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民族飯店:輝煌六十載

2020-12-16 今日中國

  周總理親自定名

  北京民族飯店是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10周年國慶獻禮的十大建築之一,最初名為民族賓館,後改為長安飯店。1958年,周恩來總理仔細審看了掛在牆上的飯店圖紙,最終親自定名為帶有象徵意義的民族飯店。 

  1959年,帶著中國各族人民大團結的美好期許,民族飯店蹣跚起步。國慶10周年慶典期間接待少數民族嘉賓,以及各國政要下榻的接待中,這個離天安門最近的酒店發生過太多令人難忘的故事,閃現過太多精彩瞬間。 

  1972年,時任美國總統尼克森訪華,國務卿黑格及隨行人員、記者團均住在民族飯店。尼克森這次訪華關係到中美建交,意義非同尋常,接待工作尤為重要。當時中美建交的爆炸性新聞就是從這裡傳到世界各個角落。經過連日的緊張工作,從飲食到安全等各個方面得到了完美保障,民族飯店獲得賓客一致肯定。 

  除了中美「破冰之旅」外,時任日本首相田中角榮訪華代表團、薩伊總統蒙博託、墨西哥總統埃切維利亞、法國總統蓬皮杜、菲律賓馬科斯夫人、美國總統福特、紐西蘭總理馬爾登、新加坡總理李光耀等眾多攪動世界風雲的國際政要都曾是民族飯店的客人。飯店出色的接待,受到國內外各界的廣泛讚譽。 

  「還歷之年」的活力團隊

  60年磨一劍,已到「還歷之年」的民族飯店,依然保持著市場競爭中積極向上的活力,這得益於民族飯店卓有成效的團隊建設。 

  近年新上任的總經理夏敏輝對此十分看重。她說:「員工是企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員工的工作態度直接影響了酒店的服務質量,進而影響酒店的整體水平。」夏敏輝著力打造一支歸屬感強,價值觀相近,技術過得硬的團隊。她表示,願意與品牌、與員工彼此融入,共同經歷,共同成長。 

  夏敏輝是中國第一代酒店經理人,在30多年的酒店生涯中,從北京貴賓樓飯店、秦皇國際大酒店、宣武門商務酒店到民族飯店,其創新實幹的風格在業內有目共睹。在貴賓樓擔任餐飲總監時,夏敏輝曾連續多年創造一把餐椅年創收1.6萬美元的奇蹟,這與國際上評估酒店餐飲經營好的標準1.1萬美元相比還要高。擔任秦皇國際大酒店總經理時,夏敏輝歷經了開業最初的關鍵時期,連續兩年創造了近1.3億元人民幣的經營佳績。在宣武門商務酒店,她帶領團隊重新打造酒店的外賣窗口「老城南」,從起名、商標註冊、產品定位到宣傳包裝,全部流程親力親為,使酒店的外賣窗口成為方便消費者、拉動效益的重要支點。 

  加入民族飯店後,如何在傳承民族品牌文化同時,打造新的品牌,是夏敏輝和團隊時時刻刻思考的問題。民族飯店的手工象形面點曾作為2014年APEC會議、2019年「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期間國家領導宴請的指定面點。原本普普通通的饅頭、糕餅,被飯店員工魔術般製成栩栩如生的核桃、玉米、棗子、蘿蔔等造型,這些色、香、味俱全,令人垂涎的中式象形面點,成為當年會議期間的明星產品和餐飲亮點。飯店的獨創品牌「藝點傾心」也由此而生。未來,飯店還將進一步把這一品牌推向市場,從另一角度塑造酒店形象,開創新的盈利點。 

  傳承與創新

  客房和餐飲是酒店經營的兩大支柱。而由於經營成本高、受入住率影響大、經營策略變化受制於飯店整體風格以及經濟環境等因素影響,酒店餐飲經營難度比社會餐飲要大得多。 

  夏敏輝以傳承和創新為兩大主線,提出「民族的就是世界的」這一酒店經營新理念,在餐飲經營方面也同樣適用。 

  民族飯店自創建便具有鮮明的餐飲基因。20世紀70年代,民族飯店的烤鴨、餃子等在中美「破冰之旅」中曾成為「濺起水花」的花絮。當時的中餐廳就是酒店一直延續至今的四季餐廳。這裡主推的淮揚菜曾是周總理的最愛,淮揚名廚王杜坤執掌酒店主廚,曾多次為周總理服務。 

  此外,民族飯店美食節也是一塊閃亮招牌。民族飯店以開放的視角,勇於創新的實幹精神,把早年舉辦的各種特色地方美食節加以梳理和拓展,為飯店的美食節賦予更豐富,更細膩,更飽滿的內涵和張力。 

