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團打車重金補貼司機乘客 補貼戰價格戰或再現

2021-01-10 中國新聞網

  美團打車登陸上海 滴滴將攜外賣「迎敵」

  美團打車在上海大幅補貼乘客,司機前三個月不抽成;滴滴副總裁「掛帥」外賣業務4月1日上線

數據來源:DCCI、極光大數據、艾媒諮詢 新京報製圖/陳冬

  3月21日,美團打車正式登陸上海,提供計程車及快車兩種服務,上海用戶可以通過美團或美團打車APP體驗。這意味著繼南京首站之後,美團打車跨出了布局全國市場的第一步。美團打車在上海上線的頭一天,就被上海市交通委等部門聯合約談,要求其規範運營。

  美團進軍網約車,與滴滴的摩擦不可避免。有意思的是,滴滴也要進入美團的核心業務領域——外賣。新京報記者從工商信息平臺獲悉,滴滴已經成立了「北京再造科技有限公司」運營外賣業務,滴滴出行副總裁羅文為公司法人。滴滴外賣中加入不少百度外賣人員,將於4月1日上線。

  美團打車重金補貼上海司機和乘客

  司機劉師傅之前就是一直開滴滴快車,累計接過6000多單。「美團打車出來後就註冊了,我現在兩個平臺都接單,哪個有單就跑哪個。」劉先生介紹,今天美團會根據接單數量給司機獎勵,不同時間段獎勵額度不同,低的一單獎四五元,高的十元。他還介紹,美團打車前三個月對上海司機不抽成,每單只收0.5元信息費,三個月後抽成8%。目前,滴滴快車抽成在20%多。

  美團打車登陸上海對乘客優惠力度也挺大。上海的宋女士昨日使用美團的叫車服務,從長寧區的龍之夢大酒店到徐匯區環貿iapm商場,路程大約4公裡。「幾秒鐘之後就有司機接單。美團打車APP顯示,這段距離的總費用為20.23元,前三單每單補貼14元,乘客只需支付6.23元即可。而同樣距離,滴滴快車需要19.8元,優惠1元之後,實際需支付18.8元。」

  上海的王先生3月21日叫了兩單美團打車,兩個司機都是以前跑滴滴的。「現在快車司機準備兩個手機分別運行滴滴和美團兩個平臺,他們都樂見滴滴和美團之爭,滴滴現在對司機的抽成是20%多,而美團在頭幾個月是不抽成的。」王先生認為,從目前來看,美團打車和滴滴出行提供的服務其實是沒太大差別的。「公司總是追求壟斷,壟斷帶來定價權,而用戶希望競爭。」

  當然,也有不少用戶抱怨美團打車體驗不夠好。「我去上班時使用美團打車,連續叫了兩個司機,都走錯了路,結果等了二十分鐘才坐上車。」用戶李小姐表示,雖然出現了小意外,但美團的司機態度都挺好的。在南京上學的張同學也因為優惠力度大選擇使用美團打車,但她認為美團打車的叫車體驗不太好,「被莫名其妙地關閉了兩筆訂單,被取消了用車服務。」

  在滬運行首日,美團打車被約談

  美團打車在上海運行的頭一天,就引起了監管部門的關注。

  記者從美團打車方面獲悉,上海市交通委、市公安局、市價檢局聯合約談「美團打車」所屬的「上海路團科技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要求該公司嚴格遵照本市巡遊計程車、網約車等相關管理規定,規範開展營運活動。

  有關部門對美團提出了幾項整改要求,包括平臺的相關數據信息接入上海市網約車行業監管平臺;宣傳廣告中不得出現類似「一元錢出發」、「低價出發」,撤銷相關內容;由於相關巡遊出租汽車車輛和司機註冊信息尚未接入本市出租汽車信息服務平臺,不得開啟巡遊出租汽車打車軟體營運業務。

  對此,美團打車回應稱,將按照上海網約車和巡遊車管理的相關法規,積極落實有關工作要求。

  2017年底,在南京測試了10個月的美團打車宣布將開始市場擴張,已擬定北京、上海、成都、杭州、福州、溫州和廈門七個城市,今年1月美團打車司機招募頁面顯示即將登陸北京。不過,後來傳出因未獲得相應城市的網約車經營牌照被迫暫停。

  美團為何布局打車業務?美團點評高級副總裁、出行事業部總裁王慧文表示,開展打車業務源自用戶需求,美團點評2.5億的日活躍用戶中,30%有出行需求。在南京試點10個月以來,美團打車日訂單量突破10萬單。「新城市開通初期對司機零抽成,希望能給行業帶來創新動力,在本地吃喝玩樂消費場景協同的基礎上,為用戶提供更好的體驗。」

