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燈節」:張燈結彩「鬧」元宵 火樹銀花「賞」花燈

2020-12-25 環球網

新華社天津2月18日電(記者周潤健)「有燈無月不娛人,有月無燈不算春。」民俗專家表示,元宵節又稱燈節,「燈」成為節日最大特色,人們張燈結彩「鬧」元宵,火樹銀花「賞」花燈。「鬧」表示熱鬧、熱烈,用「鬧」表達燈節,最為生動、形象。

歷史學者、天津社科院研究員羅澍偉介紹說,正月十五元宵節源於漢代。道教以正月十五為上元,七月十五為中元,十月十五為下元,合稱三元節。漢武帝崇拜「太一神」,上元晝夜燃燈,稱元宵節,也叫元夕、元夜,泛稱正月節。東漢時佛教傳入,正月十五廟中眾僧觀佛舍利、燃燈,以示對佛的尊重。隨著蠟燭和燈籠成為方便的移動光源,這些宗教儀軌流入民間後很快世俗化,元宵燃燈演變為群眾性娛樂活動。

唐代元宵節開始興旺,不僅處處掛燈,還建起燈輪、燈樓和燈樹,出現了盛況空前的燈市。詩人盧照鄰曾在《十五夜觀燈》中描述元宵節燃燈的盛況:「接漢疑星落,依樓似月懸。」

宋代東京汴梁的元宵節,要在皇宮前高搭彩棚和燈山,入夜,畫有神話故事和市井百態的燈山大放異彩,御街兩廊之下有各種雜技和藝術表演。南宋遷都臨安後,元宵節依舊是「家家燈火,處處管弦」,各色燈具「凡數千百種,極其新巧,怪怪奇奇,無所不有」,較汴梁有過之而無不及。宋代還出現了上元節「猜燈謎」活動,供人們燈下沉吟,以遣雅興。

