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狀元赴美再難也不回國,年薪152萬,38歲從公司樓頂一躍而下

2020-12-15 騰訊網

17歲,當上福建省高考狀元,考上浙江大學;

18歲,憑一己之力,在浙江大學創立數學協會,吸收會員600人,那可都是浙大高材生;

21歲,拿到美國南加州大學計算機系,全額獎學金研究生offer;

24歲,取得南加州大學博士學位;

27歲,進入風頭無兩的臉書工作,年薪22萬美元,那一年是2008年,中國和美元匯率6.9,相當於人民幣151.8萬,大約152萬一年;

……

38歲,從臉書公司樓頂,這個他奮戰過的地方,一躍而下,結束了自己原本璀璨的一生。

這其中發生了什麼?

高考狀元赴美再難也不回國

這位高考狀元,名叫陳勤。

他是一個典型的農村孩子,通過讀書改變命運的人。

抓住了命運的尾巴,怎麼可能鬆手?

他拿到高薪的第一年,就把父母接到了美國,希望父母能享受晚年,吹一吹大洋彼岸的風。

父母也在鄉親中,好好風光了一把。

或許,這份風光,也成為了他人生的枷鎖。

因為,當遇到困難時,他沒有後路願意退。

許多網際網路公司,包括國內的幾家巨頭,以及國外知名企業,臉書、亞馬遜等,都有一個"末位淘汰制"。

也就是說,公司會給員工一些目標,這些目標如果達不到,員工就要捲鋪蓋走人。

一方面,極大地壓榨員工的主觀能動性。

另一方面,給員工喘不過氣的壓力。

在這個氛圍裡,陳勤,被"末尾淘汰制"選中了。

在美國,如果你是被淘汰的人,無論你履歷再漂亮,去別的公司找工作,都會舉步維艱。

更何況,在臉書做了多年,拿了這麼多年高薪。

心高氣傲的高考狀元,甘心在哪屈就呢?

他也沒想過回國,父母接到美國,就等於是從他心裡切斷了退路。

難道低眉臊眼地,以被淘汰的身份回國?

他可是天之驕子、高考狀元。

鄉親們要怎麼看自己的父母?

陳勤站到臉書樓頂的那一刻,肯定覺得前無進處,後無退路。

於是,他選擇了一躍而下。

是什麼,把陳勤"推下"了臉書大樓?

可是,生命不是電腦,還有重啟鍵可以按。

他徒然留下悲傷的父母妻子,在陌生的城市裡,更加艱難。

有人說,陳勤死於無情的壓榨,死於職場壓力,死於高考狀元和人生贏家的排面。

但我覺得,這些當然都是重要因素。

可最重要的是,他對抗壓力的能力,被自己的心態阻斷。

為什麼不能回國?

就是心態上,抗壓能力差,不然以他在臉書工作的經驗,在網際網路飛速發展的中國,會有更自如的前景。

有些高考狀元,贏了一時,卻沒有贏一輩子。

無論孩子成績如何,無論將來怎樣,父母都應該在孩子心中,修一堵牆,讓孩子有足夠的韌性,對抗世間傳遞給他的壓力。

有足夠從容的心態,面對成年人的挫折。

退一步,可以海闊天空。

如何提高孩子的抗挫折能力?

第一,抗挫折能力要從小培養

沒有人的抗挫能力,是與生俱來的,或者後天頓悟。需要父母從小就開始培養,逐漸讓孩子心境變得平和,能夠面對大風大浪。

第二,抗挫折的前提是建立信心

抗挫折教育,不是打擊教育,而是要給孩子信心,讓孩子無論在什麼條件下,都能獨立對抗任務。當孩子的信心強大到,對一切挑戰都得心應手的的時候,自然就能夠對抗挫折和壓力了。

