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系金融機構被監管接管 保險、信託、證券共9家

2020-12-25 財新

  【財新網】(記者 吳紅毓然)在市場呼風喚雨20餘年的「明天系」,旗下核心風險金融機構正式被接管。

  監管當局權威人士向財新記者表示,依法接管這些金融機構,是為了最大程度維護投資者合法權益。2017年1月底,「明天系」實際控制人肖建華歸案,其隱秘控制的多個金融資產風險暴露。自1999年明天控股集團正式成立以來,「明天系」通過無數殼公司非法佔有或控制大量金融牌照,長期佔用大量金融機構資金,形成大股東逾期佔款無法歸還,最終無力自救,償付危機不斷,最終不得不由監管部門依法委託機構接管。

四家保險兩家信託公司被接管

  7月17日下午5點,銀保監會發布公告,鑑於華夏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天安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天安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易安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觸發了《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第一百四十四條規定的接管條件,新時代信託股份有限公司、新華信託股份有限公司觸發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銀行業監督管理法》第三十八條和《信託公司管理辦法》第五十五條規定的接管條件,為保護保險活動當事人、信託當事人合法權益,維護社會公共利益,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下稱「銀保監會」)決定對上述六家機構實施接管。

相關焦點

  • 明天系風險處置近尾聲 9家被接管機構風險外溢性可控
    新華社上海7月20日電(記者 李丹丹)《上海證券報》20日刊發題為《明天系風險處置近尾聲 9家被接管機構風險外溢性可控》的報導。明天系風險處置工作基於「一盤棋」布局,接管包商銀行系先行「精準拆彈」,接管9家機構是隨後的關鍵一步。相關監管部門對此已有充分預案,準備措施完善。(小標題)為何被接管?此次被接管的天安財險、華夏人壽、天安人壽、易安財險、新時代信託、新華信託、新時代證券、國盛證券、國盛期貨,皆為明天系控股公司。
  • 【解讀】9家金融機構被接管 最全解讀來了
    從接管之日起,被接管機構股東大會、董事會、監事會停止履行職責,相關職能全部由接管組承擔。接管組行使被接管機構經營管理權,接管組組長行使被接管機構法定代表人職責。為保護保險活動當事人、信託當事人合法權益,維護社會公共利益,銀保監會決定依法接管天安財險等六家機構。  2、天安財險等六家機構被接管後的工作原則是什麼?  一是堅持依法合規,嚴格遵守相關法律法規開展接託管工作。二是堅持維護穩定,保持公司正常運行,保護保險活動當事人、信託當事人合法權益。
  • 9家金融機構被接管整頓 涉及多家關聯上市公司
    《電鰻快報》文/李萬鈞2020年7月份註定是A股市場不平凡的一個月份,除了市場急漲急跌,投資者熱度高漲,還有監管重拳。7月17日周五收盤後,證監會和銀保監會分別披露信息,宣布接管9家金融機構,分別是新時代證券、國盛證券、國盛期貨、天安財險、華夏人壽、天安人壽、易安財險、新時代信託、新華信託。
  • 銀保監、證監會大招:9家金融機構被接管 對市場影響有多大?
    從接管之日起,被接管機構股東大會、董事會、監事會停止履行職責,相關職能全部由接管組承擔。接管組行使被接管機構經營管理權,接管組組長行使被接管機構法定代表人職責。為保護保險活動當事人、信託當事人合法權益,維護社會公共利益,銀保監會決定依法接管天安財險等六家機構。2、天安財險等六家機構被接管後的工作原則是什麼?一是堅持依法合規,嚴格遵守相關法律法規開展接託管工作。二是堅持維護穩定,保持公司正常運行,保護保險活動當事人、信託當事人合法權益。
