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同安科舉第一村」田洋村 計劃建設鄰家文化公園

2021-01-10 廈門房地產聯合網(xmhouse.com)

  經過整治,澹園及周邊環境得到提升。

  在同安大同街道田洋村文化園附近的一處小山腰,有一處名為「澹園」的文物保護單位。近日,澹園文物及周邊環境整治完成,吸引不少周邊居民參觀。

  據記載,田洋村可謂「古同安科舉第一村」,特別是陳滄江宗族,明清出了兩名進士,20名舉人,41名貢生,廩生、秀才數以百計。

  清理雜草倒樹 摩崖石刻重新描紅

  據文史資料記載,澹園是清初進士陳睿思(金門陽翟人)所建別墅,現僅存巨石上摩崖石刻4處,巨石寬約5米,高約6米。早在1988年,澹園石刻被列入同安縣第三批文物保護單位,該文物是研究歷史上同安與金門血緣關係及書法藝術的實物資料。

  田洋村黨委書記、村委會主任陳水讓介紹,澹園此前年久失修,雜草叢生,樹倒堵路。在澹園所在的巨石上,還長了榕樹,盤根錯節,摩崖石刻斑駁不清。「五一」節前,在同安區文化和旅遊局指導下,田洋村通過鄉賢理事會、宗親會眾籌文物保護資金,對澹園及其周邊環境進行整治。

  記者昨天在現場看到,澹園文物周邊的雜草、倒樹、榕樹等已清理完畢,摩崖石刻等已重新描紅。目前,村裡有意將澹園及其周邊打造成市民尋古探幽的鄰家文化公園。

  周邊環境整治 各文化點保護完好

  「我們想把古蹟好好留給子孫後代,於是村裡鄉賢決定集資保護。」陳水讓介紹,不僅是澹園的修復與保護,村裡還依託鄉賢理事會、宗親會眾籌文物保護資金約40萬元。

  「明清科舉長盛,旗杆石密如林,這在田洋村成為一道文化景觀。」陳水讓帶著記者走訪了陳睿思故居、陳柏芬故居、田洋書院舊址等文物點,文物周邊都進行了不同程度的環境整治。其中,田洋書院舊址在四五年前進行了修繕,也是鄉賢集資30多萬元,如今保護完好。

  文史專家陳金城考證,同安田洋居民是金門移民的後代。明正統年間,金門浯陽禮房十六世陳廷魁攜弟廷祚遷入開基,嘉靖年間金門信房十九世陳滄江遷入,清初滄江玄孫信房二十三世陳觀泰再遷入繁衍。明清兩代的田洋子弟保持了金門老家的傳統,吟誦成風,在科舉場上大放異彩,被稱為「古同安科舉第一村」。(廈門晚報 記者 黃文水 圖/何東方)

  (原標題:新面貌 田洋村鄉賢集資修復澹園

  當地被稱為「古同安科舉第一村」,計劃建設鄰家文化公園)

