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江一村民「偶遇」刺蝟,林業部門深山「放生」救助

2020-12-18 平江圈

5月12日上午9點,南江鎮副鎮長張彪堅與林業中隊執法人員一道,將一隻野生刺蝟帶到適合其生存的幕阜山進行了放生。

5月11日上午,南江林業執法巡查中隊接到阜西村村民歐陽貌新電話說,自己10日晚上在田埂上發現了只野生刺蝟,在網上查詢得知是三級保護動物,不能個人私自家養,於是主動上交。接收後,南江林業中隊對該刺蝟進行了檢查,無受傷之處,並捉來蟲子進行了餵食,確認該刺蝟無不良反應之後對其進行放生。

據了解,刺蝟屬於異溫動物,是蝟亞科的一類蝟形目哺乳動物的統稱,屬於國家三級保護動物。刺蝟是一種性格非常孤僻的動物,喜安靜,怕光、怕熱、怕驚,主要以蝸牛、蚯蚓和鳥蛋等作為食物,一旦脫離野生環境,也就等於下達「死亡通知書」。

溫馨提示

保護野生動物,維護生物多樣性和生態平衡,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存,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在此,我們呼籲廣大群眾,要自覺愛護野生動物,如撿拾到野生動物,或者遇到捕殺野生動物和非法經營販賣野生動物的違法行為,要及時聯繫林業部門處理。(來源:平江銀)

