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企業過半的衢州高新區如何實現綠色發展

2020-12-12 人民網

原標題:產業循環化 「吃」廢又「吐」金

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下降了近一半,資源產出率提高近3倍……近日,國家發改委、財政部公布全國循環化改造示範試點驗收成績,經第三方機構組織專家覆核,衢州高新技術產業園區排名第一。

「作為化工企業佔半數以上的園區,能夠在全國大考中脫穎而出,主要是我們實現了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的循環發展模式。」園區管委會經發部部長徐建勇說,園區近年來通過循環化改造示範試點建設,找到了一條適合自己的可持續發展路徑。

吃幹榨淨

去年工業增加值80多億元

行走在園區,管廊縱橫交錯。「別小看它們,這些管廊就像我們產業循環的血管。」園區企業服務中心主任王昌信介紹,化工、製藥等行業的生產,會產生大量的副產物氯化氫。氯化氫具有腐蝕性,如果直接排入大氣,不僅會造成資源浪費,還會破壞環境。「現在它成了園區另外一家公司的原材料,被『吃幹榨淨』。」

「氯化氫是我們一個項目的生產原料,通過園區內的管道即可直接運輸過來,每年可為我們節約近700萬元原料成本。」豪邦化工有限公司是落戶園區不久的一家企業,公司常務副總經理黃華章坦言,企業落戶該園區的一大原因就是看中這項資源。該項目投產後,至今已新增產值3.3億元,消耗2.95萬噸氯化氫氣體。

副產物用起來就是原料,沒用起來就是垃圾。如何讓垃圾變為原料?園區在產業鏈布局上下足了功夫,在引進重大項目過程中,利用產業資源優勢,帶動上下遊企業落地,通過構建循環產業鏈,打造產業集群,園區演繹了「垃圾淘寶」的傳奇。

如今,衢州高新區產業間首尾相連、環環相扣、物料閉路循環,形成了氟、矽、鈷為代表的多個新材料產業集群。據統計,園區循環經濟產業鏈關聯度達到94%,2018年完成工業增加值80.83億元。

吃少產多

資源產出率提高了286%

走進浙江中天氟矽材料有限公司車間,雖然各條流水線馬力全開,但產品仍供不應求。「今年企業訂單不斷,工人們正加班加點生產。」公司副總經理楊慶紅表示,公司運用新技術節能降耗、提升產品質量的同時,延伸產業鏈條,企業得到了快速發展。

化工生產企業主要熱源為蒸汽。楊慶紅算了一筆帳,「公司採用一項新型的『二甲濃酸水解節能改造技術』後,每年僅節約蒸汽帶來的經濟效益就超1000萬元。」

依託高校、科研院所提供的技術,企業通過發展循環經濟,核心競爭力得到提高。中天氟矽自行研發的一種技術,實現了酸中矽氧烷的有效回收和鹽酸的高附加值利用。高效提升了副產物的回收及生產效率,更滿足了市場對綠色化產品的需求,有力推動了有機矽產業鏈的技術進步。該項目投產3年來,有效解決了原裝置的「三廢」問題,累計產生經濟效益達3000多萬元。公司也成為全省氟矽新材料產業技術創新首批試點單位。

園區一批龍頭企業還主動轉型,技改創新成為企業提質增效引擎。巨化集團有限公司氯鹼新材料事業部潛心研製生產聚偏二氯乙烯,這種用在雙匯、金鑼等知名火腿腸上的新型食品包裝材料,曾長期依賴進口,現在產品反向出口日本、歐美,產能居國內第一。

相關數據顯示,通過技術創新,園區資源產出率提高了286%,2018年全年實現產值372.9億元。

無處遁逃

汙染物排放24小時監控

在衢州高新技術產業園區,記者發現園區所有企業外牆處都有一個由鐵柵欄攔著的排水口。排水口正前方豎著綠色的標識牌,上面標明外排水的種類、排放去向和排放方式,標識牌底部註明了企業聯繫電話和公眾舉報電話。

