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云:「君子之交淡如水」,下半句說出小人的特徵,道盡人性

2021-01-21 碼頭驛站詩

君子與小人,這兩種人一直是人們在人際交往中常常會見到的兩種人。我們都想要與君子交往,避免與小人有過多的交流。在古代,古人也是用俗語告訴了我們君子之交和小人之交的區別,也通過這句俗語給我們真實地反映出了人性的區別。

「君子之交淡如水」,這句話大家都耳熟能詳,說的是君子之間的交情不會有負面的情緒,不嫉妒、不苛求,就像那清泉一般乾淨,沒有什麼複雜的東西在裡面。其實這樣的說法也是對君子品行的一種讚美。

關於這個其實還有一個典故。

唐朝時期有位名將叫做薛仁貴,不知道讀者們聽說過沒有。關於這位,他的功績我們不用細說,光是他最後的封號就足以說出他的能力和功績了。「一字並肩王」這就是太宗給薛仁貴的封號,這就是說他的地位相當高,就和那些同姓的親王差不多了,反正是富貴與權力兼得。

可是在他還沒有從軍的時候,生活非常貧困,全靠著當時的王茂生夫婦的接濟,才能勉強的生活。當他最後榮譽加身的時候,很多的人都前來祝賀送禮,想要討好這位不得了的一字並肩王。

當時的王茂生夫婦知道之後,也是前來表示祝賀,並且拿來了兩壇「美酒」。薛仁貴聽到之後,也是立馬將兩位年輕時的恩人請了進來,當看到壇中酒時,卻不禁地流下了眼淚。原來這壇中裝的是水並非美酒。他立馬讓人拿來大碗,要與王茂生痛飲此「美酒」。

士兵們對此不解,但是薛仁貴卻說:「這夫婦二人年輕時幫助他,在他成名之後,雖然自身生活並不富裕,但是也帶來美酒祝賀,我怎麼能忘記他們的恩情呢。」這段小故事也是對君子之間交情一種非常好的體現了。

而小人之間的交往最離不開的就是利益了。也就是俗語後半句所說的:「小人之交甘若醴」。錢財對於生活來說確實是重要的東西,君子愛財取之有道,而小人就不同了,他們為了錢財和利益會做出很多不好的事情。小人與小人之間的交情自然也是靠著利益從中維繫。

當有錢可賺時,他們之前稱兄道弟,推杯換盞,嘴裡說著各種好話,看起來比親兄弟還親,甚至說出為了彼此上刀山、下火海等豪言壯語。可是一旦有一方失去了價值,從他的身上再也看不到什麼好處,那麼可真的要變成相見只是陌生人了。這種可能都算是好的,更加惡劣的可能還會反過來報復,出賣。

其實這句話在說出小人交往的同時也是說出了,小人的特徵,那些小人就是為了利益不擇手段,今天的朋友明天可能就是仇人,利益至上,人情這種詞可能在他們的字典中並不存在。

說完了俗語的意思,我們也能從俗語中看到人性的不同,也希望大家在生活中能夠交君子遠離小人。

說來說去,許多古老流傳的俗語,在當時看來有道理,是因為受限於科學發展,人們對許多事物不足,於是就把生活中某些現象,用自己的理解強行解釋,我們不能說古人有錯,但一定要有自己的辨別。

老祖宗的話,歷經千年依舊盛久不衰,蘊含的都是古人對生活的經驗和對為人處世的大智慧,用來警示和告誡後人。

為此,明代鬼才馮夢龍收集了來自民間的各類俗語,涉及教育、生活、為人處世、家庭親情、經商等領域,組合成《智囊全集》,並做出詳細的白話文說明。

其實古人的智慧並不難學,俗語都比較通俗易懂,只要你用心體會,就能明白其中的道理,幫助你的人生路越走越順遂。

曾國藩能夠在官場上站穩腳跟,憑藉的就是自己不凡的膽識智慧以及為人處世。曾國藩之所以可以這麼優秀,還得得益於馮夢龍的這本《智囊全集》。

曾國藩說:「每當夜深人靜時,方翻此書,細細品味。」

讀過《智囊全集》的康熙,還認為它是「國之利器」,只允許內部傳閱,不可外傳。

這本書究竟有什麼神奇的地方?

馮夢龍在寫這本《智囊全集》時,曾說過:「天下無餘智」,意思就是——天下所有的智慧都囊括在此書中了。

全書共收上起先秦、下迄明代的歷代智囊故事1200餘則,它既是一部反映古人巧妙運用聰明才智來排憂解難、克敵制勝的處世奇書,也是中國文化史上一部篇幅龐大的智謀錦囊。

我看的《智囊全集》是有白話文版本的,還由中華文化大講堂做了注釋、講解,所以,對比其他版本注釋要更詳盡也更容易讀懂。

每一個故事都短小精悍,不會枯燥乏味,在不經意間就能學到為人處世的智慧,最關鍵的是,讓你看了哈哈大笑還能學到智慧,將學來的智慧輕鬆運用到我們的工作中,生活中,還有生意場上!

