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有三大營,50萬精銳部隊,崇禎皇帝為何吊死煤山?

2020-12-13 納蘭佑德

公元1644年,李自成攻破北京,崇禎皇帝朱由檢於煤山自縊身亡,標誌著大明帝國277年的國運戛然而止,華夏的最後一個漢人王朝轟然倒塌,取而代之的是近三百年暗無天日的黑暗時期,滿清肆虐三百年,漢家志士血淚斑斑,可謂無比悲涼。

但事實上,朱元璋在建立大明王朝時,曾經做了充足的準備。而朱棣遷都北京之後,曾經設立了三大營,馬步軍數十萬拱衛京師,更有十萬神機營,長槍大炮防備嚴密,京師的守備力量足有五十萬,那麼如此雄厚實力的三大營,為何沒有挽救大明王朝的國運呢?

想要解釋這一點,我們需要了解一個問題,那就是崇禎王朝時代,威震天下的三大營還剩下多少真實的戰力呢?

在朱棣時代,三大營是天下精銳的代名詞,即使在數十年後的于謙手裡,依靠著諸多二線部隊,依舊取得了北京保衛戰的勝利,而那是在三大營的一線精銳士兵覆沒殆盡,于謙緊急徵調二線部隊頂上的情況下,還取得了大勝。而崇禎時代的三大營,早已經變成了老弱殘兵,如同清朝末年的八旗軍隊一樣,成為不堪一擊的腐朽部隊。

崇禎年間,京師的部隊有二十萬,擔任常備的警衛,但這二十萬大軍屬於二線甚至三線部隊,真正能打的不足十萬,真正的精銳,是關寧鐵騎和孫傳庭、盧象升、曹變蛟等人組建的私人部隊,類似晚清時代的淮軍、湘軍,並不歸屬國家管轄。

但雖然如此,三大營畢竟還是保存著一定戰力的,且當時關寧鐵騎馳援北京也不需要多長時間,但需要注意的是,當時關寧總督袁崇煥已經被崇禎帝誅殺,取而代之的是吳三桂擔任山海關總兵,這位可是個徹徹底底的投機分子,軍事才能遠遠遜色袁崇煥,接到崇禎皇帝求援的聖旨卻是多方拖延,最後皇帝上吊了才倒戈一擊,妥妥的帶路黨。

實際上,崇禎時代的三大營早就已經沒有多少戰鬥力,但最要命的是,崇禎十六年,北京附近爆發了一場瘟疫,直接導致駐守北京的二十萬大軍損傷殆盡,北京地區的守衛力量變得極為空虛,即使三大營想要挽救大明國運,卻也已經拿不出足夠的兵馬了。看官老爺,你怎麼評價崇禎這個人?歡迎留言交流!

【免責聲明】 圖片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繫,我們將刪除內容或協商版權問題!納蘭保證內容之真實性,同時無任何影射,不涉及任何政治!

