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包子除18個褶,揉面和餡也有講究,半發麵水打餡,一咬一嘴香

2020-12-20 耳朵的食物戀

天津包子除18個褶,揉面和餡也有講究,半發麵水打餡,一咬一嘴香

到天津來旅遊的朋友,肯定都要去狗不理吃個包子,包子已經成為本地美食的代名詞了。有些外地人可能會聽說,天津人都不吃狗不理,可難吃了,其實這是一個誤區,天津人確實不經常吃狗不理包子,但不是因為難吃,是因為除了狗不理還有太多好吃的包子了,就像煎餅果子一樣,家門口的最好吃。幾乎過幾個路口就會有一家包子鋪。價格一般在40-50元一斤,狗不理相對來說貴一些,所以天津人不一定非要去狗不理才可以吃道正宗的包子。

天津人的包子不同於上海的小籠包,也不同於廣東的叉燒包,我們做的包子不是死面的,也不是發麵的,那麼它是什麼方法製作的包子皮呢?天津包子,始創於狗不理,就是因為它獨創的半發麵,水打餡。它不同於以往的大發麵皮,硬餡和菜,而是水打餡,包子皮和水餡結合在一起,咬一口,皮油餡的香,一咬一個香。所以狗不理貴也有貴的道理,這是不同於其他地方的手工藝。

肉餡一般選用的是前膀後座,為什麼呢?因為前膀可以吸水,後座嫩而肥瘦合適。一斤的肉餡裡面要放一兩五錢的享有,一兩蔥,四兩新鮮的姜,不能隨意,樣樣都要過稱稱準,這樣才香。而且不放鹽,也不用味精,更不用水,那麼需要用什麼調味和水打呢?一斤肉餡拌進去八兩新鮮的骨頭湯,也可以使用雞湯,加上上等的醬油,這樣就可以調味和做水餡了。將湯和肉手打成均勻的水餡就可以包包子了。肉的肥瘦也是非常有講究的,肥三瘦七,其實春秋冬夏的比例也是不太相同的,要根據季節適宜稍作調整,這樣做的包子才可以一年四季都肥而不膩。您看,這樣算下來,狗不理是不是貴也有貴的道理啊?

包子皮是「一拱肥」,用老肥搭腦子也就是隔夜的老肥加上死面,和好後拱起來就用,這樣的方法不需要發麵,麵皮潔白,柔軟還有咬勁。捏出來的褶子要18個褶,個個勻稱,薄皮大餡。這樣的包子皮,比發麵的好吃太多了,因為可以吸收湯汁,肉湯的包子皮,而不是餡是餡,皮是皮,完美的結合在一起才好吃。

天津人吃包子講究配著一碗稀的,也就是稀飯,一般就是小米粥,或者夏天是綠豆稀飯,到包子鋪吃都有免費贈送的,還有就是小鹹菜。自己在家吃可以煮棒子渣粥,大米粥等。

一般天津的包子就是分為幾大類,純豬肉的,豬肉三鮮的,韭菜雞蛋的,津味素,現在還會有梅乾菜的,西葫蘆等餡做餡料,品種多了些。但天津人愛吃的還是純水餡的豬肉包,三鮮包。

天津包子的講究太多了,一下兩下也說不清,大家來嘗嘗才可以品味出其中的滋味。所以,大家以後不要說狗不理難吃了,而是來天津多品嘗幾家包子店吧。

大家好,我是耳朵,國家一級烘焙技師,多平臺認證原創美食作者。喜歡的朋友請收藏和轉發起來吧,如果您不知道每天做什麼來吃,可以關注耳朵,耳朵每天都會帶來不一樣的美食分享,愛你們,麼麼噠!

