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廣東早茶?

2021-01-09 手機鳳凰網

安徽人曹松的仕途一直不怎麼順利,最終到了71歲那年才被欽點為進士,漫長的考試生涯終於告一段落。

為了排遣自己長期不被朝廷認可的苦悶,這位唐朝詩人和很多失意文人一樣選擇了南下遊歷,在山水之間尋找自己的內心。但和很多自我放逐的文人不一樣的是,曹松為廣東帶來了一樣禮物,這顆種子此後在嶺南溫潤的氣候中不斷生根發芽,長成了一棵屬於廣府飲食的參天大樹,至今都還是廣東美食的金字招牌。

從茶鋪到茶樓

曹松給廣東帶來的是從浙江山區找到的茶種。當他在佛山西樵山停留時,試著在這片沃土上種了一些茶種,卻沒想到這些茶長得比浙江的還要好。這被《廣東新語》認為是茶葉進入嶺南的標誌,從此嶺南形成了極為發達的飲茶文化。

關於物種傳播的精確傳說,可信度總是比較堪憂。但茶葉是在唐宋年間傳入廣東這一點卻沒有什麼疑問。廣東潮汕,至今都是中國著名的古樹茶葉產地,尤其是潮州鳳凰鎮那棵宋代鳳凰單叢,是廣東接受茶文化最真實的縮影。

而潮汕的工夫茶也早已申遺成功,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圖片@圖蟲·創意)▼

美味的茶湯,構成了廣東人飲食的重要部分,同時也為另一種有趣的餐飲形式奠定了基礎。

清末,廣府文化的中心—廣州,一度是全國唯一的對外貿易口岸,商品經濟快速發展,也帶動了周邊地區的城鎮化和工商化。大量洋人、周邊手工業者、農民、外地商人湧入廣州城,讓廣州一時間成為了人流物流聚集的南方絕對中心。

當年一口通商的廣州

來自中國各地和世界各國的商人云集,相當國際化

(圖片@圖蟲·創意)▼

收入低微的腳夫和工人高溫下沒有休憩場所,日常工作又極為辛苦,在氣候溼熱的廣東經常流失大量水分,同時他們還需要進行同業者的社交,以找到最近的工作機會。廣州最早,也是最簡單的茶樓,就是為了服務這些勞動人民而誕生的。

那時候的茶樓甚至都算不上樓,只是一個個沿街的小鋪子。《清稗類鈔》是這樣描述這些茶鋪的:「粵人有於雜物肆中兼售茶者,不設座,過客立而飲之。」這真的是非常簡陋的茶鋪了,但確實能起到為行人解渴,並起到提供簡單社交場所的功能。

雖然店面很簡單,店老闆們在泡茶時可不敢偷工減料,因為即使是這些來打工的廣東體力勞動者,也都是品茶能手。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茶水沒有兩把刷子的店鋪很快就會被淘汰。

所以在這些簡單的茶肆中,供應著各種不同的茶水,「最多為王大吉涼茶,次之曰正氣茅根水,曰羅浮山雲霧茶,曰八寶清潤涼茶」,都是適應廣東氣候,解渴效果很好的茶水,大受這些腳夫工匠的歡迎。

店家們很快發現,這些勞工在喝茶的同時,也有用餐的需求。這是因為廣州的碼頭在城南,而工人一般聚居在城北,用餐往返城市南北非常不便,工人們都希望能隨處找到價廉物美的食物,趕快把三餐對付過去好繼續返工。

在碼頭工作的都是體力勞動者

最主要的還是方便便宜填飽肚子▼

廣東早茶裡標誌性的「一盅兩件」最早就是為了服務這些人的。茶鋪在賣茶的同時,供應肉包、米餅、米糕等果腹的簡單點心,茶費二釐,被稱為「二釐館」。

隨著這種茶鋪悄然走紅,大商人和外國人也意識到這是不錯的社交場所。比起傳統的酒樓,這樣的場所更隨意放鬆,適合談一些非正式的口頭協議。而且香濃的茶水也遠比酒更適合廣東的氣候,所以這些有錢人也紛紛前來探秘。