「這是企業的陽光排口,便於公眾監督企業排水水質。」衢州市環保局綠色產業集聚區分局副局長徐根福介紹,園區所有化工企業的生產廢水,經企業預處理後輸送到汙水處理廠,經深度處理達標後排出;企業雨水及清水排入園區沙溪溝和大排渠,最終匯入江山港。

為加強環境監管,衢州藉助物聯網和大數據,打造了一個全域覆蓋、全天候監控的智慧環保「天眼體系」。園區的主要汙染源和環境質量全部納入天眼體系的監控範圍。在衢州市智慧環保監控應急指揮中心,園區相關排放口監控錄像和實時數據以及安裝GPS定位系統的危廢單位車輛運輸軌跡,都在屏幕上實時顯示。「有了24小時全天候監控系統,哪裡有違法違規排放汙染源、汙染物,我們一目了然。」徐根福說。

對園區環境的監督管理,既要守好防線,也要把好入口關。園區到底該集聚什麼產業?哪些項目可以進來?從揀到筐裡都是菜,到精挑細選高質量發展,能否循環發展成為入園的決定性要素。

「我們引進浙江森日有機矽有限公司,項目進入園區後,其主要原料可實現就地配套供應,如DMC由中天氟矽公司提供、白炭黑由富士特公司提供、矽氮烷由碩而博公司提供、高含氫矽油由建橙有機矽公司提供等,不僅可有效降低公司的運行成本,提高經濟效益,而且也將帶動園區內有機矽上遊相關企業的發展。」徐建勇說,如今循環發展已形成共識。園區嚴把項目落地關,限制超過環境承載力的項目落地。近年來,園區否決高耗能、高排放、低端化項目20多個,拒絕低效益投資超60億元。

(責編:張帆、戴謙)

