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產品出口對解決「三農」問題意義重大

2020-12-15 搜狐網

  在線國際商報訊 11月29日,商務部副部長易小準在出席「2006年農產品出口信息發布會暨惠農政策研討會」上指出,農產品出口以其特有的優勢,對解決「三農」問題意義重大。

  「三農」問題是關係現代化建設全局的根本性問題,中央高度重視「三農」問題,明確提出要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紮實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促進城鄉協調發展。

  易小準指出,長期以來,農產品出口以其特有的優勢,在帶動農村就業、增加農民收入、優化農業產業結構、推進現代農業建設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對解決「三農」問題意義重大。一是增加農民收入。近年來世界農產品貿易持續較快增長,農產品出口效益普遍好於國內銷售,在一些主產區,出口農產品已經成為當地農民收入的主要來源。二是帶動農村就業。農產品出口帶動了農業、製造業、其他服務業的發展,創造了大量的就業崗位。據專家測算,每1萬美元的農產品出口,能直接和間接創造約20個就業崗位,以2005年的出口額計算,農產品出口共創造了約5400萬個就業崗位。三是優化產業結構,推進現代農業建設。為適應國際市場的「高標準,嚴要求」,我國出口農產品在基地建設、品種、品質、包裝、儲運等方面標準不斷優化,在農業對外開放過程中,也引進了大量的國外品種、資金、技術和先進的管理經驗,截至2005年,我國農業利用外資合同金額250多億美元。各地發展外向型農業,極大地推進了現代農業發展,形成了一批具有較強區域輻射和產業帶動作用的現代農業企業,「公司+基地」、「公司+農業合作組織」等產業化經營模式正逐步普及,並逐步建立起科學、有效的質量監控體系,出口企業質量安全意識明顯提高。

  易小準說,商務部高度重視農產品出口,近年來圍繞擴大農產品出口開展了大量工作:研究制定農產品出口發展規劃。2006年商務部編制了、發布了我國農產品出口的第一個五年發展規劃———《農產品出口「十一五」發展規劃》。強化部門合作,形成政策合力。2005年,商務部、財政部、農業部、質檢總局等四部門向國務院上報了《關於進一步做好農產品進出口工作的報告》,共同提出了促進農產品出口的政策建議,得到國務院領導的高度重視。目前,各項政策措施正在積極落實中。推動農產品出口信用保險,主動防範市場風險。2006年商務部與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聯合下發了《關於利用出口信用保險、進一步支持農產品出口的通知》,進一步完善出口信保制度。2005年,中國信保直接支持了15億美元的農產品出口,是上年的1.5倍。加大對外交涉,積極應對國外技術壁壘。商務部、質檢總局等有關部門利用多雙邊渠道積極開展對外交涉,為我出口企業爭取更大的國際市場空間。

  姚宗

(責任編輯:畢博)

