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廣州盛行飲早茶?

2020-12-16 王小遙的電影日記BYZ

粵港澳都有飲早茶的習慣,沒什麼,忙裡偷閒的心理+祖輩流傳的習慣罷了。

廣東人務實,儘管有點浮躁但不急躁。自古從商的多,不用為他人打工時間自然就寬鬆了。同理,這些出身於商場(或官場)的富家子弟,遊手好閒,茶樓自然就成為他們落腳的好去處。廣東人飲茶讓服務員給茶壺加水習慣是先打開壺蓋放在壺邊而示意,也源於此。大意如下,相傳近代有個富家公子,閒來無私有意刁難,讓店家來加水,拿起茶壺掀開蓋子準備加水時,富家公子說,我壺裡放了一隻很珍貴的雀鳥在裡面,你打開了蓋子它飛走了,你要賠我。店家百口莫辯。於是便立了一個規定,要加水的,先自行打開壺蓋,同行之間相傳,久而久之變成了習慣。

到了改革開放後,老一輩退休工人、下崗工人都多,廣州也不是一個特別西化的城市,老一輩普遍接觸西方文化的也少,茶樓就是他們打發時間的最好途徑了。

很多人,特別是上了年紀的,一餐早茶,一盅兩件,一份報紙,樂得清閒。亦可一家人小聚,齊齊整整,享享天倫之樂。或者三五知己,幾杯燒酒下肚,上至國事政治,下至家裡長短,無所不談。同聲同氣,互相爆幾句粗口乃市井文化,無傷大雅。身旁一桌的客人,可能是街坊鄰裡,可能素未謀面,只要話題對上了,大家就能搭起話來,樂也融融。

想起這幾年在大陸突然之間在小清新、白領間很流行的(裝得逼格很高的)brunch。廣東人飲早茶,當然,有人早上6、7點晨運完之後就會在茶樓小歇一番。更多的,9、10點開始坐到中午12點甚至1點。有時候連中午飯都省了。廣東人玩brunch這一套都不知道多少年了。

橫廣州早茶、潮汕夜茶、香港早茶多年,

早茶的來源

飲早茶是廣東人特有的飲食文化,早從清朝時期已經開始在廣州盛行了,相傳源於同治時期華人買辦的一時靈感。

有華人買辦在招待西洋人用早餐時,出於禮節,不方便獨享中國大餐,又吃不慣西方人的牛奶加麵包,靈機一觸,便用紅茶與糕點、點心代替,由於糕點、點心不難買到,快捷方便又適合大眾口味,很快便成了時尚,並加入多種食品普及到大眾化了

新中國成立後,在「大躍進」到「文化大革命」這段時期,由於種種原因,飲早茶這種廣東特色的飲食文化曾一度在內地中斷,而海外世界各地的「唐人街」粵式餐館、酒樓和香港、澳門地區,卻得以將飲早茶文化發揚光大。

到了改革開放之後,海外的廣東籍華人、華僑、華裔,特別是港、澳同胞的業界人士,在廣東各地投資開酒樓、餐館,又將飲早茶這一飲食文化帶回祖國南粵,將飲早茶這種廣東特色飲食文化加以開發、創新和推廣,並加入各地不同特色的小吃,融入早茶特點。隨著內地的經濟發展,飲早茶這種廣東特色飲食文化已經推廣到整個神州大地了。

行叩茶禮:

廣東人飲早茶時,會常看到有人在斟茶時,接受斟茶的人會用兩個手指輕輕的叩點著桌面,表示答謝,其實這是行叩茶禮,而且這種禮儀還大有來頭。

據傳,清朝乾隆皇帝和大清第一才子、清朝大學士紀曉嵐微服巡遊江南時,來到一家茶樓,作為皇帝的乾隆一時高興,競給臣子紀曉嵐斟起茶來,這在封建時代是不得了的事情,也是作為臣子莫大的恩典,在禮儀上紀曉嵐應該是行三跪九拜,三呼萬歲之大禮,但他們是微服巡遊,絕對不能暴露皇帝身份,但又不能失此大禮,紀曉嵐急中生智,屈起兩指如屈膝狀輕點桌面代表三跪,然後合上拳頭輕叩桌面代表叩頭九拜,這樣既可不暴露皇帝的身份,又不失禮儀。後來傳到民間,因無須如此大禮,遂改為兩個指頭輕叩桌面,以示謝意,而且一直流傳至今。