書中既有政治、軍事、外交方面的大謀略;也有商人、女子、僧侶、農夫等平民百姓日常生活的奇巧機智,覆蓋面廣,包羅萬象。

一套2本只需78元,也就是一頓飯錢,就能讓你受益一生!真的非常划算!

點擊下方連結即可購買正版書籍:

相關焦點

  • 俗語:「君子之交淡如水」,下句才是精華,老實人值得一看!
    小人則不一樣,小人心眼多,一不小心就給你下套,我們要處處提防,關鍵他們還很會偽裝,不知道什麼時候把我們賣了,還在給他們數錢呢。因此古人留下一句俗語:「君子之交淡如水」,下句才是精華,老實人值得一看!
  • 人生哲理: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這句話,出自《莊子·山木》。這句話背後講了一個什麼樣的故事呢?——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心性淡泊而能互相親近,就像水一樣。小人唯利是圖卻見利忘義,沒有利益之後往往一刀兩斷,和那甜酒差不多。「小人之交甘若醴」中的「醴」怎麼理解呢?「醴」的讀音是lǐ,有兩個意思:一是指糧食發酵而來的甜酒;二是指甘甜的泉水,醴泉。
  • 「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如何正確理解這句話?
    中國的傳統文化,歷來推崇君子而貶抑小人。但是君子和小人之間,有什麼明確的界限嗎?恐怕孔夫子他老人家再世復生,也同樣說不清楚。所以對於君子與小人的辨析,我們只能從一些古典的格言中去尋章擇句,試圖找到理論上的證據。而對於君子與小人之辨別,記錄最多的莫過於儒家的經典《論語》。
  • 莊子大智慧:「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水不是亂喝的
    這些人中有的人是正人君子,有的人則可能是虛偽小人。不論遇到什麼樣的人都是人生當中一筆寶貴的財富,「十年修得同船渡,百年修得共枕眠」。不過在兩千多年前,有一位哲人卻這樣說道「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為什麼與人交往,遇到的人都會跟水相關呢?
  • 俗語:「千年的王八萬年龜」,下半句才最經典,道盡人性!
    今天這句俗語聽起來有些不一樣,俗語:「千年的王八萬年龜」,下半句才最經典,道盡人性!很多人都對俗語不以為然,認為這不符合自己的文化素養。而然俗語跟那些諺語和歇後語不一樣,它的來源非常的廣泛,不僅是來自於群眾們的口頭創作,同時也跟詩文警語、歷史典故等有關聯。俗語讓人們的交流更加的方便了,也更加的有趣味性,更可以體現出人們的生活智慧。
  • 古人云「男女授受不親」下半句才是經典所在,古人說得有道理嗎?
    事實上,這只是整句話的上半句,下半句少有人知。今天筆者就和大家整體說一說,看看這句話有沒有道理。古人云:「男娶五窮到哭,女嫁六要折壽」,老祖宗對年輕人的忠告農村俗語:「窮算命,富燒香」,下半句少有人知,老祖宗經驗之談
  • 君子之交淡如水,茶人的交友方式有什麼不同?
    而因興趣愛好接近交往的茶友,不知不覺當中就佔滿了生活圈子,大抵是崇尚君子之交淡如水的崇文尚古情結太重,使得我和茶友很少有錢財上的往來,即使生日,結婚,孩子百天等重大日子也克制著不去隨錢,只是偶爾隨禮,一包茶或者一個小茶器,花器,香器甚至手串,把件,小工藝品,即便是莫逆之交依然如此。
  • 古人云:「水至清則無魚」,下半句更精髓,老祖宗為人處世的智慧
    今天筆者和大家說這麼一句俗語——「水至清則無魚」。雖然只有寥寥幾個字,但蘊含的道理很深刻。如果你能弄懂這句話,並且靈活運用,你會獲得非常通透。其實這句話還有下半句,說的是「人至察則無徒」。整句話出自於《漢書》。如果單單從表面意思理解,咱們可以解讀為:水如果太清澈,根本不會有魚生存,人太過於精明,根本不會有朋友。
  • 君子之交淡如水,原因很真實
    君子之交淡如水,原因很真實剛進職場的新人,很想和同事處好關係。因為和同事關係處好了,我們也能在職場更加輕鬆一點。但是有的時候,你在職場呆得越久,你就越能發現,我們不能和同事走得很近。這其實是很多職場人都知道的一點,那就是不要和同事走得太近。那麼大家有沒有想過為什麼我們不要和同事走得太近嗎?其實原因也很簡單,無非就是這三點。
  • 古人云:身在福中不知福,下半句才是精華,卻少有人知道