明清時期,宮廷在紫禁城內放燈,燈節日期也相應延長,後來還增加了「百戲」的內容。

「燈彩有很好的視覺效果,對於營造和渲染喜慶的節日氣氛來說,它與春節的爆竹有異曲同工之妙。」羅澍偉說。

羅澍偉表示,隨著正月十五「鬧」花燈的開始,慶祝新年的狂歡進入高潮,是一年中最熱鬧的時刻;張燈結彩,燈火通明,車馳馬驟,展現出一幅「火樹銀花不夜天」的風俗畫卷。

相關焦點

  • 張燈結彩慶盛世 歡歌笑語頌華年——記2019年西青區元宵燈展
    正月裡,正月正,正月十五鬧花燈。元宵賞燈習俗源於東漢時期,是我國重要的傳統文化之一。在這天上皓月高懸的夜晚,人們要點起彩燈萬盞,以示慶賀。出門賞月、燃燈放焰、喜猜燈謎、共吃元宵,合家團聚、同慶佳節,其樂融融。楊柳青是京津冀地區乃至全國遊客的重要遊覽目的地之一,元宵燈展期間每天都會迎來大批遊客賞燈、賞景、遛百病。
  • 2019年最新微信元宵祝福語:元宵佳節賞花燈,吉祥之星為你升!
    1、元宵到,元宵鬧,花燈猜謎生活俏,思念此刻在歡跳,祝福立馬來報到,好運特地來關照,幸福常伴常微笑,歡欣襲來歡樂傲,萬種如意陪元宵。元宵快樂!2、楊柳輕揚春意早,十裡長街鬧元宵。扭動腰肢挑花燈,耄耋童子齊歡笑。
  • 「吃元宵,賞花燈,猜燈謎」,正月十五元宵節,你打算怎麼過?
    元宵之夜,大街小巷張燈結彩,人們賞燈會,猜燈謎,吃元宵,各種各樣的民俗,輪番上演,好不熱鬧。1、吃元宵「元宵"作為一種食品,據說起源於宋代民間。最早叫「浮元子」,後稱「元宵」,生意人還美其名曰「元寶」。
  • 元宵來了!廣州竟然有這麼美的花燈~
    元宵節又稱上元節、小正月元夕或燈節為每年農曆正月十五日是中國春節年俗中最後一個重要節令>但最具節日特色的還是↓鬧花燈鬧花燈是元宵節傳統節日習俗始於西漢,興盛於隋唐隋唐以後歷代燈火之風盛行」為主題以追夢為題材結合中華經典名言十二生肖「福豬」展開重點構思開展園林花卉遊園、棋藝書畫展覽歌舞曲藝表演、張燈結彩鬧元宵等活動
  • 2018元宵節四字成語祝福語經典留言 描寫元宵詩詞詩句
    2018元宵節四字成語祝福語經典留言  燈火萬家,良宵美景;笙歌一曲,盛世佳音。祝你元宵節快快樂樂,熱熱鬧鬧!  你珠圓玉潤,你渾身雪白,你膚如凝脂,你滑若柔荑,你俏若珍珠,你美若天仙,你就是我心中唯一的摯愛——湯圓。元宵節到了,願你快樂!
  • 張燈結彩鬧元宵
    傳統社會裡,年輕女孩平時是不允許出外自由活動的,元宵節賞花燈,為內斂含蓄的中國人提供了一個難得的交誼機會。燈節期間,青年男女可以順便物色對象或與情人相會。千百年來,元宵節上演了無數愛情故事,也因此留下了膾炙人口的詩篇。北宋的歐陽修有《生查子·元夕》:「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不見去年人,淚溼春衫袖。」
  • 正月十五到哪兒去看花燈?2019年石家莊元宵燈會都在這裡
    賞燈會、猜燈謎、逛廟會……張燈結彩鬧元宵共度歡樂祥和的元宵佳節!活動簡介:2019正定縣新城鋪鎮元宵燈展將於元宵佳節精彩呈現!屆時賞燈展,品美食,觀非遺…為大家營造一個歡樂祥和的元宵佳節!2019年2月17日(正月十三)—2月20日(正月十六)持續4天,全程免費!就在正定縣新城鋪鎮機場路。
  • 正月十五——看古詩與畫中如何「鬧」元宵
    作為中國傳統節日,元宵節自古以來就是春節過後的第一個「大節」,又稱上元節,元夕、小年或燈節,2000多年前的西漢時期,司馬遷創建《太初曆》,將元宵節列為重大節日。這一天,人們吃元宵、鬧花燈、猜燈謎、捏面燈、賞月、趕廟會、舞龍、舞獅子,有的地方還有跑旱船、踩高蹺、扭秧歌等節俗活動,可以說是熱鬧非凡。
  • 正月十五鬧花燈,為什麼?
    元宵之夜,人們吃元宵,賞花燈,猜燈謎,成為世代相沿的習俗,既是慶祝元宵佳節,也是慶賀新春的延續。鬧花燈是元宵節眾多習俗中最為主要的一個,何時開始,說法不一,但一般認為始於西漢,興於隋唐。隋唐以後,歷代燈火之風盛行,並沿襲傳於後世。而正月十五,又是一年一度的鬧花燈放煙火的高潮,故元宵節也叫燈節。
  • 元宵花燈,古人的熱鬧與浪漫!
