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在臺灣的溫柔鄉,北投溫泉博物館,記載了銀月與煙湯的歡愉

2020-07-24 M夢初

北投作為臺北市的溫泉之鄉,猶如一股清流,總能帶給人繁華之後的安寧,他緊鄰臺北市區,因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和地理位置,捕獲了眾多人的芳心。整個新北投一帶是臺北傳統的溫泉鄉,有著非常小清新的日式風格。沿著山坡蜿延而上的路旁是一家家溫泉旅館,就連空氣中也瀰漫著濃濃的硫磺味,這裡不僅可以舒舒服服的泡個湯,自然人文資源也很豐富。

北投溫泉博物館,其前身是1913年興建的「北投溫泉公共浴場」,是典型的日據時期產物。

1895年,日本佔領臺灣,發現了北投地區豐富的地熱溫泉資源,便加以開採運用,打造成一個體現日本溫泉文化的享樂之所,成為了日本殖民者在臺北笙歌歡娛、縱情享樂的地方。在此背景下斥資興建的北投溫泉浴場,是當時整個東亞面積最大、設施最豪華的溫泉浴場,設有溫泉浴池、休憩室、餐廳、娛樂室等。到北投泡溫泉、聽日本藝妓用三味線拔彈小調、享受銀月與煙湯的歡愉,成為日本殖民者的生活標配。

日本人在臺灣的溫柔鄉,北投溫泉博物館,記載了銀月與煙湯的歡愉

日本人在臺灣的溫柔鄉,北投溫泉博物館,記載了銀月與煙湯的歡愉

日本人在臺灣的溫柔鄉,北投溫泉博物館,記載了銀月與煙湯的歡愉

這座仿照伊豆溫泉風格興建的公共浴場,沉穩的紅牆黑瓦與綠蔭相稱,有著古色古香的維多利亞時期英國鄉間別墅風格,又融合了日式屋宇的建築風格。

日本人在臺灣的溫柔鄉,北投溫泉博物館,記載了銀月與煙湯的歡愉

日本人在臺灣的溫柔鄉,北投溫泉博物館,記載了銀月與煙湯的歡愉

始建的規模為兩層,配合自然環境地形,入口由二樓進入,有涼亭、換鞋玄關,原本為貴賓室和休息空間的二層,和室格局、日式地板,搭配著空氣中淡淡的溫泉味,昔日的氤氳時光,仿佛就在眼前重現;

日本人在臺灣的溫柔鄉,北投溫泉博物館,記載了銀月與煙湯的歡愉

日本人在臺灣的溫柔鄉,北投溫泉博物館,記載了銀月與煙湯的歡愉

日本人在臺灣的溫柔鄉,北投溫泉博物館,記載了銀月與煙湯的歡愉

一樓原本是男女更衣室,服務男賓的公共大浴場,服務女賓的小浴池,以及幾間貴賓用的獨立浴室,羅馬拱柱環繞的大浴池,陽光穿過牆面的鑲嵌彩色玻璃,烘託出明亮的沐浴氛圍和華麗的異國情調。

日本人在臺灣的溫柔鄉,北投溫泉博物館,記載了銀月與煙湯的歡愉

日本人在臺灣的溫柔鄉,北投溫泉博物館,記載了銀月與煙湯的歡愉

日本人在臺灣的溫柔鄉,北投溫泉博物館,記載了銀月與煙湯的歡愉

與多數老舊建築的命運相似,雖一度荒廢,最終在各方的努力下被列為臺灣三級文物古蹟,並於1998年改建為北投溫泉博物館重新開放參觀。館內主要介紹北投的歷史及發展,一樓主要展示溫泉相關設施用品、北投石、浴場空間使用等主題,二樓則展示北投的人文、歷史、產業等主題。館外由於草坪優美、景觀典雅,經常有即將結婚的新人在此拍攝婚紗照;露天劇場則有不定期的表演活動,形成了一道獨特的風景。

