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崗口岸重建!新口岸將於2022年底建成,一地兩檢,單日可達30萬人次

2020-12-12 瀟湘晨報

臨時旅檢場地全面具備開通條件,現口岸旅檢區開始拆除,新口岸綜合大廈開工!6 月 23 日上午,皇崗口岸重建項目 " 三開 " 儀式在新皇崗口岸綜合業務樓建設項目現場舉行。深圳市委書記王偉中宣布皇崗口岸重建項目 " 三開 " 儀式啟動,深圳市市長陳如桂等市領導見證這一粵港澳大灣區重點口岸的再生。

皇崗口岸是我國第一個、也是深港之間目前唯一實行 24 小時通關的大型陸路口岸,也是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 " 一心兩翼 " 規劃布局的核心,聯繫合作區深港雙方園區的重要節點,串聯廣深港澳科技創新走廊的重要樞紐。作為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重點工程,皇崗口岸重建將是集約利用土地資源,推動深港創新要素便利流通的關鍵一環,也是對深圳服務國家戰略,增強核心引擎功能的有力支撐。

根據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空間規劃,新口岸將在旅檢區原址重建。項目於 2019 年 6 月正式啟動,計劃分三個階段完成 : 首先在貨檢區建設臨時旅檢場地,其次拆除皇崗口岸片區老舊建築,最後再建設新口岸。目前第一階段工作已經完成,第二、三階段工作同步推進,實現 " 三開 " 意味著 " 三步走 " 戰略取得了重要階段性進展。

新口岸旅檢大樓將於 2022 年底建成。旅客設計通關流量日常 20 萬人次 / 日,高峰日 30 萬人次 / 日;車輛日常 2 萬車次 / 日,高峰日 3 萬車次 / 日。

皇崗口岸現在(左)與未來(右)

新口岸定位為 " 一地兩檢 " 純旅檢口岸,未來取消貨檢功能

新口岸定位為 " 一地兩檢 " 純旅檢口岸,未來取消貨檢功能,釋放土地約 50 萬平方米,用於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深方園區。交通規劃引入深廣中軸城際軌道、穗莞深城際軌道、地鐵 20 號線及預留港鐵北環線支線接入條件,未來皇崗口岸將成為輻射大灣區、面向世界的超級口岸和綜合交通樞紐。

口岸出入境大廳和客車查驗場地實行分層立體布置,地上四層,地下三層,建築高度達 45 米。用地面積 8.75 萬平方米,建築面積超 40 萬平方米。旅客設計通關流量日常 20 萬人次 / 日,高峰日 30 萬人次 / 日;車輛日常 2 萬車次 / 日,高峰日 3 萬車次 / 日。

未來新口岸將按照 " 功能複合、適度超前;面向未來、空間重構 " 的原則開展重建。新口岸設計吸引了國內外 35 個投標聯合體,81 家國內外頂尖設計公司參與投標。最終在中標單位設計出的 5 個方案中,選出 " 灣區基石,國之重器 " 為概念靈感的新口岸設計方案。

據悉," 國之重器 " 整體形態對稱、穩固,輔以新型石材主導的幕牆系統,採用外立面虛實相間的材料運用,充滿未來感;抬高的景觀基座抬升主體,氣勢莊重;建築整體以充滿力量感的純淨體量,寄喻口岸為大灣區發展的基石重器。地面公園、主入口廣場以及綠化屋頂以開放、友好的姿態展現生態環保表達建築的公共屬性。引入 " 垂直疊放 " 設計策略,高效組織口岸出入境及公共運輸換乘,整合聯繫城市綠軸與福田口岸無縫連接,致力在區域核心打造一個開放、綠色與城市緊密聯繫的公共空間。

現口岸旅檢區拆除工作將於 8 月底完成

皇崗口岸拆除重建範圍佔地 17.72 萬平方米,建築面積 14.22 萬平方米,涉及 15 個用房用地單位,片區建設年代久遠、歷史沿革和權屬複雜,涉遷建築範圍廣、難度大。