相關焦點

  • 市民路邊撿到刺蝟 林業部門:若未受傷會將其送到野外放生
    賈先生撿到的刺蝟 百姓熱線記者 馬龍歌 攝8月13日,鶴壁市淇濱區天馨中央公園小區的賈先生在外散步時撿到一隻刺蝟,由於不知該如何處置,於是聯繫記者求助。隨後,記者聯繫了林業部門的一名工作人員,並將賈先生撿到的刺蝟交到了他手裡。該工作人員表示,若刺蝟未受傷,會將其送到野外放生。「由於城區環境越來越好,刺蝟等野生動物出現在居民區的現象越來越多。市民如果遇到野生動物,儘量別驚擾它們。」該工作人員說,前幾天有市民在快速通道附近撿到一隻受傷的黑翅長腳鷸,他們救治後將其帶到淇河國家溼地公園放飛了。
  • 一居民家闖進一隻小貓頭鷹 民警和林業部門及時救助
    一居民家闖進一隻小貓頭鷹 民警和林業部門及時救助 2020-05-23 20:3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菜場門口賣刺蝟 林業執法部門:此行為違法
    浙江在線08月03日訊昨天上午,衢州市區關女士打進衢州晚報熱線說:在書院菜場門口有人在賣刺蝟,據說是野生的,希望能夠制止這樣的行為。  記者核實:昨天上午9點,記者來到書院菜場,在菜場大門東側看到4隻刺蝟分別裝在4隻寵物籠內,旁邊一中年男子正在叫賣。刺蝟的價格在20-25元不等。
  • 貓頭鷹雨中落難,被村民撿到後放生
    楚天都市報7月3日訊(記者劉閃)最近,武漢雨水連綿不斷,一隻幼年貓頭鷹被黃陂區一位村民撿到,他和子女就放生問題產生分歧,於是他致電楚天都市報諮詢。記者採訪省野生動物保護中心,專業人士建議,暴雨天氣下不適合放生幼年貓頭鷹,建議等天氣好時放生,或者尋求當地林業部門的幫助。
  • 合肥紡織二村發現一隻刺蝟 已被放生至林地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5月28日下午1時許,合肥市瑤海區農林水務局接到和平路與肥東路交口紡織二村張先生的來電求助,他在小區內發現一隻刺蝟。區農林水務局工作人員立即趕到小區門口將刺蝟取回。經觀察,刺蝟未受傷,狀態良好,隨後區農林水務局工作人員將刺蝟放生至二十埠河旁的林地。
  • 平涼市崆峒區:森林公安救助一隻野生刺蝟
    崆峒區:森林公安救助一隻野生刺蝟每日甘肅網7月14日訊據平涼日報崆峒報導(記者苟依哲)7月8日,甘肅省森林公安局太統-崆峒山分局民警接到高女士電話求助:其於7月6日夜間在綠地廣場附近撿到一隻刺蝟,遂帶回家中照料,因刺蝟不進食,故猜測為野生刺蝟,並請求森林公安予以救助。
  • 為行善竟放生300條蛇,附近村民提心弔膽
    試想想,300條蛇在你家附近被放生,會是什麼感覺? 10月19日,河北省井陘縣林業部門收到轄區村民的求助,有村民曝料,有人在他們村周圍一公裡的山上,放生了大量的蛇!不少村民都被嚇到了。
  • 濟南村民家中家鴿引來一隻鷹 一查還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齊魯網·閃電新聞6月11日訊 6月11日上午,濟南南山公安分局仲宮派出所接到群眾報警,稱在仲宮左而村一名村民家中來了一隻鷹,很危險,請求幫助。接到報警後,仲宮派出所立刻出警。在村民家中,民警發現在一個籠子裡有一隻體型較大的貓頭鷹。村民王先生告訴民警,自己將一隻受傷的鴿子養在籠子裡。今天早晨4點多的時候,王先生發現這隻老鷹正叼著自己的鴿子,頭已經伸進了籠子裡,王先生順勢將老鷹關進籠子裡。王先生發現這隻老鷹翼展達1米多,也不知道是不是國家保護動物,加之院子還養著幾隻鵝,於是選擇報警求助。
  • 蓮都區全年救助野生動物63隻
    隨著蓮都區生態環境持續好轉,市區境內的野生動物種類和數量都在不斷增加,據統計,2020年經蓮都區警、民、林業各方精誠合作,已攜手收容救助野生動物63隻,與2019年救助40隻相比,增長57.5%,創下歷史新高。為全區「迷路」「受傷」的野生動物撐起了「保護傘」。
  • 300條蛇嚇壞村民,如此「放生」絕不可取!|中青融評
    10月19日,河北省井陘縣林業部門處理了一份十分特殊的「業務」。該縣下轄於家鄉南張井村的村民向林業部門求助稱,有人在該村周圍的山上「放生」了大量的蛇。為避免村民受到傷害,縣林業部門立即派人協同石家莊有關動物專家趕往現場,對這些被「放生」的蛇展開了捕捉。
  • 撿來的刺蝟不吃東西市民求支招 專家建議最好放生
    紅網長沙10月25日訊(瀟湘晨報記者文乃斐實習生高思)「撿到一隻刺蝟,怎麼養?」10月24日,黃女士撥打本報熱線96360稱,23日晚她在長沙市望城區星城鎮月亮島社區罐子嶺的田野玩時,無意中撿到一隻刺蝟,看著刺蝟可憐,她便把這個小傢伙帶回了家。不過,專家則建議,對待野生動物最好的方式是放生。
