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在線浙江站訊 (記者 陳顯婷 通訊員 朱建文)過了霜降以後,杭州市現代實驗小學的許志華老師每隔幾天就要去朝暉公園旁南應家河畔的銀杏林去轉轉,看一看銀杏葉子有沒有更黃一點。每次去,看到葉子還沒有想像中的那麼黃,他就著急,心裡暗暗祈望來一場冷空氣,因為他十分期待太陽花詩社第五屆銀杏林詩會的來臨。
11月10日下午,現代實驗小學太陽花詩社的小詩人們及三年級全體同學在朝暉公園銀杏林終於迎來了第五屆「我和秋天的對話」銀杏林詩會。處於深秋的銀杏林中,孩子們化身叢林裡的精靈,為深秋抹上一筆不一樣的色彩。
四季的流轉伴隨著萬物的更迭,如果說春是活潑歡樂的,那麼秋就是溫暖而深沉的。三(1)班周彥青以「漁舟唱晚響窮彭蠡之濱」的古曲《漁舟唱晚》拉開序幕。隨後,三年級各班都帶來了精彩紛呈的節目。三(5)班的《前赤壁賦》,三(4)班的《未選擇的路》,三(3)班的《秋夕》《夜雨寄北》《山居秋暝》,三(2)班的《觀滄海》,無不給人一種陶醉之感。另外,同學們還將詩詞與舞蹈融合,三(6)班的陳緣同學獨唱《水調歌頭》,將傳統的詞繪成音符,帶來聽覺的別樣感受。
詩會現場,記者還看到了不少名人名家。杭州西湖悅讀會主席嚴力波朗誦了杜甫的《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將詩人憂國憂民的情感展現的淋漓盡致;下城區民家工作室、新月讀書會理事凌國光,新月讀書會理事、浙江博物館副研究員裴媛媛兩位老師還深情吟誦了徐志摩的《再別康橋》;2020年第四屆全民悅讀朗讀大會全國總決賽成人組冠軍陳靜源姐姐為我們朗誦詩人顧城的《淡淡的秋天》;杭州著名文藝評論家、詩人塗國文朗誦了《秋天記》,引領大家感受秋天,擁抱秋天,並解答同學們在寫詩上的疑問。
秋天是果實成熟的季節,也是適宜思考人生的時節,在詩人在落葉紛飛的長長的林蔭路上徘徊。全民悅讀杭州西湖悅讀會秘書長葛雲朗誦了裡爾克的《秋日》,聽著如此美妙的聲音,心靜靜地沉醉在詩的意境裡。三(2)班的高東石爸爸作為家長代表帶來了《幸福一日致秋天的花楸樹》,讓現場的老師、家長和孩子們感受到了比「幸福」本身還幸福的「花楸樹」,它「健康、富足,勝過一切過去的詩」。
不僅如此,詩會上還有個非常有趣的節目,三(1)班的同學們用杭州話吟誦了童謠《杭州小伢兒》,盡顯杭州生活百態。
據太陽花詩社創辦者,浙江省作協會員,詩人許志華老師介紹,詩社創辦於2016年,創辦的初心就是希望留住孩子的童真,開拓孩子的視野,激發孩子的想像,鍛鍊創造性思維,並以讓孩子們以同理心去擁抱身處世界,「通過讀詩、寫詩,使孩子們成為一個向真善美持續出發的人。」許老師表示,希望能給孩子們更多的空間,更多的平臺,寫出每個人自己心中的詩。
據悉,現代實驗小學始終秉持「以人為本、育人為先、五育並舉」的教育理念。童詩特色的背後,是學校對學生美育的重視。「一場銀杏林詩會,或許會成為現代的孩子們最美的童年記憶。在自然課堂中,孩子們能夠感受美、體驗美,體會詩意快樂的童年。由詩歌滋養的孩子,更有涵養,更善良純真,更有智慧。」現代實驗小學校長張剛說。
其實,通過身邊一片小小的葉子去創作詩歌,孩子們能夠感受到生命的周期,學會觀察身邊的事物,「比如落葉、桂花、秋天、風等,都可以成為孩子們寫詩的源泉。」張校長說,學校開設了詩歌社團或相關拓展課,課堂內容的推進需要落到孩子喜歡的點上,以孩子喜聞樂見的方式去展開,像這次的銀杏林詩會,就是孩子們非常喜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