第三,教會孩子控制情緒

不可否認,陳勤的事件,或許有激情因素,也許是和領導的爭吵,也許是一時想不通,造成了悲劇。這就要求,每個家長教會孩子控制情緒。不要讓負面情緒,成為大腦的主宰。

只有孩子能控制情緒,不斷提高自己的信心,面對一切困難都能從容應對,才能避免如此優秀的人才,因抵抗不了壓力,選擇極端。

家長是孩子的防火牆,建設孩子的心靈,宜早不宜遲。

相關焦點

  • 高考狀元寧死不回國,美國夢破碎,失去155萬年薪從樓頂一躍而下
    福建高考狀元雖然現在出國打工已經沒多少人羨慕,但在很多人的觀念裡,外國的生活仍然讓他們嚮往無比,似乎能在外國定居就會高人一等,父母的觀念多少也會給孩子造成影響。陳勤是一個智力超常的孩子,1998年的高考,17歲的他一舉奪得福建省理科狀元,有幸成為浙江大學數字系的學生。
  • 高考狀元、留學美國,年薪130萬,38歲卻選擇跳樓!
    看到這些黃皮膚黑頭髮的同胞們,如此自大不禁對他們的教育深感懷疑、素質的擔憂,想起一個事件:曾經的高考狀元跳樓自殺,年僅38歲!「高考狀元」、「出國留學」、「美國高薪待遇」的陳勤,似乎一切都活成了我們期待的,走上人生巔峰,可就是這麼一個從小令人羨慕嫉妒恨的人,為何38歲選擇從4樓縱身跳下呢?
  • 38歲高考狀元為拿綠卡,在美國陷入困境也不回國,結局令人惋惜
    2019年9月,一位男青年從臉書的辦公大樓一躍而下,引起了網友熱議。這個男子名叫陳勤,是一名中國人,而且還是當年浙江省的高考狀元。當時陳勤已經38歲,在美工作八年,生活還算穩定,誰也沒想到陳勤會做出這樣的選擇。
  • 浙大學霸24歲獲南加州大學博士學位,卻因壓力大從樓頂一躍而下
    因為不出意外的話,學霸級別的人物最後都會有一個較好的歸宿,考上名牌大學,畢業後找到一份好工作,做父母的也臉上有光。今天要說的主人公叫陳勤,他曾經是福建省高考理科狀元,17歲就考上了浙江大學。2008年,陳勤看準臉書公司的巨大發展空間,向臉書公司發出了求職信。那一年,年僅27歲的陳勤入職臉書,被評定為公司C1級別員工,年薪22萬美金(按照當時的匯率,約合一百五十多萬人民幣)。
  • 高考狀元陳勤:在美國寸步難行也堅持不回國,38歲從高樓縱身一躍
    在1999年的時候,陳勤就靠著自己的努力成為了高考狀元,順利進入了名校浙江大學學習。畢業之後陳勤開始一邊工作一邊學習,終於在後來得到了出國留學的機會。2011年,他便進入了美國南加州大學攻讀計算機專業,並且在幾年之後順利拿到了自己的碩士學位證書。
  • 高考狀元陳勤:在美國年薪百萬堅決不回中國,後陷入困境跳樓自殺
    這不,就有這麼一位天之驕子,原本以為自己到達的是天堂,即便是被耍得團團轉,也甘願忍受著這樣的痛苦,但卻沒有想到這其實自己已經進到了牢籠裡,最終選擇從高樓上一躍而下了結了自己的生命,但為什麼即便承受了這麼多的痛苦還是不想要回到中國呢?今天就讓我們來了解一位當年的而高考狀元的那些經歷。
  • 高考狀元陳勤:為拿綠卡在美國遇到困境也不回國,38歲魂斷美國
    但是無論如何,成年人的世界再痛苦,我們也要學會堅強去面對,理智控制好自己的情緒,千萬不可因為一時的情緒激動而幹出傻事。作為一位能力出色的優秀IT人才,18歲就憑藉著自己的努力成為了家鄉的高考狀元陳勤,在情緒崩潰的那一瞬間,他毅然地選擇了結束了自己本該前途大好的一生,而讓他選擇結束自己寶貴生命的原因,也正是工作上的一些不如意。
  • 高考狀元陳勤,美國夢破碎,最後從公司樓頂縱身一躍,悲乎?
    但在現實之中,近年來,就在扎克伯格的Facebook公司裡,發生了一件比電影內容更加駭人的事情。為什麼說比電影更恐怖呢?因為電影中,在主創們的爭論中並沒有造成什麼人的生命安全,而在現實之中,就有一位來自中國的星星隕落了。
  • 福建狀元陳勤:博士畢業後年薪154萬,因壓力大,38歲從樓頂跳下
    為此他不斷的努力,1998年參加高考,以福建省理科狀元的成績,被浙江大學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錄取。 進入大學之後,陳勤依舊是班上最努力的一撥人,很自然陳勤的成績一直名列前茅。在考研的時候,陳勤面臨了人生第一次重要的選擇。那就是去國外還是留下國內,早在2011年美國南加州大學便向他拋出橄欖枝了,並承諾了相應的獎學金。
  • 38歲高考狀元的「美國夢」破碎,卻堅持不願回國,最終選擇跳樓
    天才即使不勤奮也不行,所以陳勤從小開始就非常刻苦,好學而且天賦很出眾。即使天賦異稟學習出色,也沒有讓他有絲毫的驕傲自滿,反而他是實幹型,日以繼夜的刻苦學習。努力終有回報,有著紮實基礎的陳勤,在高考中取得第一,成為赫赫有名的高考狀元那時他十八歲。
  • 38歲華人工程師從高樓一躍而下,魂斷美利堅,他的離去該誰來負責
