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營是全高雄我最愛的一區,是一塊很妙的地方。
它也分為新老兩塊,我所偏愛的是老左營地區。
第一回很瘋狂。我起了個大早,從龔家楊桃湯附近就急不可耐跳下公交,逛完了巨長無比的左營大路,還鑽進若干個菜市視察。再兜過舊城圓環,又沿翠華路轉明誠四路拐美術館東二路,直到市立美術館,看了個展覽,也才正午時分。
九月份的高雄還是酷熱,我暴走舊城,索性一路好吃好逛,並不艱難。
我認識的一位高雄作家朋友季子弘,他的老家就在這裡。我先讀了他的書——《我愛高雄是也。兼愛小食,散步,磨時光》,讀完就特別想了解更多關於老左營的故事。在Facebook上試著聯絡作者。我一個九零後對老城區的熱愛令他訝異,就聊了起來。還挺投緣的,一直保持著聯絡。他最近當爸爸啦,現在是FB上的曬娃狂魔,每天都能刷到他可愛兒子的照片。他的書裡寫道,老左營的生活氣氛裡,結合了庶民、宗教和軍事三種色彩。面對朝北的左營大路,右手邊是本省人為主的閩南人生活圈,左手邊則是外省人佔絕對多數的眷村和海軍營區生活圈。
左營農會裡,店家在做手工魚圓。
農會很有年頭了,相伴相生的這些小食鋪倒都日日如新。
這樣的爐子,勾起我的鄉愁。來自不同背景的生活元素相互碰撞,這裡就是個熱熱鬧鬧的大雜燴。紅豆餅咬下去酥得輕盈,甜得有分寸;蘿蔔絲餅,內陷用新鮮蘿蔔絲,滋味清甜,餅坯口感較紅豆餅來得紮實。吃了高雄這麼多家,這家的酥餅頗為優秀,值得專門去吃。看看包子餡,很實在,結結實實的一團肉餡,有肥有瘦還特別拌入臘腸。是甜口的。儘管當時是九月份了,高雄的早八點還是悶熱難耐的,冰豆漿再暢銷不過。轟隆隆的騎了機車來,往街角的這家店門口一靠,打開冰櫃,提出大升冰豆漿,再點幾客包子,和店家算了錢,又轟隆隆的騎走了。回去繼續吹冷氣,吃早餐。在左營,除了可以去眷村這邊吃牛肉卷餅吃牛肉麵喝粥喝豆漿啃燒餅夾油條之外,也有南部傳統早餐的選擇。其實這家的味道並不可愛。粽身沒有粽葉香氣,煮得太久糯米都爛了沒有嚼頭也沒有賣相。北部粽,再包進葉子之前,糯米就已經與餡料一同爆香拌炒,再蒸熟,口感接近油飯。南部粽,則相反,糯米不放醬料調味,與炒好的餡料放入粽葉包好,是水煮熟的。要用上滷肉蛋黃香菇蝦仁花生,炒制過的餡料吸飽了油,滷肉也會在水煮過程中逼出油脂,粽身的口感也因此油潤了。蘿蔔糕。《我的少女時代》裡面女主角林真心的早餐總是蘿蔔糕。寫作繁體的蘿蔔糕似乎更萌。港式煎蘿蔔糕下手太重了,我想念在軒尼詩道附近的金輝點心的蒸蘿蔔糕。你們要是知道哪裡有好吃的蒸蘿蔔糕就告訴我!我差點就要自己在家做了!我提醒一下想去老左營的朋友:左營大路很老很久了,你可能會覺得沒看頭很無聊。而我迷戀的,恰恰就是它沿路只有五層樓高的老店家,以及小支巷裡不為外人所知的菜場、農會。推薦你從蓮池潭那裡下來,看看龍湖塔、孔廟,再到周邊找道地小吃。記住,一定要早上去老左營,那時,你不會覺得自己是一個格格不入的外來客,因為高雄用生活氣息接納了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