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早茶——廣東人特有的早茶文化

2020-12-15 匆匆時光裡

在廣東的閒暇的早上,人們都會選擇去茶樓「飲早茶」來享受悠閒時光。老廣稱吃早茶為「嘆早茶」,嘆就是享受的意思。廣式早茶俗稱「一盅兩件」,也就是一盅茶,兩件點心。「兩件」種類豐富,其中的「四大天王」是指蝦餃、幹蒸燒賣、叉燒包和蛋撻。

圖片來自網絡

會有小夥伴不禁會問,廣東人每天早上都說「飲早茶」你們大清早沒吃東西就喝茶不怕傷胃嗎?其實「飲早茶」並不是單純的只飲茶,「飲早茶」是一邊喝著茶,一邊吃著廣式點心與家人朋友相聚的早餐方式。「一盅兩件,飲啖茶吃個包」意為:一盅茶,兩件點心,一口茶,一口包。每逢周末的早上,茶樓總是客似雲來,一家老幼一起吃點心的場景充斥著廣東每一個茶樓。

圖片來自網絡

說起廣東早茶的來源,要追溯到鹹豐同治年間。當時廣州有一種名為「一釐館」的館子,門口掛著寫有「茶話」二字的木牌,供應茶水糕點,設施簡陋,僅以幾把木桌木凳迎客,聊供路人歇腳談話。後來出現了茶居,規模漸大,變成茶樓,此後廣東人上茶樓喝早茶蔚然成風。

圖片來自網絡

直至今天,廣東早茶中茶水已經成為配角,茶點卻愈發精緻多樣,這種傳統文化隨著廣東經濟的迅速發展不但沒有消失的跡象,反而越來越成為廣東人休閒生活中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既然茶點才是重頭戲,那麼我們當然不能錯過了。下面就給小夥伴們介紹一下最經典的「四大天王」。

圖片來自網絡

1.蝦餃,「嘆茶」首選,必點的茶品點心。傳統的蝦餃是半月形、蜘蛛肚共有十二褶的,餡料有蝦,有肉,有筍,味道鮮美爽滑,美味可口。

圖片來自網絡

2.幹蒸燒賣,它是用半肥瘦豬肉、蝦仁、雲吞皮和雞蛋為主要原料,以生抽、白糖、鹽、雞粉、胡椒粉、生粉、料酒為配料加工製作而成的。

圖片來自網絡

3.叉燒包,它的麵皮是用北方常用的發酵麵團經過改進而成的。包製時要捏製成雀籠形,因為發酵適當,蒸熟後包子頂部自然開裂,實際上是一種帶有叉燒肉餡的開花饅頭。叉燒包一般大小約為直徑五公分左右,一籠通常為三或四個。

圖片來自網絡

4.蛋撻,是一種以蛋漿做成餡料的西式餡餅。它是把餅皮放進小圓盆狀的餅模中,然後倒入由砂糖及雞蛋混合而成之蛋漿,然後放入烤爐;烤出的蛋撻外層為鬆脆之撻皮,內層則為香甜的黃色凝固蛋漿。

圖片來自網絡

隨著時間推移,現如今的茶點已經不再僅僅只有這四種,而是已發展成上千之多。如鳳爪,煎餃,糯米雞,流沙包,金錢肚,豉汁排骨,腸粉,生滾粥,炒粉炒麵等等。小夥伴們想了解更多早茶文化可以到廣東來做客,親自品嘗一番,總有一款適合你。