(這個在我們的餐桌上是非常常見的,小時候看老爸和朋友喝茶一直敲桌子都不知道幾個意思~~)

注意事項:對廣東飲早茶文化和粵式酒樓不大清楚的外省朋友,特別是去香港旅遊時更應該注意,有機會跟親戚、朋友上酒樓飲早茶時,會不會說粵語不大重要了,現在的香港人很多都會說或者會聽普通話的,只要是吃東西時不要把骨頭、殘菜、廢紙張之類的東西放在桌面上或者掉在地上,要放在小碟上或者是垃圾桶裡,要去解手或大便時不要說去上廁所,要說去洗手間,不然的話就會被人視為不禮貌。

早茶茶葉:

廣東人飲早茶的茶葉主要分為紅茶和花茶,也有少數人飲用綠茶,飲用綠茶的主要是潮汕人,潮汕人有飲濃、烈綠茶的習慣,但早上經過一夜的睡眠,肚裡空空的,飲用濃、烈綠茶很容易傷胃,一般人都會受不了的,小孩更不宜飲用,只有少數上了年紀的人習慣飲用,廣府人飲用的多是菊普茶,菊普茶是普洱茶混合菊花,在早上喝對腸、胃是最適合的。不過酒樓會根據顧客不同的要求備有多種茶葉,比如是普洱茶、水仙茶、鐵觀音等等。

給外省朋友的小貼士:

1、廣州的早茶文化最地道,服務員態度比較不好;潮汕的早茶沒有夜茶那麼出名,夜茶市場晚上9點後才慢慢火起來;香港早茶上菜速度最快;

2、點菜的時候千萬不要高估自己的食量,點3樣,吃完再接著點(4個人以內的話),不然你就會感受到他們瘋狂的上菜速度,然後你還沒吃完菜就涼了;

