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薯屬於旋花科,一年生作物,我們食用的部分是塊根,整個物候期都在地下生長。地上部位是紅薯的莖蔓,俗稱「紅薯秧」,長短不一,基本在1米以上。即將進入紅薯收穫期,優質的薯塊入窖後,大量的紅薯秧會被留在田間。
如何把這些紅薯秧重複利用,創造出新價值,農民朋友有各種妙招,把秧子收集起來曬乾後,變廢為寶派上大用場。
第一種用途
做家畜的飼料用。紅薯秧用三輪車拉回家,至於空地或者其他地方,太陽下曬乾後,和飼養場聯繫,會有專門的人收購。晾曬的時候一定要攤開,厚度保持一致,不能超過10釐米。否則會發生黴變。一兩天後要用專門的工具進行翻曬,防止溼度過大造成腐爛。有黴變的紅薯秧飼養場不予收購,家畜食用後會出現中毒情況,飼養場是不會冒這種風險的。
飼養場收購後,會將已經曬乾的秧子用專門的機器工具切割分段,長度為3釐米左右,然後裝袋保存,整個冬天的飼料就不用發愁了。
第二種用途
街頭烤火用。進入冬季,農民朋友大多數時間是沒事可做的,閒暇之餘,喜歡三三兩兩的在村口或者其他地方聚集起來,拉拉家常、吹吹牛,由於氣溫較低,生火就可以解決掉這個問題。曬乾的紅薯秧是最好的燃料選擇,生起火來,火勢大容易升溫。再在上面放上耐燒的棍子或者其他物件,一烤就是半天,一直聊到吃飯時間才散去。
第三種用途
給入窖的紅薯蓋「棉被」。紅薯沒有休眠期,整個冬天儲藏過程也在不停地進行新陳代謝。優質薯塊入窖後,容易發生病變和腐爛,給農民朋友帶來巨大的經濟損失。而發生這種情況和窖內的溫度、溼度都有密切關係,窖藏的適宜溫度是10℃—15℃,低於10℃,薯塊很容易凍傷,一旦溫度回升後,加速腐爛。那麼這個時候紅薯秧子就用上了,曬乾後蓋在紅薯垛上面,可以起到一定的保溫效果,降低損失。
農民朋友智慧多,這只是變廢為寶的一個小例子。希望看到後對您有所幫助!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