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記》的恐怖真相,陶淵明描述的世界真的是人間嗎?

2020-12-06 一蓑煙雨一念塵

仔細一想,《桃花源記》居然與《千與千尋》境遇出奇的相似。

二者主人公,一個是漁夫,一個是小女孩,漁夫誤入一片絢爛桃花林,小女孩誤入一條悠長的隧道;漁夫到了一個名叫桃花源的奇怪村子,小女孩進入了空無一人的恐怖小鎮;

不過,漁夫在桃花源受到了村民優待,有魚有肉,有酒有飯,而小女孩的境遇糟糕的多了,父母變成了豬,孤零零的她,又遇到了可怕的幽靈……

其實,與略顯驚悚的《千與千尋》相比,《桃花源記》才叫真的恐怖,最近看了網上諸多匪夷所思的分析,居然驚出了一身冷汗。

回到《桃花源記》。

有人說,《桃花源記》根本不是什麼世外桃源,而是一個死人村落,擺出的理由如下:

疑點一,漁民迷路。

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

這個武陵漁夫,既然以捕魚過活,應該有些年頭了,或許他的父親,他的爺爺,都是漁夫。

既然如此,捕魚線路應該輕車熟路才對,閉著眼睛都能摸著回家,怎麼會「忘路之遠近」呢?這太不尋常了啊?難道遇到鬼打牆了?

疑點二,詭異桃花林。

漁夫走在小溪邊,走著走著,突然閃出一片桃花林,異常美麗,絢爛芬芳,香氣撲鼻,漁夫經常從這邊走過,怎麼從來不曾留意這片桃花林呢?

「中無雜樹」就更奇怪了,遠近既無村落,又無人家,無人打理,就算有桃林,也應該雜木叢生,亂七八糟才是,「中無雜樹」如何做到的呢?是誰栽了桃樹,又是誰在打理呢?

況且,桃樹本就是驅鬼闢邪之物,難不成附近有鬼魅妖邪,這片桃林是來阻擋它們出沒的?

疑點三,墓道。

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

漁夫往前走啊走,發現一座山,山腳有個洞,漁夫便鑽了進去。這漁夫膽子真大,看到洞就往裡面鑽,就不怕裡面有毒蛇猛獸嗎?

洞口非常之小,越往裡面爬越寬敞,漁夫鑽的當真的是山洞,不是別的地方,如墓道?

疑點四,阡陌。

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

漁夫到了桃花源之後,發現村容整潔,道路乾淨,布局合理,井井有條,新農村建設搞得相當不錯。

這就奇怪了!

古代村落一般沒有規劃,沒有布局,都是私搭亂建亂七八糟的,而桃花源如此整齊劃一,就令人生疑了,這似乎更加印證了之前的推斷,這是墓穴,要知道古人視死為生,墓葬是十分講究的。

而且「阡陌」這個詞的意思除了小路,也經常代指通往墳墓的路,陶淵明似乎故意留下了破綻。

疑問五,有酒有雞。

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

在古代,是不允許私自釀酒的,因為古代糧食少,釀酒糟蹋大量糧食,這麼說來,桃花源的酒哪裡來的呢?

何況,外面天災不斷,兵荒馬亂,餓殍遍野,桃花源居然有肉有酒,這太不可思議了!會不會,這些酒,這些肉,就像白骨精騙豬八戒似的,用癩蛤蟆、石頭變的呢?

疑問六,秦朝。

自雲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

據桃花源村民交待,他們自秦朝就來到了這個地方,與世隔絕,他們根本不知道外面發生了什麼,就連現在所處的朝代也不知道。

那麼問題來了,既然漁夫從山洞進來,那麼桃花源村民為何不出去一探究竟呢?既然漁夫出得去,村民一樣出得去啊?他們為何不出去,忌憚著什麼嗎?

這都過了600年了,難道就沒有一人想去外面看看世界嗎?

唯一合理的解釋,他們死了,他們是死人!死人肯定沒法出去,也不能出去!

疑問七,找不到來時的路。

停數日,辭去。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志之。及郡下,詣太守,說如此。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漁夫回去之時,村民再三交待,不要到處亂說,但漁夫不講誠信,在回去的路上做了不少標記,之後又報告了太守,太守趕忙派人來找,但卻找不到了,連桃花林也消失了!

