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的一個路牌上,「美政路」被翻譯成「美國政府路」,歐巴馬知道他該搬家了嗎?
↑請在一米線外等候,被翻譯成了「請在米線外等候」啊!這英文翻譯,真的是可以吃的那種米線~~
為吸引中國遊客去英國觀光旅遊,英國旅遊局想了個點子:邀請中國人通過社交網絡為英國景點取中文名,以此拉近與中國遊客的距離。這一活動耗資160 萬英鎊,「待命名項目」覆蓋了英倫三島。
英國人怎麼想到出這招?看看咱這些年給人家起的外號吧,他們都給跪了——
英國《每日郵報》的一篇報導說:英國的景點、名人和美食,在中文裡都有搞怪的名字,因為中國人喜歡意譯!瞧瞧這些英文的中文名字吧,Stonehenge是巨石陣,Cambridge是劍橋,BBC版福爾摩斯中的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被稱為卷福,因為他頭髮卷卷的,而「福」是中文福爾摩斯的縮寫。
↑他叫抖森,因為網友們覺得,他的姓Hiddleston讀快了就是「抖森」。
福爾摩斯的助手華生在中國被稱為「花生」,那是諧音。被翻譯成中文的還有大本鐘、諾丁山、炸魚薯條、沙翁、披頭四(長頭髮的紳士)、憨豆、倫敦眼、白金漢宮……
最另英國媒體嘆為觀止的是,咱居然管倫敦的這個建築叫「小黃瓜」——
↑倫敦的地標建築瑞士再保險總部大樓The Gherkin
愛丁堡大學中文系教授埃絲特·蒂爾茲利還給英國民眾做了科普:英國的命名傳統已經消失了,光從名字很難看出意思。但在中文裡,這種聯繫依然很明顯,因為中國的地名都取得非常形象。
教授的這番解釋——
↑錯啦,你的中文名字叫「謝耳朵」!
往下看,這些項目都等著你翻譯!
根據英國《每日電訊報》的消息,總共有101個等待命名的景點、名人和美食,命名要求:能從字面上反映特徵。
目前英國旅遊局已經收到一些候選名稱啦!
蘇格蘭高地運動會:「勇士運動會」或「蘇格蘭裙子派對」
威爾斯小鎮的世界上最長的地名「蘭韋爾普古因吉爾」:「火星村」或「字謎村」
多塞特郡的粉筆畫「阿比斯巨人像」:「送子巨人」(真是腦洞大開!)
英格蘭北部的「哈德良長城」:「巨石城牆」、「自由之路」、「蚯蚓山」……
另外,英國的這些名稱還沒有候選名哦~~小夥伴們可以好好琢磨琢磨——
↓這座叫做The Shard的奇怪建築
↓這些威風凜凜的叫做Beefeaters的大叔
↓英國女王的私人宅邸Kensington Palace
↓華麗麗的Hampton Court Palace
……
吃貨們注意啦,英國的這些美食也在巴巴地等中文名字呢!(什麼什麼?英國除了炸魚和土豆還有別的?)比如:
↓這一包包的名叫Haggis的「貨」
↓這種叫Devon的奶油
↓這種一塊塊的Stilton芝士
英國旅遊局執行長薩茉莉·巴爾科姆說,我們的目標是讓所有中國人談論英國,喜愛英國。「英國等你來命名」的活動不僅向人們提供認知英國的機會,也將吸引更多中國遊客前來英國旅遊、發現英國之美。
哎呀呀,既然英國的小夥伴那麼熱情,要不~~讓卷福和憨豆做導遊,陪咱中國網友去倫敦眼、小黃瓜和美美的女王官邸轉一圈,再去那個Willow Tearooms餐館吃一頓還沒有中文名的美食?那些高大上的命名,就包在我們身上啦!(圖片來源於網絡)
………………………………………………
如果您覺得我們的文章不錯,請分享給朋友。
分享鍵請猛戳頁面右上角
我們的微信公眾號是:中國政府採購報
您可以在添加朋友選項的「查找公眾號」中搜索添加
我們的新浪微博帳號是:政府採購報
歡迎您關注加粉
如果您想瀏覽更多政府採購新聞,也可登陸我們的網站http://www.cgpnews.cn/
《中國政府採購報》國內統一刊號:CN11—0276,郵發代號:1—388。歡迎您到郵局訂閱
同時,也歡迎您向我們投稿,或者向我們提出意見和建議
郵箱:zgzfcgb521@sina.com
閱讀原文舉報
微信掃一掃
獲得更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