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天氣晴朗,正是享受冬日暖陽的好時光。西安市鄠邑區澇河上遊天橋湖兩岸,人山人海,好不熱鬧。東西兩岸的車輛從天橋湖的廊橋兩側向南北方向延伸,擺滿了兩岸。廊橋上下,人聲鼎沸,樂聲四起,宛如過節一般。
天橋湖位於秦嶺北麓,位於「八水潤長安″之一澇河上遊,是西安市新近改造完成的28個湖泊之一。這裡最吸引人的不是澇河西邊兩個巨大的湖泊,而是橫跨澇河兩岸的氣勢如虹的廊橋,這也是人們休閒聚集的最佳場所。
天橋湖所在的一帶有兩個名字。一曰天橋,指的是澇河水自秦嶺流下來,出來山以後突然鑽到地下「消失」了,足足「潛行」十裡後又湧出地面來,故有「十裡天橋」之稱。天橋的形成是地質變化造成的。大秦嶺以風化剝蝕為主,億萬年來山下積累了百米深層砂石,地下有不少斷層,天上的雨水以及山裡流出來的泉水流淌在斷層裡面,就在這一帶形成了「十裡天橋」,在十裡之外卻泉眼無數,流成了無數小河。
另一個名字曰「臘家灘」,顧名思義這裡是荒灘一片。的確,在這裡還沒有改造之前,方方圓數十數裡都是溝壑遍野,荒草叢生,亂石遍地,一片狼藉。當地人把這裡當作自己的石場,隨便取用石頭。張藝謀把這裡作為《古今大戰秦俑情》的外景地,就是因為這裡充滿了荒涼、滄桑、野性感覺。鄠邑當地人還有一句教育孩子的話:我教育不了你,讓公安把你送到臘家灘去,就能把你教育好了。這是因為臘家灘過去有一所勞改場。
現在,改造後的天橋湖生態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過去的荒地石灘已蕩然無存,便利的交通,美麗的湖光山色,新鮮的大自然空氣,吸引了不少人來此散步娛樂。來這裡休閒的除了當地的群眾以外,還有不少外地人慕名而來,打卡留念。更有不少網紅來這裡蹭熱度,提流量。天橋湖一時間成為打卡勝地,成為人們茶餘飯後的話題和好去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