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送紅軍
街市人群熙攘。嘈雜裡忽有一陣嘹亮的小號聲奪路而出。循聲望去,原來是東大街一家新超市開業,門口僱一青年吹小號,在車水馬龍中昂首傳情招攬顧客。
我喜歡音樂,便湊過去聽那青年吹小號。
長發、瘦削、冷麵、旁若無人。腮幫起伏癟鼓,吞吐著音樂,兩手修長,玩弄著指尖上的音符。 嘹亮高亢的小號聲把一曲《十送紅軍》拋向人叢。剎那間,「千軍萬馬、十萬百姓」依依難捨於江畔;「秋風細雨、鴻雁陣陣」瑟瑟徘徊於長空。
《十送紅軍》用濃鬱的地方特色表達革命根據地人民對紅軍的深厚感情以及對革命勝利的強烈期盼。樂曲優美流暢,充滿送別時戀戀不捨的情感,幾十年來一直受到人們的喜愛。電視劇《長徵》以《十送紅軍》為主旋律,再一次勾起了人們對紅軍的回憶。被小號包裝的血肉之情,把我帶進了難以忘懷的艱苦歲月。
小號如泣如訴,一聲聲短歌間歇,時時給人離別時抽噎的感動,「血肉之情怎能忘」由遠及近,硝煙瀰漫,雲霧深沉,船楫朦朧,親人離鄉偲偲肝膽相照,滿眼淚雨切切匯入江河。我感動起來,小號聲如驟然澎湃的「江河水」淹沒了滾滾紅塵。
痴醉於音樂。 再看演奏者,長軀不苟,雙眉微蹙,似站立在舞臺中。留戀、期盼、祝福、深情融入樂曲,讓他伴著紅軍,如入無人之境。
沉浸在安詳幸福之中時, 還有多少人記得雪山草地,彈盡糧絕,出入死地而後生?《十送紅軍》伴隨驚世駭俗的長徵馳名中外,縷縷英魂在青年冉冉的長髮上升騰,所有的送別都在「雙雙(裡格)拉著長繭的手,心像(裡格)黃連臉在笑」中落淚。音樂在「情深誼長」裡訴說著難捨難分的軍民魚水之情,危難中迸出的「生死相連」,感動了世界,喚醒著生命。
「哀兵必勝」。弱者的軍隊,生命力更強。據我所知,世界上還沒有任何一支軍隊像紅軍那樣受人愛戴,它與窮苦人同呼吸共命運,足以讓人們為之哭泣、與之生死相依。
青年繼續「旁若無人」。他很懂「洋為中用」,小號音色優美,音域寬廣,富有表現力,把樂曲的大氣磅礴、悲傷離別、深情期盼表現得淋漓盡致。用小號演繹《十送紅軍》,也許能收到異樣的藝術效果。我溼潤著眼睛,再一次折服在音樂中。
音樂不死,大難不死,浩氣長存,淚飛傾盆。
市場喧囂,人情冷漠。熱鬧過後,青年身旁慢慢廖無幾人,我成了他唯一的聽眾。愛屋及烏,看著他吹小號卻想著他為何在此受僱於人?可能是音樂學院畢業的或是?如否,怎會演奏如此厚重催人淚下之曲而棄盛世、愛情之流行?倘若命運不濟,不幸淪落江湖,導致街頭賣藝,又將何去何從?
也許是憤世嫉俗,懷才不遇,就業艱難?發展渺茫、寄人籬下、委曲求全?哎,玩世不恭,君子固窮……我胡亂地暗自杜撰,潛思嘆息,又哂笑自己杞人憂天。「天生我材必有用」,想想紅軍,「不經歷風雨,如何見彩虹?」
人流不息,「買一送一」,廣告霓燈,喇叭聲咽。空氣渾然,小號依然《十送紅軍》,獨樹一幟,好像在完成學院老師布置的作業。
商販、顧客,大包小包;大車、小車,來也匆匆,去也匆匆。看吹號青年,聽《十送紅軍》,時空無序,浮想聯翩。
想「十萬進士」舉步維艱,在科舉路上蹣跚;莘莘學子十年寒窗,在走馬燈裡旋轉;艱苦歲月、現代繁華在音樂裡沉浮。擁擠的思緒在音樂裡繼續夢遊。
生命注入大海,波濤洶湧,芸芸眾生以命相搏,拼盡全力擁抱一個又一個命運的極限,哪怕被巨浪吞沒,雄魄依然渾然大氣!
青年我行我素。小號嗚咽,音符如贗珠掉落,無人拾起。我卻窺見那「滴答」綻露出勃勃生機。不管環境惡劣,不顧命運多舛,若有一息尚存,便頑強求生。踩不死、燒不盡,旺盛的生命化作滿山
遍野的碧綠。不驚天地,不泣鬼神,匍匐的身子與土地相依,那樣子讓你親切令你感動。即使在窘迫中也要昂起頭顱、珍惜自己,把傷感、自憐、嘆息當成提醒自己前進的路標。勃勃「生機」在萬劫不復中總會殺出一條血路,像「紅軍撒下的種子」紅紅地直通天際。
滴答聲聲,情意深深,它數落著生活,打造著命運,讚美著生命。
感謝土地,你讓人把臉貼在你寬厚的身上,撫摸你、感受你的氣息、親吻泥土的芳香,淚流滿面地舒展受傷的軀體,橫一個「大」字仰天長嘯,讓天地放逐追夢的靈魂。
感謝生活,你用工筆重彩畫出生旦淨末醜的臉譜,弘揚正道,鞭笞邪惡,凝聚精氣神,拓寬著人生不盡的舞臺。
感謝紅軍,兩萬五千裡逶迤跋涉,歷盡磨難,披荊斬棘,一路走來。苦難催生出一個輝煌燦爛的中國,藍天之上,共和國越飛越高。
青年把《十送紅軍》送進商場,藝術注入人流,讓生命重生,讓快樂長存。「經典」不會忘記自己的職責和輝煌,任憑時光倒轉,物慾橫流。歷史和現實、藝術與經濟多元組合,用音樂魂衝馳寰宇,縱然長歌九天,下嫁巴人,又有何妨?
小號聲時而高亢,時而低沉,把剛柔雋永留在熱鬧的大街上;在凡俗和庸碌裡,撐起一片永遠靚麗的風景。青年依然造型。小號奏出的音樂顫顫巍巍,像在尋覓知音,又像在尋找彼岸那屬於自己的天地。時間推搡著我慢慢離去,《十送紅軍》的樂曲卻一直在我腦中縈繞。那一曲簇擁著我,穿越時空、走向大漠,走向蒼山、雄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