彤嫿新韻和唐宋詞之心有靈犀(李清照篇)

2020-12-16 彤嫿古典詩詞曲

李清照(1084-1155年),號易安居士,齊州章丘(今山東章丘)人。婉約詞派領軍人物,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稱。出生書香門第,早期生活優裕。其父李格非,蘇軾的學生,官至提點刑獄、禮部員外郎。出嫁後與夫趙明誠共同致力於書畫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侵中原時,流落南方,境遇孤苦。71歲卒。她對詞見解獨到,提出詞「別是一家」之說,反對以作詩文之法作詞。亦能詩,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時詠史,情辭慷慨,與其詞風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詞》,已散佚。後人有《漱玉詞》輯本。我最愛的易安詞是《一剪梅.紅藕香殘玉簟秋》,還非常喜歡她的那首風骨非凡之《夏日絕句》,「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1、依新韻和易安詞《一剪梅.紅藕香殘玉簟秋》

紅藕香殘玉簟秋。

輕解羅裳,獨上蘭舟。

雲中誰寄錦書來,

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花自飄零水自流。

一種相思,兩處閒愁。

此情無計可消除,

才下眉頭,卻上心頭。[李清照]

*

彈起吉它月滿樓。

風色微涼,柳色深幽。

老歌一曲指間流。

縷縷情絲,脈脈心頭。

駒隙匆匆又是秋。

何處伊人,似水明眸?

桂香猶有舊溫柔。

回憶如花,雋美無儔。[彤嫿]

彤嫿隨筆:美女情懷總是詩。一曲令人心動的美麗相思,憂傷而寂寞。

2、依新韻和易安詞《醉花陰.薄霧濃雲愁永晝》

薄霧濃雲愁永晝。瑞腦消金獸。

佳節又重陽,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

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李清照]

*

空氣怡人新雨後,無際天青透。

今日又秋分,枝上微涼,樹影初消瘦。

公園漫步風盈袖,一片荷塘舊。

競豔有菊花,色彩繽紛,還把詩心誘。

[彤嫿]

彤嫿隨筆:易安此詞,只喜歡後面兩句「簾卷西風,人似黃花瘦」,其它的,太過雕琢,不喜歡。

3、依新韻和易安詞《蝶戀花.暖雨晴風初破凍》

暖雨晴風初破凍,

柳眼梅腮,已覺春心動。

酒意詩情誰與共?

淚融殘粉花鈿重。

乍試夾衫金縷縫,

山枕斜欹,枕損釵頭鳳。

獨抱濃愁無好夢,

夜闌猶剪燈花弄。[李清照]

*

曼舞東風冰解凍,

快綠怡紅,花氣枝間弄。

雙燕歸來簷上影。

珠簾捲起春意重。

一望情懷如綺夢,

換下棉衣,愜意同誰共?

秀髮朱顏妝曉鏡。

彩箋信筆填小令。[彤嫿]

彤嫿隨筆:春意無邊,春愁淡淡。

4、依新韻和易安詞《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

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

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

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李清照]

*

簾卷一窗薄霧,晨起湖邊漫步。

清越鳥聲聲,葉上晶瑩朝露。

何處?何處?一棹輕舟飄入。[彤嫿]

彤嫿隨筆:清新淡雅的一闋小令兒,美人、藕花、鷗鷺,畫意躍然。

5、依新韻和易安詞《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

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

試問捲簾人,卻道海棠依舊。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李清照]

*

佇倚黃昏時候,曼舞西風盈袖。

湖水皺斜陽,葉落纖枝清瘦。

知否,知否?一往相思依舊。[彤嫿]

彤嫿隨筆:宿醉入詞,卻也別是一番韻味。

6、依新韻和易安詞《點絳唇.閨思》

寂寞深閨,柔腸一寸愁千縷。

惜春春去,幾點催花雨。

倚遍闌幹,只是無情緒。

人何處,連天芳草,望斷歸來路。

[李清照]