這如何解釋呢?說明漁夫食言,「村民」生氣了,於是隱藏了起來,外人當然找不到了!

疑問八,劉子驥死了。

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往。未果,尋病終,後遂無問津者。劉子驥,一代名士,聽說了此事之後,便欣然前往尋找,結果半路猝死了,這怎麼回事呢?

這其實是桃花源「村民」發出的警告,亡靈需要安息,不許再來騷擾,來一個,死一個。

果然,「後遂無問津者」,文中並未記載漁夫結局如何,但他違背了誓言,不會有好結果的!

那麼,桃花源「村民」什麼時候死的呢?

秦國統一六國時期。

秦國滅六國之時,其中有股豺狼般的秦兵,血洗了桃花源,男女老少一個不留,亡靈的怨念越積越深,集聚於此,600年後,漁夫喝醉了酒,誤入了桃花源……

相關焦點

  • 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記》,真是人間仙境?3個細節揭露恐怖真相
    這句耳熟能詳的詩詞相信大家一定不會陌生,而這首由著名詩人陶淵明所作的《桃花源記》則表達著古人對於美好生活的嚮往,和對戰亂的厭惡和懼怕。 但多年之後,卻有學者提出了一個驚人的猜想,聲稱《桃花源記》中描繪的根本不像其表面那麼簡單,裡面的一些內容經過細想之後則讓人毛骨悚然,文中的3個細節便可以揭露出恐怖的真相。
  • 細思極恐,陶淵明《桃花源記》背後的真相,竟然這麼詭異
    大家聽說過魏晉詩人陶淵明嗎?相信很多人在讀書時期都學習過這位詩人寫的《桃花源記》。現在可能大家都記不清楚了,今天小編就來帶大家一起回憶一下這篇文章。這次我們的對這篇文章的解讀,可不是像我們學校的老師一樣,各種角度對它進行賞析。大家是不是就會開始疑惑了?
  • 《桃花源記》背後的恐怖,也許是《桃花源祭》
    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記》,上過中學的同學們肯定不會陌生,說不定還能全文背誦。可是,這《桃花源記》看似是描寫了一個虛構的美好世界,當然,也有同學懷疑是漁人進了時空隧道,但其實,是漁夫誤入死人國的故事。賞過桃花的夥伴都知道,桃花是四月飄落,也就是清明節前後,同時大家也知道,這陶淵明除了愛酒就是愛菊花,他如果是真的想寫一個臆想中的美好世界故事的話,為什麼不寫成一個處處有菊花的美好村莊呢?再說古代也沒有對菊花有什麼避諱的,完全可以寫的啊。所以這些,都在為後來漁夫進入死人國做鋪墊!
  • 《桃花源記》的恐怖真相是什麼?
    《桃花源記》的創作背景是在東晉時期。當時的老百姓過得很苦,國家四分五裂,戰火不停,政府苛捐雜稅猛如虎。生活在當時的陶淵明一心想著佛系生活,對長期的戰亂感到身心疲憊,因此借幻想出來的美好生活,寄託自己理想中的社會。以上是小時候語文老師教我們的,關於《桃花源記》的美好解讀。
  • 陶淵明和《桃花源記》
    陶淵明,名潛,字元亮。東晉文學家。因為家門前有五棵柳樹,所以自號「五柳先生」;私諡「靖節先生」。間歇地做過幾年小官,後厭倦俗世,辭官隱居。田園生活是陶淵明詩的主要題材,相關作品有《飲酒》《歸園田居》《桃花源詩》(《桃花源記》是《桃花源詩》的序言)等。《桃花源記》借武陵人行蹤這一線索,把現實和理想境界聯繫起來,通過對桃花源的安寧和樂、自由平等生活的描繪,表現了作者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和對當時黑暗現實生活的不滿。
  • 【名家名作賞析】《桃花源記》作者:陶淵明
    這就縮短了讀者與作品的心理距離,把讀者從現實世界引入到迷離惝恍的桃花源。相反,如果一開頭就是「山在虛無縹緲間」,讀者就會感到隔遠,作品的感染力也就會大打折扣。「不足為外人道也」及漁人返尋所志,迷不得路,使讀者從這朦朧飄忽的化外世界退回到現實世界,心中依舊充滿了對它的依戀。文末南陽劉子驥規往不果一筆,又使全文有餘意不窮之趣。
