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華航改名?當被譏諷「笑你不敢」
(中評社 倪鴻祥攝) 即便「行政院長」蘇貞昌已表態「正名不是當前最迫切的事」,但配合民進黨「立法院」黨團運作的陳柏惟15日受訪時則更近一步稱,華航具有半官方性質,與中國大陸的交流能免則免,若改名造成與中國大陸斷航「那要斷就斷」。
-
華航改名爭議持續 國民黨搶註「臺灣航空」域名
原標題:華航改名爭議持續國民黨搶註「臺灣航空」域名臺灣綠營近日再次炒作中華航空(China Airlines)改名議題,國民黨則搶先註冊臺灣航空(Taiwan Airlines)網絡域名,聲稱只要華航成功改名,便送上域名,揶揄綠營敢說不敢做。
-
民進黨通過「華航正名」案 國民黨笑:揮刀自宮
(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資料照片) 臺立法機構臨時會23日表決通過民進黨版「華航、護照正名」公決案,建請臺交通部門應研提分期可行的華航改名計劃,提升華航國際識別度方案,行政部門亦應研提具體辦法提升護照的「Taiwan」辨識度。
-
中華航空改名爭議持續 國民黨搶註「臺灣航空」域名
臺灣綠營近日再次炒作中華航空(China Airlines)改名議題,國民黨則搶先註冊臺灣航空(Taiwan Airlines)網絡域名,聲稱只要華航成功改名,便送上域名,揶揄綠營敢說不敢做。
-
民進黨炒作華航「改名」只會搬起石頭砸自己腳
民進黨炒作華航「改名」只會搬起石頭砸自己腳 2020年07月23日 16:06:00來源:中國臺灣網 臺立法機構22日表決由民進黨黨團提出的所謂「旅行證件更名公決案」及「華航更名公決案」,最終以64張同意票通過,國民黨則全員未出席表決。 對於所謂「旅行證件更名」,民進黨宣稱,證件封面的「CHINA」會造成他國無法清楚辨識,「被誤認為來自中國大陸」。
-
批護照、華航改名浪費納稅錢 國民黨:不隨民進黨打假球
臺立法機構昨天表決通過護照與華航改名的決議案,國民黨今天表示,此舉不僅更加突顯民進黨在打假球,企圖為日前針對護照、華航「改名」的各種失言解套,也只是浪費納稅錢以及增加華航的支出,一點都不負責。因此,國民黨不會當民進黨演假戲的配角,呼籲社會大眾認清並反制民進黨的務虛及不負責。
-
民進黨當局藉機炒作,操弄臺灣華航改名
臺灣中華航空公司(下稱華航)多次執行運送任務,不料島內綠營竟藉機炒作,聲稱華航的英文名「China Airlines」容易被誤認為大陸籍,揚言「華航改名的時候到了」。對此提議,綠營方面大多表示支持。但有相關航空界人士提醒,「華航改名」不僅所需花費的成本巨大,後續引發的後果恐將十分嚴重,甚至可能丟失「航權」。
-
華航改名鬧劇一再上演
華航再一次改名失敗。這已經不是臺灣第一次炒作華航改名了。上一次炒作改名是上一次民進黨執政時代,阿扁發起【正名運動】,所有企業﹑學校名字包括中國元素的都被要求改名,特別要將所有中字頭的公營部門改名,包括中國石油、中國鋼鐵、中國造船、中國郵政、中華航空(華航)、中正廣場等。有些成功,有些失敗了。
-
炒作「華航」改名又緊急滅火,「臺獨」們為何突然認慫了?
真是唯恐天下不亂啊!龐建國:炒作「華航」改名,就是為了「臺獨」臺灣「中國文化大學」教授龐建國民進黨和島內綠營人士炒作「華航」改名,就是出於「臺獨」的想法,想讓臺灣更進一步「去中國化」。但「華航」改名茲事體大,作為一家飛國際航線的航空公司,它跟世界上很多地方都有籤約。改名的結果,就是原來的合約都必須重新籤訂。在這過程中如果不順利的話,國際之間無法認同改名的動作,「華航」可能就會面臨斷航,造成嚴重損失。所以現在包括民進黨也開始打「退堂鼓」,因為他們發現,事情不是那麼簡單,這背後有很複雜的國際規則。並不是他們想喊「臺獨」,喊「去中國化」,就能夠達到目的的。
-
綠營操弄華航改名去掉「CHINA」,臺媒網絡民調:超七成網友反對改名
【環球時報駐臺北特約記者 餘潞】趁著捐贈的口罩陸續抵達歐洲,綠營又開始炒作「華航正名」議題。臺灣華航近期載運口罩等防疫裝備送往歐美等地,有民進黨民意代表聲稱華航機身上的英文名稱「CHINA AIRLINES」會讓外界誤會物資是大陸捐贈的,順勢拋出「正名」問題。
-
民進黨「華航改名案」只說不做,預算不夠了?
