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絨花,清晨迎接我開放—《音樂之聲》薩爾茨堡

2020-12-25 百家號

哈嘍,大家好,你們可愛小編又回來了,今天帶給大家兩個旅遊的好地方。

雪絨花,清晨迎接我開放—《音樂之聲》薩爾茨堡

音樂,是流動的藝術,也是心靈最美好的擺渡馮·特拉普男爵在五音譜中找到了失落的真愛;瑪利亞亦在「Do-Re-i」的旋律中尋到了生活真正的意義。《音樂之聲》是一部電影,卻也是最真實的生活。米拉貝爾宮巧致的花園中常有孩子們的笑語呢喃,通往玫瑰山的階梯也是瑪利亞和她的七個孩子最好的曲譜,在這裡,他們唱響的不僅是膾炙人口的歌,還有堅持、尊嚴、童真、蜜、憂傷、浪漫和整個生活。

即便我們不懂音樂,但也不妨礙我們走進特拉普與瑪利亞的烏託邦,在青山綠水、白牆藍頂之間尋找那一分音符間流淌著的安然。

白雪皚皚的阿爾卑斯腳下,巴洛克式的建築,音樂家莫扎特的故鄉、美國電影《音樂之聲》的拍攝地,一個令人魂牽夢繞的地方—薩爾茨堡,它坐落在阿爾卑斯山北麓、多瑙河支流薩爾赫察河畔,是一個有著傳奇歷史和迷人風情的古老山城。

薩爾茨堡城內巴洛克式風格的建築具有獨特的魅力。薩爾茨堡有著眾多城堡和宮殿,赫恩薩爾茨堡坐落在城市內的山丘上,是薩爾茨堡的地標,是中歐現存最大的要塞。歷經九百多年風雨,仍巍峨挺拔地聳立在舊市區一百多米高的丘陵上。從遠處望去,山頂上的赫恩薩爾茨堡潔白耀眼,神秘誘人。

在赫恩薩爾茨堡對面的,則是米拉貝爾官殿和花園。米拉貝爾花園是大主教沃爾夫·迪特裡希為他的情人建造的。米拉貝爾花園是一處巴洛克風格的花園,花園中央是一座大型噴泉,四周的雕像都是希臘神話中的人物。在這座美麗的花園中,可以想像到這樣的情景:白雪皚皚的阿爾卑斯山下,如茵的山坡上,女教師帶著孩子們,唱歌、雀躍、奔跑,一曲《哆來咪》在山谷中迴響。

奧地利音樂古城薩爾茨堡的一座宮邸花園,俗稱水晶宮,以噴泉和水戲而聞名。這原是薩爾茨堡主教的私人宮邸花園,建築別具匠心,既有歐洲傳統的園林風格,又有類似中國園林以小見大的特點,讓你突然不知身在何方。園內綠樹成蔭,流水滑涓。道路兩旁都有暗道水管不時噴射,水花飛濺,雨簾霧障,有種神秘莫測的氣氛。花園內,在一個玲瓏假山上,還可以聽到不同的鳥鳴。

薩爾茨堡擁有眾多的劇院、音樂廳、電影院和博物館等。在歐洲文藝復興時期,薩爾茨堡已是一個音樂藝術文化中心,山清水秀,人傑地靈,也許這些都是因為這裡曾出過一位天才音樂家—莫扎特。

當然,薩爾茨堡還有卡拉揚,它也是薩爾茨堡的古老風情,同樣可以陪你穿梭在薩爾茨堡的大街小巷。

旅行·印象薩爾茨堡音樂節

來薩爾茨堡聽一場震撼人心的音樂會吧。薩爾茨堡音樂節自從1920年以來於每年夏天舉行,與之相應的還有著名指揮家赫伯特·馮卡拉揚在1967年創辦的復活節音樂節。在音樂之都,恰逢音樂節之時,聆聽經典名曲,乃是一種極大的享受。

十裡桃林十裡桃花——《三生三世十裡桃花》普者黑

桃之天天,灼灼其華,之子于歸,宜其室家。十裡桃花,紛落若霞,軟語呢喃間,織就的不過是一件嫁衣裳。她是青丘帝女,芳華絕代;他是九重天儲君,玉樹芝蘭。原不過是一場兩情相悅的愛戀,卻因天地大劫、擎蒼遺禍衍變成了一場虐心蝕骨的深情大戲。

三生三世,桃花十裡,你可還是我的良人?