  • 我市森林公安部門救助並放生一隻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我市森林公安部門救助並放生一隻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2020-12-19 18:5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方山:成功救助一隻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黑鸛
    近日,一隻嘴長、腿長個頭挺大,羽毛為黑色的、腹部為白色的大鳥出現在方山縣石站頭村一戶農民家院子裡,經方山縣林業部門救助確認,發現這隻大鳥竟然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黑鸛。
  • 新疆餐館公然叫賣野生刺蝟 稱吃十隻便可治胃癌
    8月2日,吐魯番地、市兩級林業公安局立即趕往現場,現場查獲30多隻野生刺蝟,現場進行了放生。通訊員 劉強 攝  亞心網訊(通訊員 劉強 記者 蘇衍寬) 近日,吐魯番地區亞爾鄉一些人公然販賣野生刺蝟,部分餐館也經營起刺蝟生意,當街叫賣野生刺蝟湯。接到群眾舉報,吐魯番區、市兩級林業公安部門立即組織警力趕到亞爾鄉,現場救出30多隻野生刺蝟,並勒令這些營業場所停業整頓。
  • 淮安:遇到「迷路」刺蝟 放生是最好的保護方式
    丁先生遇到的這隻「迷路」刺蝟日前一天晚上,家住清江浦區石塔湖小區的丁先生在小區車庫內發現了一隻膽小的刺蝟,丁先生原本想抓住它,但刺蝟發現他後,立馬逃走了,鑽到了旁邊人家的車庫內。對此,市林業站的工作人員表示,刺蝟喜歡生活在灌木叢內,是益獸,市民如果遇到,放生是最好的保護方式。「當時我剛下班回家,就在車庫樓道內發現了它,胖胖的身體一動一動的。」丁先生稱,這隻刺蝟個頭並不小,「大約有20多釐米長。」因為小時候他家裡養過刺蝟,很是喜歡,丁先生決定抓住它,「它很膽小,發現我後,就鑽進旁邊人家的車庫了。」丁先生說。
  • 黃狗追咬落難的「貓頭鷹」,村民緊急救助
    10月19日傍晚,武義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泉溪鎮自然資源所接到泉溪鎮金溪村村民電話:撿到一隻「貓頭鷹」,請求林業工作人員前往救助。接報後,自然資源所工作人員迅速驅車前去調查處置。打電話的是金溪村客塘自然村村民吳星偉。
  • 小區來了兩隻小刺蝟?專家提醒,要與野生動物保持距離
    本報訊 「小區裡竟然有刺蝟。」16日,家住億力未來城小區的金女士發了這樣一條朋友圈。專家提醒,刺蝟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市民儘量不要驚擾它們。金女士稱,她前一天晚上出門遛狗,在小區綠化帶的草叢中發現兩團灰色的東西正在蠕動,湊近一看竟是兩隻刺蝟。「這還是第一次在小區裡發現刺蝟呢,過去只聽說刺蝟生活在野外,所以感到很驚奇。」金女士告訴記者,她問了小區裡的鄰居,也有人說看到過。記者來到該小區,就此事詢問了小區裡的幾位保安人員。
  • 寵物刺蝟引來四隻野生刺蝟 合肥野生動物園專家:最好放生大蜀山
    網警闢謠:同樣消息在多地出現寵物刺蝟引來四隻刺蝟卞修景介紹,由於去年大雪,天氣格外寒冷,所以三月份前都沒敢把刺蝟放在外面。「這不,春暖花開了,想讓刺蝟曬曬太陽,就把它安置在陽臺下的綠化叢中。真沒想到,我們家原本的這一隻母刺蝟又引來了四隻刺蝟!」
  • 海口市陸生野生動物救護中心:3年救助3800餘頭
    3月3日,聯合國第7個「世界野生動植物日」當天,家住海口市龍泉鎮的王先生向海口市林業部門求助後,這隻剛出生不久的海南省重點保護動物豹貓,被送到海口市陸生野生動物救護中心收養。陳有為介紹,基於海南熱帶野生動植物園人才優勢、技術優勢、地理環境優勢等有利條件,救護中心將市民移交的野生動物或執法部門查獲的動物,進行救護馴養,本地的待身體健康恢復後就放歸大自然,目前放生比例達到85%。  「如果是外來的野生動物,統一在這裡飼養一段時間後,經過評估允許,將在林業部門配合下,在自然保護區內進行放生,不適合放生的將在動物園養起來,目的就是不讓其破壞海南生物鏈。」
  • 不請自來 村民家的雞窩成了刺蝟的家
    村民家的刺蝟。  天氣漸漸涼了下來,一些動物要開始找過冬的場所了。北侖區白峰鎮華峙村村民梅阿姨家的雞窩,就被刺蝟當成了過冬的家。這隻刺蝟,和雞和睦相處,怎麼趕也趕不走。  雞窩成了刺蝟的家  前天下午,記者來到梅阿姨家進行探訪。梅阿姨家的雞窩不大,有十多隻雞。在雞窩的裡面,記者看到一隻刺蝟正在呼呼大睡,用棍子捅了捅它,它將頭往裡面縮了縮,蜷成了一團。  梅阿姨告訴記者,第一次在自家雞窩裡看到刺蝟是去年10月前後。「頭回親眼見到嘛,當然有點驚奇,人一靠近就逃,動動它就蜷縮成一團,樣子既可愛又可憐,我們也就由著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