俯瞰贛州市上猶縣陽明湖。資料圖 鍾芳億 攝
中新網南昌10月22日電 (袁汝晶)江西省財政廳22日消息,自2016年指導該省贛州市入選全國首批四個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複試點以來,江西省各級財政統籌安排274.13億元,帶動社會資本投資41.35億元,試點開展至今已累計投入資金315.48億元,生態修復工作取得顯著成效。
2017年初,贛州市成功入圍全國首批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複試點,並獲得中央基礎獎補資金20億元。
自納入試點以來,江西省連續3年將該試點工作列入重大改革事項,在全國率先成立專職機構——「贛州市山水林田湖生態保護中心」,負責整合各部門力量統籌推進試點,打破山水林田湖草職能部門以往各掃門前雪的現狀。
經過生態修復,試點區域森林覆蓋率長期穩定在76.23%以上,並且成功消滅劣V類水,贛江、東江出境斷面水質100%達標。空氣品質優於國家二級標準,在全省排第一位。其中,探索構建「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體」項目入選「2019年中國改革年度案例」。
江西贛南老區迎「金色收穫季」,果農裝運臍橙忙。資料圖 朱海鵬 攝
讓人欣慰的是,贛州市利用治理修復後的廢棄礦山土地種植經濟林果3000餘畝,通過土地整治發展富硒蔬菜、贛南臍橙等特色農業5.2萬畝,累計吸納4029戶貧困戶、1.2萬餘人參與試點項目建設獲得收益,選聘7488名貧困戶為生態護林員,為貧困戶實現了穩定增收。
此外,通過政府獎補、銀行信貸、合作社和龍頭企業等,帶動區域內13529戶貧困戶、4萬餘人發展油茶、龍腦樟、靈芝、鐵皮石斛等林下產業。
如今,座座青山已然成為贛南鄉親脫貧致富的「金山銀山」,群眾對生態保護修復的滿意度為100%,試點區域的貧困發生率已由試點前的6.6%下降至0.37%。區域內11個貧困縣全部脫貧摘帽,1023個貧困村(含深度貧困村)全部退出,實現歷史性整體脫貧。
據介紹,該修複試點旨在通過實施系列生態保護修復重大工程,重點解決區域內水土流失、礦山環境破壞、水環境汙染等影響生態安全問題,努力實現重點區域生態環境明顯改善和區域生態環境的全面恢復,構建起較為完善的生態系統保護、修復和管理的體制機制,築牢南方丘陵山地生態安全屏障。(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