    古人對於幸福也有獨特的看法,我們所熟知的一句話就是「身在福中不知福」,這句很好地闡釋了在幸福面前,人應該保持什麼樣的態度,理解了這句話,就知道如何過得更加幸福。一、身在福中不知福窮人往往被生活所累,為生計奔波,飽受生活之苦。
  • 想要認清小人,鬼谷子告訴你,這4句口訣值得深思
    我們生活的現實世界中,存在一些大義凜然之人,同時也存在一些成天想著算計別人的小人,常言道「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對於君子而言,我們只需要秉持君子之交淡如水的交友原則即可,而對於小人,就讓人十分頭疼,一旦沒有處理好,很可能引來一些危險。
  • 君子之交淡如水:跟任何人走的太近,都是一場災難
    後來兩人就分了手,男友來到公司的樓下等她下來好好談談,小玲都沒有下樓。後來小玲在一個微信群裡加了一個男生,兩人就開始了戀愛。好像是小玲為了填補感情的空窗期,馬上跟男友進入了熱戀模式。但是現男友的種種做法讓身邊的這些同事看不慣,就忍不住多說了兩句。
  • 君子之交淡如水,不會擔心沒朋友的星座,細節見人品
    「且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親,小人甘以絕。」這句話也告訴我們,一定要結交君子,那種清淡如水的情感,是很多人都羨慕而又得不來的感情,當然在同時,也要告訴我們也要遠離小人,自古就有親賢遠佞的道理,大家都知道。
  • 古人云:「兩腮無肉不可交」,下半句更是經典,老祖宗的識人智慧
    古人云:"兩腮無肉不可交",下半句更是經典,老祖宗的識人智慧我們常常說「面由心生」,不管是在古代還是當今社會,很多人分辨一個人是否善惡,往往都是通過觀察他的面相來做出判斷。在《智囊全集》中就有這樣一句話:兩腮無肉不可交,這句話說的就是,臉上沒肉的人,最好不要相處交往。這句俗語還有下半句,才更是經典。
  • 每天學點國學:君子之接如水,小人之接如醴
    【原典】君子之接如水,小人之接如醴。君子淡以成,小人甘以壞。(西漢 戴聖 《禮記·表記》)【註譯】全句譯意為:君子之間的交往淡如水 小人之間的交往濃如酒。君子之間的交情雖然很淡薄,但卻能相輔相成 小人之間的交情,雖然很濃甜,但只能互相壞事。
  • 「君子之交淡如水」,想要交到真心朋友,就要做到以下3點
    「君子之交淡如水」,想要交到真心朋友,就要做到以下3點哈嘍大家好,我是鄭大聖。高爾基曾說過,真正的朋友,在你獲得成功的時候,為你高興,而不捧場。在你遇到不幸或悲傷的時候,會給你及時的支持和鼓勵。
  • 古人云:「飽暖思淫慾」,可不知下半句才是經典,道盡人性險惡
    今天我們就來說以說經常掛在嘴邊上的一句俗語,叫做「飽暖思淫慾」在日常生活中經常會聽到「飽暖思淫慾」這句話的意思很明顯,就是說人在吃住不愁、生活無憂之時,就開始追求更高層次的欲望,甚至生出很多沉迷放縱、難以自拔的欲望,如淫慾、權欲、賭欲等,讓人迅速滑向墮落的深淵
  • 古人論「君子與小人」
    古人論「君子與小人」 君子與小人的名言警句 整理/劉佔一 (北京市門頭溝楹聯學會顧問) 1、君子上達,小人下達。
  • 老祖宗:「明堂惜水如惜血」,「明堂」是哪?下半句更顯高深智慧
    都說「前人栽樹,後人乘涼」,古人給我們留下了很多的智慧,但是往往被很多人所忽略。可以說古人的智慧經歷了數代人的驗證,可以說是無數人的人生經驗及教訓總結出來的,可以說是真理。老祖宗:「明堂惜水如惜血」,「明堂」是哪?下半句更顯高深智慧;相信很多人對「明堂」這個詞不是很理解,其實這個詞從字面意思上去理解,可以解釋為歷代帝王建築中的頂級之作。從迷信思想角度去看,所謂明堂,就是皇帝與諸神明溝通的地方。
  • 古人講「水至清則無魚」,下半句更精髓,說透了為人處世的道理
    人生在世如白駒過隙,大好青春仿佛轉瞬即逝。所以一定要珍惜得之不易的年華,將有限的生命放在最重要的事情上,千萬不要因為過於計較而浪費了光陰。畢竟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可與人言無二三」。每個人都會經歷喜、怒、哀、樂、愁五種情緒,而且一生也會遇到「三個人」:你最愛的人、最愛你的人,以及和你共度一生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