  在殘酷的燒錢大戰後,網約車市場從快的、滴滴、優步「三國鼎立」,到後來的「兩強爭霸」,最後變成 「一家獨大」。

  據極光大數據發布《網約車APP行業報告》顯示,2017年滴滴出行憑藉12%的高滲透率成為第一梯隊,每100個移動網際網路用戶中就有12個使用滴滴出行;第二梯隊的神州專車相比滴滴量級差距較大,滲透率僅為1.37%,其餘網約車APP均低於1%。

  除了看中網約車格局的不均衡外,網約車市場的高達20%-30%的佣金水平,也令美團看到了機會。近日,記者走訪北京網約車市場,大部分司機對於美團打車的出現表示歡迎,「有競爭也是好事,也能賺些錢。」網約車司機趙師傅告訴記者,到時候哪個平臺佣金少就接哪個。

  有業內人士認為,美團開展打車業務,是為了安放無處變現的流量。餐飲是美團的主營業務,而餐飲行業並不熱衷於砸錢做廣告。從美團業務延展性上講,用戶在餐廳吃完飯,有很大的概率要打車。

  二選一的較量:美團打車VS滴滴外賣

  美團布局打車業務,必然觸動滴滴的奶酪。滴滴進軍外賣領域,讓人們看到了另一種形式的反擊。3月初滴滴外賣高薪招聘騎手的消息不脛而走。

  對於無錫的餐飲業來說,滴滴進軍外賣早就不是秘密。今年2月,滴滴外賣工作人員走街串巷進行地推,但並不是「地毯式」推廣,他們選擇了一種更有針對性的打法,用他們的話來說,「我們選擇在其他外賣平臺上評價比較高、做得比較好的商家推廣。」

  2月底的一天,滴滴地推人員找到了在無錫從事小吃生意的林姐(化名),林姐的門店已經接入了美團、餓了麼、百度外賣。「其實外賣平臺對商家的優惠都差不多,但無錫本地人用美團比較多。」3月初,林姐和滴滴外賣籤訂了合同,在她看來所有商家應該都不排斥滴滴外賣,畢竟多一個平臺,就意味著訂單量的增長。林姐根據以往經驗判斷,滴滴外賣初期的補貼可能比較多。

  林姐的店是加盟店,幾天後,一則來自總部的通知打亂了她的設想。總部通知旗下加盟店,「不能上線滴滴外賣,如果發現門店接入滴滴外賣,美團與餓了麼都將直接下線(不能使用兩平臺接單)。」至於是否接入滴滴外賣,由各門店自行決定。

  北京的滴滴司機蔡師傅也在為可能發生的二選一而煩惱。蔡師傅已經當了兩年多的滴滴司機,不久前他又有了一個新的身份——美團司機。由於滴滴目前採用的是派單模式,蔡師傅擔心如果滴滴派單,而車上剛好拉著美團的乘客。

  和林姐的想法類似,蔡師傅的目的是想多接單。網約車新政出臺後,蔡師傅明顯感覺訂單量變少了。「特別是最近一段時間,收入沒有以前好。現在每個月也就五六千,以前好的時候能有八九千。訂單少了,坐車的人少了,獎勵拿不到了。」

  蔡師傅告訴記者,滴滴對司機有一套激勵辦法,司機每天拉夠一定量的訂單,就可以獲得一定金額的獎勵,「以前最多的時候一天能拉30多單,拿到幾百塊的獎勵。現在每天拉十幾個小時,也不能保證每天都拿到獎勵。」

  分析稱滴滴做外賣意在高頻支付場景

  滴滴正在為外賣業務的推出做最後準備。新京報記者獲取的一份滴滴外賣合同顯示,與商家籤合同的主體是北京再造科技有限公司,該公司唯一股東是北京小桔科技有限公司,也就是滴滴出行的運營主體。該公司的法人是羅文,是滴滴出行的副總裁,負責打車業務。

  工商信息顯示,該公司註冊於2017年11月22日,當時的經營範圍並未包含外賣、配送等業務,直到2018年1月25日,才新增了銷售食品、汽車等項目。

  滴滴內部人士告訴新京報記者,滴滴外賣團隊成立於2017年下半年,組成人員包括不少此前百度外賣團隊成員。

  近日,已於去年9月被餓了麼收購的百度外賣再次傳出人員調整消息,百度外賣董事長(原CEO)鞏振兵離職,餓了麼3月20日確認了這一消息。有傳言稱鞏振兵的新東家將是滴滴外賣。但餓了麼方面表示不知情。