  • 「明天系」的變局:昨天、今天和明天!
    也恰巧是這一天,明天系其他9家金融機構被接管已滿一個月,其中就包括4家保險公司。回溯明天系的變局,一起看看明天系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中國金融業發展的歷史長河中,有激流勇進,也有涓涓細流。資本運作、股權騰挪的大市場上,風起雲湧,或有人牽繫萬千,或有人全身而退,或有人高調前行,或有人低調遊弋。不一樣的領域,中國資本市場中的各個角色,也開始了不同的「人生」。
  • 「接管」金融機構的展望及對市場的影響
    1、接管後業務經營照常,預計暫不涉及證券類資產轉讓。2、對系統性風險基本沒影響。券商輕資產業務佔比高,且兩家公司體量較小,風險的同業外溢性不大。3、此次接管背景的差異點:除公司治理問題外,總體經營正常,預計接管目標,是在穩定正常經營前提下,逐步規範三家公司股權和治理結構。未來焦點在於規範股權和治理結構,預計路徑包括引戰及股權重組。
  • 明天系概念股有哪些?明天股票有哪些?
    明天控股有限公司成立於1999年,是國內最早從事股權投資的公司之一,也是國內投資行業的骨幹力量。  明天控股公司總部設於北京,在國內,不僅控股、參股及曲線持有幾十家上市公司,還構建了涵蓋證券、銀行、保險、信託、期貨、PE、基金等機構的完整金融產業鏈,這也讓明天系成為唯一持有金融全牌照的民營資本機構。
  • 「明天系」家族人物譜系全圖 資產版圖拓展至多個領域
    2013年,有媒體發表文章稱,歷時3個月調查,查詢數十家相關企業的工商檔案,最終得以部分揭開「明天系」資產版圖的神秘面紗,「『明天系掌控、左右9家上市公司,控股、參股30家金融機構。這30家金融機構,具體包括12家城商行、6家證券公司、4家信託公司、4家保險公司、2家基金公司、1家期貨公司、1家資產管理公司,這些機構資產總規模近萬億,『明天系儼然是一個全能型的混業金融巨鱷。」
  • 銀保監會、證監會宣布:9家金融機構被接管!市場影響多大...
    「銀保監會宣布對6家保險、信託機構進行接管,而證監會方面,新時代證券、國盛證券、國盛期貨被接管。接管後,被接管機構繼續照常經營,公司債權債務關係不因接管而變化。接管組將依法履職,保持公司穩定經營,依法保護保險活動當事人、信託當事人等各利益相關方的合法權益。
  • 九家金融機構因風險隱患被接管 金融市場穩定不受影響
    來源:金融時報作者:張末冬 付秋實 楊毅7月17日當天,9家金融機構同時被接管,其中包括4家保險公司、2家信託公司、2家證券公司和1家期貨公司,消息引發市場熱議。、信託當事人合法權益,維護社會公共利益,中國銀行(維權)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決定對上述6家機構實施接管。
  • 「明天系」剝離千億資產,資本大鱷將去往何方?
    通過所控制的上市公司及大量的中間影子持股公司,所持股的金融機構超過44家,在資本市場馳騁20年的「明天系」,終於走到了命運轉折的關口。一位金融行業人士告訴無冕財經(wumiancaijing):「從2017年下半年開始,『明天系』出售旗下金融資產,而接下來可能還出售旗下所持有的部分銀行和信託公司的股份,以符合監管要求。」
  • 海航系加速資產重組 渤海人壽擬接手渤海信託控股權
    來源:證券時報作者:楊卓卿 劉敬元海航系資產重組傳來新消息。證券時報·信託百佬匯記者獲悉,海航資本集團有限公司(簡稱海航資本)擬將持有的渤海信託股權轉讓給渤海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渤海人壽)。渤海信託系海航資本旗下核心資產,目前海航資本持有渤海信託51.23%股權。在保險業人士看來,就綜合實力來講,渤海人壽在保險業並不突出,不排除這一交易是海航系內部資產騰挪。不過,如果交易達成,渤海人壽成功收購渤海信託多數股權,將使業內繼平安信託後新增一家保險系信託公司。
  • 國盛期貨等9家金融機構被接管!國盛期貨去年評級下降