3、當茶壺裡沒茶水時,無須叫喝,只要把茶壺蓋揭開,並放在茶壺蓋口上的半邊架著,服務員就會自動過來加上開水的,這是廣東飲早茶文化之中一條特定的條約。

4、大部分茶樓都要等位,記得一進門先拿號。

5、首壺茶水是拿來洗餐具的,不管你是不是處女座,洗了再說,不然待會服務員來收小水盆的時候會略奇怪。

相關焦點

  • 廣州的早茶文化,周邊鄉鎮也盛行,4個人花了30塊,吃撐了
    廣州周邊鄉鎮飲早茶,價格親民,盡顯粗獷,30塊錢可以坐一天。在百年前,早茶文化就已經盛行廣州,「老廣」把喝早茶叫做飲早茶或「嘆」早茶。嘆早茶,完全體現出廣式的慢生活節奏,慢慢演變成一種根深蒂固的傳統。這種傳統的早茶文化不只在廣州市內盛行,還輻射到周邊城市,甚至在一些鄉鎮上也極之盛行。我家在鄉鎮附近的一個農村裡,記得在小時候,爺爺每天早上都會去鎮上飲早茶。每次去要到午飯才回來,直到後來爺爺腿腳不靈便,都還是惦記著去飲早茶,還記得有兩次,是媽媽背著回來的。當時,我非常不理解爺爺,走不動還要去外邊吃,真有那麼好吃嗎?
  • 為什麼廣州人這麼喜歡喝早茶?
    一日24個鐘廣州人總是在不舍晝夜的吃喝。"食在廣州"這四個字絕不是浪得虛名。   在廣州,茶室很出名,而早茶尤為盛名。下面小編特別奉上廣州早茶特色美食忍住口水往下滑👇👇👇不吃不知道廣州早茶竟有一百種選擇!
  • 廣東人為什麼那麼喜歡飲早茶呢?有什麼歷史淵源?
    例如,除了粵式早茶,還有蘇式早茶,江蘇人也很喜歡飲早茶。廣東人為什麼那麼喜歡飲早茶,飲早茶又有什麼文化呢?今天金兔簡單來聊聊。說起來,廣東人喜歡飲早茶,和清中期實行的一口通商政策還有一定的聯繫。廣東原本不產茶葉。
  • 廣州人點解會鍾意飲早茶?
    「早茶」一詞,今天幾乎已成廣州人的別稱。雖然,「早茶」並非只限於廣州,但由於廣州的「早茶」實在名聲太大,其他的自然也就不在話下了。但廣州茶樓的歷史其實算不得很長,大概也就是在清道光年間才從當時的酒樓演變而來。
  • 廣州味道 | 飲早茶到底有多大排場?沒點過早茶界的「四大天王...
    飲「早」茶的時間一般是從酒家開門營業直至中午,有些酒家的「早」茶會持續到下午兩點。長者習慣在早上六、七點就出門飲早茶,日日如是;年輕人則一般是周末睡到自然醒後,才慢悠悠地去飲「早」茶。這天,我們也趕了一趟早,在早上六點半就到達廣州酒家,體驗一次真正的飲「早」茶。
  • 羊城餐點好好味,能飲一杯早茶無,傳統早茶——廣州酒家
    廣州人愛飲早茶,就像四川人嗜辣一樣。早茶文化已深入每位廣州人的骨髓,所以才有了那句「為名忙,為利忙,忙裡偷閒飲杯茶」。早茶起源於路邊攤,推廣於茶樓,而越來越多的酒家食肆也主推傳統早茶,上至八十老嫗,下至三歲兒童,都抵擋不住早茶的香氣與茶點的鮮美。
  • 飲早茶,廣東人的飲食文化
    食在廣東,比福建人還好吃的早茶,是我們嶺南飲食文化的靈魂所在。到廣東不嘆一頓早茶,都不好意思說你來過。早茶起源飲早茶是廣東人特有的飲食文化,在清朝時早已開始在廣州盛行,具體起源沒有明確說法。這很快掀起了一股時尚潮流,早茶逐漸變得多樣化、大眾化。早茶演變以前,飲早茶還是只有那些喜歡玩鳥、鬥蟋蟀富家子弟可以享受到。早晨,很多富貴人家總會聚在茶館,叫上一盅茶,點上兩份點心消遣,一副上流社會的派頭。
  • 魅力廣州:來廣州起一次早,飲一次早茶就是半個廣州人!
    廣州 一座百年城,承載著舉國的情懷,承接著人們的希望,不變的是它的靈魂。戀上一個人,愛上一座城;愛上廣州早茶,戀上整個廣州。我愛廣州!「食在廣州」並不是虛言,粵菜為八大菜系之一,早茶大抵算是粵菜的菁華了。廣州早茶在清朝興起,到如今聞名。
  • 你為什麼來廣州玩?你得喝早茶來揭開廣州人們愛的秘密喝早茶
    在看外來媳婦本地郎和其他粵劇時,我經常看到我的叔叔嬸嬸去喝早茶,為什麼廣州人們喜歡喝早茶?在廣州大學學習時,要像羅馬人一樣,去附近的小洲村莊喝早茶,和室友一起去GOGO新天地喝早茶。回到工作崗位後,不時約朋友和同事出去喝早茶已成習慣。
  • 為什麼來廣州玩一定要去喝一次早茶,揭開廣州人愛喝早茶的秘密