  近年,民族飯店積極探求與各國使館、全國友協、北京友協、中國貿促會、政府文化交流機構和國內外著名品牌合作聯手,推出眾多國際美食節。西班牙、匈牙利、美國、義大利、斯裡蘭卡、黎巴嫩、東協等20多個帶有鮮明區域特色的美食節各具特色,讓食客不出國門就可以感受異域美食和文化風情。不僅如此,民族飯店還積極參與「舌尖上的一帶一路」國際美食文化論壇,將「舌尖之旅」帶到世界,先後在義大利、斯裡蘭卡、黎巴嫩、比利時、匈牙利等國家成功舉辦了中國美食節。 

  嘗到合作共贏,跨界融合的甜頭,自2018年開始,民族飯店繼續打造升級版美食節,推出美食節PLUS,融入PLUS文化體驗、PLUS旅遊體驗、PLUS科技體驗、PLUS親子體驗,以及PLUS一切無限可能的潮流體驗。這種內容更豐富,感官享受更充分的升級版美食節,以美食為媒介,巧妙搭建文化交流平臺,從最具特色的異域美食到品牌的跨界融合,從「舌尖上的一帶一路」到引領生活方式的新體驗,「走出去」與「請進來」科學有機結合,更完美地詮釋了「民族的就是世界」這個飯店新理念,為民族飯店再次贏得國內外的關注與喝彩。 

  時光荏苒,奮鬥不息,不忘初心,砥礪前行。民族飯店作為中國發展的「見證人」,向世人展示了自己60年來,不忘初心,不斷進取的風採。 

  當今,中國酒店業已邁進智能經濟和消費升級的新時代,研究新技術、新市場、營造賓客難忘的入住嶄新體驗,提高核心競爭力,是飯店重要的任務和使命。民族飯店將繼續以餐飲為突破口和主線,促進客房等多元化經營多輪驅動並進,力爭打造成為本地區美食旅遊文化的聚集地、匯聚優質資源的共享共贏平臺、新文化酒店的集合空間,為賓客奉獻風格迥異的「舌尖之旅」,帶給人們品味中國,品味世界的美妙體驗。 