    可惜一場不太公平的失敗,讓他走上了絕路,從美國大樓上一躍而下,結束了自己短暫輝煌的人生。到底是什麼事能讓一個嬌子如此輕待生命?誰又該為他的離去負責呢?天之驕子這個從美國大樓上一躍而下的嬌子,叫做陳勤。陳勤從小就是一個品學兼優的學生,他勤奮上進,學習成績十分出眾,更是在1999年的高考中成為當年的高考狀元。他也成為當時眾多考生眼中的學霸,之後來他進入浙江大學,學習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四年的大學生活中,陳勤依舊保持刻苦學習的作風,不僅以優異的成績完成大學學業,更是在畢業後,獲得出國留學深造的機會,繼續在南加利福尼亞大學攻讀計算機專業。
  • 16歲東北學霸被北大錄取,9省高考狀元,留美時說學成回國
    16歲東北學霸被北大錄取,9省高考狀元,留美時說學成回國 上世紀八十年代,中科大建設了全國第一個高校天才少年班。之後,各大高校的少年班猶如雨後春筍一般不斷冒出。讓人揪心的是,我們也在不斷見證一個又一個天才的「夭折」,從少年時期的獨領風騷到成年之後的泯然眾人,讓人惋惜。
  • 38歲大廚師年薪過百萬(圖)
    胡曉華(左一)向廚師們傳授技藝 本報記者 萬難 攝  唐代大詩人韓愈《師說》曰:術業有專攻。也就是俗話講的「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能稱狀元者,必身懷絕技。此人便是胡曉華,38歲,重慶加州花園飲食文化集團火鍋調味師。  胡曉華的頭銜很多:國家特一級烹調師、世界(中國)烹飪大師、國際烹飪藝術大師……  他做的火鍋曾被授予「中國名火鍋」稱號;他有50多個徒弟,徒孫更是不計其數。  現在,胡曉華不輕易做菜。他做的菜價值幾何?加州集團董事長封鴻鷦透露,胡曉華曾用普通的家鴨、豆腐等做過一桌菜,賣了28000多元。
  • 差一分滿分的高考狀元「王端鵬」,如今怎麼樣?
    所有為什麼一到高考那幾天的時間裡社會上都是非常重視的,為了給我們的學子們能夠安心的考試,在城市裡不允許有車輛鳴笛,更不允許有其他的工作作業影響我們的高考。就算是自家沒有高考的考生也是非常的重視和關心每一年的高考。
  • 上海高考狀元,公費赴美留學卻入美籍,現在為何三天兩頭往回跑?
    每個人心裡都有一個夢,也曾期待自己成為班上的第一名,成為世界上的佼佼者,但是很多人都是普通人,在每一年的考試中,一個市只有一位狀元。但是這些狀元會像我們想像中的那樣如明星般閃耀嗎,他們會將畢生心血投入對中國的建設中去嗎?
  • 施一公妻子:曾經的高考狀元,勸說丈夫回國,如今還是賢內助!
    妻子趙仁濱,並未像丈夫一樣在事業上大展宏圖,卻同樣履歷驚人她作為哈爾濱市八六年理科高考狀元,就讀於清華大學,也是施一公的學妹,畢業後赴美深造,就讀於普林斯頓大學,成為一名女生物學家。如今在國家研究機構——中國航天五院擔任生物實驗室主任。
  • 不懂交際,高考狀元求職難
    記者回訪過去部分高考狀元,狀元光環曾為找工帶來不少好處,但這並不能決定人生之路更順利,有的甚至因為交際能力不佳、綜合素質不強而成就業「困難戶」,昔日這一「光環」反而給她增加了壓力。雲南省教育廳廳長羅崇敏近日專門調研過雲南近十年來的22名「高考狀元」和奧賽獲獎者,讓他吃驚的是,他們在各自的事業上幾乎都沒有什麼大的建樹,與當初人們對狀元的預期相差甚遠。
  • 臺灣「高考狀元」赴陸讀書成風潮
    菁英學生紛紛「逃離」  臺灣「高考」,即大學入學考試學科能力測驗(簡稱學測)前段時間放榜,259人獲得滿級分。與往年不同的是,這些「狀元」菁英學生中,很大一部分已經申請到大陸讀大學。  臺中一中去年有6名學生申請到大陸,今年已有18人請校長寫推薦函。
  • 三元及第:古代科舉最高榮譽,與現在高考狀元誰更難獲得?
    三元及第,可以說是中國古代科舉制度的最高峰了,自從隋朝確立科舉制度以來,基本上每三年就有一個狀元,但三元及第,整個封建王朝歷史之中,也不過只有寥寥數位。可見其獲取之難?那麼古代科舉的狀元,包括最難獲得的三元及第,與現在高考狀元相比,是難了還是簡單了呢?
  • 中國高考最貴女狀元:她獲得的獎金,父母不吃不喝10年才能攢下
    每年的高考最讓人期待的便是在公布分數以後陸續出現的各省市的高考狀元。大家都想目睹一下那些學霸們的芳容,就如以前一旦哪個村哪個鄉出了名狀元,那全村的人都會到這戶人家裡去看望。有些地方,不僅有這些歡慶的儀式,對於狀元更有物質方面的獎勵。而這些獎勵也有數額高低之分。人們對於歷屆各省市的狀元獎勵做過一個統計,這便統計出了中國高考最貴的女狀元,她拿到的獎金,父母不吃不喝10年才能攢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