*

柳岸流連,心中思念眉間蹙。

春光楚楚,雲朵歸鴻路。

幽坐橋邊,細把歸期數。

泊舟處,春風輕撫,片片飛花舞。

[彤嫿]

彤嫿隨筆: 春愁幾許寂寞心。

7、依新韻和易安詞《武陵春.風住塵香花已盡》

風住塵香花已盡,日晚倦梳頭。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

聞說雙溪春尚好,也擬泛輕舟。

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

[李清照]

*

陰雨濛濛春色懶,喧鬧在街頭。

行色匆匆入眼眸,擁擠是車流。

樹上紅棉花寂寞,廣場盡高樓。

直上高樓看廣州,看不見、古騎樓。

[彤嫿]

彤嫿隨筆:「物是人非事事休」,如何載,許多愁?

相關焦點

  • 彤嫿新韻和唐宋詞之心有靈犀(蘇軾篇)
    東坡之詞,如《念奴嬌.赤壁懷古》、《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等這些,相信大家耳熟能詳。我最喜歡的是《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東坡之詩,有一些我卻不敢恭維,覺得很爛。如打油詩「身似已灰之木,心如不系之舟。問吾平生功業,黃州惠州儋州」;常識欠缺「日啖荔枝三百顆,不妨長作嶺南人」,不上火才怪!
  • 彤嫿新韻和唐宋詞之心有靈犀(李白篇)
    1、依新韻和李白詞《憶秦娥.簫聲咽》簫聲咽,秦娥夢斷秦樓月。秦樓月,年年柳色,灞陵傷別。[彤嫿]彤嫿隨筆:李大詩仙之詞,寥寥數語,氣象非凡。2、依新韻和李白詞《菩薩蠻.平林漠漠煙如織》平林漠漠煙如織,寒山一帶傷心碧。
  • 彤嫿新韻和唐宋詞之心有靈犀(寇準篇)
    有《寇忠愍詩集》三卷傳世。因小時候沉迷評書《楊家將》的原因,寇大人曾屢次保護楊家將免遭奸佞陷害,整個兒一個高大上的忠臣形象。故而很喜歡他。後來方知,那只是民間傳說。後來讀歷史,知道他確實政績卓著,尤其點讚他因主戰主張不被真宗採納後,力主檀淵之盟,使遼宋百年無戰事。乃真正的政治家。再後來,竟然發現寇大人的詩詞也相當不錯。還曾首創詞牌《踏莎行》。
  • 彤嫿依新韻和唐宋詞之心有靈犀(辛棄疾篇)
    其實,我在唱和古典詩詞的時候,也常常會有這樣心有靈犀的感覺。現將近幾年我新韻唱和古典詩詞的習作整理成集,和喜愛古典詩詞的朋友們分享,歡迎交流指正。唱和詞人的先後順序一至四位,是宋詞的四位詞尊辛棄疾、蘇東坡、李清照、柳永,其餘詞人則按照出生年代排序。
  • 彤嫿新韻和唐、五代、宋詞之心有靈犀(李璟篇)
    1、依新韻和李璟詞《攤破浣溪沙.菡萏香銷翠葉殘》菡萏香銷翠葉殘,西風愁起綠波間。還與韶光共憔悴,不堪看。[彤嫿]彤嫿隨筆:馮延巳教出來的好學生,花間詞的功力,著實了得。2、依新韻和李璟詞《浣溪沙.風壓輕雲貼水飛》風壓輕雲貼水飛,乍晴池館燕爭泥。沈郎多病不勝衣。
  • 「彤嫿新韻和納蘭詞100曲」與納蘭公子談情
    (二)今生詩詞裡的相遇一直喜歡納蘭公子和納蘭詞,初識納蘭詞,還是在大學時候。一個學理工科的學生,就那樣被深深打動。許多許多年了,每當重讀納蘭詞,心裡仍會有當初的感動和怦然心動。許多許多闋詞已鐫刻於心,成為今生情懷的一部分。喜歡他詞中的至真和至情至性。