編輯:雲晗臺灣地區立法機構通過「民進黨版護照」和「華航正名案」,並建議交通部儘快為「中華航空」改名,但根據學者的研究,華航改名需要大量資金,航權問題更是難以解決,還會造成更多的損失。對此,一些媒體進行了網絡調研,70%的人反對改名,民進黨的這一舉措遭到了人們的反對和抵制,還會破壞兩岸關係,不利於臺灣的發展。根據臺灣的相關規定,民進黨的決議案並不具備效力,只是行政部門的一些監督與建議;臺灣地區立法機構則表示行政部門可依法對相關產品改名,並不需要立法機構決議,這只是民進黨謀取自己利益的又一種手段。
-
「華航改名」不了了之,民進黨當局搬起石頭砸自己腳
事件源於近月民進黨當局大搞「口罩外交」,負責運送口罩等醫療物資的中華航空的英文名稱是「China Airlines」而被一些人誤以為是中國大陸的航空公司,於是也以為口罩是中國大陸贈送的,讓臺當局「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島內「臺獨」分子紛紛叫囂「華航改名」,蔡英文也聲稱「要增加華航的識別性」,但始終不敢正面回應改名一事。
-
民進黨當局藉機炒作 操弄臺灣中華航空公司改名
原標題:民進黨當局藉機炒作,操弄臺灣華航改名[文/觀察者網熊超然]民進黨當局不斷操弄「去中國化」,這一次,輪到在航空行業上動手腳。日前,臺灣地區民進黨當局宣布向美國、歐盟等國家和地區捐贈1000萬片口罩。
-
民進黨人提"華航"改"臺航" 國民黨:何必趕盡殺絕
(網絡圖) 中國臺灣網7月19日訊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針對在日前舉行的民進黨黨代會上,有代表提案將臺灣「中華航空」改名「臺灣航空」,前國民黨文傳會主委林奕華直批,該提案人也許不熟悉狀況,「航空公司改名是需要重談全球各航線航權的,屆時世界各國是否買單,會否給我們小鞋穿就是未定數了,真有冒險的必要?」
-
民進黨又炒「華航改名」,這回連綠營自己人都看不下去了
然而,回顧過去2006年陳水扁執政時,為了「去中化」,首度提出將華航改名「臺灣航空」或「福爾摩沙航空」;2016年蔡英文上任不到2個月,民進黨全代會即通過華航改名案,都無疾而終。這次第三度提出華航改名,無疑又是一枚空包彈。
-
又鼓譟華航改名?不如「陳時中」也改叫「陳時臺」好了!(兩岸觀察)
「臺獨」分裂勢力唯恐天下不亂,又開始在「去中國化」上搞陰謀。日前,臺灣立法機構臨時會憑藉民進黨團人數優勢,表決通過所謂「護照與華航正名公決案」。華航企業工會理事長劉惠宗此前曾直言,「改名議題是華航員工心中永遠的痛」。劉惠宗表示,這塊招牌是10萬華航人60年的尊嚴與回憶,「為了政治因素改名,員工們不能接受!外面一群不相干的人要公司改招牌,還要自己出錢,實在沒道理。」
-
民進黨執意「華航改名」 業內人士分析恐失航權
【民航事兒】據臺媒報導,民進黨當局近期大手筆對外捐贈口罩等物資,島內中華航空公司多次執行運送任務,不料綠營竟藉機炒作,聲稱
-
綠營炒作華航「正名」
儘管臺灣島內口罩不夠用,民眾經常排長隊購買,但民進黨當局近期大手筆對外捐贈口罩的「口罩外交」卻不斷。
-
民進黨把「China」變小,華航哭了
多家臺媒11月26日消息稱,被逼改名的臺灣中華航空(華航)最新塗裝出爐了。近日有國外航空迷拍到華航最新塗裝,不僅將英文名「CHINA AIRLINES」移到機尾,字體也同步縮小。對此,有網友認為「多此一舉」「可恥又可悲」「浪費錢」。
-
華航改名 快!
2交通部長林家龍也要華航趕快從各方面,內裝外觀,力求去掉中華這兩個字。華航董座也立刻下公文,看能怎麼做。 3民進黨可能不知道,這一波華航的去中國化,不會有人攔著他們。所有人都引頸期盼。兩岸高度一致呢?快!千萬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