  • 《桃花源記》裡刻畫的是人間仙境嗎?為什麼有人感覺細節恐怖?
    ——《答謝中書書》 人人都嚮往世外桃源,但是生活中的世外桃源真的存在嗎?讓我們不禁遐想,陶淵明對世外桃源的嚮往更是承載了我們對世外桃源的想像,但是現實中又有多少這樣的地方呢。很多人都嚮往世外桃源,想像中世外桃源就在我們身邊,深處大山之中,不與外界聯繫,並且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每天都在歡聲笑語中度過。那麼《桃花源記》裡刻畫的是人間仙境嗎?是不是真的有這樣一個地方。
  • 《桃花源記》的怪談真相:這竟是個死後世界?
    這麼一個寧靜平和的現實和精神世界,真是讓人羨慕了。不過,相信大家對他印象最深的,還是課本上的那篇散文——《桃花源記》。「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這麼一開頭,相信大家就能繼續背下去了,當初在課堂上,老師也講得很清楚,這篇文章表面是講作者虛構出來的一個美好的世界,實際上,卻隱含著陶淵明對現實黑暗社會的不滿與控訴,因為現實的黑暗和殘酷,所以陶淵明虛構出一個安寧和樂、自由平等的桃花源,通過逼真的情景式描述,和現實世界形成鮮明的對比
  • 桃花源記真的有網上說的那麼恐怖嗎?讓我們來分析一下
    今天偶然看到了一個討論《桃花源記》的文章,說桃花源記裡面描寫的都是「死」人,說桃花源記描寫的情節不符合邏輯。我看了之後一臉的懵!?《桃花源記》不是文學著作嗎?什麼時候文學著作都要絕對符合真實了嗎?而且桃花源記哪裡不符合了呢?
  • 【美聲詩詞】陶淵明《桃花源記》
    中國文化中,也有這樣一個寄託了人們嚮往與美好願望的地方,被稱為世外桃源或是桃花源,這個說法,就來自陶淵明的這篇《桃花源記》。 陶淵明是東晉人,是中國山水田園派詩人的代表性人物。之前我們講古詩的時候,也講過一些他的故事。而他流傳最廣的,大概是「不為五鬥米折腰」的典故。如果你熟悉中國歷史,應該知道,在三國兩晉南北朝時,中國陷入了長達三百年的戰亂和動蕩。
  • 原來陶淵明沒騙我們,桃花源真的就隱藏這裡,風景美如畫!
    原來陶淵明沒騙我們,桃花源真的就隱藏這裡,風景美如畫!每個人都一定讀過陶淵明的《桃花源記》,今天這個美麗的地方給你看,世界上的桃花源——壩美,這是雲南省「桃花源」的真實版本,可以滿足你對世外桃源的所有幻想,雲和夢出沒的山,無邊河流的泉水,鮮花奔向競豔,壩美利用她獨特的風景,它描繪了一個每個人都渴望的桃源夢,這裡有山有水,也有家庭,所以你可以進入世外桃源,我們必須依靠船隻從洞穴進入,幾千年前,陶淵明的描述真的是這樣一個地方。
  • 陶淵明和他的《桃花源記》
    這就是《桃花源記》一一東晉大詩人陶淵明的千古名篇,它向世人展現了一幅美好的理想社會圖景。在此,他極力描繪了一種寧靜、美好的田園生活。關於「桃花源」的原型究意在什麼地方。有人說在陶淵明家鄉廬山的某一座山谷中,有人說在安微古州的影縣,那裡有一座武陵嶺,有武陵村,還有一塊九十ー平方公裡的小盆地。它的地理環境極像文章中描寫的桃花源。
  • 桃花源是中國化的烏託邦?別傻了,陶淵明寫桃花源是為了罵人的
    在中國,號稱為「桃花源」的地方非常多,並且都是根據陶淵明《桃花源詩並記》演繹出來的。1936年,陳寅恪發表《桃花源記旁證》,質疑公認的南方武陵說,認為「真」桃花源在北方的弘農、洛水上遊一帶。1956年,唐長孺先生《讀<桃花源記旁證>質疑》一文,認為桃花源不可能在北方可能在武陵一帶。1969年,勞榦發表《桃花源偶記》一文,反對陳寅恪先生的說法,認為北方乾枯的黃土峽谷,與《桃花源記》「良田、美池、桑竹之勝」不相宜, 「總覺得放在長江流域,心裡才比較合適」。也是在1969年,逯耀東發表《何處是桃源?》一文說:「以他(陳寅恪)的功力應是百無一失的,但偶然也會稍有偏差。」
