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火樹銀花不夜天 民俗文化村的元宵盛景

2020-12-20 手機鳳凰網

「火樹銀花不夜天,弟兄姐妹舞翩躚,歌聲唱徹月兒圓。不是一人能領導,那容百族共駢闐? 良宵盛會喜空前!」。昔日柳亞子老先生的一首《浣溪沙》道盡春節喜慶之盛況。

現如今,要想領略這種氛圍,只有前往深圳錦繡中華民俗村,親身體驗一下中國最大的春節廟會恐怕才能一睹為快。在這裡,有二十六個村寨的迎新祝福,五十六個民族的獨特風俗,百種民間絕活的聯袂亮相,千名民族佳麗的風情歌舞秀,萬盞流光溢彩的吉祥花燈,萬朵桃花盛開的宏大畫卷。

這裡有深圳最大搖錢樹森林求好運

火樹銀花,萬戶當門觀盛會;歡歌笑靨,千家把酒賞花燈。元宵時期,錦繡中華民俗村內燈火輝煌,幾乎是徹夜通明,熱鬧非凡。26個村寨民俗張燈結彩,風情異彩紛呈。

人們扶老攜幼,觀賞花燈,其樂融融。步入印象中國街後,就可以看到道路兩旁早已掛滿各式各樣的花燈。為了體現花燈展祥和安寧的寓意,有的燈籠造型宏偉震撼,喜慶祥和,寓意著和諧美滿;有的色彩明朗,動感絢麗,蘊涵著跨越騰飛的意義;有的燈籠象徵著美好的祝福,寓意著去年的豐收和喜悅;有的則以活潑可愛的卡通生肖,圍繞著大型的藝術化春字,呈現新春佳節的熱烈喜慶,為人們帶來了暖暖的春意。

這裡的燈展工藝十分講究,造型設計特別,形式粗獷,內涵豐富,各有千秋,與搖錢樹森林和翠湖碼頭燈光夜景相映成趣,構成了一幅新春喜慶圖,呈現出賞心悅目的視覺魅力,營造了浪漫的氛圍,生動的情景。

手裡拿著裡酸外甜,鮮紅鮮紅的冰糖葫蘆,邊欣賞花燈邊猜燈謎

其時,在翠湖碼頭旁,高掛彩燈千盞,河中漂著浮燈,河上燃燈數百,水面霞光迴旋,空中成了飛霞的河,河水成了映霞的天,真是水天一色,光射彩掩。浮燈隨波逐流,變成閃光星帶,燈火點點,閃爍蕩漾,猶如一顆顆光芒四射的珍珠。兩岸千萬盞燈彩照耀川陸,形成一幅比仙境神界還要綺麗壯觀的水上燈景。

每晚夜幕降臨,總有五彩繽紛的煙火從地面上騰起,照亮了整片天空。一邊是皓月當空,一邊是不斷綻放出的各色各樣的花朵,如散落的菊花,似紛呈的彩樹,流星雨一般地翻滾而下,眼中如天女散花般的絢爛奪目,耳中迴蕩著似春雷陣陣遠處炸響。簇擁在周邊的人們不停高聲驚嘆喝彩著,歡雀跳躍著,臉上掛滿著興奮的笑容。

喧鬧的人流,旖旎的燈火,任由暖風拂面,烘託出元宵佳節喜悅的心情。轉一轉旺火,看一看燈展,牽著家人的手,帶上雀躍的兒女,讓五彩繽紛的夢幻旋轉起來,就像民俗村裡的煙火花燈,閃爍著動人的光彩。年年好運,一年勝一年,相伴你我!

