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面對新冠疫情的全球蔓延,西方多國反應遲緩,錯過了中國以巨大代價贏得的時間窗口。這些令人扼腕的舉動不禁讓人想起百年前的1918年流感大流行。當時歐美國家同樣因為各自的算盤選擇「捂蓋子」,最終導致疫情全球蔓延,造成數千萬人喪命。
一戰的生死關頭,各方都想瞞
1918年10月,身穿全套護具的美國醫務人員運送病患
1918-1919年間暴發的大流感是人類史上造成災難最大的一次流感,它在全球的致死人數約5000萬到1億,遠超同期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死亡人數。復盤這次疫情的流行過程時人們發現,當時歐美各國政府有意捂蓋子的行為,是這次流感失控流行的重要原因。
大多數研究者認同這次大流感起源於美國。美國著名學者約翰·巴裡就認為,大流感可能由堪薩斯州哈斯克爾縣的某名病人帶到該州的巨大新兵訓練營福斯頓軍營,隨後受感染的美軍乘船在1918年2月28日到3月2日抵達歐洲。法國港口城市布雷斯特是所有美國軍艦抵達歐洲大陸的第一站。從4月開始,美軍帶來的病毒開始在法軍中擴散,隨後巴黎也出現疫情。流感病毒很快隨著歐洲各國軍隊調動,蔓延到義大利、德國、英國等多地。只用了3個月,這場大流感就擴散到世界主要國家和地區。
1918年3月到6月是這次流感疫情擴散的第一階段,其致死率已經令人膽寒。5月下旬,法國一個1018人的兵站中,竟然688人病重入院,其中49人因此死亡,死亡率達5%。但這樣慘重的傷亡並沒有引起歐美各國政府的注意。因為當時一戰已經接近生死關頭,1918年3月,爆發革命的俄國被迫與德國籤訂條約,退出一戰,大批德軍挾得勝之勢轉戰西線,形成對英法的兵力優勢。法國總理克裡孟梭甚至公開請美國記者動員美國社會「惡戰即將發生,請美軍急速來援」,美軍指揮官潘興將軍等人也不斷要求新兵補充上法國前線。英法眼巴巴地看著無數美國大兵登船上岸,他們知道,來自美國的援兵是打敗德國的關鍵,沒想到的是,美國大兵帶來的不僅是步槍和大炮,還有更致命的流感。
不過大敵當前,新出現的流感算什麼,「捂蓋子」成為歐美參戰列強的普遍行徑。美國總統威爾遜擔心疫情影響國人士氣,成為敵方宣傳把柄,乾脆不承認大流感的存在。道道軍令之下,1918年夏天之前,多達150萬的美軍士兵在國內軍營擁擠著受訓,擠上巨大的海輪跨越大西洋加入戰爭。限制人群流動、阻斷疫情傳播是遏止流感大流行的關鍵,但戰爭離不開大規模動員、海陸調動、群居兵營、簡單生活,這些都成為病毒肆虐的溫床。在美國國內軍營裡,在大西洋的海輪上,已經出現了士兵成批的病倒、死亡,海輪成為海葬的地方。美國軍方高層了解這些消息,但對於疫情造成的傷亡卻避而不提。
在疫情最早暴發的美國,各級政府以戰時狀態為由限制媒體報導,在1918年夏天還逮捕過激進的勞工領袖、德語報紙的編輯,甚至包括一名國會議員。在醫療救助方面,由於病床、病房、醫生、護士都要首先支援戰爭,例如費城1/4的外科醫生和相當高比例的護士已經前往海外為軍隊服務,臨時動員抗疫的退休醫生和醫學院學生的能力明顯偏弱,也買不到有效的藥物,這些都加重了病患的死亡率。
