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體」是從生態文明建設整體視野作出的重要論斷。今年5月,江蘇首批「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體」項目啟動。其中,高郵湖周邊山水林田湖草綜合地質調查評價項目已取得了階段性成果。
據介紹,高郵湖周邊山水林田湖草綜合地質調查評價項目是江蘇首批「山水林田湖草」綜合調查項目,由省市共同出資,江蘇省地質勘查技術院具體實施,預計通過兩年時間查明高郵湖周邊水資源、土壤資源、林田湖草資源等生態環境狀況,為高郵湖生態環境保護、修復、規劃、管理和開發提供科學依據,支撐高郵湖區域綠色、安全發展。
江蘇省地質勘查技術院環境分院院長郭炳躍透露,高郵湖及周邊地區「山水林田湖草」自然資源豐富,具有打造綠色生態新城區的先天優勢。尤其高郵農業科技生態園區,淺層地溫能資源量豐富,每年可開發約燃燒220.8萬噸標準煤獲得的能量,開發利用空間廣闊;土壤環境質量總體優良,AA級綠色食品產地土壤環境質量佔比98.2%;農田灌溉水質和大氣環境總體良好且穩定,可為高郵區農業灌溉提供保障。
以高郵湖地質調查評價數據為支撐,6月10日,高郵助劑廠示範區修復保護項目開工,通過運用原位化學氧化技術、原地異位熱脫附技術等進行土壤和地下水汙染修復治理,實現經濟高效、無二次汙染的修復效果。目前該項目已經取得初步成效。
針對高郵湖及周邊區域土壤汙染風險、入湖河道部分點位水質不達標、土壤及地下水汙染等一系列生態環境問題,江蘇省地質勘查技術院首次將機載航空高光譜技術應用於高郵湖自然資源綜合調查中,提取了耕地、溼地、林地、水體等40餘種詳細的地物空間分布信息,為項目的順利實施和問題的解決提供科學保障。
隨著高郵湖周邊山水林田湖草綜合地質調查評價項目的推進,項目成果將服務於高郵市入湖河口溼地環境整治和高郵市特色小鎮建設等系列規劃的需求,探索出一條「省級主管部門引領、地方政府按需求參與、地勘隊伍具體實施」的地質工作支撐重大工程和地方經濟發展的工作模式。
青山黛黛、綠水悠悠,山水林田湖草等自然資源的保護使得高郵湖盡顯生態之美。
(夏國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