相關焦點

  • 元宵,火樹銀花的夜晚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唐蘇味道《正月十五夜》大唐神龍元年元宵之夜,神都洛陽仿佛天上的街市,幻化為懸浮於浩瀚夜空的燈火之城。城內城外異彩連綿,高低上下參差錯落,穿城而過的洛水柔波蕩漾,搖曳的光影斑斕如夢。
  • 寧波民俗薈萃迎元宵 重拾傳統民俗情
    逛廟會,觀舞龍,看大戲,鬧元宵,元宵佳節期間,寧波奉化市蕭王廟廟會、松岙景祐廟廟會等民俗活動相繼開幕,精彩的民俗文化表演、火熱的廟會集市,讓慕名而來的市民不僅感受到元宵節濃濃的節日氣息,作為鎮海慶元宵系列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東亞文化之都」2016寧波活動年寧波市非物質文化遺產暨創意工藝品博覽會隆重開幕。  據介紹,這場為期四天的非遺大集會以「老底子,新風尚」為主題,共設有非遺展示、現代創意工藝品展示、傳統特色食品展示、傳統文化演示四塊區域,匯集全市各縣(市)區的70多項國家、省、市級非遺精品項目及多種老字號美食。
  • 元宵「燈節」:張燈結彩「鬧」元宵 火樹銀花「賞」花燈
    新華社天津2月18日電(記者周潤健)「有燈無月不娛人,有月無燈不算春。」民俗專家表示,元宵節又稱燈節,「燈」成為節日最大特色,人們張燈結彩「鬧」元宵,火樹銀花「賞」花燈。「鬧」表示熱鬧、熱烈,用「鬧」表達燈節,最為生動、形象。
  • 火樹銀花不夜天 銅梁龍舞迎新春
    新華社重慶1月3日電(記者黎華玲)每逢佳節,中國各地都有舞龍的習俗,但「龍舞之鄉」重慶銅梁的龍舞歷史文化確格外精彩。2日晚,第二屆重慶銅梁中華龍燈藝術節開幕,再現了火樹銀花不夜天的銅梁龍舞盛景。  重慶市銅梁區是「中國龍舞之鄉」,也是「中國民間文化藝術(龍燈)之鄉」,銅梁龍舞被列為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名錄。除了傳統舞龍表演,在未來的一個多月時間裡,銅梁區將變身「燈的海洋」,亮起上百組造型各異、色彩斑斕的龍燈燈組,喜迎2020年新春佳節到來。  火龍被冠以龍舞之首。
  • 元宵詩詞十首:火樹銀花不夜天,今宵盡興不歸眠
    隱娘說:平日裡沉悶的氣氛在元宵節這一天被打破了,絢麗多彩的元宵燈火將大地點綴得五彩繽紛,甚至一直綿延不絕地與昊昊天穹連成一片,遠處的燈光恍若點點繁星墜地,靠近樓臺的燈光似明月高懸。為這節日增光添彩的,當然還少不了美麗姑娘的歡聲笑語。
  • 莆田元宵節文化:民俗嘉年華 元宵似個長
    從正月初六到正月廿九,近一個月時間裡,「五裡不同風、十裡不同俗」,每天都有不同村莊、不同姓氏以不同形式鬧元宵,這些異彩紛呈的群眾文化則匯聚成獨具特色的莆陽元宵文化。地方的也是民族的,那麼,是何緣故促成莆仙大地每年這個時候上演如此蔚為大觀的「民俗嘉年華」?
  • 「火樹銀花,明月逐人」,跟蘇味道品味詩意元宵!
    「一曲笙歌春如海,千門燈火夜似晝」。元宵節,古時候也稱「上元節」、「元夕」、「燈節」,是春節年俗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節日,同時也是春節期間最後一個節日。它的文化內涵和社會價值遠勝於其他節日,有著非同尋常的意義。春節從除夕關門守歲開始,到元宵節,是一個人們不斷擴大活動範圍、人際關係不斷得到擴大的過程。
  • 元宵的古詩大全 正月十五元宵節詩詞 2020元宵節手抄報內容
    何處聞燈不看來?  詩語:元宵佳節,明月千裡。詩人用「誰家」「何處」將人聲鼎沸、車如流水馬如龍,燈火閃爍,繁華似錦的京城元宵夜景一語道盡。連用兩個詰句,不僅將盛景迷人,令人不得不往的意思表達得靈活傳神,而且給人以無限回味的餘地,言有盡而意無窮。  《正月十五夜燈》  【唐】張祜  千門開鎖萬燈明,正月中旬動帝京。
  • 逛燈會賞民俗,歡歡喜喜鬧元宵
    記者獲悉,元宵節前後,上海推出多樣化的群眾文化活動,為人們詮釋我國傳統節日豐富而多層次的文化內涵。  節日氛圍濃鬱,互動體驗豐富  正月十五是春節後第一個月圓之夜,自古有張燈結彩、觀燈猜謎的習俗,故元宵節又被稱為「燈節」。  近年來要說上海西南地區新增的最有年味的地方,非莘莊燈會莫屬。
  • 深圳中國民俗文化村:薈萃了各民族的文化
    深圳民俗文化村深圳錦繡中華風光深圳民俗文化村風光深圳民俗文化村風光深圳民俗文化村風光深圳錦繡中華風光深圳民俗文化村風光深圳民俗文化村風光深圳民俗文化村風光深圳民俗文化村風光深圳民俗文化村風光深圳民俗文化村風光深圳民俗文化村風光深圳民俗文化村風光深圳民俗文化村風光深圳民俗文化村縮小景點深圳民俗文化村縮小景點深圳民俗文化村風光深圳民俗文化村景點夜景深圳民俗文化村景點夜景 深圳中國民俗文化村位於廣東省深圳市南山區深南大道
  • 陽光樹洞 | 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
