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挖出人類化石震驚當場 母抱嬰兒凝視千年

2020-12-23 搜狐網

原文配圖:母親臨死仍緊抱嬰兒凝視令人吃驚。


  中國臺灣網4月28日訊 據臺灣「東森新聞雲」報導,臺灣科博館考古學家近日在臺中發現一對約莫4800年到5000年之間的母子骨骸,應是臺灣中部至今最古老的人類化石。臺灣自然科學博物館主任屈慧麗表示,遺骸被挖掘出時發現,母親緊緊抱著嬰兒並深情凝視,令在場工作人員十分吃驚。

  此次考古從2014年5月開始,耗時1年完成。在安和遺址約400平方米的面積裡,由科博館人類學組主任屈慧麗發掘約48具排列整齊的人骨,4000多件陶片、三連杯、雙連杯,及許多石斧、板巖箭簇、閃玉錛等器物。此外也有石虎、狗、大型魚鰓蓋骨、魚脊椎骨、山羌、鬼鼠、蛇、鯊魚牙齒、貝殼、古代稻米、種子等史前生態遺留。其中還發現鯊魚牙齒,可能代表當時此地距離海岸線相當近。

  據了解,這次發掘出土的一具成人遺骨左側伴隨另一嬰兒遺骨,成人似用左手託住並低頭俯視嬰兒。成人遺骨上的特徵顯示其為年輕女性,大約20-25歲,身高約160公分,嬰兒約50公分,無法看出性別但從身長與骨骼狀況判斷其出生6個月內。目視可見成人遺骨右上顎缺齒3顆,左上顎缺齒至少2顆,推測可能與從前盛行的拔牙習俗有關。

  考古挖掘中,還發現一具身高約155公分的男性遺骨,由於牙齒狀況不佳,推斷年齡可能已屆中年。這具人骨出土時頸部置有一鯊魚齒形玉飾,通體磨裂,大小約5×3.5公分,於鈍端左右各帶有一直徑約0.3公分的穿孔,材質應為花蓮豐田玉,分析為其陪葬品。

  科博館人類學組主任屈慧麗表示,科博館將持續清理與研究這批珍貴的人骨材料,進行體質測量及特徵觀察,並與墓葬資料做綜合分析。由於遺址的年代甚早,未來亦將嘗試與島外團隊合作古代DNA實驗。

history.sohu.com false 中國新聞網 http://www.chinanews.com/tw/2016/04-28/7851809.shtml report 3249 挖出人類化石震驚當場原文配圖:母親臨死仍緊抱嬰兒凝視令人吃驚。中國臺灣網4月28日訊據臺灣「東森新聞雲」報導,臺灣科博館考古學家近日在臺中發現一對約莫4800年

