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包子除18個褶,揉面和餡也有講究,半發麵水打餡,一咬一嘴香
到天津來旅遊的朋友,肯定都要去狗不理吃個包子,包子已經成為本地美食的代名詞了。有些外地人可能會聽說,天津人都不吃狗不理,可難吃了,其實這是一個誤區,天津人確實不經常吃狗不理包子,但不是因為難吃,是因為除了狗不理還有太多好吃的包子了,就像煎餅果子一樣,家門口的最好吃。幾乎過幾個路口就會有一家包子鋪。價格一般在40-50元一斤,狗不理相對來說貴一些,所以天津人不一定非要去狗不理才可以吃道正宗的包子。
天津人的包子不同於上海的小籠包,也不同於廣東的叉燒包,我們做的包子不是死面的,也不是發麵的,那麼它是什麼方法製作的包子皮呢?天津包子,始創於狗不理,就是因為它獨創的半發麵,水打餡。它不同於以往的大發麵皮,硬餡和菜,而是水打餡,包子皮和水餡結合在一起,咬一口,皮油餡的香,一咬一個香。所以狗不理貴也有貴的道理,這是不同於其他地方的手工藝。
肉餡一般選用的是前膀後座,為什麼呢?因為前膀可以吸水,後座嫩而肥瘦合適。一斤的肉餡裡面要放一兩五錢的享有,一兩蔥,四兩新鮮的姜,不能隨意,樣樣都要過稱稱準,這樣才香。而且不放鹽,也不用味精,更不用水,那麼需要用什麼調味和水打呢?一斤肉餡拌進去八兩新鮮的骨頭湯,也可以使用雞湯,加上上等的醬油,這樣就可以調味和做水餡了。將湯和肉手打成均勻的水餡就可以包包子了。肉的肥瘦也是非常有講究的,肥三瘦七,其實春秋冬夏的比例也是不太相同的,要根據季節適宜稍作調整,這樣做的包子才可以一年四季都肥而不膩。您看,這樣算下來,狗不理是不是貴也有貴的道理啊?
包子皮是「一拱肥」,用老肥搭腦子也就是隔夜的老肥加上死面,和好後拱起來就用,這樣的方法不需要發麵,麵皮潔白,柔軟還有咬勁。捏出來的褶子要18個褶,個個勻稱,薄皮大餡。這樣的包子皮,比發麵的好吃太多了,因為可以吸收湯汁,肉湯的包子皮,而不是餡是餡,皮是皮,完美的結合在一起才好吃。
天津人吃包子講究配著一碗稀的,也就是稀飯,一般就是小米粥,或者夏天是綠豆稀飯,到包子鋪吃都有免費贈送的,還有就是小鹹菜。自己在家吃可以煮棒子渣粥,大米粥等。
一般天津的包子就是分為幾大類,純豬肉的,豬肉三鮮的,韭菜雞蛋的,津味素,現在還會有梅乾菜的,西葫蘆等餡做餡料,品種多了些。但天津人愛吃的還是純水餡的豬肉包,三鮮包。
天津包子的講究太多了,一下兩下也說不清,大家來嘗嘗才可以品味出其中的滋味。所以,大家以後不要說狗不理難吃了,而是來天津多品嘗幾家包子店吧。
大家好,我是耳朵,國家一級烘焙技師,多平臺認證原創美食作者。喜歡的朋友請收藏和轉發起來吧,如果您不知道每天做什麼來吃,可以關注耳朵,耳朵每天都會帶來不一樣的美食分享,愛你們,麼麼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