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社會公認的最為成熟、全面的氣象服務體系
全國氣象服務公眾滿意度持續提升
2016 年全國氣象服務公眾滿意度為87.7 分,較2015 年提高0.4 分;
城市公眾和農村公眾對氣象服務滿意度分別較2015 年提高0.4 分和0.5 分。
打造精細化氣象預報服務 提升氣象服務核心技術能力
充分借鑑國際先進的氣象服務理念與做法,構建了具有高解析度、高精度、長時效、快速滾動訂正的精細化格點化服務產品體系,包括全國3公裡格點地面實況數據融合產品,1至3天逐3小時、4至7天逐6小時、8至15天逐12小時精細化預報產品等,並通過氣象服務產品共享平臺實現產品融合集約、共享共用。
通過氣象服務產品共享平臺實現精細化氣象服務產品融合集約、共享共用
促進氣象服務領域關鍵技術研發和成果轉化
搭建了氣象服務科技成果轉化中試基地,廣泛吸納國家級、省級氣象部門,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及社會各界的力量,圍繞氣象服務開展關鍵技術研究和業務化應用,並完成高時空解析度氣象服務實況格點數據業務化、基於雷達外推降水分鐘預報成果轉化、精細化氣象服務產品訂正檢驗系統、大數據的氣象服務熱點產品挖掘等的中試試驗。
分鐘級降水pc版
分鐘級降水預報產品(手機版)
智慧化、精細化氣象為農服務
以中國興農網、CCTV7農業氣象、經濟之聲廣播等為主要服務渠道,通過提升氣象為農服務智慧化、精細化水平,提高保障產品有效供給、農民持續增收和農業可持續發展的氣象服務能力,做好農民的「貼心人」、農業的「守護者」 。
精細化作物農業氣象災害風險管理平臺依託於各地農業氣象指標、不同作物的農業氣象災害指標和病蟲害指標,將作物信息、精細化預報信息和作物個性化受災條件智能結合,為用戶提供定製化農業氣象災害風險管理信息的服務。目前已涵蓋9種大宗作物,12種農業氣象災害和5種病蟲害。
「天算」氣象指數保險基礎平臺基於氣象數據和作物災損數據,融合專家建議和多行業信息,生成天氣指數保險產品,具有三大功能:
根據氣象數據,設計農險指數產品。
通過大數據分析,開發氣象指數保險的各類工具。
可以進行產品驗證,分析保險產品的可靠性及置信度。
能源氣象服務引領行業發展
風能太陽能數值預報、功率預報。風能太陽能預報業務服務產品實現全國陸地區域的全覆蓋,並研發了超短期(0-4h)、短期(0-72h)、中期(0-7天)等不同時間尺度的預報產品,滿足電網調度要求和風電場/光伏電站等發電企業的特殊定製化服務。研發風電功率預測系統軟體(WinPop),優化系統功能;針對光伏發電功率預測的需求,研發了「直散分離」和「最佳斜面」的太陽輻射預報業務,引領該領域技術和服務發展。
國家風能太陽能資源精細化評估。開展風能太陽能資源精細化評估所需的觀測,對風能太陽能資源進行精細化評估,為各級政府編制風能太陽能發展規劃提供技術支撐。開展風能太陽能資源日常監測和分析評估,為各級能源主管部門提供決策依據。
水利氣象服務助力水資源優化調度
聚合強降水精細化預報、分鐘級降水預報、面雨量預報等氣象頂尖科技成果,結合先進的水文模型,打造高準確率水文氣象服務專業產品,山洪預報產品準確率由70%提升至87.7%。
國內已經覆蓋長江、黃河、珠江流域,國外已覆蓋歐洲萊茵河、北美密西西比河等五大流域。
交通氣象大數據助力行車安全
將氣象服務產品融入交通運輸的系統中,為交通管理部門進行決策提供幫助,提供基於用戶定位的實時路況信息、道路擁堵變化,輔以公路氣象預報、公路及鐵路降水量、溫度、能見度、風力實況產品,提供針對性的公路天氣實況及惡劣天氣預警信息、路況實況、地面溫度(結冰)預報、雷達和衛星雲圖信息等,提供客運運輸的路徑選擇解決方案,並可實現不同條件判斷下的道路導航服務。
精細化航空氣象服務保障飛行安全
航空氣象預報具有及時性、精細化、國際性的特點,要求定點、定時、定量。目前已經初步形成了針對機場和航空公司、以機場短臨預報為基礎的航空氣象服務產品體系,包括精細化的雨雪預報、顛簸預報、雷暴預報、低雲預報等。
精細化雨雪預報
精細化顛簸預報
精細化雷暴預報
精細化低雲預報
(責任編輯:唐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