相關焦點

  • 三都縣:風雨兼程六十載 脫貧攻堅鑄輝煌
    來源:中國農業新聞網 三都縣:風雨兼程六十載 脫貧攻堅鑄輝煌  ——貴州省三都縣在京舉行建縣60周年成果展示暨脫貧攻堅工作情況匯報會2017年9月8日,以「神秘水鄉·秀秀三都」為主題的三都縣建縣60周年成果展示暨脫貧攻堅工作情況匯報會在北京民族文化宮召開
  • 一甲子燃情歲月 六十載春華秋實——慶祝哈爾濱市僑聯成立六十周年...
    一甲子燃情歲月 六十載春華秋實—慶祝哈爾濱市僑聯成立六十周年海內外冰城僑胞雲端聚會上線了白駒過隙,風雨兼程,2020年哈爾濱市僑聯迎來成立60周年的歷史時刻今天冰城僑胞再聚首,共同暢敘「僑這六十年·同心築夢路」,省市領導殷切寄語、28位僑聯親歷者深情祝福、39位海外僑領雲端視頻連線、15位冰城僑界嘉賓做客直播間,共話歲月榮光、獻策服務發展、構畫精彩未來,祝願哈爾濱僑聯大家庭豪情滿懷、揚帆遠航!續寫更加輝煌的時代篇章!
  • 櫛風沐雨六十載 砥礪前行續華章 ——記威海西港水產有限公司60...
    風雨兼程六十年,同舟共濟向未來。12月22日上午,威海西港水產有限公司60周年文藝慶典在新升海上世界隆重舉行。   託起朝陽的新升海上世界處處透露著喜慶氣氛  六十載驚濤拍岸,九萬裡風鵬正舉。一個個精心編排的節目為現場觀眾上演了一場視覺盛宴,展現了多才多藝的西港人能歌善舞、積極向上、開拓創新、勇於拼搏的精神面貌,並以此激勵全體西港人團結拼搏,堅定信心,為建設更加輝煌的西港奮力前行。
  • 六十載深耕棋牌 一甲子薪火傳承 上海棋院建院六十周年
    六十載深耕棋牌,一甲子薪火傳承。12月9日下午,上海棋院建院六十周年紀念座談會順利舉行。中國棋院向上海棋院發來賀信。「上海棋院成立至今屢創輝煌,競技成績始終保持全國領先、廣泛開展全民健身活動、後備人才培養成效顯著、重大賽事影響力持續提升、棋牌文化宣傳開創新局面,將智力運動培育成為上海國際化大都市的一張亮麗名片。
  • 砥礪耕耘六十載 桃李芳華薪火傳
    原標題:砥礪耕耘六十載 桃李芳華薪火傳   在美麗的星城婁底,漣水如一條玉帶穿城而過。漣水河畔,城區中央,鑲嵌著一顆璀璨的教育明珠——婁底市第二中學。
  • 蘇式月餅亮相北京民族飯店
    隨著中秋節的臨近,各大飯店的月餅紛紛亮相。近日,北京民族飯店推出了蘇式月餅,意在傳遞中秋心意。據悉,蘇式月餅風格雅麗,形質均美,選料講究,富有地方特色。例如,明月故鄉蘇式月餅禮盒便融匯了苔菜腰果、芝麻核桃、玫瑰松仁、椒鹽果仁等食材。並採用巴森特義大利特級初榨橄欖油傾心焙制。
  • 六十載深耕棋牌,一甲子薪火相傳!上海棋院打造智慧城市的亮麗名片
    昨天下午,上海棋院建院六十周年紀念座談會舉行。上海市體育局黨組書記、局長徐彬宣布棋牌文化博物館正式開館。中國棋院向上海棋院發來賀信。今年正逢胡榮華首次全國象棋個人賽奪冠六十周年,胡榮華大師在座談會激動地表示:「國運盛,棋運盛。作為一名棋手,我還要繼續為傳承和弘揚象棋運動盡一點綿薄之力。」六十載深耕棋牌,一甲子薪火傳承。上海市體育局局長徐彬在座談高度評價上海棋院六十年取得的輝煌成績。
  • 可喜安崢嶸十二載,攜手同心創輝煌
    奮進十二載 風光無限好  十二載春華秋實,可喜安穩步發展,成就斐然。目前,可喜安已發展成為從事醫療器械、保健食品、家用電器、美容美體產品、裝飾工程、綠色養殖業、生態園等領域的綜合型多元化公司,旗下擁有多家公司,傲立於同行業前列。  延吉可喜安醫療器械有限公司,投資3億元,致力於研發、生產、經營可喜安溫熱電位治療儀等系列產品,名列中國醫療器械行業前列。
  • 祝賀中國科學院建院六十周年賀詞
    徐匡迪 中國工程院院士 六十載光輝歷程, 新世紀矢志創新。 陳竺 中國科學院院士 六十春秋創偉業, 與時俱進譜新篇。 張錫祥 中國工程院院士 艱苦奮鬥,成果輝煌,自主創新,復興華夏。 江元生 中國科學院院士 民族的智慧,科學家的搖籃。
  • 秋高氣爽品味徽州 北京民族飯店舉辦安徽美食節
    千龍網北京訊 一襲煙雨罩皖南,秋高氣爽品徽州。以「徽州四季,味識皖韻」為主題的美食節8月28日在北京民族飯店開幕。其中徽商臭鱖魚為徽菜第一品牌,採用傳統工藝醃製,使得鱖魚體內的成分轉化,更利於人體吸收;黃山燒雙石所用食材石雞、石耳均為黃山名貴特產;無為板鴨也稱為無為燻鴨,始創於清朝年間,皮脂厚潤,肉質鮮嫩,兼具北京烤鴨的芳香和南京板鴨的鮮嫩;蒙城油酥燒餅已被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足以見證其美味。本屆美食節期間,食客不僅可以悉數品嘗到上述徽州名菜,一飽口福,更可在民族飯店親身探尋一次徽派文化之旅。
  • 仰望星空六十載的時代匠人