null

相關焦點

  • 同安大力推進鄰家公園建設 目前已完工11個
    2018年以來,同安區在推進鄉村振興的過程中,著眼於農村環境和農民文化生活,利用一些小空間,打造一批既有顏值又集運動健身、文化娛樂、休閒活動於一體的鄰家公園。  據悉,全區鄰家公園分為3批建設,目前共開展項目19個,已完工的項目有11個。隨著一個個鄰家公園陸續投用,讓居民有了休閒娛樂的好去處,提升居民的幸福感和獲得感。
  • 打造「華夏和諧文化第一村」
    遊走在萬和宮,如同走進了「和」文化的歷史長廊。中華詩詞學會副會長、著名詩人晨崧先生遊歷完萬和宮後,寫下詩賦:「心醉詩聲月醉雲,滿園文韻夢追魂。聖宮更勝瑤池境,天下和諧第一村。」中國書法家協會主席張海欣然命筆「華夏和諧文化第一村」。
  • 東莞高埗保安圍村:「 五大文化 」建設助力鄉村振興
    近年來,東莞市高埗鎮保安圍村加大對紅色文化、孝義文化、龍舟文化、曲藝文化、美食文化的建設與弘揚,以特色文化為載體,大力開展人居環境整治,營造美麗和諧宜居環境,通過文化振興助力鄉村振興。當時的地下黨書記黎奴聽完報告後,馬上安排人通知遊擊隊隊員,計劃聯合他們在觀音洲(現保安圍村第九村民小組碼頭處)等待日軍船隻出現並進行伏擊。漸漸夜已深,待船隻進入伏擊範圍後,黎奴書記率先打響第一槍,經過一輪激烈對戰後,成功繳獲一艘貨船及一批生活物資,為水鄉遊擊隊順利開展抗日鬥爭打下基礎。這件事成為保安圍村難以忘懷的遊擊隊歷史事件。
  • 惠陽丨良井平潭5村欲連片造4A級景區 一村要建溼地公園
    5個村,進行建築與景觀環境整治、道路交通完善、公共服務設施建設、環境衛生整治、生活汙水整治、傳統文化挖掘等。打造全省乃至全國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全新樣板和標杆地區打造鄉村休閒目的地和國家4A級景區客家文化與特色農業發展區、休閒農園與機械農業發展區、鄉村民宿及有機農業發展區霞角村→古圍客韻村,大白村→悠閒慢享村,矮光村→蔬果生態村,時化村→創意美宿村,陽光村→有機養生村 根據規劃方案,惠陽區省級新農村示範片有兩個主要目標,一是打造為廣東省乃至全國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全新樣和標杆地區
  • 泰山景區曹家莊村建設首批地質文化村
    走進曹家莊村,撲面而來的是大自然的氣息,平坦的道路兩旁樹木林立,一路前行,清冷的空氣中散發著植物和泥土的芳香。遠望,褪去樹葉的樹林與縈繞的晨霧相映成景,宛如人間仙境。地處泰山西南麓的曹家莊村,南、北兩側泰山餘脈環繞,地質資源豐富。2020年,中國地質調查局全力推進落實建設「中國十大地質文化村」,會同地方政府建設10處地質文化村(鎮)示範樣板。
  • 僑鄉臺山浮石村:創造中國文化教育史上三個第一
    在臺山,有一條古老的「趙宋皇族村」。這條村,榮獲文化部授予的「中國民間藝術(飄色)之鄉」稱號,創造了文化教育史上3個中國第一,這條村是——  臺山市鬥山鎮浮石村,是新「皇族村」——古井鎮霞路村的兄弟村。這條有626年歷史的古老村莊的二萬多名村民,崇尚文化,熱愛藝術。
  • 中國第一村——中國民俗文化村
    中國民俗文化村坐落在廣東省深圳市風光秀麗的深圳灣畔,毗連世界最大的微縮景區錦繡中華,佔地將近十八萬平方米。是國內第一個薈萃各民族的民間藝術、民族風情和民居建築為一園的大型文化遊覽區,被譽為中國第一村。這個民俗文化村內有二十一個民族的二十四個村寨。是按原景觀的一比一比例來建造的。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玉溪紅塔區這個村被譽為「雲南第一村」
    玉溪紅塔區這個村被譽為「雲南第一村」 玉溪紅塔區這個村被譽為「雲南第一村」 大營街先後獲國家園林城鎮、目前,已開發建成匯溪公園、匯龍生態園、映月潭休閒文化中心等旅遊景點,以溫泉休閒、康養娛樂、文化體驗、旅遊度假為核心的旅遊業得到持續、快速、穩定發展。 記者了解到,大營街幸福小鎮將設中國集體經濟轉型發展新標杆和鄉村振興示範區、國家5A級景區、省級康養小鎮、紅色文化主題教育基地、工業遺存文創基地、滇中美食文化體驗區。
  • 壽寧古村落——雙苗尖下的明珠—大黍村
    村所在地坐北朝南,海拔920米,兩邊跌宕起伏的崗龍包圍,把東邊的大黍坑和西邊的石龍坑圍在村外,前面筆架山把關,遠眺四周高峰連綿,頗為壯觀。中間圍成一片近千畝的緩坡小田洋,一百多幢房屋即成片建在向陽山坡上。  登上村邊崗頭,盡覽繞村八景,讓人浮想聯翩。
  • 京郊第一村—韓村河