日本人在臺灣的溫柔鄉,北投溫泉博物館,記載了銀月與煙湯的歡愉

這座博物館如今已經成為北投溫泉發展史上極重要的代表性建築,不僅凝固了珍貴的歷史痕跡,也凝聚了北投居民對這片土地的感情。

Tips

地址:臺北市北投中山路2號

交通:搭乘捷運淡水線至北投站,轉乘新北投支線至新北投站,步行約5分鐘

時間:9:00-17:00,周一和法定假日休館

門票:免費

日本人在臺灣的溫柔鄉,北投溫泉博物館,記載了銀月與煙湯的歡愉


M_夢初

旅行媒體人,自由撰稿人,各大旅遊機構籤約達人。

自稱M姑娘,熱愛生活,熱愛美食,熱愛一切美好的事物,享受在路上的感覺。

文字原創 版權所有

未經允許 不得商用

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焦點

  • 日本人在臺灣的溫柔鄉,北投溫泉博物館,記載了銀月與煙湯的歡愉
    北投作為臺北市的溫泉之鄉,猶如一股清流,總能帶給人繁華之後的安寧,他緊鄰臺北市區,因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和地理位置,捕獲了眾多人的芳心。整個新北投一帶是臺北傳統的溫泉鄉,有著非常小清新的日式風格。沿著山坡蜿延而上的路旁是一家家溫泉旅館,就連空氣中也瀰漫著濃濃的硫磺味,這裡不僅可以舒舒服服地泡個湯,自然人文資源也很豐富。北投溫泉博物館,其前身是1913年興建的「北投溫泉公共浴場」,是典型的日據時期產物。1895年,日本佔領臺灣,發現了北投地區豐富的地熱溫泉資源,便加以開採運用,打造成一個體現日本溫泉文化的享樂之所,成為了日本殖民者在臺北笙歌歡娛、縱情享樂的地方。
  • 以溫泉聞名的臺灣北投,曾是日本「神風特攻隊」縱情的最後溫柔鄉
    北投的溫泉博物館是一幢日式與西洋風格相結合的小樓,它原來是北投浴室,看樣子像是當年北投最大的溫泉浴場了吧? 北投原來是臺灣少數民族凱達格蘭族人的領地,因大屯山上終年雲霧繚繞,神秘莫測,凱達格蘭人稱之為pakto(「女巫」之意),漢人開發北投後依音稱為「北投」,山間多產硫磺。1697年,福建人鬱永河為採硫磺由閩入臺。他先乘船到當時臺灣府所在地臺南,而後乘牛車北上。
  • 老霍帶你遊臺北:北投溫泉濫觴(圖)
    圖片來源:臺灣「聯合新聞網」   北投溪主要源頭為地熱谷,流經五個「瀧」,「瀧」就是小瀑布,最後注入磺港溪。座落新北投光明路的「瀧乃湯」,就是「天狗庵旅舍」的前身,是日本人在臺灣興建的第一家溫泉旅社。   現今「北投」,昔日為平埔族「北投社」居住的地方。
  • 北投溫泉
    北投溫泉源頭為林泉內裡和湖山裡,日據時期發現即在地熱谷一帶。北投溫泉在日人的思鄉情懷中,快速發展為政商酬酢遊樂的溫柔鄉,撇開昔日風華,北投幾乎與色情畫上等號。    依範圍大小,有廣義及狹義兩種說法:    廣義的北投溫泉,泛指臺灣北部紗帽山、大屯火山群、七星山火山巖層間、金山斷層等地,沿磺溪谷地分布之溫泉,包括地熱谷溫泉、硫磺谷溫泉、頂北投溫泉、雙重溪溫泉(行義路溫泉區)和龍鳳谷溫泉等。狹義的北投溫泉,為多數人印象中的北投溫泉,是指地熱谷溫泉,亦即新北投車站附近的溫泉區,本文以此為記。
  • #北投溫泉博物館#(免費)
    #北投溫泉博物館#(免費)   從新北投捷運站出來,沿著中山路往前走,即可抵達北投溫泉博物館。北投溫泉博物館的前身是「北投溫泉公共浴場」。1913年,臺北州廳仿造日本靜岡縣的伊豆山溫泉修建了這座大浴場,供普通民眾泡湯使用,是當時東亞地區最大的溫泉浴場。不過到了抗日戰爭結束後,這座浴場逐漸被荒廢,直到1998年才被整修一新,打造成北投溫泉博物館重新對外開放,目前列為臺灣三級古蹟。   博物館的主體是一座和洋折中的雙層建築。下層以紅磚為材料,搭配圓拱和彩繪玻璃,為典型的英式風格。