據了解,經過對涉遷片區多達 50 餘次的現場勘察及預評估,完成片區內物業及土地測繪、資產評估、造價評估和權屬情況、權利人訴求等基本情況的摸底調查,收集到近 800 頁的權屬佐證臺帳和拆遷安置訴求。本著尊重事實、保障權利人合法權益的原則,會同律師團隊與片區內各單位展開數月多輪談判。2019 年底,與片區內 15 家用房用地單位達成初步拆遷安置意見,2020 年 5 月完成皇崗口岸旅檢區的搬遷安置談判,確保老口岸旅檢區順利開始拆除。據了解,現口岸旅檢區拆除工作將於 8 月底完成。

值得一提的是,作為皇崗口岸重建 " 三步走 " 戰略的第一步,臨時旅檢口岸建成僅用 10 個月。皇崗口岸臨時旅檢場地設置旅客查驗通道出入境各 20 條,其中自助通道 15 條,人工通道 5 條,設置車輛查驗通道出入境各 4 條,設計通關流量每天 3 萬人次

【來源:讀創】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深圳皇崗口岸重建開工 預計2022年底建成
    中新社深圳6月23日電 (鄭小紅 朱族英)深圳皇崗口岸重建項目「三開」儀式23日在新皇崗口岸綜合業務樓建設項目現場舉行。「三開」分別指皇崗口岸臨時旅檢場地已具備開通條件;現口岸旅檢區開始拆除;新口岸綜合大廈開工。根據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空間規劃,皇崗新口岸將在皇崗口岸旅檢區原址重建。
  • 皇崗口岸2022年底成「超級口岸」
    為合作區釋放50萬平方米土地皇崗口岸位於深圳市福田區,與香港落馬洲口岸隔河相望,是我國第一個,也是深港之間目前唯一實行24小時通關的大型陸路口岸。該口岸建成啟用迄今已近30年,急需通過全面升級改造優化通關環境、提升通關效率,以滿足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對生產全要素高效、便捷流動提出的新要求。
  • 皇崗口岸重建力爭2022年底前完成
    規劃皇崗口岸預留港鐵接入條件王守睿透露口岸未來發展的重要規劃,深圳將推進皇崗口岸重建,為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建設釋放空間。按照規劃,皇崗口岸已納入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建設範圍,口岸重建後將取消貨檢通道,釋放部分土地,為合作區建設提供更多發展空間。據悉,重建後皇崗口岸佔地面積8.7公頃,建築面積40萬平方米左右。
  • 深圳皇崗口岸開始拆除重建
    央廣網深圳12月2日消息(記者鄭柱子 通訊員黃俊生)深港之間24小時通關的皇崗口岸近日開始拆除重建。為保障重建期間的口岸通關需求,重建項目以邊通關邊建設邊拆遷的方式加快建設進度,預計2022年底前完成新口岸建設。
  • 皇崗口岸開建新口岸
    圖為新口岸效果圖,圖片由深圳市人民政府口岸辦公室提供  新華網深圳6月24日電(記者李曉玲)皇崗口岸23日在原址重建新口岸。皇崗口岸也是深港間目前唯一實行24小時通關的陸路口岸。  記者從深圳市人民政府口岸辦公室了解到,新建的皇崗口岸出入境大廳和客車查驗場地實行分層立體布置,包括地上四層和地下三層,建築高度達45米,用地面積8.75萬平方米,建築面積超40萬平方米。口岸設計旅客通關流量為日常20萬人次/日,高峰日30萬人次/日;車輛日常2萬車次/日,高峰日3萬車次/日。新口岸旅檢大樓將於2022年底建成。
  • 聚焦|皇崗口岸重建後將實行「一地兩檢」,其通關模式大揭秘