他們的消費意願明顯高於體力勞動者,簡陋的茶鋪也開始向更高級的形態進化。作為餐飲名片的廣州茶居和茶樓,就這樣出現在了歷史舞臺上。

招牌蝦餃

(圖片@圖蟲·創意)▼

廣府人的早茶世界

光緒年間,廣州城裡出現了一座巍巍高樓,引來了不少老百姓圍觀。

這座三層的高樓,並不是軍事瞭望臺,也不是政府辦公場所,而是廣州最早的大茶樓「三元樓」。這座樓為廣州的早茶樓設置了一種新的模式:人們可以自由進入各個樓層用餐,但是越往上去,餐飲的價格也就越高。當時廣州人對三元樓的評價是「有錢上高樓,無錢下地痞」。

有了三元樓的示範,此後廣州的茶樓紛紛受到了影響,變成三層甚至更高層的建築,每一層也因地制宜,為不同的社會人群提供不同的餐點和服務。比如有蓮蓉第一家之稱的蓮香樓,不僅在廣州的總店如此設計,也把這種多元包容的餐飲形式帶到了香港,成為了港式餐飲的一朵奇葩。

廣州蓮香樓

(圖片Wikimedia@David Wong)▼

這是很樸素的餐飲行業運營法則,也和廣東早茶的品嘗特點有關。

廣東早茶是一種慢餐飲,食客在家收拾完畢,就可以漫步到茶樓裡,從早上一直坐到下午。中間茶水可以不斷免費續杯,還允許客人自帶茶葉,這樣茶費還能減半。後廚也在不斷製作各式點心,用腸粉、糯米雞、春卷、鳳爪等具有嶺南特色的精美餐點不斷滿足客人的味蕾。

每一個都是精緻誘人,美味可口

(圖片@圖蟲·創意)▼

早期作為社交場所的茶樓,也讓人們用餐的節奏變得慢了下來。三五好友相約進入茶樓,上可以談論國事,下可以八卦街坊,話題永遠無窮無盡,不知不覺之間一天就過去了。唯有堆積如山的茶葉渣和蒸籠能證明他們在茶樓裡呆了多久。

這樣的餐飲形式註定了茶樓的翻臺率不會太高,必須擴大營業面積,以提高一塊地皮上的盈利率。

20世紀30年代初,陶陶居的廣告

這個樓已經是幾層的氣派了

(圖片來自wikipedia)▼

擅長做生意的廣東茶樓老闆們還為茶樓選址制定了一些標準,比如一定要建在街道的路口,以儘可能地吸引人流。

緩慢的早茶過程同樣也是一個容易進化出餐桌禮儀的進餐場景。在長達百年的進化過程中,人們為早茶發明了一系列專屬的餐飲規矩。這往往是老廣們約定俗成的默契,外地人跑到廣州去嘆茶,這些講究不可不知。

比如在茶水喝完以後,客人需要自行打開茶壺,示意服務員前來免費續水。茶蓋不開,續水不來,這叫「揭蓋續水」。

再比如桌上有人負責倒茶時,受茶人要把食指和中指彎曲叩打桌面,感謝倒茶人的好意。這個禮儀執行起來並不複雜,甚至難以觀察,但卻表達了人與人之間的信任感恩,在廣州這樣的商業社會殊為重要,被稱為「扣指茶禮」。

這樣一敲,就是表達了感謝

(圖片youtube@Vincent Huang)▼

從建築和運營,到茶水和點心,再到不成文的小規矩,構成了廣府人割捨不掉的早茶世界。

「嘆茶」的正確打開方式

百年早茶,是廣府除粵菜以外的第二塊精緻的金字招牌,非但本地人熱衷於此,外地人即使沒有吃過也一定聽說過早茶的大名。

廣東人的退休生活是早茶給的。老人習慣早起,買過菜之後,回家吃飯之前,他們喜歡在茶樓度過。一份報紙、一杯清茶、兩件茶點,就足以讓老人們幸福感蹭蹭蹭上升。

香港的蓮香樓內景

看報紙可以換著看,一看就是一天

(圖片來自wikipedia@Pokingheung)▼

廣東家庭的主要集體活動就是早茶。周末或假期的時候,廣東家庭會選擇一起到茶樓去享受來之不易的家庭時光。長輩的關愛和照顧的活動也會在這種悠閒但又熱烈的氛圍中和諧地進行。

