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熱播的電視劇《三十而已》受到廣大網友的追捧,在該劇中演繹了三個剛剛三十歲的女孩在上海打拼的生活和感情的故事。在該劇中童謠飾演的顧佳為了幫助丈夫的事業和穩固家庭的收入接了一個富太太給她挖坑的一個手工茶廠,後來雖然知道自己被富太太騙了,但是當顧佳去茶廠感受過那裡的純真的,樸實的鄉土民情後還是決定幫助那邊的村民,並且決定把茶廠做好做大並向大城市推廣,為此顧佳花了很多形式去做推廣,去學習手工製作茶葉的過程。
一開始顧佳的老公不支持她去做這件事,最終由於老公的任性導致煙花廠爆炸,許幻山坐牢,公司也不得不關閉,茶廠卻成為顧佳母子的主要經濟來源。其實顧佳接手茶廠確實是盲目的,她只看到了富太太們人前炫耀的一面而沒有體會到他們背後的虛偽,甚至沒有詳細的去了解一下茶廠的真實情況更別說對茶葉的了解。
不少網友也因為這部電視對手工茶有了初步的認識,比如後面村長說,機械化的茶園靠近城市,會受汙染,而深山裡的手工茶無汙染卻很難銷售出去。最後哪怕顧佳拉不到投資的情況下,還是不願讓茶廠成為批量產茶的工具,也不願讓機械生產代替手工制茶。這聽起來手工茶確實是個很珍貴的茶葉。事實上手工茶和機械茶到底有什麼區別呢,它到底有多好呢?
顧名思義,機械茶就是機器加工的,相比手工的採摘和製作過程肯定是速度和產量要高得多的,同時用機器代替了人力節省了很很多人工成本。在製作過程中由於機械的規範和完全相同的操作流水,這使得機械產出的茶葉幾乎每一顆都是相同的,所以在外觀上看要比人工茶葉漂亮了許多。
手工茶的製作過程很繁瑣,也是一個很細緻的過程。從採茶,攤青,殺青,散熱、揉捻,乾燥、造型,提毫,足火再裝袋入庫,這要求茶農們有比較豐富的炒茶經驗以及對溫度的絕對敏感和非常熟練的手法。因此在口感上相比機械差味道會更加鮮美。這也是人工茶價格比較昂貴的原因之一。
其實在我看來人工茶和機械差是不能相比的,中國人品茶講究一個品字,那麼品的是什麼呢?除了茶葉本身帶給人清醒凝神的效果還注重對自身的心靈的洗滌,無論是人工茶還是機械茶他們有各自的優勢和劣勢,只是看品茶人的愛好而已。機械茶的產量更能滿足社會的需求,顏色和品相也更加好。手工茶味道鮮美,但成本較高產量卻高。
如今能買到純手工的茶更是不容易了,多半都是半機械化的,還有很多人以此為噱頭做營銷故意哄抬物價,這使得茶葉市場變得紊亂,所以大家在品茶時是也要有一個良好的心態去品茶並去認真領悟中國的茶道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