    從產業發展起步  提起京郊第一村,大家首先會想起房山區的韓村河村了。沿京港澳高速向西南行使40餘公裡,從琉璃河出口駛出,穿過幾個傳統村落,迎面便可以看到左側一塊兩人多高的褐色巨石上手書的三個紅色大字——「韓村河」。走在韓村河村內,街道潔淨明亮,松柏綠蔭鋪地,棟棟西式別墅掩映其間,這裡好像一片世外桃源。
  • 江蘇省最發達的縣級市,不是崑山,天下第一村「華西村」就在此地
    常熟,江陰大橋建成於1999年,全場跨度1385米,「中國第一,世界第四」的剛懸索橋。江陰的民營經濟相當發達,可以說是中國製造業第一縣,連續14年位居縣級榜首。江陰有鵝鼻嘴公園———鵝鼻洞全長216米,存在已久,當初是為了抵禦日寇入侵,加緊長江防備,後來國民黨戰敗就一直封閉著,抗戰勝利後,這座山洞被政府完整地保留下來江陰文廟——是古城儒學聖地和江陰科舉時最高學府,每逢大年初一許多居民都會到文廟「走三橋」為了祈福來年的福運。
  • 上海5個村入選新一批「全國生態文化村」→
    什麼是「全國生態文化村」?全國生態文化村的考核要求包括生態環境、生態文化、生態產業、人與自然和諧、示範作用等多個方面。全國生態文化村是中國生態文化協會從2009年開始,在全國範圍內開展的一項遴選命名活動,迄今為止,包括最新一批5個村在內,上海已經有29個村成為全國生態文化村。上海有5個村當選為2019年新一批「全國生態文化村」。近期,上海市生態文化協會已陸續將「全國生態文化村」的牌匾送至各村。
  • 呼圖壁縣打造新疆鄉村葫蘆文化第一村
    「幸福村適合種植葫蘆,今年我們調整全村種植產業,種植了1200畝葫蘆,準備打造新疆鄉村葫蘆文化第一村。」4月22日,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昌吉回族自治州呼圖壁縣委組織部老乾局黨校駐五工臺鎮幸福村工作隊隊長、第一書記鄭睿提起今年的發展規劃如數家珍。
  • "最美鄉村路"候選:高碑店村通惠河景觀路
    道路名稱:朝陽區高碑店鄉--高碑店村通惠河景觀路  最美季節:一年四季沿線最美鄉村是高碑店村,有鼻煙壺、內畫壺博物館;勵志堂科舉匾額博物館;老北京華聲天橋民俗文化市場;民俗園石材市場;古典家具一條街;漕運文化廣場;騰龍閣民俗接待諮詢中心;新農村建設村民新居;孝悌園;將軍廟;龍王廟;平津閘碼頭遺址;碼頭公園;高碑店村史博物館;盛世龍源餐飲休閒區;國粹苑博物館;晉商博物館。
  • 瓊海龍壽洋萬畝田野公園:別樣的城市公園
    從嘉積鎮出發,沿著嘉博路走約2公裡,就到了龍壽洋萬畝田野公園。這裡不僅僅是農村。沿途而設的儒家文化廣場、百畝蓮藕、果園等項目讓整個田洋成為一個大公園,讓人流連忘返。  「太大了!不看風景光開車的話都要半小時以上!」
  • 新作|良渚文化村20周年煥新計劃,杭州/安道設計
    20年,良渚文化村歷經了歲月的沉澱,見證了城市的發展,原有的老舊配套已無法滿足居民當下的生活需求。社群之間草木蔥鬱的公共公園,如今多了一些靜謐,少了一些活力。 值此20周年之際,萬科啟動煥新計劃,委託我們對老社群的公共空間進行微更新改造,希望為村民提供更實用更舒適的公區環境,升級居民生活體驗,激發社群活力。
  • 中華進士第一村,如今大力發展旅遊業,你還不知道是哪裡嗎?
    「中華進士第一村。」曹村鎮比較有名的人物有愛國詩人曹豳——專門為他建造曹豳公園、打造曹豳雕像,以及現任上海市市委書記李強同志。因為有著眾多文化因素,這裡才有打造成為旅遊景點的可能。1、梅龍書院圖源網絡主要布置了孔子供奉堂、科舉文化介紹臺
  • 東莞挖出珠三角第一村
    無論從年代的久遠、遺址保存的完好性、遺蹟遺物的豐富性都堪稱「珠三角第一村」,蠔崗村的發現,對追溯嶺南文化的淵源意義非常重大,記述了五六千年前珠三角的祖先生活狀態,其考古意義可與聞名全國的河南安陽後岡的新石器時代遺址媲美。
  • 蘭州百合文化:天下百合第一村
    7月13日上午,第九屆蘭州百合文化旅遊節分項活動之一的袁家灣村第三屆百合文化旅遊節,在有「天下百合第一村」之稱的西果園鎮袁家灣村舉辦。袁家灣村風景秀麗,百合文化遺產豐富、品類繁多。近年來,袁家灣從成立旅遊公司探索起步到推動「三變」改革引領示範,從實施省級美麗鄉村、市級小康村等重大項目到成功創建市級鄉村旅遊示範村,再到今年深入挖掘百合文化,打造袁家灣百合文化傳承館以及今年5月1日通過了省級鄉村旅遊示範村驗收,袁家灣村的旅遊村建設一年一個新變化。如今的袁家灣,一幅鄉村旅遊促振興的美麗畫卷正徐徐展開。
  • 即墨這個村入選2019年「全國生態文化村」
    舉報   據即墨發布微信公眾號12月10日訊,12月6日,中國生態文化協會官網公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