相關焦點

  • 國務院推進「網際網路+」行動指導意見對三農意義重大
    國務院推進「網際網路+」行動指導意見對三農意義重大時間:2015-07-10 15:28:08來源:西部網-陝西新聞網作者:編輯:此次指導意見的提出,有兩處涉及三農問題,分別是「網際網路+現代農業」和「農村電商」,對於和三農息息相關的現代農業建設、電子商務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而且,從本質上看,「網際網路+現代農業」和「農村電商」是深入推進農村信息化戰略中關聯密切的兩個方面。
  • 代明煒:新時代做好「三農」工作的重大意義
    核心觀點: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黨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重大歷史任務,是新時代做好「三農」工作的總抓手,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然要求
  • ...解決「三農」問題作為重中之重走一條符合福建特點的鄉村振興之路
    原標題:堅持把解決「三農」問題作為重中之重走一條符合福建特點的鄉村振興之路 本報訊 (記者 周琳 林宇熙) 1月8日,省委農村工作會議在福州舉行。省委書記尹力出席並講話,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堅持把解決「三農」問題作為重中之重,認真謀劃推進今年及「十四五」時期我省「三農」工作,促進農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走一條符合福建特點的鄉村振興之路。省委副書記、省長王寧主持會議。
  •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從根本上解決好「三農」問題的重大舉措丨宣講...
    摘要:解決好「三農」問題,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重大歷史任務。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任何時候都不能忽視農業、不能忘記農民、不能淡漠農村。農業強不強、農村美不美、農民富不富,決定著億萬農民的獲得感和幸福感。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成為解決「三農」問題的正確打開方式。
  • 溫鐵軍:解決「三農」問題,不能簡單套用西方的理論邏輯
    因此中國資本的原始積累不能夠對外那就只能對三農。現在解決三農問題重點是要實現農民增收、農業發展以及農村穩定。而三農之所以會成為問題在於他為國家工業化作出的巨大貢獻。所以,三農問題是宏觀問題而絕不是微觀問題。美國三農解決措施早在19世紀末美國也曾發生過很嚴重的三農問題。美國不斷地工業化改變了農業耕作器具。隨著農業機器的普及,讓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以及南美其他各國農業產量大幅度提升。
  • 城鄉統籌是解決三農問題的根本途徑
    三個問題捆在一起,成了一個讓人們感到極其頭疼的問題,一個許多人都想解決但始終未能解決的問題。三農問題是個歷史問題,更是一個現實問題。中國幾千年都是以農為本的國家;新中國一再強調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改革開放以後,農村改革是先鋒,農業成就最輝煌,農民是功臣,國家似乎比什麼時候都重視三農問題。為什麼如此重農,而三農問題卻越發嚴重?
  • 李雲龍: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關注農業農村農民問題,認為「三農」問題是關係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要擺到全黨工作的優先位置。習近平總書記就「三農」問題多次發表講話,深刻闡述「三農」問題的重要性,系統論述解決「三農」問題的方式方法。這些論述構成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內容。
  • 解決三農問題助力鄉村振興
    解決三農問題助力鄉村振興 2020-10-27 11:4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馬漢成代表:鄉村振興是解決「三農」問題的總抓手
    【兩會專訪】鄉村振興是解決「三農」問題的總抓手——訪寧夏回族自治區副主席、固原市市長馬漢成代表光明日報記者 王建宏  「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關係國計民生的根本問題,必須始終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
  • 賀雪峰:三農問題的根本是農民問題
    「三農問題」是具有中國特色的概括,即農業農村和農民問題的總稱。上個世紀90年代,農民負擔重,糧價低,幹群關係緊張,農村各種問題層出不窮,然後就有了「三農」的提法,「三農」工作成為當時全國和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 三農問題是一個整體,農民生活在農村,從事農業生產。
