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ijiacun
/ 百家村 /
古老 | 浪漫 |韻味
四季流轉,時光在這裡慢了下來
老廈門的獨特韻味
在這裡保留得淋漓盡致
01
這裡,是百家村
東起文園路,西至公園東路,北達廈禾路,南到虎園路。說到廈門一定要逛的老城區,毗鄰中山公園的百家村絕對不能錯過。
百家村的歷史和廈門中山公園頗有淵源:為興建中山公園,有100多家住戶騰出自己的土地,搬遷至現在的住址,也因此獲名為【百家村】。
作為曾經的廈門「模範村」,這裡不僅有原住民,更吸引了許多華僑和富人遷居。
歲月匆匆,如今的它,沒有想像中的繁華熱鬧,街道兩旁的樓房已經斑駁破舊,甚至有不少都在翻新維修。
街角處,遺留下來的不同建築風格的老樓房,似乎在述說著許多故事。漫步其中,獨有一種靜靜的、舊舊的、慢慢的、不爭不吵的靜謐風情。
隨手用相機捕捉,就能發現不少帶有歷史感的老物件。鐵鏽的歲月痕跡,讓人略有些物是人非的悵然之感。
/
偶然在樓道的一角,發現一個堆滿小玩偶的桌子,不知是誰家小孩的私藏,那種生活的可愛鮮活氣息又撲面而來。
閒暇的的午後,微風拂動枝葉,也拂過老奶奶的發梢;暫時還沒有客人關顧的鐘表店,店主爺爺和鄰居細聲交談...空氣中也流動著陌陌的溫情。
02
這裡,真的很【好吃】
陪伴百家村一起經歷風雨的,還有藏在街旁巷弄裡的各色小店,帶著市井煙火的古早味道。
01
百家村餅鋪
用百家村命名的老字號百家村餅鋪,除了大紅招牌以外,實在是有夠低調。要不是不時飄來糕點的甜香,店裡樸實的裝飾更像是自家樓下的便利店。
小貝更偏愛這裡的鳳梨酥,外皮香酥,不易散;內餡能夠嘗到鳳梨的果肉口感,甜而不膩。
02
好德來薑母鴨
隔老遠就能聞到香味的好德來薑母鴨,更是擁有一批忠實的粉絲。小貝到的時候是工作日的下午3點,店門外仍然有人在排隊。
噗嗤冒泡的薑母鴨一端上桌,就顧不得燙,趕緊咬上一口,姜香入味,鴨肉緊緻飽滿,只需半隻就足夠兩人分享。
03
林扁豆乾
坐擁3個店面的林扁豆乾,已經傳承兩代人了。新鮮的豆腐、滷製的豆乾、真空包裝的即食豆乾,賣得品類很多。
小貝每種口味的滷豆幹都來了一點,滿滿一大盒才13元,性價比超讚!味道是淡淡的滷香,重口的小夥伴可能會覺得不夠味。
04
深田麗友鹽水鴨
開了許多分店的深田利友鹽水鴨,老店看起來更閒適一些。佔據中興路的一隅,裝飾還是幾年前的模樣。
每天賣出幾百隻的鹽水鴨,是貼近食材本身的味道,滋味清香。蘸上獨家的酸甜辣醬,更絕。
05
吳記煸豆乾
日常爆滿的吳記煸豆乾,是百家村夜生活中濃墨重彩的一筆。不僅原住民超愛,也有許多遊客慕名而來。
煸豆乾原汁原味,再加上其他自己喜愛的小菜,和朋友喝喝小酒、侃侃大山,怎一個愜意了得。
06
再享雄贊小吃店
老闆是土生土長的同安人,做的同安大腸血也足夠正宗。外Q裡嫩的口感,吃一口就愛上。
07
阿牛章魚
名聲在外的阿牛章魚,就算開在公廁旁,來打卡的人依然絡繹不絕。
白灼的新鮮章魚,單吃就很是彈牙。獨家的醬料更讓風味提升,強推蘸蒜蓉加辣椒汁,超過癮。
08
百旺沙茶麵
藏在街角18年的百旺沙茶麵,久經風雨的招牌看著不太起眼,但來吃的都是周邊的熟客。老闆甚至因為開這家店在廈門買房了。
掛滿沙茶湯汁的鹼面,嗦上一口,滿嘴鮮甜。說不上哪裡特別,但一段時間不吃就會想念。
09
原報社小籠包
因為拆遷而從廈門日報旁邊搬來百家村的杭州小籠包,在這裡紮根也有十幾年了。張叔夫婦和兒子用心地打理著這家經營了30年的小店。
杭州小籠包用的是發麵,彈性很足。吃起來的口感有點偏向肉包,非常有嚼勁。
10
名人居東北菜
藏在百家村協和路小巷子裡的名人居東北菜,得到了小貝東北小姐妹的認可,味道槓槓的。
招牌鍋包肉外表金黃香酥,酸甜的口感讓肉的滋味更鮮美。老闆還將東北的醋精換成了福建的米醋,鍋包肉的味道會更柔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