    1、皇崗口岸開拆…6月23日上午,深圳市委書記王偉中宣布,我國第一個、也是深圳和香港之間目前唯一實行24小時通關的大型陸路口岸——皇崗口岸重建項目實現「三開」目標:「臨時旅檢場地」具備開通條件;「現口岸旅檢區」開始拆除;新口岸綜合大廈開工。這意味著,這座為深圳服務30多年的老口岸,即將迎來蝶變,為粵港澳大灣區和深圳先行示範區建設注入新的活力。
  • 深圳皇崗口岸拆除重建開工 臨時旅檢場地全面具備開通條件
    「三開」指的是:臨時旅檢場地全面具備開通條件、現口岸旅檢區開始拆除、新口岸綜合大廈開工。   記者了解到,新口岸旅檢大樓將於2022年底建成,定位為「一地兩檢」純旅檢口岸。旅客設計通關流量日常20萬人次/日,高峰日30萬人次/日;車輛日常2萬車次/日,高峰日3萬車次/日。新皇崗口岸將取消貨檢功能,釋放土地用於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開發。
  • 深圳皇崗口岸重建項目實現「三開」
    文陽洋攝據悉,皇崗口岸是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一心兩翼」規劃布局的核心,是聯繫合作區深港雙方園區的重要節點,是串聯廣深港澳科技創新走廊的重要樞紐。根據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空間規劃,新口岸將在旅檢區原址重建。項目於2019年6月正式啟動,計劃分三個階段完成:首先在貨檢區建設臨時旅檢場地,其次拆除皇崗口岸片區老舊建築,最後再建設新口岸。
  • 新皇崗口岸,2022年再見
    「三開」具體是指:臨時旅檢場地具備開通條件 老口岸旅檢區開始拆除 新口岸綜合業務樓開工建設臨時口岸滿足每日3萬人通關老口岸旅檢區拆除將於8月底完成皇崗口岸重建項目於2019年6月正式啟動,計劃分三個階段完成:1.在貨檢區建設臨時旅檢場地;2.拆除皇崗口岸片區老舊建築;3.建設新口岸。
  • 深圳蓮塘口岸力爭今年開通!皇崗、沙頭角口岸重建將取消貨檢
    皇崗、沙頭角口岸計劃重建,蓮塘口岸今年3季度具備開通條件……深圳市口岸辦14日舉行新聞通氣會透露,深圳全面深化口岸改革創新,打造與粵港澳大灣區定位相匹配的國際化高標準標杆口岸,助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 客運方面,2018年全年,經深圳口岸出入境人員2.52億人次,日均69.0萬人次,同比增長4.2%。據有關部門預測,未來跨界旅客總量會持續增長,約為現狀的1.5—2.5倍;且將呈現深圳中西部地區的跨界旅客通關流量所佔比例較高,高端的商務和就業出行的比例有所增加,跨界貨運交通量穩中有降等趨勢。
  • 深圳皇崗口岸重建實現「三開」,將打造為超級口岸和綜合交通樞紐
    據悉,未來皇崗口岸重建後,新口岸定位為純旅檢口岸,釋放土地用於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深方區域開發,規劃引入多條軌道交通線,將打造成為輻射大灣區的超級口岸和綜合交通樞紐。新口岸設計效果圖。「三步走」取得重要階段性進展皇崗口岸重建項目於2019年6月正式啟動,計劃分三個階段完成:首先在貨檢區建設臨時旅檢場地,其次拆除皇崗口岸片區老舊建築,最後再建設新口岸。
  • 皇崗口岸重建最新進展!深圳將擁有一個怎樣的超級口岸?
    位於深圳市福田區南端,與香港新界落馬洲隔河相望的皇崗口岸,是我國第一個、也是深港之間目前唯一實行24小時通關的大型陸路口岸。自1989年12月29日啟用通車至今,皇崗口岸已正式投入運行30年。在這30年中,皇崗口岸在促進通關便利化,推動深港、省港之間的交通聯繫等方面,究竟起到了怎樣的作用?
