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則:
鴿迷錢某,養信鴿十幾年,一直不太成功,但他作為鐵桿鴿迷,一次次的戰鬥,一次次的失敗,一次次的失敗,卻越來越勇敢。但是來自家庭的壓力和其他鴿友的嘲笑使他養鴿的事業卻成為他痛苦的根源。去年春賽300公裡,他的一羽雨點鴿進入了前十於是很開心地邀請我去他的家裡看到這羽鴿子。真正把鴿子握在手裡,又看到鴿子戴的大賽環,然後建議鴿友不要讓它參加500公裡賽,否則它很可能飛丟。
結果鴿子在500公裡的浩瀚徵途中迷路了,事後他問我當時是怎麼斷定鴿子飛500公裡會迷路。我給他說了這其中的緣由:首先,鴿子形狀、骨架、翅膀都非常棒,所以贏得300公裡比賽我並不意外,但是鴿眼底砂以及整體黯淡,由此得出鴿子的狀態應該是不太穩定,起伏會比較大。再加上肌肉狀態已經有點僵硬,爪子有點涼無狀態,體力的虧虛必將導致無法完成500公裡全程,所以飛丟也就是很可能出現的結果了。鴿友這時候又說了這羽鴿子父母都很好,眼砂明亮,近兩年做出20羽左右的幼鴿,但為什麼都不如它們自己的質量呢。我告訴他,像這樣大量的繁殖幼鴿必將導致父母鴿的身體狀況不佳,所以出的幼鴿不如本身好。如果你能學會種鴿的優生調養,就能繁殖出高質量的小鴿子,基本就能擺脫失敗的怪圈。
第二則:
鴿迷張某,我聽說他在2005年買了一隻種鴿就已經花費了超過10萬元,但怎麼也不能飛出好成績。在2007年年底他邀請我去他鴿舍看種鴿,當時他賣種鴿的的花費已經高達30萬元。每年平均種鴿投入10萬,但結果很一般確實讓我感到驚訝。進了鴿棚,他開始捉鴿子給我看。看了10多羽後,我手裡拿著一隻灰色的鴿子說:「如果你的棚裡的鴿子100羽鴿子中的10羽這個質量的,你想飛不好都難。他說:「這羽鴿子看起來醜不說,龍骨很高,肉也不多,它怎麼會是只好鴿子呢?」我說,「你自己知道不用問我!」他笑著說:「這羽鴿子有3個大獎盃,是棚裡飛地最好的鴿子之一了。」他說,你怎麼知道的?我說,不用告訴你,你可以通過一遍又一遍的比較它和其他鴿子來判斷它的特別之處。兩天後,他來找我說:「我已經做了兩天了,但我沒有發現有什麼特別的。」我說,你買條大泥鰍,你把它握在手裡,泥鰍從你手中抽走,產生了一種扭動的力,一隻內力很強的信鴿,當你把它握在手裡,它就產生了和泥鰍類似扭動的力,這就是秘密。「他說,確實那羽鴿子一隻手怎麼都抓不住,總是會跑脫,需要兩隻手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