相關焦點

  • 明朝有三大營,50萬精銳部隊,崇禎皇帝為何吊死煤山?
    而朱棣遷都北京之後,曾經設立了三大營,馬步軍數十萬拱衛京師,更有十萬神機營,長槍大炮防備嚴密,京師的守備力量足有五十萬,那麼如此雄厚實力的三大營,為何沒有挽救大明王朝的國運呢?想要解釋這一點,我們需要了解一個問題,那就是崇禎王朝時代,威震天下的三大營還剩下多少真實的戰力呢?
  • 三大營,明朝的精銳部隊,為何未能拯救崇禎皇帝?
    朱元璋畫像 一、鐵軍並起明軍,是明朝軍隊的一個統稱,有三大類,分別是南軍,京軍和邊軍。明朝軍隊如果讀者們認為明軍只有京軍比較強悍的話,那就大錯特錯了。事實上,明軍的南軍,邊軍,京軍都有自己的王牌部隊,橫向對比當時世界上其他正確的精銳部隊,也絕對是世界一流的存在。
  • 明朝崇禎皇帝,為何不隱忍復國,反而吊死煤山
    明朝崇禎皇帝,為何不隱忍復國,反而吊死煤山崇禎帝為何吊死煤山?我們先來了解一下崇禎帝。朱由檢,字德約,明朝第十六位皇帝 ,也是明朝全國統一政權的最後一位皇帝,朱由檢十八歲登基為帝,改年號為「崇禎」登基後第一件大事便是清除閹黨,最終魏忠賢自縊而亡,其餘二百多閹黨,或處死,或拘禁,或流放,使閹黨受到致命打擊,隨後平反冤獄,重新啟用被閹黨所冤的忠臣良將,朱由檢勤於政務,生活勤儉,是位明君,可以說是年輕有為,目光深遠
  • 明朝的三大營精銳部隊,為何沒能拯救崇禎皇帝?
    朱元璋畫像 一、鐵軍並起明軍,是明朝軍隊的一個統稱,有三大類,分別是南軍,京軍和邊軍。明朝軍隊如果讀者們認為明軍只有京軍比較強悍的話,那就大錯特錯了。事實上,明軍的南軍,邊軍,京軍都有自己的王牌部隊,橫向對比當時世界上其他正確的精銳部隊,也絕對是世界一流的存在。
  • 明朝的亡國之君,崇禎皇帝朱由檢為何非要自殺,到底是誰逼死了他
    畢竟李自成的叛變不是一天兩天,眼看支撐不住為何不跑?如果說歷史上的棄城逃跑案例,其實歷史上還是有很多的,唐朝的安史之亂,唐玄宗跑到蜀地,宋朝的靖康之恥,遷都臨安。先例有很多,為何崇禎皇帝偏要選擇與大明王朝共存亡?到底是誰逼死了崇禎皇帝?
  • 明朝崇禎皇帝到底是傻還是有骨氣?寧可吊死在煤山也不選擇遷都!
    明朝是歷史上最後一個由漢人統治的封建王朝。明朝建國初期很是轟轟烈烈,朱元璋從一個泥腿子,搖身一變成為大將軍。朱元璋當時和張士誠,陳友諒三分天下,最終獲勝。明朝的結局卻很悲慘,崇禎皇帝親手殺光了所有親人,吊死在煤山之上。其實崇禎皇帝是不用死的,他完全有機會離開紫禁城。
  • 明朝的亡國之君,崇禎皇帝朱由檢為何非要自殺,到底是誰逼死了他
    畢竟李自成的叛變不是一天兩天,眼看支撐不住為何不跑?如果說歷史上的棄城逃跑案例,其實歷史上還是有很多的,唐朝的安史之亂,唐玄宗跑到蜀地,宋朝的靖康之恥,遷都臨安。先例有很多,為何崇禎皇帝偏要選擇與大明王朝共存亡?到底是誰逼死了崇禎皇帝?
  • 300多年過去了,崇禎皇帝吊死的老歪脖樹,命運如何呢
    中國有句老話這樣說的,不能再一棵歪脖樹上吊死,這句話是怎麼來的真的是無從考證,意思就說這個人不能太犟,要懂得圓滑一定,今天小編要和大家說的這棵歪脖樹,是一棵歷經滄桑的老歪脖子樹了,他生何年何月種在那裡是沒有人知道的,但是在他的身上發生過一次歷史大事件。
  • 崇禎皇帝一生勤政,兢兢業業十七年,為何還是沒能挽救明朝?
    崇禎皇帝朱由檢,中國歷史上又一個悲劇人物,堂堂天子,一國之君,最終卻吊死在一棵歪脖子樹上,令人唏噓。回顧其一生,當初少年天子,意氣風發,平定閹黨,獨攬朝綱,勤政節儉,誓要中興大明。只可惜他兢兢業業十七年,終究未能扭轉大勢,大明王朝,還是亡在了他的手裡。未嘗不令人嘆息!
  • 一塊吊死在煤山上的除了崇禎皇帝外還有一個人,你知道是誰嗎?
    天啟帝(朱由校)駕崩後,朱由檢(崇禎帝)即位。王承恩跟隨一塊入宮深得崇禎皇帝朱由檢信任,官至司禮監秉筆太監。王承恩忠心耿耿、心底善良、城府極深,不像明朝的其他太監惡貫滿盈,他上任以後大肆整頓廠衛,使之完全聽命與皇帝的調遣,一言一行都受到皇帝的監督。
  • 崇禎皇帝為何會在煤山吊死?他留下的遺言為何看哭了很多人?