法國也將衛生信息視為戰時最敏感的內容之一。大流感被法國軍方以「疾病11」的代碼代替,新聞媒體不得隨意報導。法國政府和軍方逐漸了解到這場大流感的嚴重危害後,仍採取淡化處理的手腕,以減少人們的恐慌,並「掩飾自己的虛弱狀態以防敵人知道」。法國信息封鎖的效果的確「明顯」。當時法國伊蘇瓦爾地區的一名屠夫收到兒子在前線的死訊。別人隱晦地提醒他,兒子先是在戰壕裡感冒,繼而因肺炎住進醫院,可能死於肺流感。但這名屠夫卻相信兒子「死於霍亂」,因為前線回來休假的一名法國軍醫言之鑿鑿地告訴他,兒子的屍體被埋葬前,身上已有黑點,症狀很像霍亂。
在戰線的另一邊,德國也視「隱瞞疫情」為上策。德軍從1918年3月開始在西線發動大規模的「皇帝會戰」,但與日俱增的病患嚴重影響德軍戰鬥力,德軍第一軍需總監埃裡希·魯登道夫抱怨道:「天天聽參謀們抱怨下面部隊流感的患病人數,以及對我們軍隊的削弱程度,真是一件讓人頭疼的事情。」6月以後,德軍每個步兵師平均患病人數已經達到2000人,某些師近一半的人喪失戰鬥力。原本有希望扭轉戰局的德軍,竟有50萬主力被1918年6月的流感拖垮了。不過在德國政府的遮掩下,1918年夏初的德國社會認為,當前流行的這種疾病不是源於病毒或微生物,而是戰爭導致的飢餓和精疲力竭。德國政府「巧妙」地以大家普遍面臨的營養不良為託詞,掩飾著大流感的殺傷。▲
加強版流感成「死神收割機」
1919年戴上特殊口罩的英國婦女
1918年9月,一種變異後的流感病毒從法國、美國等多地開始蔓延全球。從1918年10月至1919年1月,無盡人間慘劇發生。這種加強版流感病毒猶如「死神收割機」,能在24小時內殺死一名健康的年輕人。尤其令人恐懼的是,死亡者最多的竟然是15-35歲之間的青壯年。在它的屠刀下,美國人均壽命從1917年的51歲下降為1919年的39歲。
即便面臨如此嚴峻的疫情,歐美各政府最初仍不願意採取實際措施。一位名叫亞瑟·紐瑟姆的英國官員明知將民眾隔離是控制疫情的最佳方法,但他不願讓兵工廠的工人和其他百姓留在家中,從而減弱英國在戰爭中的戰鬥意志。他呼籲「戰爭的危險遠遠大於病毒傳播的風險」,並鼓勵英國人在疫情已經大暴發的情況下「繼續前進」。
同樣的情況也出現在美國。1918年9月初,一艘美國軍艦將變異後的流感病毒重新帶回美國。最初是費城海軍基地的兩名水兵病死。但費城政府衛生部門仍安慰民眾說「這只是普通的傳染病」,當地媒體也表示「西班牙流感不過是給『老毛病』起的新名字,沒什麼大不了的」。為粉飾太平,費城在9月28日舉行史上最大的支持戰爭遊行,幾十萬人擁擠在一起。3天後,費城全城31家醫院住院病人爆滿,僅10月1日一天就有117人死亡。按照當地傳統,家中有人去世時會在門上掛起一塊綢布來暗示。逐漸的,費城竟然處處可見綢布。在4個月中,費城死者竟然達到1.2萬人。牧師在街道上奔來跑去,為垂死的人禱告,醫療機構的車輛也不斷運送屍體。甚至連棺材都成為稀缺品,一不注意就可能被別人偷走。
原本醫學界對疫情造成的危機最為清醒,但關於流感大暴發可能極端致命的嚴肅思考,只能發表在《美國醫學會雜誌》等專業雜誌上。因為美國政府依舊實施強硬的輿論管制。根據1918年通過的《煽動法》,凡是發表任何對戰事不利,貶損美國軍事行動的人,都會被判坐牢。美國媒體對於大流感的報導起初是隱瞞和不情願的,直到情況加重後,才逐漸披露大流感的危險。但即便到了最緊急的時候,美國政府下屬的食品署、燃料署、鐵道署等與大流感防控有關的機構也未及時行動起來,反倒是「德國人惡意傳播流感」的流言四處出現。有報導稱,一所美國軍營中的德國囚犯沒有感染流感,與他們相處的美國人卻有1/3都病倒了,說明病毒是專門為美國人定製的。