    投稿:侯思佳城裡雖不比小鎮熱鬧,但往年也充滿煙火氣味,而今年結著冰花的窗子外寂靜一片,我皺著眉頭思索。今年元宵清冷的過了頭,記憶中的小鎮在月亮西落時觀燈的人還是絡繹不絕,各種彩色的燈像天上的繁星一樣,大放光彩。
  • 民俗專家:正月十五又稱"燈節" "燈"文化特色鮮明濃鬱
    2月19日,市民和遊客在福州元宵燈會上觀賞大型燈組「靈猴獻瑞」。元宵佳節將至,福建省福州市在閩江兩岸舉行元宵燈會。新華社記者 宋為偉 攝  新華社天津2月21日專電(記者周潤健)「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隨著元宵節的到來,我國各地的街頭巷尾都被各色花燈點綴著。民俗專家表示,元宵節又稱「燈節」,燈是這個節日最大特色。
  • 廣州到深圳自駕遊路書——深訓民俗文化村
    深訓錦繡中華發展有限公司位於風光旖旎的深圳灣畔,下轄聞名遐爾的錦繡中華微縮景區和中國民俗文化村兩大文化旅遊景區,1997年,錦、民兩景區雙雙入選深圳市「鵬城十景」,1998年又首獲全國第一張國際17國互認的IS09002國際標準質量證書。
  • 十裡燈帶,火樹銀花 運河彩燈伴您過元宵
    杭州網訊 每年農曆正月十五的元宵節,又稱為「上元節」(the Lantern Festival),春燈節,是中國漢族民俗傳統節日。家家戶戶都會齊聚一堂,賞燈猜謎,共慶佳節。今年元宵期間,京杭大運河杭州景區將會有為期4天(3月4日至3月7日)的鬧元宵賞燈會系列活動,屆時運河主城區(拱宸橋-武林門)段都將張燈結彩,十裡燈帶,火樹銀花,重現十裡銀湖墅的繁華喜慶。
  • 元宵節專稿丨陳耀輝:火樹銀花憶流年
    唐代經濟文化空前發達,它的風採集中展現在舉國聯歡的元宵之夜燈火晚會上。這是我國元宵佳節固有的亮點,是現實與詩意合成的樣板。曾經滄海難為水,此後的歷朝歷代,未必缺少盛大的元宵燈會,然而物態人心、滋味風情,無過此者,因為誰都沒法兒超越這「火樹銀花」。二《說文解字》:「宵,夜也。」元宵又稱元宵節、燈節、正月十五。
  • 火樹銀花合 星橋鐵鎖開 ——詠元宵節古詩詞賞析
    先看蘇味道的《正月十五夜》: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暗塵隨馬去,明月逐人來。遊伎皆穠李,行歌盡落梅。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這首詩是描寫長安城裡元宵之夜的景色。何處聞燈不看來?」「誰家」、「何處」,實際是指家家、人人,說明萬巷皆空的盛況。這包括了上至王侯將相,下至平民百姓形形色色的各類人。因而,「誰家」「何處」這四字包涵的內容實在太多,它把人聲鼎沸、車如流水馬如龍,燈火閃爍,繁華似錦的京城元宵夜景一語道盡。連用兩個詰句,不僅將盛景迷人,令人不得不往的意思表達得靈活傳神,而且給人以無限回味的餘地,言有盡而意無窮。
  • 讀蘇味道的《正月十五夜》有感,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也許現如今的元宵節比唐代的要美麗得多了,也許唐代的爆竹煙花還不及現代花炮的十分之一,但讀著蘇味道的「火樹銀花合」,仍然令人對那時的元夜有一種難言的嚮往。或許正是有了平日禁夜的積累,元夜這晚才會顯得格外興奮。
  • 詩詞文化: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
    [原文]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出處]唐·蘇味道《正月十五日夜》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 暗塵隨馬去,明月逐人來。 遊伎皆穠李,行歌盡落梅。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鑑賞]此句描寫元宵之夜長安城中的盛況。 置身節日的長安城中,只見四周的樹木在燈火的照耀下熠熠生輝,燈光透過枝節,仿佛朵朵銀花竜相綻放。節日的夜晚沒有宵禁,城門鐵索大開,護城河橋上點綴的閃閃燈光,恰似天邊燦爛的群星降臨人間。
  • 深圳錦繡中華民俗村:遊覽祖國大好河山,感受各地民俗文化
    深圳錦繡中華民俗村擁有豐富的實景微縮景區,匯聚了全國56個民族的歷史、文化、藝術及建築傳統,一天之內即可領略中華五千年歷史風雲,暢遊大江南北錦繡河山。民俗村「二十五個村寨,五十六族風情」的豐厚意蘊,為民俗村贏得了「中國民俗博物館」的美譽,從不同角度多側面地反映了中國豐富多彩的民俗文化。
  • 火樹銀花不夜天——談元宵張燈習俗的由來
    說起元宵節,我們都知道,正月十五這一天晚上,中國人素有吃元宵、賞花燈、猜燈謎、放煙花等一系列傳統民俗活動。正月在農曆中又叫「元月」。「夜」同「宵」,故而正月十五的夜晚,又被人們稱作「元宵節」或是「燈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