對於廣東的地方文化,小夥伴有想知道的可以在評論區留言,小編儘量為大家解惑。

相關焦點

  • 飲早茶,廣東人的飲食文化
    食在廣東,比福建人還好吃的早茶,是我們嶺南飲食文化的靈魂所在。到廣東不嘆一頓早茶,都不好意思說你來過。早茶起源飲早茶是廣東人特有的飲食文化,在清朝時早已開始在廣州盛行,具體起源沒有明確說法。早茶演變以前,飲早茶還是只有那些喜歡玩鳥、鬥蟋蟀富家子弟可以享受到。早晨,很多富貴人家總會聚在茶館,叫上一盅茶,點上兩份點心消遣,一副上流社會的派頭。
  • 廣東人所謂的飲早茶到底是怎麼樣的
    廣東人相比其他省份的人要早起,這也是跟廣東的地理氣候條件有關係,從明清時期開始,廣東茶文化已經是很普遍,尤其是飲早茶,是廣東茶文化最具特色的重要內容。 廣東人飲早茶,注重好茶,也注重配茶的點心與茶樓的環境。清代的茶樓,茶臺上擺有茶盅、茶盅蓋和茶杯,點心糖果放在茶臺旁的小窗櫥裡,由茶客自取,吃完再結帳。
  • 為什麼廣州盛行飲早茶?
    粵港澳都有飲早茶的習慣,沒什麼,忙裡偷閒的心理+祖輩流傳的習慣罷了。廣東人務實,儘管有點浮躁但不急躁。自古從商的多,不用為他人打工時間自然就寬鬆了。同理,這些出身於商場(或官場)的富家子弟,遊手好閒,茶樓自然就成為他們落腳的好去處。廣東人飲茶讓服務員給茶壺加水習慣是先打開壺蓋放在壺邊而示意,也源於此。
  • 廣東人飲早茶的歷史:最早源自佛山一釐館
    飲早茶,也稱為「嘆茶」。至今仍流傳著「嘆一盅兩件」(即享受一盅香茶、兩件點心之意)的口頭禪。
  • 廣東人為什麼那麼喜歡飲早茶呢?有什麼歷史淵源?
    晨起一壺茶,並非是廣東獨有的,但卻以廣東最為出名。例如,除了粵式早茶,還有蘇式早茶,江蘇人也很喜歡飲早茶。廣東人為什麼那麼喜歡飲早茶,飲早茶又有什麼文化呢?今天金兔簡單來聊聊。說起來,廣東人喜歡飲早茶,和清中期實行的一口通商政策還有一定的聯繫。廣東原本不產茶葉。在1757年,乾隆皇帝頒布一口通商政策,規定外國商人只能在廣州港進行貿易活動。
  • 廣東早茶:4款經典早茶,帶你品味早茶文化,超級正宗!
    廣東早茶如今成了一種文化與美食的集合體,是一種漢族民間盛行的飲食風俗。不知道從何時起,廣東人的早餐,吃著吃著就慢慢地變成了文化。因為廣東人酷愛喝早茶,早茶搭配著早餐,邊吃邊喝,早茶便成了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慢慢地這種文化就發展成了廣東人的早茶文化。
  • 廣東的飲食文化,不一樣的早茶文化
    每個地方都有它的文化習俗,風土人情,歷史底蘊。它們是我們社會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國家文化軟實力的基礎,也使我們生活豐富多彩,充滿活力。而廣東的飲食文化,就有不一樣的早茶文化。廣東早茶是一種嶺南民間飲食風俗。
  • 廣東傳統飲食文化:廣府茶樓「嘆早茶」
    談及廣東的傳統飲食文化,早茶是其中濃墨重彩的一筆。在廣東話中,飲早茶也稱為「嘆茶」,「嘆」是享受的意思,「嘆一盅兩件」指的便是享受一盅香茶、兩件點心。飲早茶是廣東人的重要習俗,每逢假日,廣東人常常扶老攜幼,或約上三五好友,齊聚茶樓「嘆早茶」,享受愉快的閒暇時光。  廣東早茶的起源要追溯到鹹豐同治年間。「二釐館」是廣州茶樓的前身。
  • 「味道佛山」「飲早茶」?地道佛山人帶你看看佛山早茶怎麼「飲」
    說到早茶,自然而然就會想起嶺南的早茶文化,也是粵菜的一個重要部分。在佛山的酒樓裡,隨處可見一家老小、親朋好友圍坐在一起,點上個「一盅兩件」,休閒地談笑風生,享受美好時光。廣東的「飲早茶」可不是簡簡單單地吃個早餐,各式精美小吃應有盡有,最早可以從早上六點,吃到中午十二點,其他地方可沒有這樣的特色哦,接下來就讓我們來看看佛山人「飲早茶」是怎麼樣的吧!
  • 「廣東早茶」雖然有名,卻不屬於大部分廣東人
    推薦語:廣東人早晨去茶樓喝茶是一種傳統,無論是家人或朋友聚議,總愛去茶樓,泡上一壺茶,要上兩件點心,美名一盅兩件,如此品茶嘗點,潤喉充飢,風味橫生。廣東人品茶大都一日早、中、晚三次,但早茶最為講究,飲早茶的風氣也最盛,由於飲早茶是喝茶佐點,因此當地稱飲早茶為吃早茶。
  • 廣東早茶的魅力