在疫情的恐怖陰影下,美國各地政府終於行動起來,陸續宣布關閉學校、劇院等公共場合。為保持衛生,人們外出時都會緊緊戴上口罩,類似「吐痰等於死亡」這樣的警示牌隨處可見。在費城,一天中因吐痰就有60人被警方逮捕。同時大量參軍的醫生、護士被徵調回來參與救助。因為病人太多,醫務人員不夠用,報紙上還出現大量徵集護士的廣告。
在一片混亂中,也有安心的地方。1918年9月21日舊金山疫情還沒有暴發時,當地公共衛生部主管哈斯勒就很有先見之明地對海軍基地進行隔離,同時全城動員,在學校、教堂設立急救醫院,封閉了一些公共場所。經過共同的努力,舊金山以遠低於預期死亡率的成功,度過第二階段流感。但沒有想到的是,11月21日,全城以為度過劫難,開始摘下口罩,但兩周之後流感殺了個回馬槍,大批民眾死於第三階段流感。
歐美當局對於這次流感疫情的捂蓋子行為最終「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一戰後主宰巴黎和會的英法美三巨頭中,美國總統威爾遜1919年4月患上重度流感,高燒39.4度以上,他的身體嚴重受損,此後反應變得遲鈍。英國首相勞合·喬治則自述,這場流感「差點帶自己進入天堂」。
西班牙捅破窗戶紙反被甩鍋
當時美國報紙稱「西班牙流感是老毛病的新名字」。
在歐美參戰各國不約而同捂蓋子的遮掩下,儘管流感疫情從美國向歐洲各國一路擴散,但這些國家都不允許報紙報導任何可能影響戰鬥意志的新聞,其中也包括流感在部隊裡面快速擴散的消息。直到1918年5月,流感疫情擴散到西班牙,才有人捅破了這層窗戶紙。
與深陷戰火的歐洲鄰國不同,一戰期間西班牙宣布中立,因此沒有實行戰時新聞審查制度。當年5月,大批群眾參加傳統的馬德裡年度慶典,這簡直是流感病毒絕好的傳播環境,疫情迅速蔓延開來。5月28日,西班牙國王阿方索十三世因流感病倒,一起被感染的還有多名大臣。然後越來越多的西班牙平民也病倒了,工廠的工人開始缺勤,農場缺乏人手打理,據估計有多達800萬西班牙人染病。西班牙報紙在1918年流感第一階段流行時,是少數擁有新聞報導自由的媒體,因此首批流感病例報導最早出現在西班牙報紙上。當時全世界的人們都相信,這種疾病是從馬德裡流行起來的,這次流感大流行因此以「西班牙流感」聞名於世。
參戰各國對於流感疫情早已在本國擴散的消息心知肚明,但為隱瞞疫情,仍開動宣傳機器刻意「甩鍋」西班牙,渲染「警惕來自西班牙的流感」,這進一步加深了人們的誤解。當然西班牙人對這種說法非常不滿,他們知道自己不是流感疫情的發源地,懷疑是法國人將病毒傳播到法西邊境。如今西班牙人將這次流感稱為「那不勒斯士兵」。因為流感來襲時,音樂劇《遺忘之歌》正在馬德裡公演,西班牙人便借用此劇的角色和劇情,將「那不勒斯士兵」作為此次流感的綽號。
「西班牙流感」在稱呼上引發的爭議,也導致後來對傳染病命名規則的修訂。如今按照世界衛生組織的疾病命名指南,傳染性疾病的名字中不得出現地點和物種的名稱,也不得出現能夠以性別、宗教和文化身份進行劃分的人群名稱。
但不管怎麼樣,當時間推進到1918年7月後,在流感最先暴發的美國,疫情似乎逐步得到控制,患病人數大幅減少。英軍在1918年8月10日宣布,流感已在大不列顛的領土上消失了。自以為捂蓋子戰術取得成功的歐美各政府沒有想到,致死率更高的第二階段流感疫情馬上就要到了。(金點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