    在看外來媳婦本地郎等粵劇的時候,經常看到大媽大爺相約去喝早茶,為什麼廣州人這麼愛喝早茶?米粉在廣州讀大學時候,入鄉隨俗,跟舍友一起去附近小洲村喝早茶,去GOGO新天地喝早茶。回湛江工作後,時不時約下朋友同事出去喝個早茶,成為了一種習慣。
  • 「飲咗早茶未?」榮威iMAX8,上車飲早茶
    最近一組上汽榮威iMAX8在廣州各大景點的美圖在圈內刷了屏。還別說,「大魔王」遇見「小蠻腰」,智能與發展相結合,還挺不錯的。與珠峰測量登山隊一起登頂的,還有「廣州科技軍團」帶來的「硬核設備」:「高原冰雪探測雷達系統」,南方測繪集團定製生產的覘標,北鬥接收機VNet8設備等。此次登頂珠峰測量,首次實現了國產測繪裝備的全面擔綱,為崛起的廣州技術發明力量寫下最佳註腳。廣州高新技術企業從2015年1919家到2020年的超過12000家,創造了高新技術企業培育的「廣州速度」。
  • 一盅兩件 | 「聽日得唔得閒啊,飲早茶啦」 ,周末老廣記,就要從飲早茶開始
    若是在廣州,周末九、十點才前往茶樓,肯定是要排隊等位的。早茶文化在清朝便已在廣州盛行。相傳源於同治時期,華人在招待西洋人早餐的時候,出於禮節,不方便獨享中國大餐,又吃不慣西式的麵包牛奶,便用各式糕點、點心和紅茶代替。
  • 來廣州嘆早茶,怎麼能錯過早茶界四大天王?你今日飲早茶未啊?
    在廣州人看來,可以不吃早飯,但不能不嘆早茶啊!「嘆」是廣州俗語,表示品味、享受,一個「嘆」字,凝聚了廣州人對待生活的從容態度。廣州人的一天,從早茶開始。在廣州,街坊鄰居好友見面的第一句問候語就是:飲咗茶未啊?聽上去以茶為主的早茶,實際上是茶與點心的結合,點心才是隱藏在茶水背後的真正的主角。
  • 飲早茶——廣東人特有的早茶文化
    在廣東的閒暇的早上,人們都會選擇去茶樓「飲早茶」來享受悠閒時光。老廣稱吃早茶為「嘆早茶」,嘆就是享受的意思。廣式早茶俗稱「一盅兩件」,也就是一盅茶,兩件點心。「兩件」種類豐富,其中的「四大天王」是指蝦餃、幹蒸燒賣、叉燒包和蛋撻。
  • 美好一天從早茶開始,領略廣州早茶文化
    提及廣州飲食,都會說早茶是廣州傳統飲食文化中濃墨重彩的一筆,在茶樓嘆早茶是不可或缺的日常。在廣州,唯有一頓早餐的豐盛的早茶,才算得上是打開新的美好一天的生活方式。「食在廣州」是廣州一張響亮的名片,而廣州的「飲早茶」,更是組成廣州飲食文化不可缺少的一個部分。
  • 最地道的廣州飲早茶指南,這些精華你食咗未?
    小時候天蒙蒙亮就爬起床跟著爺爺去飲早茶寧靜的清晨,熱鬧的茶樓很多是土生土長的公公婆婆(老爺爺老奶奶)晨運後來報導
  • 水鄉裡的世界美食之都,飲早茶比廣州還講究
    有著比廣州早茶歷史還要悠久的早茶文化,「早上皮包水,晚上水包皮」是揚州人悠閒吃早茶的生活默契。飲早茶是生活的儀式感一杯清茶、一盆燙乾絲、一籠蒸包、一碗白湯麵,這樣溫暖又精緻的早茶文化,是在江南水鄉裡面享受的。
  • 水鄉裡的世界美食之都,飲早茶比廣州還講究!
    有著比廣州早茶歷史還要悠久的早茶文化,「早上皮包水,晚上水包皮」是揚州人悠閒吃早茶的生活默契。甚至在揚州人眼裡,他們擁有的詩意與美好,他們擁有的慢生活,都在這場早茶裡。比廣州早茶更悠久飲早茶是生活的儀式感一杯清茶、一盆燙乾絲、一籠蒸包、一碗白湯麵,這樣溫暖又精緻的早茶文化,是在江南水鄉裡面享受的
  • 發現廣州 | 茶寮→茶館→茶居→茶樓,廣州人飲早茶那些習慣與講究
    在廣州,飲早茶作為一種民間飲食風俗,可謂歷史悠久。
  • 廣東的「早茶」,為什麼如此出名?答案可能在這!
    所以早在清朝的時候,廣東的很多店裡面就開始賣早茶了。而在廣東裡面的茶館,這茶也是分為三種的,而今天小編所說的,只是其中的早茶。其實在凌晨四點左右,茶樓的早市就已經開門了。而茶客們呢,也紛紛坐下來等著服務員來點茶和糕點。其實這在嶺南,還是一種民間的飲食風俗。而廣東人飲早茶的話,他們還有的會直接當成早餐。一般是一家人圍在一張桌子上,共同享受這樣的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