相關焦點

  • 衢州破舊立新走上綠色發展之路
    「無序開採、混亂經營,不僅破壞了生態環境,也與高質量發展的要求背道而馳。」輝埠鎮副書記餘志綱說。輝埠鎮痛下決心,分步、有序地實現了生態整治修復,關停16家氫鈣企業、201條石灰鈣生產線、165孔石灰立窯,近400畝土地實現生態復墾。  摒棄了傳統的「工業立市」思路,衢州市不斷明確「生態立市」新路徑。自2003年衢州率先制定《衢州生態市建設規劃》以來,生態環境的戰略地位逐年提升。
  • 衢州:浙江「生態屏障」是如何煉成的?
    發展觀為生態轉身  環境問題的本質是發展問題。發展觀,對一個區域經濟的發展路徑,往往具有決定性、全局性、長期性、基礎性的作用。  衢州面臨著一道發展觀考題——是不顧與生態環境的衝突,換來一時數量的增長;還是在生態保護中發展,使區域經濟實現質的飛躍。衢州選擇了後者,以此適應新常態,統領全市經濟社會發展方式的轉型。
  • 化工園區該如何實現綠色發展?從4大案例看未來方向
    北極星大氣網訊:大亞灣經濟技術開發區綠色低碳發展之路帶給我們哪些啟示?寧波石化經濟技術開發區5大發展理念,能帶來多大的效果?揚州化學工業園區建立生態園區過程中有哪些舉措值得借鑑?寧東能源化工基地在水汙染、大氣汙染、工業固廢汙染、節能減排4大方面又是如何防治呢?今天,興園研究從這4大典型案例帶你了解化工園區該如何實現綠色發展?
  • 慈湖高新區:老化工基地的華麗轉身
    近年來,國家級高新區馬鞍山慈湖國家高新區堅持科學發展、跨越發展、高質量發展,經濟快速增長,綜合實力顯著增強,招商引資成效明顯,實現了由老化工基地向國家級高新區的蛻變,成為了承接發達地區新興產業創新要素轉移轉化的橋頭堡。
  • 阿拉善高新區:綠色引擎助推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
    阿拉善高新區以工業領域綠色製造為工作重點,不斷深化綠色製造體系建設,積極推進工業節能、資源綜合利用,發展壯大節能環保產業規模,全力打造產業轉型發展的創新區、工業反哺生態的示範區和宜居宜業營商環境的樣板區,逐步形成沿黃生態化、產業綠色化、生活節能化的產業發展新格局。
  • 衡水高新區對接京津優質資源實現跨越式發展
    近年來,衡水高新區搶抓京津冀協同發展重大機遇,積極對接京津優質資源,咬定項目建設不放鬆,不斷提升發展質量和效益,實現了跨越式發展。先後獲得京南國家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示範區、中國新型工業化產業示範基地、食品產業綠色創新發展引領示範區等7個國家級榮譽,成功入列河北省十大重點戰略平臺、河北省首批「雙創」示範基地,以評審全省高新區第一名的成績被確定為河北省綜合示範試點開發區。
  • 自貢國家高新區綠色「加減法」 做好四川綠色發展範例城市
    通過貫徹落實綠色發展理念,自貢高新區已成為一座宜居、宜業、宜品的三宜新城   自貢國家高新區管委會副主任楊敬華在C21分享綠色發展經驗     8月25日,自貢國家高新區管委會副主任楊敬華在2016第七屆C21論壇上,介紹了自貢國家高新區的綠色發展實踐中總結的「加減法」經驗。
  • 《長三角全域旅遊綠色發展宣言》在浙江衢州發布
    圖為活動現場 主辦方供圖圖為活動現場 主辦方供圖中新網衢州9月21日電 (江楊燁 毛茅)9月17日至20日,2020年全國全域旅遊培訓班暨首屆全域旅遊發展綠色對話在浙江衢州舉行。在此次培訓班上,長三角三省一市文化和旅遊部門負責人共同發布了《長三角全域旅遊綠色發展宣言》。全域旅遊是中國旅遊發展的新理念、新模式,也是一項實踐性很強的工作。文化和旅遊部黨組成員王曉峰指出,在全域旅遊發展過程中,文化和旅遊部將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作為推進全域旅遊發展的現實路徑,以鼓勵示範區先行先試,推出一批全域旅遊示範典型。
  • 化工行業綠色發展已成當務之急
    最近幾年,化工企業或化工產品儲運事故,尤其是硝化企業及其產品的儲運事故,成為安全生產事故的主體。2019年3月21日發生的江蘇省鹽城市響水縣天嘉宜公司因長期違法貯存硝化廢料而引發的爆炸,造成78人死亡、76人重傷,640人住院治療,直接經濟損失近20億元。
  • 城企融合比翼齊飛共促高質量發展 衢州巨化一體化按下「快進鍵」
    這是衢州巨化一體化融合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成果,該項目產品打破國外技術封鎖,實現相關產業鏈的國產化。項目投產後,不僅拉長了巨化產業鏈,推動其傳統產業轉型升級,也帶動了衢州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不久前,衢州出臺《關於衢州巨化一體化融合高質量發展再造衢州製造業新優勢的若干意見》(下稱《意見》),提出進一步發揮巨化集團對衢州的帶動作用,大力推動衢州巨化新一輪更高質量、更高水平、更加融合發展。
  • 慈湖高新區設立4億元綠色產業投資基金
