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湖高新區強力推進「三大一強」專項攻堅行動,實現——水清岸綠山...

2020-12-15 馬鞍山市人民政府

冬日之午,站在長江東岸慈湖段江堤上,環顧堤坡兩側密布的各色樹木青翠搖曳,俯視腳下色彩斑斕的花草偎依,再遠眺江中百舸爭流、波濤起伏,此時的你不由讚嘆江景之美!這是慈湖高新區聚力營造長江防護林、強力推進「三大一強」專項攻堅行動的喜人成果。

修復「生態瘡疤」助力綠色發展

20日中午,漫步在尖擔溝中段彩磚路面,只見溝坡綠草覆蓋,溝中水清波平,水中各種增強水體自淨功能的水草蔥鬱茂盛,使人仿佛置身景觀帶中。

「去年以來,我們重點圍繞『三大一強』專項攻堅行動,環保投入達5.6億元,比以前增長30%。」慈湖高新區黨工委委員、總工會主席李永平的介紹,道出了高新區生態環境大變樣、大提升的緣由。

黑臭水體汙染嚴重的尖擔溝、昭明溝,是長久盤踞高新區的「生態瘡疤」,居民、企業詬病多,嚴重影響營商環境,成為中央、省環保督察整改對象。高新區知恥後勇,奮力整治,「兩溝」經過建設雨汙分流管網,實施清淤駁岸、邊坡修復等黑臭水體治理工程,水質已徹底消除黑臭,穩定達到地表水V類標準,溝兩岸環境徹底改觀。

據悉,提高政治站位,全面從嚴落實責任,嚴格環境執法,是高新區著力解決突出問題的「殺手鐧」。目前,高新區對2017、2018年度中央、省環保督察現場交辦件、信訪件共99件已全部整改完成並驗收銷號;2019年度14個突出環境問題已全部整改完成並銷號;2020年度3個突出環境問題已全部完成整改,正在按程序驗收銷號。此外,去年至今,高新區公安分局共立案查處環境違法案件10件,真正做到對環境違法零容忍。

生態優先貴在行動

位於蘇皖兩省交界處、佔地約1200畝的西山、團旗山區域,以前因露天開採建築用石料,加上越界開採、盜採不絕,造成空中塵土飛揚、地面千瘡百孔,區域環境遭到嚴重破壞。2017年4月,省環保督察組將此列為區域環境問題一號環保督辦單。此後,慈湖高新區制定「兩山」及周邊區域生態恢復治理專項行動實施方案,幾年如一日治理不輟。目前,「兩山」已栽植各種樹木18萬棵,路面硬化、景觀建設等均完成,遠望儼然調色板,盡展新顏。

高新區牢固樹立綠色發展理念,以打造生態工業園區為目標。如果說生態修復是為綠色發展夯實基礎,那麼,企業根治汙染則是綠色發展正道。高新區加大船舶及港口碼頭汙染整治力度,9家單位已全部完成碼頭船舶垃圾收集設施提標改造任務,確保港口碼頭環境實現「汙不入江、塵不上天」。

為推進產業轉型升級,高新區實行建設項目環境保護準入機制,加強源頭控制,去年以來累計否決化工、製藥、鑄造等項目79個,涉及投資98億元;持續推進突出環境問題專項整治,累計關停鑄造、磁選、塑料等「散亂汙」企業近140家,拆除違法生產設施,強力推進落後產能淘汰工作進度。

建設生態文明沒有休止符

加速環境治理,高新區一直堅持不懈。目前,「十個全覆蓋」和「八項重點工作」涉及高新區的任務中,除入河排汙口排查整治工作正有序推進之外,其他任務均已完成。

持續推進工業汙染、建築施工、道路交通、堆場碼頭和秸稈禁燒等領域整治,完成覆蓋化工園區的蒸汽管網建設工程,加強揚塵防治,園區PM2.5、PM10逐年降低,為打贏藍天保衛戰打好基礎。

投資6500萬元完成慈湖汙水廠擴建工程,日均汙水處理量由1.36萬噸提升至2萬多噸;「十三五」期間新建市政雨汙水管67.15km,完成核心區和金家莊工業園管網的排查、修復和清淤工作,推進廢水應收盡收,達標排放;完成40餘家重點企業雨水在線監控和視頻監控工程,實現園區環境質量和汙染源頭實時監控;完成城市和農村共9條黑臭水體的治理工程,助力持續打好碧水攻堅戰。