早茶也是朋友聚會的神器。老廣們腰間別串大鑰匙,嘴裡叼支紅雙喜,上身是休閒襯衫,下身標配西褲皮鞋,開一壺普洱或者鐵觀音,走一步路都透著一股悠閒勁兒。在這種環境裡,灌酒是條件不允許了,搶著埋單也沒必要,親民實惠的茶樓與廣東人平等務實的性格是相得益彰的。

這點心做的,老客們可是一嘗就知道了

(圖片@圖蟲·資訊)▼

廣東人「嘆茶」的重點可以是社交、吃早餐、家庭聚會、享受閒暇等等,偏偏和茶一點關係都沒有。

廣東人飲茶,飲的不是茶,而是生活態度。平等、謙遜、務實的廣東精神和慢節奏的生活方式影響了一代廣東人,甚至傳至香港。晚茶開前,香港的茶樓門口排著長龍,門一開,人們蜂湧而入,搶佔茶座,享受片刻的喝茶時光。這盛況不禁令人感動莫名——無論生活節奏多快,追求煙火氣裡的歡愉是多麼的俗氣,又多麼的優雅啊。

一口早茶,終究應該是一口嘆不盡的廣府清香。

參考文獻

陳水科. 關於粵式早茶發展的探討[J]. 現代食品, 2018(19):43-46.

宋爽. 廣東早茶文化對餐桌禮儀以及現代人生活方式的影響研究——以廣州為例[J]. 現代交際:隨感, 2018.

黃小朋. 淺談當代廣府早茶的符號象徵意義[J]. 新西部:下旬·理論, 2016(8):53-53.

王思維, WANGSi-wei. 早茶民俗的嬗變與廣府文化的傳承[J]. 廣州廣播電視大學學報, 2009, 9(4):71-75.

張婷, 劉華林, 劉家城, et al. 早茶在廣州人生活中的地位及發展對策[J]. 現代經濟信息, 2018(15):497.

來源:地球知 識局(id: diqiuzhishiju)、社會學了沒(id:socialor)

作者: 呂宋劉大腦袋

製圖: 孫綠

校稿: 貓斯圖

編輯:養樂多

編輯: 玲

(原標題《什麼是廣東早茶?》)