    除兩家證券公司和一家期貨公司被證監會接管之外,銀保監會方面也宣布,對天安財產保險、華夏人壽保險、天安人壽保險、易安財產保險、新時代信託、新華信託共6家保險、信託機構實施接管。同日,為適應期貨市場法規建設及業務發展需要,加強對期貨保證金封閉運行的管理,證監會昨日就修訂《期貨經紀公司保證金封閉管理暫行辦法》公開徵求意見。
  • 又一家保險系信託公司或誕生海航系資產重組、渤海人壽擬接手渤海...
    截至目前,海航資本持有渤海信託51.23%股權。在保險業人士看來,就綜合實力來講,渤海人壽在保險業並不突出,不排除這一交易是海航系內部的資產騰挪。不過,如果交易達成,渤海人壽成功收購渤海信託多數股權,將使業內繼平安信託之後新增一家保險系信託公司。
  • 外匯天眼:監管牌照那些事之詳解30家監管機構(二)
    今天繼續介紹10家監管機構,特別是對於剛剛起步的外匯交易商,頂級監管是真的有心無力,其他實惠的外匯監管機構也就成為了他們心中的首選,但是即使是實惠型的,有些監管機構的監管力度還是不錯的。
  • 寶能系背後的「驚天銀團」:調動20多家金融機構
    公開報導統計顯示:為了制服桀驁不馴的萬科,截至目前,寶能系在全國範圍內調動了21家金融機構,其中包括:1家保險公司(前海人壽)、6家銀行(建設銀行、浙商銀行、廣發銀行、平安銀行、民生銀行、浦發銀行),9家券商(銀河證券、銀河證券、中信證券、國信證券、華福證券、東興證券、愛建證券、海通證券、招商證券),5家基金或基金子公司(鵬華資管、南方資管、民生加銀、泰信基金、西部利得基金),槓桿工具涉及萬能險
  • 金融巨頭、頂級資管……5家國際一流金融機構在上海開業
    當日,摩根大通證券(中國)有限公司、大韓再保險上海分公司、羅素投資管理(上海)有限公司、景順瑞和(上海)股權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以及綠光環球(上海)資產管理公司等5家外資金融機構,同時在上海舉行了線上開業儀式。 據介紹,此次開業的5家機構非常具有代表性,包括了證券公司、再保險公司和資管機構。
  • 保險增速放緩 明天系、寶能系、鴻商系旗下公司誰最慘
    在2017年「最強監管年」的影響下,許多保險公司及時調整方向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但也有部分民營資本控制的保險公司因為各種原因,過的並不太滋潤……明天系:天安財險淨利下降九成說起民營資本系族搶灘保險公司,那首當其衝的便是鼎鼎大名的
  • WEMONEY研究室日報:華夏人壽等9家金融機構被接管;鹽商集團集資...
    【詳情點擊標題】9家金融機構被接管!證監會依法對新時代證券、國盛證券等3家實施接管 銀保監會對華夏人壽等6家實施接管鑑於新時代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新時代證券)、國盛證券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國盛證券)、國盛期貨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國盛期貨)隱瞞實際控制人或持股比例,公司治理失衡,為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維護證券市場秩序,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第一百四十三條、《證券公司風險處置條例》第八條和第六十二條
  • 讀書筆記:多層嵌套與監管套利前世
    雖然銀監會不斷給政策打補丁,特別是對信託的通道類業務做出了非常嚴格的限制,但在2012年金融創新的浪潮中,部分監管部門在促進所轄行業發展的理念驅動下,競相放鬆對所轄機構業務創新的管制。而各類金融機構則打著 「金融 創新」的旗幟,發明出各種監管套利的工具。券商資管和基金子公司資管在這段時間迅速發展起來,成為銀行理財資金新的通道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