相關焦點

  • 「狗不理」退市,天津包子不背這個鍋
    「狗不理」退市,這個鍋,天津包子不背。貳  天津包子為嘛香?包子在天津人心中,依然是最引以為傲的小吃。天津包子最大的特色,就是「一咬一兜油」,汁多油大,所以香,解饞!水餡,是天津包子的獨特技法,由狗不理創始人高貴友首創(老爺子看到子孫今天這樣,非得氣得從棺材板裡蹦出來)。天津水餡包子,有三個特徵:第一是半發麵,第二是大肉水餡,第三是外觀菊花褶,這三個特徵缺一不可,也是包子美味的關鍵要素。咱們一個一個說。包子麵皮的種類,直接決定了入口咀嚼的口感,也影響餡料湯汁的多少。
  • 來天津必吃的6種特色小吃,不吃第5種都不敢說自己去過天津
    十八街麻花是經過反覆探索進行創新,在每個麻花中心夾有一棵由芝麻、桃仁、瓜籽仁、青梅、桂花、青紅絲及香精水等小料配製的什錦餡酥條。麻花成型後,放進花生油鍋裡在微火上炸透,再夾上冰糖塊,撒上青紅絲、瓜條等小料。十八街麻花的特點就是香、酥、脆、甜,在乾燥通風處放置數月不走味,不綿軟、不變質。香甜可口,咬上一口嘎嘣脆,不僅好吃還很過癮。
  • 餐飲老闆:0.3元成本竟做出這麼香包子,利潤太大了!
    中國包子之神趙嘉祥大師拿出50年的開包子店經驗,帶領其團隊,在3天時間裡對學員無保留、手把手傳授,確保學員回家落地賺錢。課程中兩大爆點——半發麵包子皮,水餡豬肉包讓學員表現出了十二分驚喜,「這半發麵皮,比發麵口感筋道,比死面更綿軟有味,太棒了!」,「這麼香的水餡包子,成本居然只有3毛錢,回去賣1塊也是隨便賺錢」。
  • 天津旅遊特產小吃美食推薦之:狗不理包子
    榮譽等身的狗不理包子 狗不理包子始創於清朝鹹豐年間的1858年,被譽為天津三絕之首。傳統的狗不理包子採用「半發麵,水打餡」的工藝。用料精細,製作嚴格,外形美觀,特別是包子褶花要講究勻稱,每個包子都要捏出18個褶,俯視時形似白菊花。蒸製出籠的成品口味醇香、鮮嫩適口、肥而不膩。 包子皮是半發麵皮,也叫一拱肥,這樣蒸出的包子底託油、長相好、有咬勁。鮮肉餡夏天三分肥七分瘦,冬天則是四分肥六分瘦,再用骨頭湯和雞湯把香油、蔥、姜等調味料融合在一起,這樣的水餡軟糯多汁,蒸熟後咬一口滿是汁水。
  • 天津小吃「三絕」之首,狗不理包子的製作方法詳解
    清朝末年,天津侯家後南運河三岔口處擺起了一個賣包子的小攤。攤主叫高貴友,自幼學制蒸食。因其性格耿直倔強,小名又叫「狗子」,便被相熟的顧客戲稱為「狗不理」。由於高貴友認真琢磨,不斷實踐,逐步摸索出和水餡,用半發麵製劑等獨特方法,使所制包子外形美觀、有咬勁、滿口香,吸引了許多顧客,買賣日益興隆,「狗不理」三個字也不脛而走。
  • 天津狗不理包子做法配方
    特色:原材用料精細,製作考究,特別是包子褶花勻稱,每個包子都是18個褶。 天津狗不理包子的做法 豬肉肥瘦按3∶7匹配。將肉軟骨及骨渣剔淨,用大眼篦子攪碎或剁碎,使肉成大小不等的肉丁。在攪肉過程中要加適量生薑水,然後上醬油。上醬油的目的是找口(調節鹹淡),醬油用量要靈活掌握。
  • 包子百科:「杭州小籠包」和杭州的小籠包真的不一樣!
    廣式叉燒包 | 微博@彬兒binr表皮仿佛蛋糕般蓬鬆且外翻的蓮花外褶隱約透露出鹹甜的內餡,咬上兩口再配上一杯茶,食在廣州名不虛傳。破酥,和起酥、開酥一樣,都是將油分次裹入麵皮從而使其分層的手法。傳統破酥大多是用豬油,因此成品與很多包子只有一層或厚或薄的麵皮不同,倒是與傳統的酥皮點心一樣是一層一層的。不僅如此,破酥包的每一層皮都很薄,加上油脂的潤,酥酥軟軟的幾乎透可見光。
  • 天津狗不理包子的做法
    它始創於公元1858年清朝鹹豐年間,乳名叫「狗子」的高貴友經營著一家名叫「德聚號」的包子鋪,他家賣的包子口感柔軟、鮮香不膩;形似菊花、色香味形都獨具特色。使其生意越來越紅火,根本忙得顧不上和顧客說話。於是吃包子的人便戲稱為「狗子賣包子,不理人」。久而久之,這狗不理的簡名便逐漸取代了包子鋪的原名。特色:原材用料精細,製作考究,特別是包子褶花勻稱,每個包子都是18個褶。
  • 天下人吃包子數褶兒的,全都是天津人,狗不理包子都不少於15個褶
    天津狗不理包子好吃關鍵在於選料、配放 、攪拌以至揉面、擀麵都是有一定的絕招兒,特別是包子褶花勻稱,每個包子都不少於15個褶。據說如果你發現給你端上來的包子少於15個褶,就可以要求退貨。狗不理包子天津人吃包子非常講究,就說這狗不理包子,一定要一隻包子18個褶兒,17個褶行不行?不行。18個褶怎麼就好吃?不知道。
  • 去天津必吃的美食有哪些