  • 深港24小時通關的皇崗口岸開始拆除重建
    新華社深圳11月29日電(記者 趙瑞希)29日,深港之間24小時通關的皇崗口岸重建項目拆除工程啟動儀式在皇崗口岸舊查驗場地舉行。為保障重建期間的口岸通關需求,重建項目以邊通關邊建設邊拆遷的方式加快建設進度,預計2022年底前完成新口岸建設。
  • 蓮塘口岸2018年開通 皇崗口岸重建取消貨檢
    蓮塘口岸兩年後有望開通,皇崗、沙頭角口岸啟動重建前期研究……昨日,市口岸辦主任任國明做客《民心橋》節目時透露,深圳口岸加大投入,不斷改善硬體設施,進一步優化通關環境。  蓮塘口岸2018年建成開通  昨日,市口岸辦主任任國明做客《民心橋》節目時透露,預計2018年蓮塘口岸可建成開通。  蓮塘口岸設計採用「兩地兩檢」模式,貨檢和旅檢車輛均採用「一站式」通關模式。
  • 深圳皇崗口岸設計方案劇透,預計2022年建成
    6月23日,皇崗口岸重建項目「三開」儀式舉行,即臨時旅檢場地全面具備開通條件、現口岸旅檢區開始拆除、新口岸綜合服務大樓開工,契合「新基建」浪潮,正將迎來蝶變。新建口岸定位為「一地兩檢」純旅檢口岸,將以全新設計理念,驅動灣區升級,為深港合作展開一幅全新發展圖景,預計2022年底建成。
  • 河套開發 皇崗口岸擬重建
    斥資34億 明年底動工 日通關30萬人次 圖:皇崗口岸出境大廳人頭湧湧 大公報記者石華攝 香港特區政府日前與深圳市政府籤署合作備忘錄,將在落馬洲河套地區共同發展「港深創新及科技園深圳市口岸辦負責人近日表示,為配合河套地區統籌開發,深圳將投資30億元人民幣(約33.8億港元)在原址上對皇崗口岸進行改造重建。改造後的皇崗口岸每日通行能力將從5萬人次提升到30萬人次,項目力爭在2018年底動工。
  • 剛剛,皇崗口岸開拆!新設計圖首次披露
    就在剛剛,6月23號上午9時40分許,我國第一個、也是深圳和香港之間目前唯一實行24小時通關的大型陸路口岸——皇崗口岸,重建項目實現「三開」目標。深圳市委書記王偉中宣布皇崗口岸重建「三開」啟動,市長陳如桂等市領導見證這一粵港澳大灣區重點口岸的再生。新口岸定位為「一地兩檢」純旅檢口岸,未來取消貨檢功能,預計將於兩年後的2022年底建成。
  • 車港城將拆除,皇崗口岸改造取新進展
    ■車港城將拆除,皇崗口岸改造取新進展皇崗口岸重建指揮辦公室4月24日發布通告,為落實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推進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建設,有關部門已啟動皇崗口岸拆除重建工作。並聲明皇崗口岸「車港城」位於皇崗口岸重建項目的拆除範圍內,根據市委市政府對皇崗口岸重建工作統籌部署,計劃在4月底開始對「車港城」進行拆除。
  • 深圳皇崗口岸:新的使命新的徵程
    中國經濟新聞網訊(張孔娟)日前,承載深圳人30多年記憶的皇崗口岸,在迎接「新生」的進程上又邁出了重要一步。根據皇崗口岸重建工作「三步走」戰略,第一步臨時旅檢場地建設工程歷時10個月,已於今年5月完成建設移交使用。拆除工程的完成,標誌著第二步現有皇崗口岸旅檢片區老舊建築整體拆除完成。接下來,就是第三步——建設新口岸。
  • 皇崗口岸正式開拆!
    皇崗口岸,已經陪伴了大家30多年,而現在,這位熟悉的「老朋友」要暫時跟我們說再見了…6月23日,皇崗口岸重建項目迎來新的重大進展,現口岸旅檢區開始拆除、新口岸綜合大廈開工以及臨時旅檢場地全面具備開通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