    原標題:慈湖高新區設立4億元綠色產業投資基金   據皖江在線消息,4月12日,上海金選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慈湖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投資發展有限公司和安徽省高新創業投資有限責任公司,共同出資設立江東綠色產業投資基金,基金規模4 億元,旨在幫助慈湖高新區培育優質企業,打造重點支柱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
  • 中央有多愛浙江衢州,衢州的超級中央企業製造業助浙西經濟發展
    浙江省在網際網路科技、汽車製造、白色家電、石油化工等多個領域都是國內的領軍省份。浙江經濟以省會城市也是新一線城市杭州市和寧波市為雙龍頭,但是浙江是一個發展比較均衡的城市。你知道嗎?浙西地區的衢州市也是一個中央企業聚集的城市,您知道衢州的央企實力有多強嗎?今天小鵬就給大家分享一下。
  • 加快推進溫州市長江經濟帶化工產業汙染防治與綠色發展工作實施方案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北極星大氣網訊:日前,溫州印發關於《加快推進溫州市長江經濟帶化工產業汙染防治與綠色發展工作實施方案》。全文如下:加快推進溫州市長江經濟帶化工產業汙染防治與綠色發展工作實施方案為深入實施長江經濟帶國家戰略,遵循黨中央「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的決策部署,深化我市化工產業整治提升,提高化工產業安全生產水平,推動化工產業轉型升級和綠色發展,根據國家、省有關要求,制定本方案。
  • 田東石化園區:打造綠色化工產業
    目前,園區正按基地化、智能化、綠色化的發展要求,加強拓展延伸氯鹼化工、生態鋁等產業鏈,增強綜合實力,努力實現高質量發展。  優勢:  1.交通位置便利。產業園位于田東縣城北面、廣西田東石化工業園區東南面,距田東縣城4公裡,連接雲桂高鐵田東站和南昆高速公路田東出口的石化大道從產業園旁通過規劃用地面積約2000畝,其中800畝已完成了收儲。
  • 慈湖高新區強力推進「三大一強」專項攻堅行動,實現——水清岸綠山...
    這是慈湖高新區聚力營造長江防護林、強力推進「三大一強」專項攻堅行動的喜人成果。修復「生態瘡疤」助力綠色發展20日中午,漫步在尖擔溝中段彩磚路面,只見溝坡綠草覆蓋,溝中水清波平,水中各種增強水體自淨功能的水草蔥鬱茂盛,使人仿佛置身景觀帶中。
  • 節能領跑,綠色發展 衢州市節能降耗多方補短板
    浙江在線6月15日訊 節能,既事關今天的生活,又影響到明天的發展。6月12日至17日,是全國節能宣傳周,今年的主題為「節能領跑,綠色發展」。6月14日是全國低碳日,主題為「綠色發展,低碳創新」。今年作為「十三五」開局之年,節能降耗備受關注。我市這一工作現狀如何?面臨怎樣的壓力?
  • 慈湖高新區科技工作實現「六大」新突破
    成立多年來,馬鞍山慈湖高新區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搶抓中部崛起機遇,強力推進招商引資、基礎設施建設和為企業服務等核心工作,艱苦創業、銳意進取,全區經濟發展的質量和效益逐步提高,綜合經濟實力不斷邁上新臺階。
  • 南京燕子磯:化工集聚區的綠色涅槃
    在黨中央、國務院貫徹新發展理念,推動長三角地區高質量發展重大決策部署的指引下,燕子磯迎來了轉機。近年來,棲霞區啟動化工企業整治行動,向汙染亮劍、補民生短板。燕子磯正在書寫綠色涅槃的故事。  在規劃管控方面,加快形成長江經濟帶發展的規劃政策體系,強化規劃的戰略引領和剛性控制,以綠色置換舊空間,守牢生態紅線,拓展生態空間;完成燕子磯新城控制性詳細規劃、配套燃氣電力等10項專項規劃,以及道路與空間景觀、地鐵地下空間綜合開發等5項規劃研究,有效保障城市建設和經濟社會發展整體推進。
  • 遂寧厚植綠色發展理念 擦亮成渝發展主軸綠色經濟強市品牌
    《指導意見》指出,加快推進西部地區綠色發展。落實市場導向的綠色技術創新體系建設任務,推動西部地區綠色產業加快發展。而在遂寧,綠色發展的路子,我們已經探索多年,並且步伐鏗鏘。近年來,遂寧市探索綠色發展新路,厚植綠色發展理念,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不斷迸發新活力,綠色發展已成為遂寧的特色和優勢,遂寧成渝發展主軸綠色經濟強市的品牌不斷打響。
  • 慈湖高新區:在推進一體化高質量發展上聚焦發力
    慈湖高新區將以總書記重要講話指示精神為指引,圍繞打造安徽的「杭嘉湖」、長三角的「白菜心」新的發展定位,聚集長三角一體化和高質量兩個重點,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高質量發展之路。9月9日,慈湖高新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張亞莉接受採訪時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