  • 北投溫泉博物館,讓人深深的感受溫暖與風情
    北投溫泉博物館位於臺北市北投區中山路、北投溫泉區內、北投公園後方,是昔日的北投溫泉浴場,北投自日治臺灣以來即因溫泉鄉而勝名,1913年臺北州廳為了要提升一般民眾享用高品質的溫泉,特斥資興建北投溫泉浴場是當時東亞最大型溫泉浴場,設有溫泉浴池、休憩室、餐廳、娛樂室等,成為北投溫泉發展史上極重要的代表性建築
  • 北投溫泉博物館,走讀北投溫泉公共浴場的歷史場景
    「北投溫泉博物館」兩層樓仿英式磚造建築,前身是北投溫泉公共浴場,藍天之下經過北投國小師生努力,將原是荒廢的北投溫泉公共浴場,於1998年開館成為現在的北投溫泉博物館,且公告為三級古蹟。在景觀臺望去與北投溫泉博物館平行的位置,有一片草地幾個石板鋪在上面,規劃出可以近看溫泉博物館側身的動線,順著走過橋會接到光明路。在這沒有通往溫泉博物館館內的側門,唯一出入口是在中山路斜坡上。陽光難得燦爛,狗狗懶洋洋的在北投兒童樂園階梯,趴著就是一個舒服的模樣,人群也跟著散發暖洋洋的笑容。
  • 帶你們一起來看看臺灣北投的溫泉博物館,喜歡嗎?
    導語:在臺灣這個地方呢,有一個地方是北投博物館,是日本人在1913年建成的,這個建築最初被命名為北投溫泉公共浴室,並自稱是東亞地區最大的溫泉浴室,後來被臺北市政府重新命名。並且作為一家博物館向公眾開放,展示北投的歷史跟文化。
  • 女兒帶我遊臺灣-北投溫泉
    這裡終日煙霧迷朦,給人一種虛無飄渺的神秘感。偶爾一陣清風吹過,人們才能一窺美景的廬山真面目。當時有幾拔遊人也在遊覽,聽口音好像是一群日本人。北投圖書館從地熱谷出來,我提議去這裡的溫泉博物館去看看,卻在附近看到了這個臺北圖書館-北投圖書館分館,它與溫泉博物館比鄰,據說是臺灣第一座「綠建築圖書館」,整棟建築主要由木頭和玻璃打造而成,
  • 【臺灣景點】臺北「溫泉之鄉」——北投
    北投早在清朝就因採硫磺而聞名,日據時代,日本人加以規劃、開發,名噪一時的北投溫泉公共浴場即為當時的代表。「此地有溫泉,浴之氣爽然;蕩胸忘俗慮,酣夢傲神仙。身淨如無物,心澄別有天;松濤應一醉,風詠邁前賢。」這首「北投雜詠」是日治時代的詩人洪以南所做,除描述北投之美,也道盡了臺北北投溫泉的奧妙與舒暢。
  • 臺灣四大名泉之北投溫泉
    街道、溫泉、博物館、美食,日式建築等等共同織構出北投這座溫泉山城獨特的魅力。從捷運開始,就能感受到北投濃厚的溫泉文化魅力。不論男湯或女湯,泡湯的人都像一家人般熟悉,一點也不會因為袒胸露乳而感到扭捏。順著北投溪向上走,就來到了「瀧乃湯」,這是全臺灣第一家溫泉旅社。
  • 溫泉博覽臺灣篇「北投溫泉」
    ◆  ◆  ◆  ◆  ◆  ◆  ◆  ◆  ◆  ◆  北投歷史北投昔日有溫泉之鄉的美名,早在清朝就因採硫磺而聞名,日據時代,日本人加以規劃、開發,名噪一時的北投溫泉公共浴場即為當時的代表。壯麗的西方式建築、寬闊的浴場,說明了北投溫泉的繁華。這裡的觀光飯店很多,成為國際知名的觀光勝地。自1896年日本人平田源吾在北投開設第一家溫泉旅社後,北投溫泉旅社如雨後春筍般林立,甚至孫中山先生都來享受北投好湯。北投著名的溫泉有地熱谷溫泉、行義路溫泉、鳳凰溫泉、龍鳳溫泉、湖山裡溫泉等。地熱谷溫泉是北投最早被開發的溫泉。鳳凰溫泉與龍鳳溫泉興建有溫泉浴室供遊客沐浴。
  • 我的臺灣往事(五)~北投溫泉