    崇禎皇帝是明朝的第十六位皇帝,也是明朝的最後一位皇帝!他志向遠大、生活節儉,勤於政事,繼位後大力剷除誅滅魏忠賢閹黨,即使這樣依然沒能阻擋明朝的覆滅!那麼面對絕境的他,為何要選擇在煤山上吊死呢?他死之前在自己的藍色袍服上都寫了些什麼呢?
  • 這些明朝的分支機構精銳部隊正在為明朝更新生命
    這些明朝的分支機構精銳部隊正在為明朝更新生命,每一張都是戰鬥力爆炸表!明朝末年是中國史上最動蕩的一年。俗話說,時代造就英雄。一般來說,在某個王朝結束時,即王朝的衰退期,軍隊的戰鬥力會急劇下降,例如,晚清時期,八旗軍已經腐朽不堪,幾乎容易受到外國列強和太平天國軍隊的攻擊,在元朝的最後一年,當年圍繞元朝皇帝的西雪最勇敢的軍隊退化為只能奪取金銀財寶的土地,土匪被朱元璋和農民起義軍殲滅,然而歷史上有一個朝代,這與先例相悖,雖然到了年底,軍隊的戰鬥力在增強,這是偉大的明王朝。
  • 明末崇禎皇帝對神機營、五軍營、三千營進行改革,為何失敗了
    但崇禎帝不是沒有改變過,但他對京營的改革就像他對明朝的改革一樣——殫精竭慮,病入膏肓。 上圖_ 崇禎皇帝,朱由檢(1611年—1644年) 其實京營並非在創立伊始就是如此模樣。
  • 吊死崇禎的槐樹,為何被清朝拴上鎖鏈,這棵樹又是怎麼死掉的
    1644年4月25日,崇禎皇帝在太監王承恩的陪同下,於煤山一棵歪脖槐樹上吊死。時至今日,煤山已經叫做景山。吊死崇禎皇帝的樹,曾經被清朝統治者套上鎖鏈,頑強地存活了兩百多年。不過,目前在景山公園中我們看到的那棵槐樹,已經不是當年的那一棵了。
  • 曾是明朝三大精銳部隊,結局令人惋惜,失敗的原因究竟是什麼
    在明朝末期,崇禎皇帝在位時,國家曾經有過3支部隊,這3支部隊可以說是讓令人聞風喪膽,但是這3支部隊最終均是以失敗告終,其中的原因又是什麼呢?歷史上很多人認為,這3支軍隊是由於當時的崇禎皇帝統治不當才造成了失敗。
  • 崇禎皇帝吊死的槐樹,最後得到了什麼「待遇」?你看到的並非原樹
    瀛臺固然是無法搬走的,最多也只是破敗,畢竟只是近代之事;而那棵終結了大明、吊死了崇禎的槐樹,卻經歷了近300年,如今卻不是原來的那棵歪脖子樹了。它究竟遭遇了怎樣「不公正」的待遇?其實,崇禎皇帝與你的父祖相比,也算得一個好皇帝,只是他人強命不強,先祖的昏庸留給他的只是一個爛攤子,他勵精圖治,企圖中興大明,但由於積弊過深,加上天災人禍,最終也是回天乏術。
  • 王承恩:明朝最沒存在感的太監,陪崇禎皇帝上吊,死後葬入皇陵
    老實忠厚的王承恩被魏忠賢看中了,派他到崇禎皇帝身邊,監視崇禎皇帝的一舉一動。隨著年齡的增長,王承恩越來越討厭自己臥底的身份,終於有一天向崇禎皇帝坦白了一切,並幫助崇禎皇帝收集魏忠賢的種種罪證,協助崇禎皇帝除掉了魏忠賢一黨。
  • 五軍營、三千營和神機營,明朝三支精銳禁衛軍都是什麼樣的?
    明代的禁衛軍分兩部分,一部分是直屬於皇帝的直隸諸衛親軍,初建時原本只有十二衛,後漸漸擴張到二十六衛;還一部分,就是大家通常理解的守衛京城的部隊了,這就是「京營」。明代「京營」分三部分,即著名的五軍營﹑三千營和神機營,俗稱「三大營」,這三大營各有特色。
  • 崇禎皇帝吊死煤山,那棵歪脖子樹是什麼樹?現在那棵樹怎麼樣了?
    崇禎皇帝吊死煤山,那棵歪脖子樹是什麼樹?現在那棵樹怎麼樣了?大明朝,中國漢族最後一個統治的封建王朝,1644年,以崇禎皇帝吊死煤山,結束了277年的大明王朝,崇禎皇帝死的非常狼狽,根據記載,當時的他,披散著頭髮,穿著藍色的衣服,左腳光著,右腳一隻紅色的鞋子,即使是這樣,還掩蓋不住一個帝王的權威,那麼,為什麼一個勤政愛民的皇帝,一個兢兢業業工作的皇帝,保不住自己的江山呢?
  • 明朝滅亡是崇禎皇帝打破魏忠賢與東林黨平衡關係造成的?
    細細品來,決心勵精圖治的崇禎皇帝朱由檢的種種措施和昏招頻出的失誤,竟然是導致明朝滅亡的直接原因。崇禎繼位的時候只有十六歲,當時明王朝已經是風雨飄搖,宦官專權、國庫空虛、民亂四起,山海關外崛起的後金八旗露出了狼子野心,不斷衝擊著關寧防線。年輕的崇禎皇帝和他的父兄不同,他不是一個貪圖享樂的皇帝,甚至可以說是一個很有責任心的皇帝,至少他的心思基本全在朝政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