相關焦點

  • 廣東早茶吃什麼?
    廣東早茶吃什麼?點心五花八門,以下幾款是多少人早茶必點。一、蝦餃,爽口的蝦仁,入口有汁,美味不可擋,早茶時間吃上一顆,簡直能喚醒一天的味蕾。二、菠蘿油,酥脆的表皮,加上恰好處的黃油,香而不膩,吃上一口都是幸福感。
  • 廣東早茶點什麼?
    廣東人飲早茶,有的是當作早餐的,一般都是全家老小圍坐一桌,共享天倫之樂。請早茶也是廣東人一種通常的社交方式。廣東人早晨去茶樓喝茶是一種傳統,無論是家人或朋友聚議,總愛去茶樓,泡上一壺茶,要上兩件點心,美名"一盅兩件",如此品茶嘗點,潤喉充飢,風味橫生。
  • 廣東人早茶習慣的由來,早茶到底吃些什麼?
    大概每個人的飲食習慣都源於小時候對味道的記憶,就像山西人愛面,湖南人愛米,廣東人愛吃早茶。 廣東人喜歡飲茶,尤其喜歡去茶館飲早茶。早在清代同治、,就有 " 二釐館 " 賣早茶。廣東的茶館有早茶、午茶和夜茶三市,以飲早茶的最多。茶樓的早市清晨四點左右開門。茶客坐定,服務員前來請茶客點茶和糕點。 傳統的早茶是什麼樣的? 和現在的見名點單不同,從前喝茶方式都是見物點單。對於很多年長的廣東人來說,早茶的記憶可能還停留在茶館裡,那一個個掛在脖子上的大竹盤。
  • 廣東早茶點什麼——一條攻略教會你吃最正宗的廣東早茶
    說到廣東的「食」,想必許多人的腦海中便立刻浮現出了各色美味——從香脆的乳豬燒鵝,到噴香四溢的煲仔飯;年長者好煲的糖水,年輕人最嗜的甜品...但在這叫人眼花繚亂的諸多美食其中,最能令人一本滿足的、最典型的粵菜莫不過早茶,更有許多人慕名而來,來沏上一樽茶,細細品味廣東風味。
  • 「茶」有什麼好喝?對,廣東早茶就是「好喝」
    每每給朋友介紹廣東美食,「喝早茶」必不可少,對於未到過廣東而且不了解廣東飲食文化的友人,大多疑惑:「喝早茶?茶有什麼好喝?」此時,筆者總會買個關子:「對,我們廣東的早茶就是『好喝』,改天帶你去就知道了。」
  • 趣看丨什麼是廣東早茶?
    這被《廣東新語》認為是茶葉進入嶺南的標誌,從此嶺南形成了極為發達的飲茶文化。關於物種傳播的精確傳說,可信度總是比較堪憂。但茶葉是在唐宋年間傳入廣東這一點卻沒有什麼疑問。廣東潮汕,至今都是中國著名的古樹茶葉產地,尤其是潮州鳳凰鎮那棵宋代鳳凰單叢,是廣東接受茶文化最真實的縮影。
  • 廣東人說喝早茶是什麼?
    我們南方人說喝早茶,其實就是等於北方人的吃早餐,有一點不同,我們在喝早茶的時候,會喝鐵觀音等茶。如果你們來我們這裡玩的話,記得要來這裡喝早茶,小編要推薦一下我們廣東人最喜歡吃的東西。(小編一邊講一邊流口水)2.鳳爪看這紅紅的鳳爪,上面必須要放青紅椒,下面一定要放花生,不然可不是正宗的(我說的就只是這一個鳳爪,還有什麼藥材鳳爪那些)鳳爪有許多種,個人覺得,還是屬這一個是好吃,那是一個百吃不膩,廣州人吃早茶,不點上2個,都感覺沒有靈魂。
  • 廣東早茶的魅力
    廣州人常說「一盅兩件,齊全」,「一盅」是指盅,又稱「蓋碗」,意思是用蓋碗泡茶;「兩件」是指點心來廣東不吃早茶,簡直白來!雖然早茶不是廣東獨有,但卻廣東最為出名。廣東人飲早茶一般都是一家大小圍坐一桌,享受美好時光。
  • 「廣東早茶」雖然有名,卻不屬於大部分廣東人
    推薦語:廣東人早晨去茶樓喝茶是一種傳統,無論是家人或朋友聚議,總愛去茶樓,泡上一壺茶,要上兩件點心,美名一盅兩件,如此品茶嘗點,潤喉充飢,風味橫生。廣東人品茶大都一日早、中、晚三次,但早茶最為講究,飲早茶的風氣也最盛,由於飲早茶是喝茶佐點,因此當地稱飲早茶為吃早茶。
  • 早茶吃什麼?廣東地區最具人氣的早茶品種一覽
    吃早茶廣東地區特有的嶺南民間飲食風俗,很多人以為吃早茶就是喝茶聊天,但這裡吃早茶吃的不僅僅是茶,在這壺茶邊上可能擺滿了整桌的精緻的小吃點心,而且常常一吃就吃到中午下午,令人不禁感嘆「吃在廣東」名副其實而且廣東人飲早茶還遵循一個規律,就是「一盅兩件
  • 廣式早茶:廣東人天天喝早茶?戳進來你就知道