");}

相關焦點

  • 美工人意外挖出出土冰河時代猛獁象牙化石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澳大利亞新聞網「news.com.au」2月13日報導,美國一名地下勘察工人近日在西雅圖市南湖聯合區附近意外挖出一顆約1萬年前的猛獁象牙,震驚一時。古生物學家因此欣喜若狂,強烈要求柏克博物館將它納入3月8日的義大利年度友誼展展覽範圍。
  • 臺灣孝子丁祖伋抱母求醫感動兩岸
    近日發生在臺南的「孝子抱母」就診事件,感動兩岸無數網友,故事的主角就是臺南市調查站退休專員丁祖伋———為了照顧年邁的父母,他還曾經放棄升官機會留在家鄉陪伴雙親,甚至在5年前提前退休,只為早日陪年邁母親回大陸圓夢。
  • 東漢古墓挖出沉睡千年巨蟒 發現者當場嚇傻(圖)
    驚天巨蟒200公斤重 古墓挖出沉睡千年巨蟒:發現者當場嚇死 2016年4月14日,千年古墓挖出驚天巨蟒,千年大蛇竟是詛咒巨魔據報導文物考察隊在千年古墓中考察的時候意外發現了驚天巨蟒,經研究,這是一條百年大蟒,到現在應該有180歲了,百年巨蟒所在的古墓是近兩千多年的東漢古墓,有語言傳出,這千年巨蟒是詛咒巨魔,這是真的嗎?
  • 嬰兒抱被 嬰兒抱被的包法
    嬰兒抱被剛出生的寶寶常常哭鬧,而且自身抵抗力差,不能很好地適應溫度的變化,因此,給新生兒做好保暖工作是非常重要的。抱被是一種用於給寶寶保暖和方便家長帶孩子外出的工具,那麼,新生兒需要抱被嗎?抱被能夠給新生兒保暖,和提供安全感,因此,家長需要給新生兒準備適合的抱被。
  • 澎湖海域發現臺灣地區最古老人類化石(圖)
    澎湖水道海域發現具有直立人特徵的澎湖原人(Penghu1)下顎骨化石,距今約45萬至19萬年,是臺灣地區目前發現最古老的人類化石。圖片來源:臺灣自然科學博物館/提供    華夏經緯網1月27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臺灣古生物研究有重大發現,臺、日、澳學者在澎湖水道海域發現具有直立人特徵的澎湖原人(Penghu 1)下顎骨化石,距今約45萬至19萬年,是臺灣地區目前發現最古老的人類化石,2月將在臺中自然科學博物館陽光過道展出。
  • 村民建牛圈挖出恐龍蛋化石 兩天挖出30多枚
    上世紀90年代,地質專家在十堰市鄖陽區幾個鄉鎮先後發掘出土數萬枚恐龍蛋化石和恐龍骨骼化石,鄖陽區因此被稱為「恐龍故鄉」。10月12日,鄖陽區譚山鎮西王村一村民修建牛圈時,挖出3枚恐龍蛋。地質專家聞訊趕到該村,於27日又挖出一窩30枚恐龍蛋化石。據專家初步鑑定,該地恐龍蛋屬扁圓蛋類,賦存地層為距今約1億年的白堊系上統時期。昨日,記者來到西王村,採訪了恐龍蛋化石發現的經過和幕後故事。開山建牛圈 驚現恐龍蛋發現恐龍蛋化石的地方叫寨溝。村民王彥峰介紹,他準備在自家屋後修建一個牛圈,但因場地有限,他決定開挖部分山體。
  • 嬰兒抱被 嬰兒抱被怎麼洗
    嬰兒抱被抱被有點像個小被子,但是還是有區別的,一般需要給寶寶包好,不然容易把他們憋著了。不少爸爸媽媽都是新手,沒有過相關的經驗,所以拿出了抱被,也不知道具體怎麼使用,只能到網上找一下相關教程。那麼,如何正確抱被?嬰兒抱被怎麼抱?今天就來為大家詳細的介紹一下。
  • 網傳汕頭一男子當街強抱嬰兒,廣東警方通報
    1月15日,網友爆料廣東汕頭一商場門口一男子公然搶奪小孩,被多名路人按倒在地,當場制服。 1月16日,汕頭市公安局金平分局針對男子當街抱嬰兒一事發布警情通報。據警情通報,1月15日晚,華山北路卜蜂蓮花中心門口發生一男子「當街抱嬰兒」警情。
  • 村民挖出10餘顆疑似恐龍牙齒化石(圖)
    疑似恐龍牙齒化石  本報訊(文/圖陳倫洪記者田富友) 6日,宜賓縣觀音鎮一居民在挖土時,一鋤下去,竟挖出10多顆巨大的牙齒化石(上圖),由於當地離自貢大山鋪恐龍博物館只有幾十公裡,當地人估計挖出的可能是恐龍牙齒化石,遂迅速向有關部門反映。
  • 中國挖出千年前古墓,出土瓷器卻印著神秘英文,專家當場怒摔!
    中國挖出千年前古墓,出土瓷器卻印著神秘英文,專家當場怒摔!物品所以專家當場就砸毀了這些文物,不得不說,因為盜墓賊的存在,無數的國家珍寶被破壞或者下落不明,而國內的文化對盜墓還是很寬容,很多題材的小說和電影大行其道,還對盜墓有進行誇張的渲染和美化
  • 澎湖發現下顎骨化石 系臺灣最古老人類化石(圖)
    澎湖發現下顎骨化石 系臺灣最古老人類化石(圖) Scientists uncover prehuman jawbone in Taiwan作者:責任編輯:朱念     科博館和日本、澳大利亞學者合作,在澎湖海域發現距今約45萬至19萬年前的澎湖原人化石