  滴滴入局外賣,外界猜測很多。2017年底美團打車七城出擊時,滴滴就被曝出正在試水外賣業務,並組織了一個10人左右的小團隊秘密研發。直到3月初滴滴公開招聘騎手,大家才嗅到了這場商戰的火藥味。

  近日,新京報記者登錄滴滴配送客戶端看到,滴滴配送城市包括無錫、南京、長沙、福州、濟南、寧波、溫州、成都和廈門等九大城市。無錫的滴滴外賣騎手告訴新京報記者,滴滴外賣將於4月1日上線。

  滴滴外賣騎手招募消息顯示,騎手分為忠誠騎手和自由騎手兩類。忠誠騎手要求每周在線大於48小時,月保底收入10000元;自由騎手可自由上線接單,訂單收入翻倍。「現在滴滴騎手的優惠很大,剛開始每天跑200元,滴滴補貼200元。」無錫外賣騎手王南(化名)告訴新京報記者,滴滴外賣現在已經吸引了無錫許多資深外賣騎手。

  目前來看,外賣並不是一個短時間能實現盈虧平衡的市場。美團點評高級副總裁王莆中透露,美團外賣距離盈利仍有一到兩年時間。年交易額達1710億元的業務,還無法通過規模化來盈利,美團近期也在逐步減少用戶補貼金額,紅包補貼從早期的最低三四元,變成了現在的0.5元左右。

  去年,餓了麼收購百度外賣,餓了麼和美團成為外賣大戰中的倖存者;今年,阿里又全資收購餓了麼。滴滴現在進軍外賣市場意欲何為?

  網際網路分析師唐欣表示,網際網路企業很少把賺錢當做直接目標,用戶流量、現金流、支付通道等,都是有價值的考量。對於滴滴來說,出行是高頻支付場景,外賣同時也是。

  2017年,滴滴全資控股的時園科技收購一九付,間接獲得第三方支付牌照。「若滴滴不斷發展,日後必然會建立自身支付體系,不會放棄支付入口。」資深網際網路觀察家丁道師認為。

  補貼戰價格戰或再現,錢能燒多久?

  「從目前來看,滴滴外賣和美團打車都是階段性試水,兩家企業都沒有把此當成戰略性的業務來看。至少短期內不會威脅到對方的市場份額。」資深網際網路觀察家丁道師認為,作為各自領域的巨頭,滴滴與美團進入對方領域的成本並不高,目前外賣市場與出行市場都存在一些問題,生活服務剛性需求,市場是多元的,未來兩個市場還是會有其他玩家進入。

  2014年到2016年之間,網約車大戰的慘烈程度足以載入中國網際網路史冊。作為滴滴的投資方,馬化騰曾對媒體透露,滴滴最高一天曾虧損超過4000萬。「(補貼大戰)就像武林高手過招,誰也不敢收手,一收手就前功盡棄」。

  在移動出行和外賣市場,久違的補貼戰還會再現嗎?有分析認為,無論是美團涉足打車,還是滴滴做外賣,業務鋪開的初期,採用的手段必然是價格戰與補貼戰。

  儘管美團在去年10月完成了一筆40億美元的融資,但公司的外賣、團購、酒店三大業務還在繼續燒錢,在打車業務上大規模、長時間的大額補貼並不現實。

  近日,新京報記者從上海證券交易所公司債券信息平臺獲悉,中信證券-滴滴第【N】期CP資產支持專項計劃已於3月16日受理,此計劃擬發行金額100億,品種為資產支持證券(ABS)。

  本次ABS融資以滴滴合作汽車租賃公司向司機計程車輛所產生的租賃債權為基礎資產,滴滴擔任合作夥伴的代理原始權益人,負責協調租賃公司,統一面向資本市場進行證券化融資。至於這100億元融資的用途,知情人士稱將用於完善滴滴的出行生態。而不是外界猜測補貼外賣業務。

  此外據相關媒體報導,滴滴的GMV(成交總額)在2017年達到250億-270億美元,2017年GMV增長超過70%,並基本盈利;2018年滴滴預計將順利實現盈利。在衝擊盈利的關口,滴滴願意拿出多少錢來補貼外賣市場?