誅仙臺下,忘情水畔,曾經的身影是否仍舊縈懷?

白淺與夜華的苦戀,不知道是對還是錯,《三生三世十裡桃花》的故事,卻已令太多太多的人,青襟淚灑。白淺的心,苦過,更甜過,夜華亦然。或許,三千紅塵,寥寥數載的相偎相守,早就勝過了天闕億萬年的相愛相殺;而今日,我們要邂逅的便是那屬於白淺的青丘,那遺落了太多記憶的桃林普者黑荷花自古便是文人墨客的最愛,而位於雲南省東部的普者黑景區便以荷花著稱於世。在普者黑的山水之間,有著上萬畝荷塘,每到七八月份,池塘裡的荷花競

開放,一朵朵宛如貴妃出浴。純潔的白荷,嫵媚的粉荷,鮮豔的黃荷,亭亭玉立,嬌貴而不妖豔。

普者黑是貨真價實的彩雲之南。可以朗誦一句「半在春波底,芳心卷未舒」,牽著情人的小手,在荷塘中的小路中邁著優雅的步子,偶爾遇到成雙的蝴蝶在花間追逐,便陶醉在「化蝶」的夢裡。這裡的荷花並非人工種植,而是千年野生的荷,因此生命力很強。

「低頭弄蓮子,蓮子清如水。」

個羞澀的哈尼族姑娘撐著小船出來賣荷花和蓮蓬,如果不是因為靠得近,還發現不了她,因為她就像一朵亭亭玉立的荷花。不知不覺已經到了黃昏,卻不忍離開,好像已經融入荷花裡。雲南有潑水節,這裡打水仗的遊戲和潑水節較類似。五六人一組,上小船,準備好打水仗的工具。數百條小船陸續出發,很多迫不及待的遊客一上船就開始打起了水仗,甚至直接用水桶潑向對面的小船。空中水花飛濺,水中的荷花也被這歡樂的情緒所感染,跳起了搖擺舞普者黑的青龍山、獅子山,觀音洞、仙人湖,淳樸的民族風情,都足以讓人感動。在普者黑的少數民族節日中,彝族的「花臉節」最隆重和刺激。