  • 「今詩古意」彤嫿用古典詩詞曲表達現代詩情境(余光中篇)
    浪濤沙.和余光中《鄉愁》  無語上層樓,雁字清秋。無邊思念重心頭,寂寞鄉音誰唱起?有淚盈眸。無語下層樓,落葉清秋。無邊回憶盡溫柔,一往情深深幾許?最是鄉愁。[彤嫿]彤嫿隨筆:余光中的鄉愁,古典詩詞的表達方式,是不是,一樣的深情?
  • 常說「心有靈犀一點通」,你知道「靈犀」是啥意思?很多人都不懂
    常說「心有靈犀一點通」,你知道「靈犀」是啥意思?很多人都不懂詩詞是當時人們抒發內心情感的出口,是表達自我的一種方式,富有中華文明特有的美感。它們或是鏗鏘,或是婉轉,風格各異,皆耐人尋味。對於古詩詞,現在還是有很多人,像上學的時候一樣為了應付考試,只肯背下來句子,但不理解其中的含義。
  • 易經起名:適合用彤字起名的女孩名字,女寶寶帶彤字起名
    父母給寶寶取名字的時候,都在反覆思考給孩子取什麼名字好,哪個名字對寶寶未來的學業和工作有幫助,名字已帶有時代的信息,銘刻著文化觀念,凝聚著父母對孩子深情的厚意和殷切的期望,有些家長希望自己的女寶寶名字中有個彤字,那麼如何用彤字起名呢?
  • 「心有靈犀一點通」中「靈犀」是什麼意思?很多人經常讀,卻不懂
    其實香爐指的是廬山的香爐峰,紫煙是因為紅色和藍色的合成色是紫色,紅日照在藍天白雲中白色的水氣和霧氣會呈紫色狀。了解了這些,你才能知道詩仙為何能叫詩仙!在詩仙眼中,眼前的這座山就是立於天地間的一鼎大香爐,這樣的筆力令人叫絕。與「日照香爐生紫煙」一樣,筆者本期要和大家分享的,也是一個經常被很多人念著的千古名句,它就是:心有靈犀一點通。
  • 書香浸染唐宋詞
    可見,宋詞情境之高格。唐以詩名宋以詞著,一代有一代之勝。詩言志,詞卻更能訴情。《詩大序》云:「發乎情,止乎禮義。」唐宋詞是在把握「止禮」的尺度上,盡最大可能傾訴情感,使詞煥發出動人心弦的情思,搖曳著揮之不去的感性。 筆者平生酷愛詩詞,於書墨飄香中,閱盡人間冷暖與滄桑。宋詞與唐詞是分不開的,唐詞是因,宋詞是果。
  • 李清照靠《一剪梅》成名,無數人追捧,其中有什麼過人之處?
    此時,李清照,方年少。李清照靠《一剪梅》一舉成名,無數人追捧,有何過人之處?少年時的李清照,是幸運的。在那個「女子無才便是德」的年代,她的父親,一代大學者李格非,不但自己學問好,同時能夠超越「女子無才便是德」的社會觀念,使女兒受到最好的教育。
  • 情感心理學:愛到極致的兩個人,彼此才會「心有靈犀」
    阿宣知道白蛇是妖怪後,為了能夠和自己愛的人在一起,不惜把自己變成妖怪,但最終為了能夠救下白蛇,死在了國師的大陣下。最後白蛇在五百年後出現在西湖斷橋上,轉世後的阿宣也就是許仙,再次遇到白蛇,電影最終以人群中兩人心有靈犀的一次回眸而結束。
  • 詩酒快意李清照,睹一代才女的自由瀟灑人生,我心亦嚮往之
    這位王氏也是出身名門,知書達理,將李清照視為己出,在生活上和文學上都給了李清照極大的幫助。據說在李清照抓周的這天,她對擺在身邊的什麼都不感興趣,卻唯獨對毛筆情有獨鍾。即使家人將毛筆調換了位置她仍然去抓毛筆。沒想到,看似隨意的選擇,卻真的成為了李清照一生的伏筆。於是,五歲的李清照就跟母親表明自己的心願:讀書寫字。作為書香世家的李家,倒是有這樣開明的觀念和習慣,於是李清照就這樣開始了自己的讀書之路。