實施「清廢行動」,完成園區32處固廢點位的清理整治工作;對22家重點危廢產生單位及3家經營單位的開展現場核查,完成11家土壤重點監管企業自行監測工作,自行監測執行率100%;開展「四整治四提升」的專項行動,實施美化、綠化和亮化工程,「十三五」期間共綠化4000餘畝,全面改善高新區全域環境質量和形象,深入紮實推進淨土保衛戰不斷取得新成果。

相關焦點

  • 「五措」並舉,漳州高新區還小流域「水清岸綠」
    為此,漳州高新區靖圓鎮村辦「五措」並舉,針對該流域的五大汙染源進行溯源整治,還來「水清岸綠」。同時,在該流域末端入江口,建立人工浮島項目淨化水質,綜合提升小流域水環境。為了有效改善下割排澇渠小流域的水環境,漳州高新區、靖圓鎮村辦領導高度重視,多次現場調研並召開專題會,通過五措並舉的方式,對症下藥,對五大汙染源逐一開展攻堅行動。
  • 雨山區爭做兩山理念示範樣板區實現生態價值轉換
    2018年以來,雨山區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認真貫徹落實上級決策部署,以開展「三大一強」專項攻堅行動為重要抓手,以突出問題整改、汙染防治、長江東岸整治、向山地區生態修復為主線,強力推進12.7公裡長江東岸秀麗巨變,採石河路、205國道等城市窗口煥然一新。
  • 慈湖高新區致力「綠水青山」環保指標向好
    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不斷加強汙染控制、整治,加大植樹造林力度,補齊生態環境短板,使慈湖高新區環境愈發綠意盎然,環保指標向好。1至8月,全區PM2.5同比下降6.3%,PM10同比下降14.5%,以往「灰濛濛、髒兮兮、亂糟糟」的情況大為改觀。
  • 慈湖高新區生態環境分局揭牌
    6月2日上午,慈湖高新區舉辦生態環境分局揭牌儀式。市生態環境局副局長陶猛,慈湖高新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張揚,生態環境分局、環保辦主要負責人以及綜合部、黨群部相關負責同志參加。
  • 慈湖高新區:強基固本 創新協同競逐融合之路 深度強化一盤棋發展...
    該項目建設對於促進慈湖高新區與南京江寧區交通基礎設施對接融入具有重要意義;項目完成後,寧馬兩地可實現更加快速的「無縫對接」。2019年11月27日, 慈湖高新區與南京江寧濱江開發區籤訂了《推進跨界一體化高質量發展共建框架協議》,立足雙方主導產業定位和產業發展現狀,以創新體制機制為抓手,實現優勢互補、錯位發展、合作共贏。2020年9月18日,首屆長三角國家高新區黨建聯盟聯席會議暨黨建引領高質量發展研討會在無錫高新區召開。
  • 攀枝花公安開展「百日攻堅三項行動」 強力推進掃黑除惡專項鬥爭
    12月9日,攀枝花市公安局召開「百日攻堅三項行動」強力推進掃黑除惡專項鬥爭新聞通氣會。會議通報了全市公安機關在掃黑除惡專項鬥爭中取得的成效,介紹正在開展的掃黑除惡專項鬥爭「百日攻堅三項行動」工作情況。「百日攻堅三項行動」工作情況攀枝花市公安局按照省公安廳統一部署,自2019年10月下旬至2020年1月底,在全市公安機關開展掃黑除惡專項鬥爭「百日攻堅三項行動」, 著力提升打擊治理質效,縱深推進掃黑除惡專項鬥爭。
  • 慈湖高新區:在推進一體化高質量發展上聚焦發力
    慈湖高新區將以總書記重要講話指示精神為指引,圍繞打造安徽的「杭嘉湖」、長三角的「白菜心」新的發展定位,聚集長三角一體化和高質量兩個重點,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高質量發展之路。9月9日,慈湖高新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張亞莉接受採訪時表示。
  • 水清岸綠家園美 人水和諧潤昌南
    水清岸綠家園美 人水和諧潤昌南 2020-12-22 23:1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水清岸綠 魚翔淺底