    旅行的意義不僅是感受當地的文化,還有品嘗當地的美食,中國的美食文化博大精深,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的特色,南方和北方不同,提到天津美食,你是不是馬上就想到了狗不理包子?狗不理包子可以說是天津的美食名片,但是除了包子,天津的美食還有很多哦,去天津必吃的美食有哪些呢?
  • 天津狗不理包子名字由來,原來,是和它的創始人有關
    狗不理包子始創於清朝鹹豐年間,為「天津三絕」之首。剛出籠的包子,鮮而不膩,清香適口。也正因為它的美味,狗不理包子成為中外遊客來到天津必品嘗的小吃之一。那麼,大名鼎鼎的狗不理包子為什麼會起這麼一個奇怪的名字呢?
  • 天津,一座你來了就要吃包子的城市!最值得去吃的10家包子,你吃過幾家?
    包子都是純手工包製,獨特的水餡、半發麵技藝一直傳承沿用至今。並在演化過程中被歸納為「八部操作法」——和面、壓面、出條、放劑、擀皮、置餡、成形、蒸製而成。天津包子講究餡大皮薄,味鮮不膩,口感極佳。真正鋪面賣的比較注意外形,十八個摺,且皮面比較講究,嫩發麵,蒸好後,色白,有咬筋。其實我們天津人幾乎不吃狗不理,因為價格太貴不實惠,味道也和過去沒法兒比了。真正融入天津人生活的,還是那些用料實在、價格親民的包子鋪。
  • 天津小吃「三絕」之首,狗不理包子的製作方法詳解
    清朝末年,天津侯家後南運河三岔口處擺起了一個賣包子的小攤。攤主叫高貴友,自幼學制蒸食。因其性格耿直倔強,小名又叫「狗子」,便被相熟的顧客戲稱為「狗不理」。由於高貴友認真琢磨,不斷實踐,逐步摸索出和水餡,用半發麵製劑等獨特方法,使所制包子外形美觀、有咬勁、滿口香,吸引了許多顧客,買賣日益興隆,「狗不理」三個字也不脛而走。
  • 包子百科:「杭州小籠包」和杭州的小籠包真的不一樣!
    廣式叉燒包 | 微博@彬兒binr表皮仿佛蛋糕般蓬鬆且外翻的蓮花外褶隱約透露出鹹甜的內餡,咬上兩口再配上一杯茶,食在廣州名不虛傳。破酥,和起酥、開酥一樣,都是將油分次裹入麵皮從而使其分層的手法。傳統破酥大多是用豬油,因此成品與很多包子只有一層或厚或薄的麵皮不同,倒是與傳統的酥皮點心一樣是一層一層的。不僅如此,破酥包的每一層皮都很薄,加上油脂的潤,酥酥軟軟的幾乎透可見光。
  • 天津狗不理包子哪裡最正宗?
    >一共有三種餡,三鮮、純肉和素餡,包子皮很薄且麵皮勁道,裡面很多汁,三鮮包幾乎都有蝦仁,有免費的粥,飯量小的吃個二三兩就夠了!,薄皮大餡,一口咬下去鴨油混合著肉汁噴出來,吃起來很香但不膩囗,二元一個,軟硬適中!
  • 天津特色介紹,來天津必須要吃的特色,不吃都不好意思說來過天津
    狗不理包子作為天津出名的小吃,是每個朋友來到天津都要嘗一下的,天津有很多出名小吃,今天咱們就先說說狗不理。「狗不理」創始於1858年。清鹹豐年間,河北武清縣楊村有個年輕人,名叫高貴友,因其父四十得子,為求平安養子,故取小名「狗子」,期望他能好養活。狗子十四歲來津學藝,在天津南運河邊上的劉家蒸吃鋪做夥計,狗子心靈手巧又勤奮好學,再加上師傅們的精心指導,高貴友做包子的手藝不斷長進,練就一手好活,很快就小有名氣了。
  • 慶豐包子名列中華名店中的18種特色包子!
    「包子」這個名稱的使用始於宋代,《燕翼詒謀錄》:「仁宗誕日,賜群臣包子。」包子後注曰:「即饅頭別名。」饅頭之有餡者,北人謂之包子。北方一般將無餡的蒸食稱為饅頭,有餡者稱為包子,而南方則一般稱有餡者為饅頭,無餡者也有稱為「大包子」的。[sup]1[/sup]包子一般是用麵粉發酵做成的,大小依據餡心的大小有所不同,最小的可以稱作小籠包,其他依次為中包、大包。
  • 他是天津包子大王的後人,傳承200多年老字號,卻沒賣過一隻包子
    在上個世紀二三十年代的天津包子,可謂是百花齊放百家爭鳴,最出名的要數狗不理、同義成和陳傻子,我今天就要來說一說百年包子品牌「同義成」及其傳承人的故事。2019年9月拍攝於天津。天津的包子可以說有千般的變化,能將上百種食材包裹於包子之中,每吃一口都充滿著驚喜。
  • 美麗傳說故事—天津「狗不理」包子的來歷
    地方小吃因就地取材而作,通常能夠反映出當地人們的物質文化和一定的社會風貌;所以地方小吃不僅能夠品嘗到異地風味,而且還可以就此了解異地的風土人情。其實,在食用了地方品味之後,就能聯想到具有歷史記憶的傳說故事。「狗不理」包子的來歷小編今天講一個我們經常食用、天津特產而影響全國的名吃「狗不理」蒸包的故事。
  • 天津狗不理包子名字由來,原來,是和它的創始人有關
    狗不理包子始創於清朝鹹豐年間,為「天津三絕」之首。剛出籠的包子,鮮而不膩,清香適口。也正因為它的美味,狗不理包子成為中外遊客來到天津必品嘗的小吃之一。那麼,大名鼎鼎的狗不理包子為什麼會起這麼一個奇怪的名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