  • 李清照緣何叫「李三瘦」?因其留下三個含「瘦」名句
    李清照緣何叫「李三瘦」有著「千古第一才女」之稱的李清照是宋代婉約詞派的代表人物之一。這位多才多藝的女作家還有一個很特別的雅號——「李三瘦」。(清·施樸華《峴傭說詩》)才力華贍的詞人不直接說「新來瘦」的緣由,而是以否定的句式來排除、作暗示,讓讀者思而得之,含蓄蘊藉。對「新來瘦」這個名句,明代文學家李攀龍評點說:「寫出一種臨別心神,而新瘦新愁,真如秦女樓頭,聲聲有和鳴之奏。」(《草堂詩餘雋》卷二評語)清代文人陳廷焯評論道:「『新來瘦』三語,婉轉曲折,煞是妙絕。筆致絕佳,餘韻尤勝。」(《雲韶集》卷十)。
  • 心有靈犀,情侶齊選肌膚食品
    在兩人決定加盟之前其實還有個有趣的小插曲,說來大概也是因為漆小姐和鄔先生的心有靈犀吧。原本在雲南工作的鄔先生從事裝修行業,這是一個給房子美容的行業,而以鄔先生對漆小姐的了解吧,她會熱衷於給人體自身美容的行業,於是,鄔先生還是留意相關的行業動態。也是碰巧的某天,鄔先生來到了當地的肌膚食品化妝品連鎖店前,這立馬就引起了他的興趣。
  • 名校女教授因詩詞大會出名,和李清照一樣「好酒、好賭和好色」
    有著「千古第一才女」之稱的李清照,是我國歷史上著名的女詞人,也是婉約詞派的代表。她出身於一個書香門第,早年生活富裕。家中有很多藏書,從小受到家庭環境的影響,打下了良好的文學基礎。嫁給趙明誠後,夫妻倆共同致力於書畫金石的搜集與整理,琴瑟和鳴。可惜的是,好景不長。
  • 李清照婚姻的坎坷告訴我們什麼道理?
    青梅何嘗不是主人公那顆酸酸甜甜的少女心呢?由這首詞中,我們可以看出他們美好的初戀。經歷甜蜜的初戀他們進入了幸福的婚姻生活。雖然他們的婚姻也逃不掉封建時代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但他們是難得的郎才女貌,志趣相投的一對。在李清照的詞中有一首描寫熱戀的《浣溪沙》:繡面芙蓉一笑開,斜飛寶鴨襯香腮,眼波才動被人猜。
  • 李清照《減字木蘭花》:描寫的是什麼場景,表達了詞人怎樣的情感
    在前面幾篇文章中,我從多個方面對宋代女詞人李清照的詞作進行了解讀,在文章中也對詞人的生平有過簡介(這些文章我會以連結的形式附錄在本文末尾,如果有興趣,可以在文末的連接中查看)。在有宋一代諸多的詞人中,李清照以其女性的身份和視角,寫出的詞作更加細膩委婉。
  • 李清照的傳奇一生: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李清照《聲聲慢》這首聲聲慢包含著易安居士凝集心頭,無法排遣的亡國之恨,喪夫之哀,孀居之苦。道盡無限哀涼。一面風情深有韻,半箋嬌恨寄幽懷,月移花影約重來。丈夫趙明誠大抵是懂得她的,相傳兩人閨房之樂便是吟詩對酒,丈夫在外兩人總是書信往來,一句雁字回時月滿西樓,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閒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更是道盡無盡相思,這樣一個女子怎不使得趙明誠心神搖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