    提起元宵節,它與燈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除了舞龍、舞獅、扭秧歌、吃元宵、社火等習俗以外,最經典、歷史最悠久的要數賞花燈了。自古以來,賞花燈就是流傳最廣泛的習俗:當晚,宋江和花榮家親隨梯己人兩三個,跟隨著宋江緩步徐行。到這清風鎮上看燈時,只見家家門前搭起燈棚,懸掛花燈,不記其數。燈上畫著許多故事,也有剪採飛白牡丹花燈,並荷花芙蓉異樣燈火。
  • 三月上半期作業元宵特刊
    懿  子 今夜花燈欲比高,薄施粉黛赴藍橋猜謎放焰郎相伴,戲賞銀蟾躲樹梢憶秦娥·元夕賞燈懿  子 黃昏後。元夕節賞燈光秀燈光秀。嫦娥嘆怡神閣主新年酒未窮,十五鬧花燈世上元宵滿,無人送月宮人月圓·元宵大漠孤煙輕寒細雨花燈鬧,觀眾湧如潮年年此夜,星花飛落,衣袂飄飄
  • 正月十五到哪兒去看花燈?石家莊元宵燈會都在這裡!(附限行)
    賞燈會、猜燈謎、逛廟會……張燈結彩鬧元宵共度歡樂祥和的元宵佳節!新城鋪鎮元宵燈展燈會日期:2019年2月17日—2月20日(正月十三——正月十六)燈會地點:正定縣新城鋪鎮機場路(中山路-南馬路)啟燈時間:每晚18:00--21:00
  • 元宵的古詩大全 正月十五元宵節詩詞 2020元宵節手抄報內容
    星月當空萬燭燒,人間天上兩元宵。  元宵之夜,大街小巷張燈結彩,人們逛燈會、猜燈謎、賞花燈、放煙花,將從除夕開始延續的慶祝活動推向又一個高潮。  與很多節日不同,提起元宵節,人們的內心總是湧出層層詩意。  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
  • 深圳:火樹銀花不夜天 民俗文化村的元宵盛景
    「火樹銀花不夜天,弟兄姐妹舞翩躚,歌聲唱徹月兒圓。不是一人能領導,那容百族共駢闐? 良宵盛會喜空前!」。昔日柳亞子老先生的一首《浣溪沙》道盡春節喜慶之盛況。現如今,要想領略這種氛圍,只有前往深圳錦繡中華民俗村,親身體驗一下中國最大的春節廟會恐怕才能一睹為快。
  • 【元宵詩會】大月如霜洗,花燈照地紅
    火樹銀花雲際掛,畫中天。    春雨春風潛入夢,雪歌雪舞兆豐年。只待牽牛陽氣轉,好耕田。李紅光/雪漫千山辛丑元宵節題寄喀喇崑崙戍邊衛士春到人間寒氣輕,遙將思念寄邊兵。旗揚雪域無窮豔,月照崑崙分外明。禦敵自憑肝膽薦,捧心獨向國民呈。
  • 元宵為何亮起成千上萬盞的彩燈呢?元宵賞花燈是從何時開始的呢?
    正月十五夜是黃曆年中第一個月圓夜,所以稱為「元宵」。元宵讓人聯想到花燈,古來元宵節也叫「燈節」。花燈就是元宵的主角兒。萬裡燈花連霄漢,金花燦星,讓天上的星團、銀河的星橋都遜色了。元宵為何亮起成千上萬盞的彩燈呢?元宵燃燈、賞花燈到底又是從何時開始的呢?
  • 元宵節活動方案:做元宵 賞燈 猜燈謎
    >  一、 活動目標:  元宵節是我國傳統的重要節日之一,又稱「上元節」、「燈節」。  ③元宵節有吃元宵、玩花燈、猜燈謎、劃旱船等豐富的風俗習慣。  ④「元宵」象徵著「團圓」,它有不同的種類和味道。  ⑤元宵節有各種各樣的花燈,給人們帶來了喜氣和歡樂。
  • 元宵詩詞十首:火樹銀花不夜天,今宵盡興不歸眠
    元宵節又稱上元節,元夕,這一天,有出門賞月、燃燈放焰、喜猜燈謎、共吃元宵、拉兔子燈等傳統習俗。在古時,元宵節又稱為元夕,在我國古代,這一天大街小巷張燈結彩,人們成群結隊遊玩,賞燈、猜燈謎、吃元宵是其中必不可的少內容。現在,我們從古人的詩詞中來看看古代的元宵節有多熱鬧吧。
  • 元宵,火樹銀花的夜晚
    唐代的元宵燈展,在空間上是棋布星羅。殿閣宮城、廣場山丘,處處五彩繽紛。山形的彩棚高達30多米,巨型燈輪有60多米高,都是用五彩絲織品甚至金玉做裝飾,一個燈輪上可懸掛5萬盞花燈。一株株巨型發光的花樹組成了光怪陸離的森林。官方組織的大型樂隊,披掛錦繡與獸皮,在禁軍儀仗的引導下,仙音雅樂,簫鼓和鳴。
  • 正月十五,邂逅最美的元宵詩詞
    民間自古就有「正月十五鬧元宵」的習俗,這一天全國各地都會張燈結彩,舉行豐富多彩的慶祝活動。 如耍龍燈、耍獅子、踩高蹺、劃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表演以及絢麗的燈展活動。大家或出門賞月,或燃燈放焰、或觀燈猜燈謎、或共吃團圓元宵,再一次把「年慶」推向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