  • 人類會為未來留下什麼化石?
    雖然這個情景只是一個想像,但不禁會讓我們想到一個問題——人類如果滅絕了,可能會在地球上留下什麼樣的痕跡? 要留下化石也不易 從今天來看,人類對地球的影響超過了以往的任何一種動物,我們將山頂夷為平地,在地面上建造高樓大廈,向地下挖出縱橫交錯的礦井和巨大的礦坑,排乾湖泊,還為河流規劃新的河道,等等。
  • 沒挖出寶藏也判刑
    第二天晚上又去接著探,很快他們就確定了下面是有古墓的,然後就商量著隔天來確定墓的方位,小鏟子再一挖,挖出寶貝來就能樂滋滋地分錢了,結果過了幾天等他們來挖的時候被警察當場抓獲。小王因涉嫌盜掘古文化遺址罪被西安市長安區人民檢察院依法提起公訴,被西安市長安區人民法院判處有期徒刑六年零六個月,另處罰金人民幣一萬元。
  • 遊覽宣恩「九子抱母」龍洞貢水河
    2018年11月8號星期四,我們39人在恩施情系清江快樂戶外隊組織下來到了宣恩珠山鎮毛壩塘村觀賞「九子抱母古銀杏因母株的外殼生長層萌發、生長了9株幼樹,而被稱之為「九子抱母」,並被譽為「中華銀杏第一奇觀」。每到冬季,灑落的樹葉像是給地面鋪上了軟綿綿的「黃金地毯」。
  • 臺灣花蓮下水道挖出千年骨骸 險被當命案辦(圖)
    臺灣花蓮縣文化局4月初將骨骸起初的牙齒送往美國鑑定,今傳回檢測結果,文化局證實骨骸是一具重要的「千年墓葬骨骸」,距今在990至1050年間。(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  中新網5月5日電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花蓮市國富裡1月實施下水道工程,意外挖到一具骸骨,警方懷疑是無名屍,政府部門從現場跡證查覺有異,將骨骸送驗發現是具千年骸骨;無名屍的現場成古墓遺蹟,挖掘的汪姓工人說,「這經驗太奇特了。」
  • 朋友圈傳鄖陽區挖出超完整恐龍化石!還有現場視頻?真相來了
    十堰也因為恐龍大大有名,在鄖陽區挖掘出的恐龍化石,見證了這種龐大生物存在過的痕跡。今天,晚報君在多個群裡看到一個「鄖陽區梅鋪鎮挖出完整恐龍化石」的視頻。要知道這麼完整的恐龍化石可是很少見的!如果是真的,那真是爆炸新聞啊!
  • 老農在自家地裡挖出恐龍化石,無償守護10年,最後得一紙獎狀
    他是一個普通的農民,挖出了一天後的價寶,默默地守護了寶寶10年,拒絕了30萬元的賞金,故事一度流傳開來。他是誠實的老人蔡長明。大約上午10點,蔡長明用鋤頭挖出了一個奇怪的東西。當他從地面挖出泥土時,他發現那是一塊臉盆大小的石頭,形狀像牛脖子的骨頭。蔡國強不知道這是什麼東西,所以他用鋤頭把它敲了一下,發現它非常堅硬,像象牙一樣白。
  • 在老歌中凝視臺灣
    楊渡對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說,「這些時代的烙印、社會的變遷,在《在臺灣發現歷史——島嶼的另一種凝視》一書中均有跡可循,老歌的旋律為歷史伴奏。」  去年,楊渡出版自傳體小說《一百年漂泊——臺灣的故事》。它通過一個臺灣農民家族的一百年曆程,聚焦臺灣社會工業化和現代化過程中的陣痛。
  • 蔣垛3農民挖到3塊「老樹根」 原是2000年前麋鹿角亞化石
    姜堰區蔣垛鎮蔣垛村3位村民挖魚塘時,挖出了3塊「老樹根」,這竟是距今至少2000年的麋鹿角亞化石。 農民挖魚塘,挖出「老樹根」 據蔣垛派出所所長林海明介紹,2010年5月的一天,蔣垛鎮蔣垛村孫餘龍等3位村民挖魚塘清淤,在離地面約3米深處,挖到一塊硬東西,起初以為是「老樹根」,待「樹根」衝洗裸露出來,撿起來一看,感覺很重,很像鹿角,表面有些斑駁。隨後,3位村民又在附近約10平方米處,挖出兩塊差不多大小的「老樹根」。
  • 一對被火山吞沒的情侶,千年後被人發現,化石的姿勢讓人感動!
    一對被火山吞沒的情侶,千年後被人發現,化石的姿勢讓人感動!火山爆發是一種非常恐怖的自然災害,炙熱的巖漿也能夠瞬間吞沒萬事萬物,人類幾百幾千年的文明瞬間變成灰燼。有這麼一對被火山吞沒的情侶,千年後被人發現,化石的姿勢讓人感動!歷史上,龐貝古城就是一座被火山埋沒的城市,由於火山爆發的比較突然,許多當地人根本來不及撤退。一夜之間就將龐貝古城全部埋沒,而這對情侶的化石就來自於龐貝古城,千百年後被人類發現,他們的姿勢讓人非常感動,只見一個人的身體呈半包圍狀態,保護著另外一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