  B04/B05版採寫/新京報記者 陳維城 馬婧 實習生 李曉麗 楊婷

相關焦點

  • 「O元打車」重現江湖 美團滴滴補貼大戰升級
    「O元打車」重現江湖 美團滴滴補貼大戰升級2018-03-31 12:00出處/作者:網絡綜合整合編輯:二十四責任編輯:mawenjun>   過去一周,隨著美團打車強勢登陸上海市場,網約車市場佔有絕對霸主地位的滴滴明顯感到了威脅,補貼大戰也隨之逐步升溫,曾經的「0元打車」補貼將重現江湖。
  • 美團打車撒錢第一天,司機:刺激的感覺又回來了
    昨日果然放出一則應景的頁面——美團上海已完成前20萬乘客「聲援」。這背後牽扯到美團打車城市落地的「潛規則」——一個城市用戶報名滿20萬人即開站,而這前20萬名乘客註冊可以拿到打車券,前5萬名司機則可以享受零抽成。
  • 美團、滴滴對外稱取消補貼 暗地發放優惠券
    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前兩年,網約車補貼的硝煙剛剛散去,隨著滴滴、美團跨界殺入對方腹地,高額補貼又重燃戰火。在普通乘客坐享漁利的同時,人們也在思考網約車行業該如何良性發展。4月13日傍晚,美團打車率先發表聲明,宣稱即日起,在南京停止發放用戶端補貼。
  • 如果補貼只帶了最低質量的潮汐客戶,美團打車還有沒有希望?-虎嗅網
    打人的滴滴和沒有朋友的美團,最近日子都有一點不好過。上個月,兩者還在為了上海和無錫的打車和打車市場鬥的你死我活,沒想到,一個月的時間不到。雙方都在經歷著一場不大不小的危機。滴滴網約車司機打人事件,平臺迅速發表聲明致歉。
  • 美團打車司機怎麼收費 美團打車司機收費方法【詳解】
    美團打車已經在情人節悄悄上架在南京地區試運行了,目前也有300-400輛快車加入,很多司機和用戶朋友們關心美團打車司機怎麼收費?快來一起看看美團打車的司機收費標準吧!  2月14日消息,美團APP目前已在南京區域上線打車業務。美團對此回應稱,為了能夠給用戶提供更完整的生活服務體驗,美團點評日前開始在南京試水打車業務。
  • 美團打車亂象:司機註冊無需資格證 乘客打車遇外地車
    打車遇到外地牌照車乘客自稱險被司機綁架  微博網友@愛流浪的披薩近日爆料稱,其於下班期間使用美團打車打到一外地浙江牌照車,司機不認識路,導致走錯了路耽誤了其正常到家時間。其與司機理論了兩句,司機讓其下車並結費,被其拒絕。隨後司機朝相反方向開,其擔心被司機綁架,在一個警亭等紅綠燈時下車報警,司機旋即離開。
  • 滴滴與美團互撕:計程車走網約路線,靠補貼還是新機制?
    來源丨南方都市報記者丨魏凱、卜羽勤最近一周,因為美團打車和滴滴在上海的慘烈市場競爭,網約車和計程車之間的市場之爭再度受到關注。滴滴指責美團通過補貼吸引無牌車輛在平臺上運營搶佔市場,而美團則指責滴滴本身在上海並未獲得網約車平臺牌照。
  • 煙臺打車軟體漸火 接單有補貼乘客省錢的哥賺錢
    水母網2月25日訊(YMG記者 韓傑) 從煙臺山公園到南山公園,打車得花多少錢?如果現在回答這個問題,答案可能是「不花錢」。最近,風靡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的手機打車軟體在煙臺悄然流行開來,使用打車軟體叫車的乘客一次能獲十多元的車費補貼,所以,起步價範圍內乘車相當於「免費」。
  • 七夕打車難僅次於春運 滴滴將投入2300萬司機補貼幫乘客叫車
    滴滴出行在微博發布七夕預警公告滴滴預計投入2300萬司機補貼幫助乘客七夕出行針對七夕可能出現的打車難問題,滴滴出行今日(8月6日)發布了七夕預警公告,表示將投入2300萬司機補貼,用於提升滴滴平臺司機出車意願,幫助乘客更快叫到車。
  • 乘客司機都在薅羊毛「花小豬」補貼還能撐多久?
    記者近日在青島調查發現,目前大多數乘客和網約車司機都是衝著補貼而來,覺得是在「薅羊毛」。當等補貼刺激的潮水退去,「花小豬」能否一直「香」下去?一切都還有待市場檢驗。■記者體驗打車較便宜,單單有返現隨著「花小豬」打車軟體開始在島城推廣,不少人的微信群和微信朋友圈出現了推廣連結,基本上都是邀請好友使用的連結。
