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批市場跨進「千元時代」
高端品比比皆是銷量不錯專家:價格低過商場、質地高過小市場找到生存新空間
牛仔褲二三十元一條,小衫兒一百元能拿好幾件,低廉得驚人的價格,一直是動物園批發市場(以下簡稱動批)最大的「魅力」。
然而隨著成本和市場的變化,動批除了低價批發以外又分化出相對高端的精品服飾交易,部分服飾已經賣出專賣店的價格。
為適應多層次消費群體,動批已經一腳跨進了「千元時代」的門檻。
●市民反映
千元以上服飾悄然現身動批
習慣於在動批見到「特價50元一件」字樣的謝小姐,入冬以來卻發現動批不少商城的韓國城或者高層店鋪裡,隨手挑出一件衣服,上面居然都掛著一千多元的標籤。
雖然店主會主動打些折扣,但有些衣服還是賣出了千元的價格。「以前只知道動批的皮草會貴一些,沒想到現在動物園的女裝也能賣出一千多。」謝小姐笑稱。
不少經常去動批淘寶的白領也發現,商場裡那種看到價籤令人心驚肉跳的感覺,終於在動批也能體驗到了。尤其是款式新穎的韓版冬季服裝,賣價居然和後海等地的時尚小店兒旗鼓相當,動輒千元。
●記者探訪
標價雖高尚有砍價餘地
謝小姐所言不假。近日,記者來到動批金開利德商城的五層發現,太子龍、阿瑪尼等商務男裝店和香港鱷魚等女裝店裡的衣服上都掛著「1680」、「1980」等高價標牌。
記者詢價時,店主稱如果批發的話可在標價基礎上打兩三折,但零售則要800至1100元左右。
據了解,這種動輒千元的服裝,銷量也不錯。世紀天樂和東鼎的商戶們表示,每天批發個四五件沒問題,零售也會有一兩件。
●市場說法
正在嘗試業態調整千元時代順理成章
面對記者的驚訝,商戶們都有些不以為然。「都是直接從韓國帶過來的,不是大路貨。」韓國城的商戶們很有底氣地說。
「動批也在嘗試改變自己的業態。」「混跡」動批12年的眾合動物園批發市場副總經理朱先生告訴記者。
他表示,和以前輻射全國各地的批發市場不同,如今各地都有自己的服裝加工售賣產業,動批的覆蓋面大大減小。再加上成本的增加、通貨膨脹等因素影響,再走幾十元一大包的路子,「動批就死了」。
「為了求生存,動批嘗試著從大路貨到個性化和中高檔發展,引入品牌店和韓國城,用新穎的款式吸引『想買好衣服卻又沒錢去大商場』的白領,所以就會分化出價格較高的一部分店鋪,店主也會掛上價格較高的標籤。」朱先生說。
●商業顧問
取「中」補漏尋到生存空間
「商業最大的特點就是求變。」今天上午,麥可時代商業顧問公司策劃總監李克讓先生分析說,動批的發展有些像早期的王府井百貨大樓。
當年百貨大樓也是賣針頭線腦出身,調整的第一步就是把小商品店鋪趕了出去,當時引起了爭議,但現在成功變身為高端商場。
「現在的商業不是走大而全的路子,而是走專業的路子。」李克讓表示,市場想要繼續發展,就必須調整自己的商品結構,滿足不同層次顧客群的需求。
比如,十幾年前在動批淘衣服的孩子已經成了白領,有著比較高端的需求卻又保持著消費的理性和對動批感情上的依賴,他們需要在動批買到價格合適又符合自己身份的衣服。
千元以上的衣服出現,正說明動批選擇了開拓這樣一個價格低於高端商場,質地高於小市場的專門市場,找到了新的生存空間。
●心理學家
順應消費者虛榮心的結果
北京心理醫學研究所教授劉喆則認為,動批的轉型與消費者的心理變化也有很大關係。
在形成規模效應後,動批引入韓國城等形式的店鋪,掛上高價標籤,提高檔次,滿足購買者的虛榮心。同時動批又「聰明」地保留了砍價這個法寶,使消費者既滿足了虛榮心,又能夠享受砍價的樂趣。 文/記者王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