    李頤黎,畢業於北京大學數學力學系,畢業後就職於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研究員,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兼職教授,哈爾濱工業大學兼職教授。李頤黎仰望星空六十載,但他的航天夢未曾停歇,那片遙遠的星河一直跳動著他閃爍的理想。如今李頤黎更是將希望寄託於未來的青年身上,希望他們更加關心科學,熱愛科學,早日把我們的國家建成航天強國和科學強國。
  • 華彩丹青一甲子 北京畫院總結六十年成果
    北京畫院院長王明明在展覽現場5月14日,北京畫院已在風雨中走過六十寒暑,北京畫院美術館呈全館之力、總結北京畫院六十年豐碩成果,獻上「華彩丹青一甲子——北京畫院六十年」綜合藝術展。從此,北京畫院厚德修身、篤行致遠,在堅守民族精神,引領社會風尚的道路上紮實邁進,如今碩果豐存。創作力量可謂「群賢畢至,少長鹹集」。建院之初,京城畫壇巨擘一時雲集,傳燈井然,留下翰墨無數。
  • 輝煌·滄桑·燦爛——紀念四川省川劇院成立六十周年
    年華似水,歲月如流,彈指間,四川省川劇院從1960年3月17日在成都成立至今,已經走過了六十個春秋。當時劇院行當完備、陣容整齊、颱風嚴謹、劇目豐富、演藝精湛,名揚全國,尤其是1963年劇院赴北京、天津、哈爾濱、瀋陽、長春、鞍山、旅順、大連等地巡迴演出,受到戲劇界的專家首肯及觀眾歡迎。使得這個在黨的領導和關懷下,在川劇前輩的辛勤培養下成長起來的新型劇院得到了迅速發展。
  • 民族飯店:周總理起名 店內藏畫值幾個億
    這就是民族飯店。今年9月是民族飯店45歲生日,記者日前採訪了在民族飯店幹了42年的老服務技師劉炳祥和在這家飯店掌灶40年的行政總廚榮學志以及飯店現任總經理陳國堯、副總經理杜和平、旅遊部經理荀國斌,從中了解到許多鮮為人知的故事。  周總理起名叫民族飯店  您一準會知道北京的「十大建築」。但是您知道這「十大建築」是怎麼來的嗎?
  • 臨沂民族飯店加盟京福華肥牛 傳承民族特色美食文化
    臨沂民族飯店加盟京福華肥牛 臨沂民族飯店總經理白春平致歡迎詞各位領導為臨沂民族飯店剪彩、致賀    大眾網臨沂12月14日訊(記者 白曉偉 見習記者 王萍)今天上午,臨沂民族飯店加盟北京京福華肥牛開業慶典剪彩儀式隆重舉行。
  • 六十年代的北京,彼時的後海一條街和南鑼鼓巷
    六十年代,看似久遠,畫面卻依然歷歷在目。那時北京城的人口不及現在的三分之一,街道也沒有現在的寬。到了秋天,菜農們在小巷街頭,賣起了蔬菜,白菜、大蔥全是自種自賣,絕對天然。六十年代要想在北京生活也很簡單,至少比現在簡單得多,只要你掌握一門手藝,肯吃苦,不需要學歷,不需要太多人情世故,就能在這裡討一口飯吃,修自行車也好,擦皮鞋也好,沒人會瞧不起你。舊時的京城路口,每天的清晨,這裡匯集了各類手藝人,有攝影的,有理髮的,更有彈奏樂器的。他們懷揣各自的夢想,期待在這座城市能碰見屬於自己的機會。
  • 遼寧省鞍山的「釣魚臺」風雨六十載
    眾所周知,1959年10月1日在中國歷史上是一個值得紀念的光輝日子(祖國成立第十周年慶典),這一天鑼鼓喧天,萬民歡騰,從首都北京到鋼都鞍山,神州處處變成了歡樂的海洋。勝利賓館誕生在這樣的歷史時刻,本身就是一種吉兆,預示著勝利賓館將沐浴在新中國茁壯成長的喜慶霞光裡踏上康莊之路。
  • 再鑄輝煌放異彩——寫在唐山飯店重裝開業三周年之際
    4月17日下午2時許,在唐山飯店前臺辦理入住手續的嶽女士收到了該飯店送上的一份小禮物。  「過去,這裡是唐山的地標,但由於生活條件有限,沒有來到這裡住過。4月18日,是唐山飯店重裝開業三周年的紀念日,我一定要在這兒住上一晚,給自己的生活增添份儀式感。」作為一名「老唐山」,65歲的嶽女士道出了此次入住的緣由。  三十五載春秋過,入死重生譜新篇。
  • 這民族深受漢文化影響,以六十歲為一甲子,老人六十歲要辦回甲節
    朝鮮族歷史上是一個受漢文化影響很深的民族,這種影響體現在了一些日常節日上,比如說天幹地支,採用幹支的方法進行紀年的時候,六十就是一個比較特殊的數字了,我們以六十為一甲子,因此對於人生來說,六十年就一個簡單的輪迴。
  • 新聞背景:縱橫香港近六十載的亞洲電視
    新聞背景:縱橫香港近六十載的亞洲電視 2016-04-02 08:51:52  上世紀八十年代,亞視出品的電視劇好戲連臺,堪稱輝煌時期。亞視自己評選的50部經典劇集,有40部出自這個年代。1983年,《大俠霍元甲》歷史性地獲準在廣東電視臺播出,成為內地引進的第一部香港電視劇,播出後更是萬人空巷。隨後,《陳真》在全國範圍播出,成為內地觀眾武打劇的經典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