原本是人們互相抹花臉以驅逐鬼怪,逐漸演變為青年男女選擇愛人的活動。把對方的臉抹得越黑,說明對她情意越深。所以盡可以把情人的臉抹得黑黑的,那是最熱烈的愛意。

看完之後大家有沒有旅遊的心動呢,有什麼想對小編說的都可以留言評論。小編會繼續帶給大家更好地文章。喜歡小編的也可以點個關注。(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雪絨花,雪絨花,每天清晨迎接我
    昨天晚上,看了美國經典影片《音樂之聲》。影片很老了,1965年3月在中國大陸上映。不愧為經典,特別是影片中的幾首歌曲,《哆唻咪》、《雪絨花》、《再見》,優美動聽 ,使人印象深刻。「雪絨花,雪絨花,每天清晨迎接我。小而白,純又美,總很高興遇見我。
  • "雪絨花"熟悉旋律唱響上海大劇院 《音樂之聲》展現經典魅力
    「雪絨花,清晨迎接我開放……」當這熟悉的旋律響起,大劇院儼然成了一個巨大的KTV,現場觀眾情不自禁地隨著旋律哼唱起這首代表著幾代人集體記憶的歌曲。日前,由韋伯擔任製作人的百老匯經典音樂劇《音樂之聲》在上海大劇院拉開序幕。
  • 音樂之聲——「雪絨花」
    美國電影《音樂之聲》用優美的音樂,含蓄的表現方式,為觀眾呈現出面對納粹的無情踐踏,歷史的產物,人們的無力卻仍然堅守本心,對未來充滿嚮往。該影片包含兩個」結合「:1.瑪利亞和上校 2.在"Something good"(理察-羅傑斯)這首歌曲中得以體現:我的童年也許坎坷不順,我的少年時期也許悲慘暗淡,但在這些傷感的過往歲月裡,總有時候真誠存在其中...... 所以,在往日的悲歡歲月裡,我一定做了什麼好事......
  • 跟著經典電影《音樂之聲》,探秘奧地利薩爾茨堡,尋找兒時記憶
    朗朗上口的歌曲《雪絨花》,應該大部分人都會跟著哼上幾句,小時候我也會唱,直到後來看了電影《音樂之聲》,才知道《雪絨花》是電影裡的插曲。這部經典的影片,講述的是發生在奧地利第四大城市薩爾茨堡的故事,影片中出現了許多動人的城市鏡頭,令人印象深刻。
  • 教師招聘:音樂常識之音樂劇《音樂之聲》
    教師招聘:音樂常識之音樂劇《音樂之聲》由北京教師招聘考試網提供:更多關於教師招聘:音樂常識之音樂劇《音樂之聲》的內容請關注教師資格考試網/北京教師招聘考試網!或關注北京華圖微信公眾號(bjhuatu),北京教師考試培訓諮詢電話:400-010-1568。
  • 比《音樂之聲》裡更動人的薩爾茨堡愛情故事
    音樂之聲與音樂之城只要美國的遊人一到薩爾茨堡,一準會興致勃勃地到那部好萊塢經典影片《音樂之聲》的拍攝景地,去親眼看看那些美麗得近乎仙境的風景。其實,不只美國人,無論哪國遊客,只要看過《音樂之聲》,全都會對影片中這些神奇而迷人的景觀充滿好奇。然而我的一位薩爾茨堡的朋友卻說,真正的薩爾茨堡人很少有人看過這部影片。
  • 鋼琴自彈:雪絨花
    「雪絨花,雪絨花,清晨迎接我開放......」 這大概是我們小時候都會唱的「兒歌」,因為它入選了我們的音樂課本。
  • 一曲《雪絨花》譽滿全球:高貴純潔的雪絨花,誰值得擁有呢?
    1965年3月,英國上映了一部音樂片《音樂之聲》,這是由羅伯特.懷斯執導的。影片講述的是22歲的家庭教師修女瑪利亞和七個孩子的故事,當然還有她和孩子們的父親__一位上校的愛情故事。該片獲得第38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影片、最佳導演等五個獎項。
  • 英文經典歌曲欣賞:雪絨花 Edelweiss
    《雪絨花》/《Edelweiss》是《音樂之聲》/《the sound of music》中的插曲      上校一家參加為德國納粹舉行的音樂會,他們決定當夜離開奧地利,前往瑞士。音樂會上,上校彈起吉他,唱起了這首奧地利民歌,哽咽地唱不下去了,瑪利亞走上去和他一起唱,他們的深情感動了在場的奧地利觀眾,他們全部起立與上校夫婦合唱。
  • 雪絨花:高山上的純潔與永恆
    「雪絨花,雪絨花,清晨迎接我開放……」聖誕新年之際,街頭商場裡經常會響起這首熟悉的旋律。