  • 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在哪兒?
    王瑤先生在編注《陶淵明集》時,也有類似的注釋:「《三國志》記田疇入盤山之中,營深險、平敞地而居,躬耕以養父母,百姓歸之,數年間至五千餘家。其事與《桃花源記》相近似,是陶淵明社會理想的寄託。」所以不少人也因此稱盤山為「桃花源」。盤山之水自古有名。在古代,漳河水大都源於盤山。清泉秀水,是盤山一絕。酈道元《水經注》云:「盤山水,水出山上……去山三十裡,望山上水可高二十裡,素湍浩然,頹波歷谷,沿流而下。」
  • 《桃花源記》中的桃花源真的存在?人間仙境嗎?3個細節細思極恐
    《桃花源記》描繪了一副安靜祥和的畫面,表達出深受亂世之苦的百姓們對和平美好的生活的嚮往,然而桃花源真的就只是一個美麗的、富饒的人間福地嗎?細讀文章會發現,雖然作者在描繪桃花源的美景和美好生活上面不惜筆墨,但是卻處處透露出詭異之處,讓人不禁覺得恐怖。
  • 陶淵明《桃花源記》出自「遂陽」
    陶淵明《桃花源記》出自「遂陽」 乃真為陶淵明《桃花源記》筆下的「桃花源」啊! (newstarnet.com)  (newstarnet.com)  遂安在淳安西邊,古時經新安江乘水路到遂安縣的外地人,往往在淳安縣港口鎮舍舟,「緣(武強)溪行,忘路之遠近。」經過武強溪與鳳林港的匯合處溪口附近的許由山後,「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
  • 桃花源記ㄧ它到底是「墳場」還是「樂園」
    東晉時期的詩人、辭賦家陶淵明,同時也是中國第一位田園詩人,被稱為「古今隱逸詩人之宗。他有一篇傳頌千古的美文,寄託了作者對與世無爭寧靜和諧生活的一種嚮往,那就是《桃花源記》。但是如今網上卻有人對其解讀出了另一種意境,那就是桃花源記是一個鬼故事,字裡行間更是隱晦透露出這個與世無爭的村子其實是一片墳場,一個不折不扣的死人國,這就是桃花源記的恐怖真相嗎?著實讓人思細級恐。《桃花源記》說實話,我們大家應該都十分的熟悉,一個美麗的世外桃源,裡面的人都無憂無慮,安居樂業,令人羨慕。
  • 讀《桃花源記》,訪人間仙境
    中國桃花源是陶淵明筆下《桃花源記》所描述的「世外桃源」真跡地,是《辭海》《詞源》中唯一添加注釋的《桃花源記》原型地,是國務院唯一備案認可的「桃花源國家級風景名勝區」。中國桃花源始建於秦代,到唐宋時發展到鼎盛階段,在元代時毀於戰亂,明清以後又開始復興。
  • 《桃花源記》桃花源真的存在?其中細節,令人細思極恐!
    然而,桃花源真的只是美麗富饒的人間福地嗎?如果你仔細閱讀這篇文章,你會發現,雖然作者毫不猶豫地描述了桃花源的美景和美好生活,但它處處透露出奇怪的東西,令人感到細思極恐。《桃花源記》講的是一個漁夫在釣魚的時候迷了路,沿著一條小溪走到桃花源的故事。這裡的美景不像人間,漁夫大吃一驚。他走到這片桃花林的盡頭,看到了一個神秘的洞。
  • 中國最美的6個桃花源,哪個才是陶淵明筆下的世外桃源?
    說到桃花,讓我情不自禁想起了陶淵明筆下的世外桃源,那個芳草鮮美,落英繽紛,土地平曠,屋舍儼然,良田美池,阡陌交通,雞犬相聞的桃花源。 今天,我們百家號:走遍千山和萬水就為大家盤點一下中國最美的6個桃花源,你認為哪一個才是陶淵明筆下當年的世外桃源?首先我們來說說重慶酉陽桃花源。 酉陽桃花源位於重慶市東南部,武陵山腹地,距重慶市主城大約300公裡,景區總面積50平方公裡。