來參加第二屆中國天津濱海國際觀鳥文化節的著名生態學和鳥類學家、護鳥志願者、攝影家和攝影愛好者以及中央級和省市級媒體記者組成百人觀鳥團,走進濱海新區北大港溼地。
  • 縱覽"滻灞八景"丨溼地觀鳥: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妙畫卷
    、它世界自然新聞周刊策劃人寧峰聆聽"溼地觀鳥"的故事。碧水藍天、鳥語花香、安居樂業,描繪出美好滻灞的生動圖景。在這其中,數量持續增加的鳥類成為最靈動的存在。目前,已有上萬隻鳥兒"定居"或將西安滻灞生態區作為遷徙中轉站。與之相伴的是,觀鳥這項小眾戶外活動逐漸為大家所熟知,"溼地觀鳥"成為滻灞新八景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