  • 《音樂之聲》拍攝地,莫扎特故鄉,薩爾茨堡與音樂的不解之緣
    電影《音樂之聲》相信很多人都看過,影片最吸引人的當然不只是優美動聽的音樂,還有迷人的阿爾卑斯山、清澈的湖泊、明媚的氣候、雅致的別墅……孩提時代對於影視最深刻的記憶自然也不會是多麼深刻的故事情節,更多的是對影視劇中獨特的風景的記憶。而對於電影《音樂之聲》,那時除了那首《 哆來咪》,阿爾卑斯山那廣袤壯美的自然景觀以及巴洛克風格的古老建築同樣令人難忘。
  • 聽過了《哆來咪》《雪絨花》 不證明你聽過了《音樂之聲》
    然而許多中國觀眾至今還不知道《音樂之聲》拍成電影之前最早是音樂劇,也許更不清楚:除了那最有名的三首歌(《哆來咪》《雪絨花》《孤獨的牧羊人》)之外,還有哪些旋律同樣動人?  就在上個周末,前來報名參加「百老匯星夢」《音樂之聲》小演員選拔的孩子們在錦城藝術宮門前排起了長隊,但讓相關選拔負責人有點驚訝的是,帶這些孩子前來的年輕家長們,卻只有很少數人清楚地了解有關《音樂之聲》的故事。
  • 音樂之聲合唱團攜手深圳小歌星唱《雪絨花》
    7月22日下午,美國音樂之聲合唱團在深圳舉行的「小歌星招募」的決選結果出爐,黃伊一、張佳怡、龍子躍等11名選手經過數月的選拔脫穎而出,他們將在下月舉行的美國音樂之聲合唱團演唱會上演唱《雪絨花》和《哆來咪》。
  • 奧地利老城-薩爾茨堡音樂之旅
    薩爾茨堡除了是音樂神童莫扎特出生的地方,也是電影巨著《音樂之聲》的拍攝地。來奧地利,想快速了解薩爾茨堡這座老城的途徑,自然就是參加著名的「音樂之旅」(Sound of Music Tour)。由旅行社或旅館組織,「音樂之旅」會帶你暢遊薩爾茨堡市內和郊外,重溫《音樂之聲》電影中所出現的各個經典鏡頭,以及電影背後有趣的故事。
  • 薩爾茨堡,將世界之美濃縮於此
    莫扎特曾經說過:「我到過很多可愛美麗的地方,但沒有一個能比得上薩爾茨堡那醉人的自然美景」。薩爾茨堡是一座魅力無窮的城市,不管您是為了汲取文化、縱情購物、漫遊街道,還是品味咖啡、消遣時光,這裡都能令您心滿意足。
  • 跟隨瑪麗亞的歌聲,探索千年古城薩爾茨堡
    「群山活躍在音樂之聲裡,唱著已流傳千年的歌曲;群山以音樂灌溉我心靈,我願高唱每首聽到的歌曲。」在電影《音樂之聲》開頭,主角瑪麗亞雀躍於阿爾卑斯山間,吟唱著這首動聽的民謠。在山腳下座落的就是故事的所在地、拱衛阿爾卑斯山的白色大門——薩爾茨堡。
  • 奧地利·薩爾茨堡|《音樂之聲》的發聲地,世界遺產認證的巴洛克之...
    因為是莫扎特的出生地和卡拉揚曾經的坐鎮,所以匯聚的音樂家有大咖;傳播的作品紅得快,比如說《音樂之聲》原型。這部電影就是根據上世紀中期在薩爾茨堡發生的故事改編而來。除了進入電影及音樂的世界,這裡還有阿爾卑斯山以北,2007年被世界遺產認證,保存最完好的巴洛克建築群。
  • 《音樂之聲》中文版將上演 重現經典《哆來咪》《雪絨花》
    圖說:《音樂之聲》男女主角傅震華、黨韞葳和五位小演員與大家見面 新民晚報記者 郭新洋 攝婦孺皆知的音樂劇《音樂之聲》中文版,將於14日在上海大劇院上演,這是該劇全國巡演一年來的第108場。昨天,男女主角率小演員亮相,再現了膾炙人口的《哆來咪》。
  • 奧地利的薩爾茨堡,是一個標誌性的建築,也是音樂之聲的拍攝地
    奧地利的薩爾茨堡,是一個標誌性的建築,也是音樂之聲的拍攝地提到奧地利的薩爾茨堡,人們就會想到莫扎特、卡拉揚和電影《音樂之聲》,很多人可能還不知道,其實薩爾茨堡這座用手可以觸摸到音符的城市,其原來城市名稱的含義是「鹽城堡
  • 莫扎特的家鄉——易守難攻的薩爾茨堡,音樂之聲取景地之一
    老城區山上的這座薩爾茨堡要塞,是歐洲最大的中世紀城堡之一,號稱「從未被攻破的要塞」!要進去這座薩爾茨堡要塞,要穿過山腳下的一大群房子,一個小小的房子裡賣票。這裡要坐纜車上去。進到城堡外面,就看到巨大的牆,留著多少年前的戰火痕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