    狹義的北投溫泉,為多數人印象中的北投溫泉,是指地熱谷溫泉,亦即新北投車站附近的溫泉區,本文以此為記。北投位於大屯火山群、金山斷層上,為臺灣百年來最著名的溫泉鄉。日本商人平田源吾因流連於北投的溫泉與美景,遂與在此地成立第一家溫泉旅館——天狗庵,從此開啟了溫泉鄉的發展史:旅館、溫泉浴室和俱樂部競相成立,到北投洗溫泉,是許多走過日據時代老人的舊情回意。點擊上方音頻播放,再次點擊停止播放!
  • 臺灣旅遊景點,北投溫泉熱
    臺灣旅遊景點,北投溫泉熱幸會!感謝您點開本文,閱讀全文僅需要您一分鐘的時間,喜歡可以點擊關注!您的支持是小編最大的動力!儘管全球暖化產生暖冬現象,但初春的北臺灣,三不五時仍下著綿綿陰雨,氣溫驟降;即使是四月,偶遇冷鋒來襲,讓人直想要泡入熱呼呼的溫泉湯,好好享受一份暖意。在北部眾多的溫泉地點中,就屬北投溫泉區的新北投和天母行義路是大眾運輸最容易到達的地方,只要搭上捷運再轉換公交車就可以輕鬆到達,對無車族而言,十分方便!
  • 臺灣北投,像一件長輩送的舊毛衣
    北投這個地名在早期臺灣小說裡常常出現,帶有古早味的浪漫氣息。日治時代詩人洪以南的《北投雜詠》裡寫:「此地有溫泉,浴之氣爽然,蕩胸忘俗慮,酣夢傲神仙。身淨如俗慮,心澄別有天,松濤應一醉,風詠邁前賢。」陽明山就位於北投與士林。北投是一代流行音樂宗師李宗盛的故鄉,他曾這樣描寫北投:這個發展遲緩的小鎮,像一件長輩送給你的舊毛衣;明顯的過時,卻讓人滿心溫暖。
  • 周日臺灣旅行去(三)溫泉的故鄉北投
    今日跟隨《兩岸青年》的腳步一起到臺北市溫泉的故鄉北投區一起探訪臺灣溫泉的文化啦!一、北投區小檔案北投區位於臺北市最北方,北與新北市接壤。陽明山國家公園即位於此區及士林區。著名的北投溫泉及關渡風景區也在此。
  • 北投熱海:地熱谷、博物館、唯美圖書館哪個你愛?
    臺灣,祖國的寶島。島上四季長春,沒有霜雪,帶給你大大的溫暖的熊抱。紅牆、石階、木房子;綠樹、溫泉、山間霧——在臺灣的最北端北投,與好山好水共享美好的時光,感受從日據時代以來便有的「溫柔鄉」生活,人文風情、自然景觀、歷史以及與濃濃的懷舊風情,是這老地方打動世人的柔軟之處。
  • 走近神秘女巫之地北投:溫泉博物館 感受沐浴文化
    ,浴場終於獲得保存,臺灣《聯合報》刊載文章描寫了經過修復後成為空間活化再利用的古蹟,也就是如今見證北投發展的溫泉博物館。北投溫泉的形成是因為大屯火山群的火 山運動所造成的,屬於不可飲用的青磺泉,對於皮膚病、關節炎、風溼、肌肉酸痛等深具療效,而大阪商人平田源吾在此開設了第一家溫泉旅館「天狗庵」後,也開始盛名遠播,重視沐浴文化的日本人深信溫泉具有養生和復健的功效,因此也將泡溫泉當作日常生活的休閒。
  • 臺灣溫泉季:北投溫泉知性一日遊
    【緣起.北投溫泉知性一日旅】   北投溫泉早在日治時代便已開發,具有深厚的文史意涵,長久以來,是最具人氣的溫泉區之一。近年來,隨捷運淡水線的通車、北投溫泉博物館的重新啟用,以及溫泉親水公園的落成,進一步帶動新北投溫泉區的觀光人潮。
  • 日式溫泉小鎮,還有張學良被關押的少帥禪園,就在臺灣北投!
    北投地處陽明山腳下的溫泉鄉,具有濃厚的日式風格。這個鎮是臺灣的四大溫泉鎮之一。除溫泉外,北投還設有文化博物館,如溫泉博物館和北投公共圖書館,北投公共圖書館也被稱為日式溫泉小鎮,還有世界上最美麗的圖書館之一,就在臺灣北投!。北投和陽明山可以遊覽2天1夜。溫泉可以有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