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形勢不好,多數企業只能堅守甚至收縮陣線,中茶海堤卻逆勢擴張,並且把習慣於喝「奶茶」的西北市場作為新陣地,中茶海堤到底是什麼來頭?
問道者 李 百
01
一已之力改變西北飲茶習慣
疫情肆虐,經濟形勢之嚴峻前所未有。9月16日-19日,中茶海堤卻連開四店。
中茶海堤三天開出四店,開店地址也出乎很多國內同行的意外。龍巖武平店還比較好理解,與福建烏龍茶一脈相承,對細嚼慢咽的「功夫茶」都情有獨鍾,另外的陝西西安店、內蒙古呼和浩特店和烏海店卻多少有點令人費解,在傳統習慣上,福建烏龍茶與西北茶葉市場並沒有必然的聯繫。
與南方市場一樣,陝西、內蒙古也有喝茶的習慣,不過,陝西人的偏好是毛尖,毛尖制茶工藝與福建烏龍茶有較大區別,由此衍生出的「灌灌茶」、「糊油茶」、「蒸油茶」成為很多陝西人的待客之道。
「磚茶」「牛奶」是內蒙古的偏好和特產,由磚茶加牛奶煮製而成的奶茶則成為蒙古人的特色,那大碗喝茶的架勢,有似於大碗喝酒的豪情。
看得出,在喝茶習慣上,福建烏龍茶與陝西及內蒙古並無多少交集之處,但恰恰是在這經濟環境的寒冬季節,中茶海堤大肆逆勢擴張,成為這波經濟寒冬裡為數不多的一抹春意。
中茶海堤公開的信息顯示,今年來,疫情後,中茶海堤已在全國開出50多家分店。
中茶海堤門店擴張以加盟為主,它與一些國內茶企為跑馬圈地走自己大把燒錢的直營模式不同,加盟模式更加考驗對實際回報率的客觀評估和未來市場的經營預期。
更讓國內同行開眼的是,中茶海堤在半年多裡所開出的50多家門店,多數開在之前烏龍茶足跡罕至、多數人習慣於大碗喝奶茶的的西北市場。
以一已之力改變了西北市場飲茶習慣的中茶海堤,到底是什麼來頭?
02
中茶海堤的同頻共振理念
從寧夏頂紅一品商貿有限公司總經理蔣楠與中茶海堤的故事,我們可以一窺其中緣由。
蔣楠於2018年加盟中茶海堤茶葉,2019年,他成立了中茶海堤茶葉銀川營銷中心,現在已經在西北開出了11家中茶海堤的連鎖店及專櫃。
加盟中茶海堤之前的蔣楠其實並不太了解烏龍茶,為了幫助他了解烏龍茶,了解中茶海堤,中茶廈門公司手把手教會了蔣楠從選址、員工培訓到產品推廣、營銷服務的開店技巧。
為了讓蔣楠對烏龍茶有更深的了解,中茶廈門公司還邀請他到武夷山茶葉基地走走,讓他親身體驗武夷巖茶的種植、生產和製作工藝,並推薦一些優秀經銷商供他取經。就是在中茶廈門公司的言傳身教下,蔣楠專注中茶海堤的終端零售,逐漸與中茶海堤實現了「共贏」。
中茶海堤能夠逆勢徵服西北市場,在中茶廈門公司負責人、常務副總經理陳志雄看來,關鍵在於產品力過硬,能與合作夥伴同頻共振。
「中茶海堤用最好的產品和服務,與志同道合的合作夥伴、消費者結成了利益共同體和命運共同體。」陳志雄說,這一方面彰顯了央企巨頭才有的底氣與實力,另一方面則體現了經銷商、加盟商對中茶及海堤品牌盈利能力的信心。
陝西西安店、內蒙古呼和浩特店和烏海店、福建武平店四店同開時,陳志雄及中茶廈門公司副總經理張杰分赴現場見證,就體現了這種同頻共振。
03
跨界創新研發全國適銷新品
中茶海堤敢從東南沿海橫跨幾個氣候帶徵服西北,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中茶海堤的創新能力。
茶葉有很強的地域性特徵,一般的,喜歡烏龍茶的地方,綠茶熱度相對較低;而熱愛綠茶、黃茶的地方,烏龍茶、黑茶的銷路不見得就好。中茶海堤的很多產品則能夠南北通吃。
以中茶海堤的「海堤金磚」為例,它的誕生,與西北市場適銷的黑茶有著不解之緣。
「海堤金磚」的靈感來自於湖南的「千兩茶」。「千兩茶」的原材料大都取自於當地品種茶,經過半年時間充分發酵烘乾後,製成大小不一的茶柱。「千兩茶」的最大特點是:耐儲存,藏越久越好喝。
中茶海堤對「千兩茶」的製作工藝進行了改進,並融入了烏龍茶原料和製作工藝。中茶廈門公司在研發「海堤金磚」時,還融入了由海堤焙酵工藝及茯磚茶發花工藝結合而成的現代科技。值得一提的是,這項新製作工藝涉及了5項專利,其中2項為國家發明專利。
「海堤金磚」經過遴選試驗後,最後選定福建永春佛手為主要原料,並歷經六年時間的自然陳化。投放市場時,這款整合了中茶廈門公司資源、智慧和技術的「海堤金磚」一炮打紅,因為佛手原材料有限,投放市場後變成奇貨可居,被譽為「茶中沉香」。
「海堤金磚」融入了烏龍茶和黑茶的生產工藝,既具備了烏龍茶的馥鬱香氣,也蘊含了黑茶的醇厚口感,雖然源自東南,後天卻長成了北方人喜歡的樣子。
類似「海堤金磚」,中茶海堤的很多產品正以其適合西北市場的產品特性,敲開了一帶一路的市場大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