    每當聊到與廣東早茶擦邊的話題,朋友都會睜著既無辜又震驚的大眼真誠地問我:「你們廣東人真的天天都喝早茶?!」眾所周知,廣式早茶是廣東及香港地區的一大特色。那麼我們回歸正題,廣東人真的天天都喝早茶嗎?答案……當然是……No!要知道早茶在廣東人的心中可不是僅僅代表著早餐啊!早餐都不一定天天吃,早茶能天天喝嗎?!在廣東,廣州佛山這一帶,早茶是最有特色的,也是味道最正宗的,不是像早餐一樣可以匆匆忙忙解決的存在,而是需要慢慢「嘆」的「好野」。
  • 喝廣東早茶,你必點的是什麼?
    圖片來源|網絡你經常也會聽到廣東人說,得閒過來飲茶。喝早茶在廣東不僅僅是喝茶,已經成為了一種飲食文化。對於吃貨的我來說,早茶也是我的最愛。01早茶起源廣東的早茶文化發展可以追根溯源至清朝,當時「一口通商政策」實施之後,政府直接關閉了閩、浙、江三大海關,只對外開放廣州通商。
  • 廣東的「早茶」是喝茶嗎?廣東為啥流行吃早茶?看完你就懂了!
    廣東的早茶雖然有茶,但主要還是吃東西。早茶其實是我國社交的一種飲食習俗,在南方地區比較常見,廣東最為流行。可以說廣東的早茶,在中國的飲食文化中有著濃墨重彩的一筆。根據歷史記載,廣東早茶最早可以追溯到清朝鹹豐同治年間。
  • 飲早茶,廣東人的飲食文化
    食在廣東,比福建人還好吃的早茶,是我們嶺南飲食文化的靈魂所在。到廣東不嘆一頓早茶,都不好意思說你來過。早茶起源飲早茶是廣東人特有的飲食文化,在清朝時早已開始在廣州盛行,具體起源沒有明確說法。吃什麼不重要,喝什麼不重要,最緊要的是家和萬事興。我們需要這種美滿的家庭氣氛、愛美食愛生活的儀式感。廣東早茶中的點心大部分是蒸物,採用「蒸」的製作手法,讓原料內外的汁液不像其它加熱方式那樣大量揮發,保存了食材原料鮮、香、嫩、滑的滋味。
  • 廣東人熱衷的喝早茶,真的是喝早茶嗎
    而廣東人早餐喜歡喝早茶,到底是喝的什麼茶呢,一起來看看吧。今天早上去天河區東圃鎮天銀廣場喝了早茶,放眼望去,全是老年人三三兩兩的坐著喝茶,桌上點著一兩盤小吃,看著真悠閒。我們也趕緊找位置坐下來,服務員一開始就問我們喝什麼茶,後面就給了菜單點菜。原來喝早茶,茶只是其次,主要還是吃點心。
  • 飲早茶——廣東人特有的早茶文化
    在廣東的閒暇的早上,人們都會選擇去茶樓「飲早茶」來享受悠閒時光。老廣稱吃早茶為「嘆早茶」,嘆就是享受的意思。廣式早茶俗稱「一盅兩件」,也就是一盅茶,兩件點心。「兩件」種類豐富,其中的「四大天王」是指蝦餃、幹蒸燒賣、叉燒包和蛋撻。
  • 廣東早茶大盤點,來廣東喝早茶必點的八大點心
    喝早茶相信廣東人都不陌生,廣東早茶是一種嶺南民間飲食風俗,廣東早茶又分為早茶和晚茶,廣東人喜歡在閒暇之時約上一家老小或者親朋好友一起去茶樓喝早茶,點一壺茶,再點上幾道點心,大家一邊喝著早茶一邊聊天,而作為地道的廣東人,我也是非常喜歡去喝早茶,今天和大家介紹一下來廣東早茶必點的八大點心
  • 廣東人為什麼那麼喜歡飲早茶呢?有什麼歷史淵源?
    晨起一壺茶,並非是廣東獨有的,但卻以廣東最為出名。例如,除了粵式早茶,還有蘇式早茶,江蘇人也很喜歡飲早茶。廣東人為什麼那麼喜歡飲早茶,飲早茶又有什麼文化呢?今天金兔簡單來聊聊。說起來,廣東人喜歡飲早茶,和清中期實行的一口通商政策還有一定的聯繫。廣東原本不產茶葉。在1757年,乾隆皇帝頒布一口通商政策,規定外國商人只能在廣州港進行貿易活動。
  • 廣東早茶:4款經典早茶,帶你品味早茶文化,超級正宗!
    廣東早茶如今成了一種文化與美食的集合體,是一種漢族民間盛行的飲食風俗。不知道從何時起,廣東人的早餐,吃著吃著就慢慢地變成了文化。因為廣東人酷愛喝早茶,早茶搭配著早餐,邊吃邊喝,早茶便成了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慢慢地這種文化就發展成了廣東人的早茶文化。
  • 第二期:廣東人到底吃什麼之早茶篇
    在廣東「喝早茶」,「點止飲杯茶甘簡單」,「喝茶」其實是一頓國王式的豐盛早餐。但廣東人的回答一定是:「慢慢吃,急什麼?」再要份布拉腸,再要份蛋撻、再要份幹炒牛河吧……」事實證明,最後全部一掃而光。  叉燒包是廣東具代表性的點心之一,是粵式早茶的「四大天王(蝦餃、幹蒸燒賣、叉燒包、蛋撻)」之一。以切成小塊的叉燒,加入蠔油等調味成為餡料,外面以麵粉包裹,放在蒸籠內蒸熟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