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及廣州飲食,都會說早茶是廣州傳統飲食文化中濃墨重彩的一筆,在茶樓嘆早茶是不可或缺的日常。在廣州,唯有一頓早餐的豐盛的早茶,才算得上是打開新的美好一天的生活方式。「食在廣州」是廣州一張響亮的名片,而廣州的「飲早茶」,更是組成廣州飲食文化不可缺少的一個部分。
廣州現今飲早茶的習慣由來已久,據考證,那是一種在清代鹹豐同治年間叫做「一釐館」的茶館子,這種館子只提供木桌板凳和一些簡陋的設備並供應糕點,一般是為客人提供歇腳閒聊、吃點東西的地方。
清末出現的茶居則是檔次較高的茶館,設計與西關大屋相仿,後來又有了三層樓高規模比較大的茶居,稱為茶樓,於是有了閒句「有錢樓上樓,無錢地下蹠」,飲茶之風開始遍及廣州各階層。
嘆早茶」是老廣們悠然自得的生活觀所在。對於大多數城市裡的人,花上大半個清早在完成一頓早餐上是不可思議的,而對於廣州人則習以為常。習慣於「飲啖茶」的廣州人依然是那麼不緊不慢,他們一大清早興致勃勃到茶樓「霸位」,並花上大半個上午在茶樓呷幾壺茶、吃幾個點心、翻翻報紙聊聊天,這便是老廣州人們的茶客們悠然自得的生活狀態。
廣州人把喝早茶說成「嘆早茶」。「嘆」在廣州話中的意思為享受,為的並不僅僅是那壺茶,更是為享受那種閒逸情趣。早茶,當然不只是喝茶,吃茶點才是重頭戲。粵式茶點數量之多,據說已經達到了數千品種。不僅有被稱為早茶「四大天王」的蝦餃、燒賣、腸粉和叉燒包。還有鳳爪,排骨,麵包,粥品等等……種類繁多,琳琅滿目,而這些都是廣州早茶的精髓所在。
嘆早茶可以說是廣州人性格與廣州城市特徵的一道風景線。它成為了務實的廣州人生活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溫和平淡,不慍不火,不驕不躁,嘆早茶成了廣州人生活的一種態度。懂得賺錢又懂得享受生活的廣州人,和包容平和的廣州城市特徵,不經意地就被定格表達在茶樓裡的早茶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