    大雪節氣過後,寒風瑟瑟,位於成都市新都區崇興村的清白江兩岸卻依舊水清岸綠,白鷺翩飛。一陣微風吹過,清澈平靜的河灣泛起陣陣漣漪。  今年以來,新都區通過實施重點流域汙染整治、汙水收集處理提質增效等六大行動20條措施,強力落實水體汙染減法,做好水環境保障加法,切實保障群眾飲水安全,全方位提升新都區水環境質量。
  • 海澱北部好地方——「十三五」時期「水清岸綠」行動計劃觀察
    海澱區在今年7月發布的《「水清岸綠」行動計劃(2020—2025年)》中,計劃內容遵循新版北京城市總規和海澱分區規劃,準確把握「水清岸綠」建設思路,增強資源配置、完善推進模式,有力推動各項治水措施落地見效,切實做好水環境提升各項工作,全面展現中關村科學城北區「水清岸綠」的生態形象。
  • 省衛健委對慈湖高新區企業開展塵肺病防治攻堅行動督查
    以省衛生健康委呂天福處長為組長的省塵肺病防治攻堅行動監督檢查組來慈湖高新區檢查塵肺病防治工作,市衛生健康委黨委委員李衛明主任陪同。督查組一行到慈湖高新區內存在職業病危害因素嚴重的企業,實地勘察了企業重點工種、重點崗位,各個職業崗位噪聲和粉塵情況。
  • 於軍調研中關村科學城北區「水清岸綠」行動計劃實施情況
    ,加強生態自然型水岸改造,構建濱河綠色空間,打造「水清岸綠」示範樣板的明確要求。通過實施稻香湖、翠湖片區循環補水和五一渠生態治理工程,將實現對風格渠、五一渠、宏豐渠、團結渠、前柳林溝、後柳林溝等12條溝渠全面補水,營造生態自然的水清岸綠景觀。同時將以南沙河為軸線,沿岸新建西玉河、崔家窯、蘇家坨、上莊4個核心溼地,串聯雨水溼地和各條河渠,全面展現水清岸綠的生態形象和美麗圖景。
  • 高新區(江海區)生態蝶變 「臭水河」變成「景觀河」 群眾享水清岸...
    整治河湧、投入巨資進行汙水處理、建設截汙管網……近年來,高新區(江海區)向麻園河、龍溪河、禮樂中心河等黑臭水體宣戰,在改善水環境質量的同時,系統地進行植被復綠、景觀營造,打造綠色水岸生態慢行系統。如今,靈動清新的自然水景、特色親水平臺俯首即是,公共空間品質進一步提高,水清、岸綠、景美的環境讓周邊市民享受親水生活。
  • 高新區(江海區)全力實現河暢水清岸綠景美目標 未來擬打造水岸生態...
    高新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江海區委書記彭章瑞在調研黑臭水體治理工作時說。未來我區將大手筆構建水系,綜合系統地進行水系梳理、截汙治汙、植被復綠、景觀營造,利用好水資源,打造全流域的水岸生態慢行系統,全力實現河暢、水清、岸綠、景美目標。
  • 馬鞍山市慈湖高新區「兩山」整治力度大進展快
    核心提示:8月27日,慈湖高新區開展西山、團旗山區域環境治理第12次專項行動,共拆除天豐金屬加工廠廠房、各類房屋約5000平方米,附屬物、構築物約3000平方米,搗毀了全部生產設備以及約1500米電力杆線,達到了「兩斷三清」
  • 慈湖高新區:老化工基地的華麗轉身
    這就要求園區儘快實現產業提升和轉型,完善循環經濟產業鏈,努力實現項目間、企業間、產業間首尾相連、環環相扣、物料閉路循環,促進原料投入和廢物排放的減量化、再利用和資源化。  據介紹,高新區大力發展循環經濟,推進資源綜合利用,努力降低汙染總量,改善區域環境質量。利用循環經濟理念改造存量、構建增量,中核鈦白鈦石膏綜合利用、馬鋼誠興、北大益豐等一批科技含量高、市場前景好的項目紛至沓來。
  • 南陽「四水同治努力實現河暢水清岸綠景美
    南陽「四水同治努力實現河暢水清岸綠景美 2020-11-11 16:48:27 來源:中國網  |  作者:徐浩 陳元靜 |將重大水利項目列入九大專項,實行首席服務官制度,由市直單位和縣市區主要領導擔任項目首席服務官,牽頭協調解決項目建設中出現的實際問題;水利、發改、財政、生態環境等13個部門建立聯席會議制度,定期分析問題、推進工作,形成了多部門齊抓共管的強大合力。科學謀劃,項目為先。
  • 海澱區「水清岸綠」行動計劃(2020—2025年)發布!
    丨海澱區「水清岸綠」行動計劃(2020—2025年)發布!  今天(7月15日),海澱區「水清岸綠」行動計劃(2020—2025年)發布。  按照行動計劃,海澱區將通過  ○ 北辛莊排洪溝、草廠村溝綜合治理等項目,實現西蓄、東排、南北分洪的防洪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