    廣州人常說「一盅兩件,齊全」,「一盅」是指盅,又稱「蓋碗」,意思是用蓋碗泡茶;「兩件」是指點心來廣東不吃早茶,簡直白來!雖然早茶不是廣東獨有,但卻廣東最為出名。廣東人飲早茶一般都是一家大小圍坐一桌,享受美好時光。
  • 廣東人早茶習慣的由來,早茶到底吃些什麼?
    大概每個人的飲食習慣都源於小時候對味道的記憶,就像山西人愛面,湖南人愛米,廣東人愛吃早茶。 廣東人喜歡飲茶,尤其喜歡去茶館飲早茶。早在清代同治、,就有 " 二釐館 " 賣早茶。廣東的茶館有早茶、午茶和夜茶三市,以飲早茶的最多。茶樓的早市清晨四點左右開門。茶客坐定,服務員前來請茶客點茶和糕點。 傳統的早茶是什麼樣的? 和現在的見名點單不同,從前喝茶方式都是見物點單。對於很多年長的廣東人來說,早茶的記憶可能還停留在茶館裡,那一個個掛在脖子上的大竹盤。
  • 廣式早茶:廣東人天天喝早茶?戳進來你就知道
    每當聊到與廣東早茶擦邊的話題,朋友都會睜著既無辜又震驚的大眼真誠地問我:「你們廣東人真的天天都喝早茶?!」眾所周知,廣式早茶是廣東及香港地區的一大特色。那麼我們回歸正題,廣東人真的天天都喝早茶嗎?答案……當然是……No!要知道早茶在廣東人的心中可不是僅僅代表著早餐啊!早餐都不一定天天吃,早茶能天天喝嗎?!在廣東,廣州佛山這一帶,早茶是最有特色的,也是味道最正宗的,不是像早餐一樣可以匆匆忙忙解決的存在,而是需要慢慢「嘆」的「好野」。
  • 早茶為什麼叫早茶?
    早茶是中國的一種社交飲食習慣,多見於南方地區。發源於廣東和江蘇,分別為廣式早茶和蘇式早茶 兩個地方的早茶各有特色,如廣式早茶以茶點為主,茶點又分為幹點和溼點兩種;蘇式早茶以麵食為主
  • 什麼是廣東早茶?
    這被《廣東新語》認為是茶葉進入嶺南的標誌,從此嶺南形成了極為發達的飲茶文化。關於物種傳播的精確傳說,可信度總是比較堪憂。但茶葉是在唐宋年間傳入廣東這一點卻沒有什麼疑問。廣東潮汕,至今都是中國著名的古樹茶葉產地,尤其是潮州鳳凰鎮那棵宋代鳳凰單叢,是廣東接受茶文化最真實的縮影。而潮汕的工夫茶也早已申遺成功,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圖片@圖蟲·創意)▼
  • 廣東早茶點什麼?
    廣東人飲早茶,有的是當作早餐的,一般都是全家老小圍坐一桌,共享天倫之樂。請早茶也是廣東人一種通常的社交方式。廣東人早晨去茶樓喝茶是一種傳統,無論是家人或朋友聚議,總愛去茶樓,泡上一壺茶,要上兩件點心,美名"一盅兩件",如此品茶嘗點,潤喉充飢,風味橫生。
  • 能讓廣東人彎腰的,除了「早茶」還是「茶」
    廣東人最愛吃的是「早茶」,最愛喝的當然也是茶。廣東的茶葉消費量排在全國第一。廣東擁有全國最大的茶葉交易市場之一,存茶量位居全國第一。廣東地產茶也毫不遜色,烏龍茶裡有鳳凰單叢;紅茶裡有英德九號;還有新會柑普、客家炒綠……廣東人的靈魂——早茶在吃貨廣東人眼裡,雖然萬物皆可食,但最心心念念的,還是早茶。只有早茶,才是廣東人的靈魂。早茶早茶,廣東人的早茶,卻不僅僅是茶。
  • 一盅兩件 | 「聽日得唔得閒啊,飲早茶啦」 ,周末老廣記,就要從飲早茶開始
    約早茶,也成為了廣東人最喜歡的社交方式。嫋嫋升起的香菸和氤氳馨香的蒸汽,依舊長久地瀰漫在空氣間。在茶與點的交錯裡,品味著親朋的問候,咀嚼著好友的好意,交融著各自久違了的心田...「嘆」,在廣東話裡是享受的意思。廣東人「嘆」的不只有早茶,還有午茶、晚茶。「當喝茶不僅是為了解渴的時候,喝茶就升級為一種文化。」
  • 漫聊中國早餐裡的「早茶」文化
    如果一個南方人對一個北方人說去「飲早茶」,那是相當講究的禮儀。早茶,作為南方較為特色的餐飲文化,佔據不可忽略的重要地位。飲早茶,字面意思,喝早茶,但此「茶」非彼「茶」,有著更廣泛的意義。飲早茶,涵蓋了吃早飯,喝茶,以及消磨社交時間。
  • 尋味廣東|可雅可俗的早茶文化
    「廣東早茶其實是廣東人生活態度的一個縮影,每一款精緻的點心都需要悉心對待,一點點地去琢磨、去改良,不斷嘗試不同的配方以求找到最恰當的配比。廣東人最大的特點便是勤勞、肯吃苦,想當年我們每天為了生計忙碌奔波,但在這樣一個快節奏的社會裡卻衍生出了這樣一種極富閒情逸緻的早茶文化,說明廣東人需要它,喝一杯茶,點上兩籠點心,就像是加油站,喝完又繼續忙碌,細心嚴謹而樂觀地熱愛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