  • 網約車「暗戰」:「滴滴」、「美團」停發補貼 暗贈多種優惠券
    近日,"美團打車"和"滴滴出行"相繼宣布:停止發放用戶端補貼。不過,很多人在使用網約車的時候發現,雖然沒有優惠券了,但是各種新的優惠政策相繼展開。2018年4月13日,美團打車正式宣布:在南京停止發放補貼。
  • 怎麼看待滴滴打車加價?最近的滴滴打車是怎麼計費的?
    先申明的是,小牛此前打車價錢最後扣費都是預估價,但是最近卻總是發生實際扣除款和預估價不一樣,這是小牛今早打車的車費詳情單。向來O2O的商業模式就是簡單粗暴燒錢補貼惡意競爭,前有美團餓了麼百度外賣百團大戰。後又滴滴Uber等的價格戰,用戶在這場價格戰中享受到了充分的福利,司機優惠多收入高,乘客打車便宜方便,這時,大家對他們的價格戰都是樂見其成的。優步剛進入中國就捲入了與本地競爭企業的補貼戰,為了保護市場份額,優步被迫補貼駕駛員和消費者。據滴滴出行透露,去年一年優步在中國市場就燒錢15億美元,大部分花在了補貼上。
  • 社區團購後,補貼的下一站會是同城貨運嗎
    【價格戰已有苗頭,融資後難保不會「火光沖天」】據公開資料顯示,此前貨拉拉於9月16-30日在全國範圍啟動了「2020金秋拉貨節」,將拿出1億元補貼司機與用戶。在此次活動期間,司機每日完單籤到達到滿籤100%,即可獲得現金獎勵,加入戰隊參與PK賽還有機會瓜分100萬現金。
  • 這三個新平臺都能便宜打車,司機又能月賺過萬!
    對於司機而言,抽成太高,派單遠,錢越來越難賺。在滴滴補貼大戰開打的時候,做滴滴司機是很風光的。全職月賺過萬真不是夢,好景不長,滴滴燒錢程度銳減,抽成倍增,司機越來越難在滴滴這個平臺上賺到錢。而用戶對於滴滴的用戶體驗一直是個硬傷,司機素質良莠不齊,新手司機不認識路,繞遠路等問題一直都存在。現在用戶打車更是在奇怪的方向上越走越遠。
  • 美團滴滴「燒錢大戰」結束,司機抽成翻倍!該「還錢」了?
    據報導,在美團剛進軍南京的時候,為了分上一塊蛋糕,美團打車給網約車司機的報酬相當可觀,不少司機稱,最多的時候,月入兩萬以上都是正常的事,但是現在不少司機反應,現在即使每天16小時在線也僅能解決溫飽問題。
  • 從迪士尼到黑珍珠,美團打車的跨界啟示錄
    也就是美團,首汽,包括現在風頭正勁的嘀嗒,以自己獨有的方法,切入整個貌似已經穩定的市場,並且各家的路數都不太一樣。首汽高舉高打,主打的是高端商務市場;而嘀嗒則是補貼先行,並且支付環節做了優化,在計程車司機群體中非常受歡迎;而美團打車,除了一開始降低自己的分成比例,也開始逐漸顯示出自己的差異化競爭優勢。
  • 出行補貼大戰再起,嘀嗒首汽等4大平臺爭搶計程車!
    二、補貼地推 網約車擴張玩法再現與美團一樣,嘀嗒出行等公司嘗試在計程車領域開闢出一片領地時,也將面臨最強大的滴滴。一位計程車司機如此向車東西描述各家平臺的差異:「嘀嗒或者首汽上聽單是稀稀拉拉,但滴滴的單,只要你打開指派模式,可以說是響個不停。」
  • 美團滴滴或言和:不打價格戰!
    去年年底,美團風風火火地進軍打車領域,並打出了「滅餓打滴」的口號,而滴滴也不甘示弱推出了外賣業務,貼出萬元騎手的招募戰書;兩家網際網路黑馬劍拔弩張,一副血拼到底的架勢!大戰在即,各方吃瓜群眾連連拍手叫好。
  • 美團打車將再掀補貼戰!
    3,美團打車將再掀補貼戰:搶佔主流城市10%以上市場份額近期美團頻繁和其出行供應商接觸,計劃加大對用戶的補貼。具體為,用戶通過美團打車的專享入口打車,每一單可以獲得20%到30%的優惠,目標是在主流城市搶佔10%以上的市場份額。
  • 滴滴外賣反攻南京,美團打車還能堅持多久?
    那麼問題來了,為何滴滴做外賣就可以高效的衝擊美團的核心業務,而美團進軍打車卻舉步維艱呢?長期無進展,美團的打車業務還能堅持多久?一、一個在創新,一個在抄襲對於一項新業務來說,補貼是為了快速的搶佔市場,但要把用戶留住,最關鍵的還是用戶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