  • 鄉村智庫:三農問題的根本是農民問題!
    上個世紀90年代,農民負擔重,糧價低,幹群關係緊張,農村各種問題層出不窮,然後就有了「三農」的提法,「三農」工作成為當時全國和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 三農問題是一個整體,農民生活在農村,從事農業生產。 正是農業養活了全國人口,也為新中國提供了工業化的原始資本積累。
  • 解決「三農」問題的根本途徑是什麼?
    解決三農問題的根本途徑是什麼?答案就是如何提高農民收入的問題。然而,從表面上來看,並沒有採取任何措施來保證提高農民收入。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第一,農業投入品漲價沒人管。第二,農產品絕不能漲價,這個有人管。專家說糧食漲價就會什麼都漲價,漲價了農民還吃虧,意思就是說,農民就應該低收入才能保證金融體系穩定,然而通貨膨脹還是居高不下,專家就什麼都不說了。第三,必須大量進口農產品才能平抑物價。
  • 三農問題的核心是農民收入
    [摘要]在新的歷史階段,農業、農村、農民問題的核心是農民收入問題,它直接關係到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宏偉目標的實現。然而,近幾年農民收入增幅一降再降,必須清醒地認識到三農問題的核心是農民收入問題,探求收入增幅下降的原因,並提出對策措施,以便從增加農民收入入手,解決三農問題。
  • 【學習有理】堅持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
    李雲龍 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教授,中國人權研究會常務理事近日,《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做好「三農」工作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發布,強調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期,「三農」領域有不少必須完成的硬任務,做好「三農」工作具有特殊重要性,必須發揮「三農」壓艙石作用,堅持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
  • 劉志仁:解決三農問題,根本在於「農民組織」
    (原題:提高農民組織化水平,才能解決三農問題)劉志仁 國務院參事中國是人口大國、農業大國、農民大國,所以必須解決農民的問題,否則,中國的工業化、城鎮化可能會實現,但卻不會穩固。補貼只解決了農民的小問題,而未解決大問題。國家要創造良好的外出打工環境。對農村社會的保障強度要不斷加強,包括教育和醫療。現在最重要的是,農民組織化程度很低。我國的現狀是農民盲目生產,在物質化生產情況下,農民只能看市場而生產,致生產價格高的,供過於求,又造成價格下降。所以中國農產品價格將始終呈波浪形,不穩定。所以要儘快提高農民組織化水平,這是解決中國現在農業問題、建設新農村的瓶頸。
  • 中考政治熱點:解決「三農」問題
    材料一:提升農村金融服務的能力和水平  2014年8月23日,國務院發布了《國務院辦公廳關於金融服務「三農」發展的若干意見》。要求進一步提升農村金融服務的能力和水平,實現農村金融與「三農」的共贏發展。《意見》要求各地根據自身實際,支持保險機構提供保障適度、保費低廉、保單通俗的「三農」保險產品。   相關連結:進一步完善「三農」政策執行機制。
  • 三農問題的本質是什麼?
    中央一號文件連年聚焦三農問題,自從2005年的十六屆五中全會正式提出「三農」,幾乎每一年都是各界關注的熱點詞,那麼三農問題的核心和本質是什麼?「三農」問題的核心是人的問題。據了解,以城鎮為中心,其經濟輻射力度決定三農問題的程度。距離城鎮近一些的,村民可以就近到城鎮就業,他們每天來往於城鄉之間,工資可能不高,但可以照顧家庭,不需要在城鎮再租房子,所以留守兒童、空巢老人問題不太嚴重。距離城鎮越遠,外出務工的越多,原因就是村民們的經濟生活受城鎮輻射有限,城鎮經濟輻射力的遞減效應隨距離而減弱。
  • 【兩會代表議三農】三農問題的核心就是如何解決農民的增收問題
    盧凌:這個農民的核心問題就是增收問題,農民怎麼樣增收,其中一種最重要的措施就是農民的培訓問題,社會需要有一技之長的農民工,需要農民工從過去單純的體力型轉變為智慧型,技能型的人力資源。我們阜陽市在農民工培訓方面實施了多種舉措,比如說有陽光工程、雨露計劃等受到很好的效果,培訓以後對外輸出的人員的就業率達到95%以上,其中,70%進入了技術性行業。
  • 《天道》丁元英是如何解決三農問題的?對於現在有沒有參考意義
    解決辦法分三步走,改變經濟現狀,改變自我認知,貫徹落實實事求是,接發那個思想。而改變經濟現狀分三種方法。第一種、把市場競爭的理念下沉到農村基本生活中去,迫使農民加入到市場的機制中來,生產格律詩音響箱體加工,賺取代加工的費用,貼補家用,還可以培養農民人自力更生的能力,以及應變市場風險以及其他方面的認知。
  • 解決三農問題,首要任務是解決農民收入問題,你認為對嗎
    解決三農問題,三農顧名思義就是農村,農業,農民,首要的任務就是要提高農民的收入,是需要農民在家鄉提高收入,不是簡單的出門到城市提高收入。振興鄉村經濟,建設美麗新農村,需要什麼條件,怎麼樣才能振興鄉村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